?

中國古代油脂文明溯源與變遷

2022-12-31 05:02王麗英徐甘霖何東平
中國油脂 2022年8期
關鍵詞:油脂

王麗英,高 盼,,王 澍,徐甘霖,何東平,

(1.武漢輕工大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武漢 430023; 2.武漢食品化妝品檢驗所,武漢 430040; 3.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食用油質量與安全),武漢 430023)

伴隨著火的使用,人類開始了油脂應用之旅,并在漫長的實踐過程中逐漸積累了豐富的動植物油應用知識。古人將凝固成固體的油脂稱為脂,融化成液體的油脂叫作膏。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唐代出現了油坊,宋朝榨油業迅速發展,明代制油工藝大總結,清朝制油業漸趨平緩。中國油脂博物館展示了古代油脂文明的發展脈絡,描繪了燦爛的古代油脂文明畫卷。

1 古代制油業的探索

明代羅頎在《物原》中記載:“燧人作火,神農作油,軒轅作燈,唐堯作燈檠,成湯作蠟燭?!睆纳瞎艜r期的燒烤熔油,到唐代油坊的產生,經過宋元時期的革新繁榮,至明清時期我國古代制油業發展成熟,先民們對制油用油的探索從未停歇。我國古代豐富的油脂文化也應運而生,無論是油脂相關書籍所蘊含的精神財富,還是油燈、油壺、油傘等日用品所體現的物質文明,都閃耀著先民們的超凡智慧,實證著我國油脂文明的源遠流長,獨具特色。

1.1 油脂名稱考據

油脂,歷史上曾經有過不同的名稱,在古代大多稱膏或脂?!抖Y記·內則》鄭氏注:“凝者為脂,釋者為膏?!奔茨坛晒腆w的叫脂,融化成液體的叫膏。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對油脂的物理性能有了進一步的鑒別方法之后,才逐漸把油和脂區分開來,一般規定在常溫下呈液體狀態者叫油,呈固體狀態者叫脂。但油與脂之間并沒有嚴格的界限,故統稱為油脂。

1.2 油脂應用溯源

遠古時期,人類主要靠漁獵獲取食物。有了火之后,原始人逐漸從茹毛飲血轉為熟食。先民們在燒烤肉食之際,發現滴下來的液體具有特殊的香味和滋味,于是將其收集起來用作食物的調味品,并逐漸懂得日曬、烘烤、煎炸和擠壓等均能從動物組織中得到油脂,從此開創了人類利用動物油的歷史。在食物烤制過程中,有些善于觀察的古人發現果仁掉進火里,也會飄逸出香味,同時熔出像動物油似的液體,并能助燃發光。于是人類使用植物油由此開啟。

2 古代油料作物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并使用油料的國家之一。我國古代的油料作物不僅種類繁多、品種資源豐富,而且分布面廣。油料作物的發現、種植和加工,植物油的榨取、使用及商品化,都經歷了從無到有、由小及大、由自食自用到進入市場的發展過程。期間,我國油料作物的種植品種、種植范圍、種植方式不斷發生著變化。古代草本油料作物主要有胡麻(即芝麻)、蓖麻、萊菔(即蘿卜)、蕓薹(即油菜)、莧菜、亞麻、大麻、黃豆、棉花、冬青等,古代木本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茶樹、桐樹、烏桕、樟樹等。中國油脂博物館介紹了這些古代油料的出油率情況,并展出了部分油料作物的標本及種子。

3 古代油脂應用

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過程,是由漁獵到畜牧,由畜牧到農牧結合,再到農、牧業的分工。從遠古食用油發展來看,從動物中取油較從植物種子中榨油容易得多。因此,人類對油脂的發展和利用,當從動物油開始,隨著農業的發展而擴及植物油。我國的油脂應用發展也大致如此。古代日常油脂應用可分為生活用油、生產用油和手工制造業用油三大領域。

3.1 生活用油

古人已經廣泛使用動物油來滿足生活中的各種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照明、化妝品以及醫藥等4個方面,如:人們用油脂烹飪美食,獲得健康與營養;制作脂燭照明驅走黑暗,設計巧妙的燈具可以減少油煙;油脂可護膚美容潤發[1];油脂與其他藥物配制的藥品可以治療各種疾病……

