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系統疾病護理研究熱點分析

2023-01-10 01:10潘娟徐玉蘭
護理學雜志 2022年24期
關鍵詞:系統疾病血液病干細胞

潘娟,徐玉蘭

隨著診療技術的不斷創新,血液系統疾病患者生存率和生存周期不斷提高與延長,支持性護理在促進患者康復中的地位也逐漸凸顯。人文醫學的不斷發展要求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專業的身心照護服務,也推動著護理??瞥鼮榫毣蜕钊牖姆较虬l展,在此背景下,血液系統疾病護理相關科學研究越來越多,但國內對其具體的研究熱點和趨勢,缺乏系統文獻作為參考。本研究采用CiteSpace軟件對血液系統疾病相關護理研究文獻繪制圖譜并進行聚類分析,展現血液系統疾病研究領域的信息全景[1],給出該領域的熱點與新趨勢,旨在為國內學者及機構開展血液系統疾病護理研究及??瓢l展方向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中文數據庫選取中國知網學術期刊進行檢索后去重,文獻語種為中文。檢索策略:SU=(血液系統疾病+血液病+惡性血液病+血液惡性腫瘤) and FT=護理。剔除學位論文、會議、征稿、報紙等文獻,排除與研究主題無關的文獻。將檢索到的文獻以refworks格式導出,記錄包括題目、作者、摘要、關鍵詞、雜志等信息。英文數據庫選擇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數據庫,文獻語種為英文。檢索策略:TS=("hematologic diseases" OR "hematologic neoplasms" OR "hematologic malignancy" OR "hemic and lymphatic diseases) AND ALL=Nurs*。排除藝術與化學索引、會議論文、信件。檢索后將全部記錄與引用參考文獻錄入信息,保存為純文本文件,以download**.txt格式保存。檢索時間均為建庫時間至2021年10月。

1.2分析方法 采用CiteSpace 5.8.R2軟件進行知識圖譜分析,單個時間分區長度及閾值設置根據需求而定。根據研究目的,網絡節點選擇關鍵詞、文獻共被引等內容。

2 結果

2.1血液系統疾病護理文獻發表數量 發文量情況大致代表了某學科領域的研究熱度。本研究共檢索到中文文獻1 017篇,英文500篇。早期,關于血液病的研究中文文獻數量較少,增長緩慢;在2002年達到一個小峰值(31篇)后,年發文量呈現波折增長態勢;2019年發文量最多,為69篇。英文發文量于2003年到達一個小峰值(10篇)后,呈現波折增長趨勢,2020年發文量最多,為53篇。

2.2血液系統疾病護理研究的熱點與前沿分析

2.2.1關鍵詞共現 高頻關鍵詞可呈現某一段時間內某領域研究的熱點。中文文獻圖譜中,關鍵詞共現節點數為366個,連線483條,網絡密度為0.007。英文文獻圖譜中,關鍵詞共現節點數為268個,連線536條,網絡密度為0.015。中介中心性反映該關鍵詞在整個關鍵詞共現網絡中的重要性,即中心性越大,以此為關鍵詞開展的關聯性研究越多,有助于推斷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剔除檢索詞后,高頻關鍵詞中,中文文獻以“醫院感染”的中介中心性最高, 以此為主題開展的研究最多;英文文獻以“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骨髓移植)”的中介中心性最高, 可視為最重要的關鍵詞。血液系統疾病護理研究頻次排序前15的關鍵詞分布,見表1。

表1 血液系統疾病護理研究頻次排序前15的關鍵詞分布

2.2.2關鍵詞聚類分析 對關鍵詞進行聚類分析可進一步探究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和方向。通過對數自然率(LLR)算法對血液系統疾病護理領域的不同聚類標簽進行標識以確定研究熱點,共得到366個節點,483條連線,網絡密度為0.007,聚類模塊值(Modularity Q)為 0.986(位于0~1之間,且>0.3),說明劃分出來的聚類模塊結構合理,平均輪廓值(Mean Silhouette)為0.899(>0.5且接近于1),說明同質性較高,不同聚類劃分良好。中文文獻圖譜中展現出10大聚類,見表2。通過合并,將10大聚類提煉為5個主題:醫院感染防控管理;靜脈血管通路護理; 造血干細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護理;化療相關不良反應護理;護理質量管理。英文文獻圖譜中展現出9大聚類,見表2。將9個聚類合并提煉為5個主題:血液病患者患病經歷;血液病照護質量;造血干細胞移植護理;化療相關不良反應管理;患者預立醫療計劃和臨終關懷。