3.1.1 食品方面

千百年來,油脂作為人類生活的必需品,世代相傳?!豆攀房肌份d:“燧人氏鉆火,始裹肉而燔之,曰‘炮’;神農時食谷,加米于燒石之上而食之;黃帝時有釜甑,飲食之道始備?!笨v觀中國飲食文化史,大量記載了油脂在飲食和烹飪中的重要性,說明油脂是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

《周禮注疏》載:“凡用禽獻,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犢麛,膳膏腥;冬行鮮羽,膳膏膻。用禽獻,謂煎和之以獻王?!贝笠鉃椴煌募竟潖N師選用應季的動物肉,用不同的動物油與之煎和調和五行,做成精美的食物獻給君王。

《禮記》中記載的食品工藝精細,反映了當時食品加工的水平。食物可炮、可燒烤、可煎、可煮,而且特別講究,“煎諸膏,膏必滅之,巨鑊湯,以小鼎薌脯于其中,使其湯毋滅鼎” “脂用蔥,膏用薤”,可見古人對調味品的劃分已經非常精細了。油脂在中國烹飪技藝中的應用,使食物及菜肴在色、香、味、形、口感上均達到了相當完美的程度。

3.1.2 照明方面

據《三秦記》記載:“秦始皇墓中燃燒鯨魚膏為燈?!蔽鳚h《淮南萬畢術》記載:“取蚖脂為燈?!薄痘茨献印ぴ馈放c《西京雜記》出現“膏燭”名詞。從出土的各種古燈具可以實證,當時已經普遍采用液態油類燃為光源。到東漢明帝以后,佛教傳入中國,佛堂上的燈燭使用植物油,這增加了植物油在照明方面的需要量。北宋蘇頌撰寫的《圖經本草》記載:油菜“出油勝諸子,油入蔬清香,造燭甚明,點燈光亮,涂發黑潤?!辈⑶矣涊d有:“蓖麻子……可榨油燃燈?!盵2]

漢代的能工巧匠還發明了一種雁魚燈,由雁首頸(連魚)、雁體、燈盤、燈罩四部分套合而成,可拆裝,方便擦洗。燃燈時,油煙通過魚和雁頸導入雁體空腔內,腔內儲水,可有效減少油煙。河北滿城漢墓出土的長信宮燈,江蘇邗江甘泉漢墓出土的錯銀銅牛燈等,雖造型各異,裝飾不同,但其設計原理與雁魚燈基本一致。這充分體現了古人在控制空氣污染方面的聰明才智。

3.1.3 化妝品方面

《齊民要術》記載了魏晉時期將芝麻油、豬油同浸香酒煎沸制成潤發油工藝:“合香澤法……用胡麻油兩分,豬脂一分,內銅鐺中,即之浸香酒和之。煎數沸后,便緩火微煎,然后下所浸香,煎。緩火至暮,水盡沸定,乃熟。澤欲熟時,下少許青蒿以發色?!?/p>

明代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一書中記載:“其為油也,發得之而澤?!币鉃椋河弥ヂ橛妥龀傻臐櫚l油,抹上它頭發就光亮?!侗静菥V目》中提到茉莉花的用途時稱:“蒸油取液,作面脂頭澤,長發潤燥香肌?!?/p>

3.1.4 醫藥方面

南朝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記載:“荏狀如蘇,高碩白色,不甚香?!云渌铺K字,但除禾邊故也,笮其子作油,日煎之,即今油帛及和漆所用者,服食斷谷亦用之,名為重油?!睍羞€記載:“熊脂、白鵝脂、麋脂等肪膏,主煎諸膏藥?!?/p>

唐代《食療本草》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食療專著,其中記載動植物油脂15種,收載了新的油料和動植物油脂,從中可見當時油脂的發展、生產與應用呈現出向上的發展趨勢?!妒朝煴静荨匪d雖是日常食物,卻皆用于藥用,其記載的食品、油脂條文之多,居當時同類文獻之冠。

3.2 生產用油

油脂在社會生產中的利用尤其廣泛。在建筑方面,用桐油與石灰調制成的油灰泥應用廣泛且效果優良,可作防火材料、黏合劑、填縫等;油脂在鑄造冶煉、農業生產防治害蟲、車輛潤滑等方面也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3.2.1 鑄造冶煉方面

淬火方法至少在戰國時代已經被發明。南北朝時期已開始使用含有鹽分的液體和動物油脂作為冷卻劑?!霸∫晕迳?,淬以五牲之脂?!盵3]此時的工匠已經發現用動物脂作淬火冷卻劑比水的冷卻速度慢,鑄得的兵器比水淬更為堅韌,并且可以減少淬火過程中的變形和開裂[4]。

《天工開物》記載:“凡造萬鈞鐘與鑄鼎法同……干燥之后以牛油、黃蠟附其上數寸。油蠟分兩:油居什八,蠟居什二……塑油時盡油十斤,則備銅百斤以俟之?!盵5]大意為:鑄造萬斤以上的大鐘和鑄鼎的方法相同……待干燥后,用油蠟涂附在上面約幾寸厚。油蠟的配方是牛油占十分之八,黃蠟占十分之二……塑模的時候,如果用十斤油蠟,就要準備一百斤銅。這是一種用油蠟塑造鑄形的失蠟鑄造法,可見明代的鑄造工藝在當時居于世界前列。

3.2.2 農業方面

在古代人類生活和生產中,發現油具有防治蟲害的功能。在蘇東坡撰寫的《物類相感志》中,有用油殺蟲子及蟻蠋的記載。1185年,江蘇蘇州地區曾用油脂防稻葉蟬、飛虱之類的害蟲,“蟲聚于禾穗,油灑之即墮”,看來頗有效果[6]。1313年,王禎在《王禎農書》中記載:可用桐油紙燃燒,塞入樹木蛀孔之內熏殺害蟲。

16世紀,《方土記》中記載:“亞麻籽可榨油,油色青綠,燃燈甚明,入蔬香美,皮可織布,秸可作薪,餅可肥田?!盵7]這時期人們對油料作物的價值有了較全面的認識。

3.2.3 造船方面

馬可·波羅在《東來游記》中記載:“中國木油,可與石灰碎麻混合,填塞船縫?!泵鞔短旃ら_物》中記載:“凡灰用以固舟縫,則桐油、魚油調厚絹、細羅,和油杵千下塞艌 ?!币鉃閷⑹矣猛┯?、魚油調拌,并加厚絹、細羅,舂爛塞補,用來填固船縫。

3.2.4 潤滑方面

先秦時期人們就已經將油脂用于潤滑方面了,當時已經有“載脂載舝,還車言邁”“爾之亟行,遑脂爾車”的詩句。唐宋詩詞中,經??梢娪捅谙丬嚨淖志?。宋代車輛運用普遍,人們常以油脂潤滑車軸,以減少摩擦,延長車軸的使用壽命。莊季裕的《雞肋編》記載:“胡麻炒焦壓榨,才得生油,膏車則滑”;《齊民要術》中有用紅花籽油作車脂的記載。

3.3 手工制造業用油

在手工制造業中,油脂的應用也非常普遍。工匠們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探索實踐出了油脂的各種妙用。以下從工藝品、制革、制墨等方面介紹手工制造業用油的情況。

3.3.1 工藝品方面

早在春秋時代,我國勞動人民就懂得用桐油制造涂料作為成膜物質?!对娊洝L》記載的“山有漆”“椅桐梓漆,愛伐琴瑟”,都是對天然漆和桐油的描述。在大量的出土文物中,有春秋晚期精美髹漆彩繪的幾、案、俎、鼓瑟、戈柄、鎮墓獸等。漆膜堅實、色彩清晰,可與古代文獻記載相印證。戰國時期的漆器是用大漆加桐油配合多種天然彩色顏料制成的油彩,繪制出了各種賞心悅目的纖細花紋圖案[8],這種將桐油滲入大漆的配合技術是涂料工藝的突破。

3.3.2 制革方面

春秋戰國時期的《考工記》是中國最早的手工業專著。其中記載:“鮑人之事……欲其柔滑而腛,脂之則需?!币馑际酋U人制作的韋革十分柔滑,欲獲此效果,需要涂上厚脂(今謂“加脂”)。又載:“函人為四甲……凡為甲,必先為容,然后制革?!?/p>