表2 血液系統疾病護理研究文獻關鍵詞聚類標識

2.3突現詞分析 突現詞是指在一段時間內某一關鍵術語突增的現象,突現強度越大表明相關研究在短期內出現的數量越多。中文突現詞篩選將γ設置為0.5,Minimum Duration設置為3,結果顯示,1986~2021年中文文獻突現詞共34個,突現強度值最高的為血液惡性腫瘤(7.35)。英文突現詞篩選將γ設置為0.6,Minimum Duration設置為2,突現詞共32個(2000~2009年8個,2010~2019年24個),突現強度值最高的為"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8.15);排序前10的突現詞,見表3。

表3 血液系統疾病護理文獻排序前10的突現詞分布情況

3 討論

3.1中英文文獻共同關注的主題

3.1.1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的護理 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目前治療多種惡性血液疾病、部分實體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方法,極大地改善了惡性血液疾病患者的生存率,患者生存周期不斷延長,支持性護理相關科學研究也越來越多。造血干細胞移植護理,中英文文獻共同關注的主題為預處理及并發癥的管理、兒童造血干細胞移植的護理、心理護理。除此之外,中文文獻還關注:層流病房的管理、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延續護理;英文文獻還關注: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的生活質量、姑息護理/臨終關懷、造血干細胞移植相關共識聲明的構建以及造血干細胞移植幸存者照護計劃的制訂和實施[1]。近年來,國內越來越多的學者也開始關注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營養管理的相關研究,建立了相關循證資源,開展了營養不良預防與護理的科學研究[2]。

3.1.2血液病治療相關不良反應的護理 化療是血液系統疾病的主要治療方式,如何避免相關不良反應,如骨髓抑制、惡心嘔吐、脫發、口腔黏膜炎、腹瀉、便秘等,以及緩解化療相關不良反應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是血液系統疾病護理研究的重要課題。感染的預防與護理是國內外共同關注的問題,尤其是患者處于化療后骨髓抑制期?;熀罂谇火つぱ椎念A防與護理為中文文獻研究熱點,包括口腔黏膜炎的評估與預防,如保持口腔衛生、口腔冷療、加強患者健康教育等,以及發生口腔黏膜炎后的護理干預和治療,如局部用藥、短波紫外線治療、疼痛護理、加強飲食護理等[3]。近年來,隨著專家共識和指南的發布,化療相關癥狀的護理和研究也不斷規范。

3.1.3血液系統疾病患者照護質量 中文文獻中,多基于宏觀管理層面和構建質量指標來提升患者照護質量,關鍵詞包括:優質護理服務、護理風險管理、醫院感染、人文關懷、護理安全以及患者滿意度等。護理質量指標是用于指導和評估護理質量,反映專業護理標準的定量指標,是提升護士臨床護理服務質量的重要工具。隨著護理學科的發展和護理專業化程度的不斷提升,敏感護理質量指標的研制成為諸多學者關注的熱點。血液系統疾病??谱o理質量指標主要基于護理服務的結構、過程和結果3個層面來構建,血液病護理質量管理相關研究也越來越多,指標也處于不斷完善中[4]。英文文獻中,則更注重優化照護過程來改善患者結局,如制訂個體化幸存者照護計劃、基于循證優化照護過程、提供延續護理服務等[5]。研究強調,幸存者照護計劃應該融合至患者的醫療計劃中,整合資源,從而為患者提供系統、完整的醫療服務。