3.3.3 制墨方面

南唐時期我國開始用桐油及其他動植物油脂為原料,點燈燃油制造優質墨料。明代沈繼孫《墨法集要·浸油》說“衢人用皂青油燒煙,蘇人用菜子油、豆油燒煙?!薄短旃ら_物》記載:“凡墨燒煙凝質而為之。取桐油、清油、豬油煙為者,居十之一;取松煙為者,居十之九?!贝笠鉃椋耗怯蔁熁液湍z結合而成的。用桐油、菜籽油、豬油等煙灰做的,占十分之一;用松煙做的,占十分之九。

3.4 其他方面用油

油之用于軍事,是以動物油開始,進而使用植物油,最后發展到礦物油。在火藥發明以前,油脂已經作為一種輔助的軍事作戰物資了?!妒酚洝ぬ飭瘟袀鳌分杏涊d,公元前279年齊國和燕國打仗,齊國獲勝,油脂立下了汗馬功勞?!疤飭?齊人)乃收城中得千余牛,為絳繒衣,畫以五彩龍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葦于其尾,燒其端。鑿城數十穴,夜縱牛,壯士五千隨其后。牛尾熱,怒而奔燕軍……所觸盡死傷?!蔽簳x時期植物油亦被用于軍事用途,據《三國志·魏志》記載:“……寵弛往赴,募壯士數十人,折松為炬,灌以麻油,從上風放火,燒賊攻具?!睋稌x書》中記載:“又作火炬,長十余丈,大數十圍,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鎖,然炬燒之,須臾,融液斷絕,于是船無所礙?!笨梢姰敃r芝麻油已大量生產并廣泛運用于軍事領域。

明代文學家張岱所著《夜航船》記載:“豬脂炒榧,皮自脫”“香油殺諸蟲,……桐油殺荷花,……蜈蚣畏油,……香油抹龜眼,則入水不沉,……斧怕肥皂,……燈盞中加少許鹽,則油不速干。油一斤,以胡桃一個搗爛投之,則省油。造油燭,先以麻油澆其芯,則過霉不霉”“白梅與肥皂同洗則凈,……油手以鹽洗之,可代肥皂”“讀書燈香油一斤,入桐油三兩,耐點,又辟鼠耗,以鹽置盞中,省油?!边@些均說明油脂在當時日常生活中應用已十分廣泛。

4 古代制油業的變遷

古代制油業的產生和發展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手工業生產進步的必然產物,初成于唐,興起于宋,成熟于明清。制油業是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而出現的新的、獨立的手工業部門。隨著榨油技術的規范化和對生產實踐經驗進行總結,制油科學應運而生。

4.1 古代制油業的初步形成與油坊的出現

唐代出現了油坊?!白鞣弧敝Q,當初是手工業區的通用名稱,由手工業區的通用名稱漸漸轉為手工業店鋪之名稱,于是稱榨油工種的店鋪為“油作坊”。唐代油坊手工業生產除農村家庭副業外,還有官營和私營兩種。官營油作坊規模較大,而私營油作坊一般規模較小,油作坊主與手工業工匠往往是不脫離勞動的師徒,徒工主要是家屬和親朋的子弟。

北宋時期,手工業和商業空前繁榮。各手工業的作坊,規模之大、分工之細都超過了前代。此時的制油業,從總體上講仍然是與農業相結合的家庭榨油占優勢,但無論官營或是私營榨油的手工業作坊,都有很大的發展。此時榨油工匠所受的封建人身束縛已經有所松弛。榨油工匠身份的變化是促使北宋榨油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宋元時期雖然戰爭頻繁,但是在戰爭間歇階段,不論南方或北方也都出現過相對穩定的局面,社會生產得以恢復和發展,制油業也相應地得到了長足發展。

4.2 古代制油業的興起及其社會背景

明代初期,農民和手工業者的人身依附關系有所削弱。手工業者大部分時間可以自己生產手工產品在市場上出售。至明代中葉,小商品生產者的隊伍發生了分化,其中少數人上升成為榨油作坊主,大多數人則降為雇傭工人。一些商人利用商業資本直接控制生產而轉化成為產業資本。明代的一些有識之士從事科學技術的總結和考察工作,使制油業繼承了以往歷代的成果,對中國的制油工藝、榨具和操作條件在傳統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完善和充實作出了貢獻。毫無疑問,明代的制油業在中國制油史上處于承前啟后的蓬勃發展階段。

4.3 古代制油業的發展與轉型

清代的制油業因封建制度腐敗,閉關自守,經濟禁錮,民族矛盾尖銳而發展平緩,在技術上墨守成規,缺少創新。制油業工匠的勞動十分繁重艱苦,其收入低微,處于社會的最底層。而此時的西方正處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生產力和生產技術蒸蒸日上。隨著西方工業技術在中國的傳播,推動了中國古代制油業向近代制油業發展。

5 古代油脂文化

我國古代油脂文化是與古代油脂的應用相伴相隨的。在漫長的生產生活實踐過程中,先民們以油脂為核心,發展出了內涵豐富的油脂文化。從油脂相關的民諺、俗語和書籍代表的精神財富,到以油燈、油壺、油傘為代表的物質文明,我國古代油脂文化包羅萬象,涵蓋了古代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5.1 油脂文獻

我國歷史上并沒有關于油脂的專著,各種油料作物的種植、加工,植物油的榨取、用途,榨油設備及工藝等,多散見于農學、醫學等相關著作。以下介紹十部與油脂相關的文獻。

5.1.1 《考工記》

《考工記》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制定的指導、監督和考核官府手工業、工匠勞動制度的書,記述了官營手工業各工種規范和制造工藝。該書是中國最早關于手工業技術的文獻,保留了先秦大量的手工業生產技術、工藝美術資料,記載了一系列生產管理和營建制度。全書共7 100余字,記述了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刮磨、陶瓷等六大類30個工種的內容,反映了當時中國的科技及工藝水平,在中國科技史、工藝美術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書中記載了皮革加脂是由“皮”轉變為“革”的關鍵所在。

5.1.2 《氾勝之書》

西漢時期的《氾勝之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本農書。書中記載了黃河中游地區耕作原則、作物栽培技術和種子選育等農業生產知識,反映了當時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區種法(即區田法)在該書中占有重要地位。書中提到的農作物有大豆、大麻、蘇子和芝麻等13種,并有“豆生布葉,豆有膏”的記載,“膏”即油之意。

5.1.3 《齊民要術》

北魏末年賈思勰編著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完整、最豐富的一部農業百科全書,全書10卷92篇,約11萬字。書中記載“胡麻(即芝麻)、麻籽、蕪菁(蔓菁)、紅蘭花”“輸與壓油家”,說明當時已發現多種油料作物,并已產生專門榨油的人家?!叭⌒仑i膏極白凈者,涂拭勿住。若無新豬膏,凈麻油亦得”“細切蔥白,熬油令香”“無肉以蘇油代之”,并提到“木有摩廚,生于斯調。厥汁肥潤,其澤如膏,馨香馥郁,可以煎熬食物,香美如中國用油?!比珪岬接土献魑?種,動植物油7種,即大麻子油、芝麻油、蘇子油、蕪菁子油、豬油、牛油和羊油。

5.1.4 《夢溪筆談》

《夢溪筆談》為北宋科學家沈括所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國自然科學、工藝技術及社會歷史現象的綜合性筆記體著作,被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全書有17目,凡609條,共30卷,其中《筆談》 26卷,《補筆談》 3卷,《續筆談》 1卷。內容涉及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各個門類學科,總結了中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的科學成就。據傳,沈括在讀《漢書》時發現“高奴縣有洧水,可燃”的記載,后來他實地考察,發現了一種褐色液體,當地人叫它“石漆” “石脂”,可燒火做飯、點燈和取暖。他給這種液體取了一個新名字,叫石油,其名沿用至今?!秹粝P談》對“洧水”的使用,有“予疑其煙可用,試掃其煤以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此物必大行于世”的描述。

5.1.5 《陳旉農書》

《陳旉農書》由宋代陳旉所著,是我國古代第一部談論水稻栽培種植方法的農書。全書3卷,22篇,1.2萬余字。上卷共有14篇,占了全書的2/3,主要講述水稻的種植技術;中卷是講述水牛的飼養管理、疾病防治;下卷是講述植桑種麻?!蛾悢贽r書》對于我國古代農業技術體系的完善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實際生產更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書中記載:“油麻有早晚二等。三月種早麻,纔甲拆,卽耘鉏,令苗稀疏。一月凡三耘鉏,則茂盛。七八月可收也。四月種豆,耘鉏如麻。七月成熟矣。五月中旬後種晚油麻,治如前法,九月成熟矣。不可太晚。晚則不實,畏霧露蒙冪之也。早麻白而纏莢者佳,謂之纏莢麻。晚麻名葉裹熟者佳,謂之烏麻,油最美也。其類不一,唯此二者人多種之。凡收刈麻,必堆罨一二夕,然後卓架曬之,卽再傾倒而盡矣。久罨則油暗?!盵9]

5.1.6 《農桑輯要》

《農桑輯要》是元朝司農司撰寫的一部農業科學著作,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官修農書。全書共7卷,6萬余字。內容以北方農業為對象,農耕與蠶桑并重。選輯了古代至元初農書的有關內容,對13世紀以前的農耕技術經驗加以系統總結研究。全書包括典訓、耕墾、播種、栽桑、養蠶、瓜菜、果實、竹木、藥草、孳畜等10部分,以及各種作物的栽培,家畜、家禽的飼養等技術。

5.1.7 《王禎農書》

《王禎農書》成書于1313年,是一部系統、完整、內容豐富的農業科學著作。全書共計37集,371目,約13萬字,分為《農桑通訣》《百谷譜》和《農器圖譜》三大部分。該書兼論了當時的中國北方農業技術和南方農業技術。王禎利用圖文并茂的表達方式,把榨油設備的結構、工藝流程、操作過程都記錄下來,并繪成圖譜,這對于當時社會上正在進行的榨油設備的總結、交流和推廣應用,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工作。

5.1.8 《農政全書》

《農政全書》為明末優秀科學家徐光啟所著,是一部集我國古代農業科學之大成的學術著作。按內容大致上可分為農政措施和農業技術兩部分。前者是全書的綱,后者是實現綱領的技術措施。文中記載植物油19種:桐油、麻油、杏油、菜油和紅花籽油等。特別對于烏桕制油的過程與操作,利用皮油制蠟燭作了詳細的介紹,同時記載了麻油壓榨方法。

5.1.9 《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是明朝醫學家李時珍30余年心血的結晶。全書共52卷,190多萬字,記載了1 892種藥物,分成60類。全書收集醫方11 096個,書中還繪制了1 111幅精美的插圖,是我國醫藥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該書記載了59種動植物油脂的藥用功能。其中動物油33種,植物油26種,在書中區分動物油和植物油,是以脂和油來表示,“凡凝者為肪為脂,釋者為膏為油”。書中對絕大多數動植物油脂的加工、用途、性能和主治疾病都作了詳細的記載。

5.1.10 《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是明代宋應星著,共18篇,是我國歷史上最為詳盡的一部科技巨著。在第12篇“膏液”中,記載了19種油料作物、15種植物油料的出油率,記敘了某些油料的性質和用途,特別對9種植物油料制取油脂的工藝與榨油機具作了詳細介紹,同時還列舉了具體數據。其中記載了油脂制取的4種方法:水代法、磨法、舂法和壓榨法,至今仍有實用和參考價值。還記載了制油設備及制油用具?!短旃ら_物》是我國古代較完整、全面的制油專著,該卷與現代工程著作中的“總論—原理—工藝流程—設備”的論述順序大致相同。該書反映了300多年前勞動人民的制油技術水平,是研究我國油脂工業發展的可貴史料。

5.2 油脂文趣

油本意為油水,是一條河流的名字,在歷史更迭、社會變遷中逐漸發展成為指代油脂的名詞。人類在發現、開發和利用油脂資源的過程中,創造出了跟油相關的精神財富,賦予了“油”字更多的文化內涵。歷朝歷代跟油相關的書法、繪畫等藝術作品,詩歌、散文、打油詩等文學作品,歇后語、慣用語、俗語等俚語,甚至遍布中華各地與油相關的地名,都彰顯著“油”的重要性,它不僅每日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而且深入到了人們精神生活的各個層面。

中國油脂博物館全面梳理、系統展示我國古代油料、油脂文明發展脈絡,挖掘其中蘊含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令國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猜你喜歡
油脂
肉雞配用油脂飼料有啥方法
棕櫚油支撐油脂板塊走強,油強粕弱格局延續
堿熱法輔助提取圓紅冬孢酵母油脂
北京烤鴨,香飄世界
A taste of Peking duck
利用小技巧,撇去多余油脂
油脂樹
烤肉制品的油脂提取方法的研究及其過氧化值的測定
關于油脂性質對烹飪工藝影響的研究
“酯和油脂”的重要知識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