3.2中文文獻研究熱點

3.2.1血液病患者醫院感染防控管理 血液病患者醫院感染的防控管理涵蓋的內容包括:血液病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6],感染患者的臨床和病原學特征[7],醫院感染與預防與護理對策[8],全環境保護或全方位護理的應用效果等[9]。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為國內研究的前沿,主要關注病原菌種類分布及耐藥情況,分析患者預后及危險因素。我國血液病患者醫院感染的發生與疾病種類、骨髓增生情況、中性粒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及血小板數量、化療緩解情況、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及抗生素使用、患者年齡、住院時間及既往慢性疾病史等因素均存在相關性;高齡、粒細胞缺乏、大劑量化療及疾病未緩解等為感染發生的高危因素[5-6]。感染部位主要為呼吸系統,其次是血流感染和皮膚黏膜感染。感染病原菌較多,主要為格蘭陰性桿菌,其次是格蘭陽性球菌,多重耐藥菌檢出率高。感染的預防與控制措施除了優化治療方案外,還包括優化病室格局、嚴格消毒隔離措施、強化陪護探視人員管理、規范用物處置以及加強患者營養支持等。

3.2.2血液病患者靜脈血管通路護理 高被引文獻中,較多關注靜脈血管通路領域[10-13]。國內關于血液病患者靜脈通路的研究,早期主要探討中心靜脈導管在血液病患者中應用的可行性與安全性[12-13],隨著靜脈治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學者開始關注不同中心靜脈導管使用的效果比較,如中心靜脈導管、PICC以及輸液港等[14]。PICC相關并發癥的預防與護理研究是持續關注的領域,也是國內研究的前沿。早期發文圍繞靜脈炎和導管堵塞的預防與護理,隨著相關指南、共識和團體標準的發布,逐漸重視對導管相關血流感染以及血栓的預防與護理[15]。

3.3英文文獻研究熱點

3.3.1血液病患者患病和就醫經歷 惡性血液病的診療周期較長,患者需要反復往返醫院。不同的患者有著不一樣的就醫體驗和醫療服務需求。老年血液病患者為疾病高風險人群,也是就醫體驗研究重點關注的人群,如探索老年患者的照護體驗、對急診醫療的使用體驗、醫療衛生保健服務的滿意度等[16]。血液病的確診對患者及其家庭是重大負性事件,疾病給患者帶來的軀體痛苦、生活受限以及經濟負擔等,在很長一段時間均影響著患者的心理狀況。在長期就醫過程中,不同人格特質的患者有著不一樣的情感體驗和應對方式。應了解患者患病后的情感和心路歷程,及時給予心理支持和安慰,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疾病,配合治療,從而促進患者康復。

3.3.2血液惡性腫瘤患者臨終關懷 緩和醫療/姑息護理是一種以患者及家屬為中心的特殊健康護理,強調對疼痛和抑郁等癥狀的有效管理,給予適合患者及其家屬的需求、價值觀、信仰及文化背景的社會心理和精神方面的照護[17]。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ASCO)和國家質量論壇(National Quality Forum, NQF)將臨終患者及時轉介至臨終關懷機構,避免過度的醫療照護作為照護質量指標之一。臨終關懷的關鍵措施包括:在生命最后的30 d內避免入住重癥監護病房;在生命的最后14 d內避免接受化療;避免在急診醫院死亡[18]。早期緩和醫療和臨終關懷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及家屬的生活質量,但相對其他實體瘤患者,血液惡性腫瘤患者接受臨終關懷服務存在諸多阻礙因素,實施現況并不理想。臨終關懷需要進一步研究的主題包括:緩和醫療介入時機、優質的血液系統疾病臨終關懷方案以及臨終關懷對血液臨終患者及家庭的價值所在等[19]。

3.3.3血液病患者生活質量 血液系統疾病患者的一般健康狀況欠佳,尤其是處于骨髓抑制期,往往伴隨著諸多疾病癥狀,如貧血、出血、反復高熱、疼痛等。軀體不適和痛苦往往引發各種心理問題,加之疾病診療周期長、經濟負擔重等問題,患者生活質量不佳。針對血液系統疾病開展的生活質量研究主要關注:不同治療時期患者的生活質量現況,如疾病確診后初期、臨終階段等;血液系統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如性別、年齡、軀體癥狀、心理癥狀、疾病及治療并發癥、性生活以及患者社會支持狀況等;改善生活質量的干預措施,如心理護理、營養支持、運動鍛煉以及提供緩和醫療服務等[20-21]。

3.4對國內血液病護理研究建議 首先,對血液系統疾病護理的研究,除了保持發文量優勢,還需要積極提升科學研究質量,學者間需要加強協作,聯合開展大樣本多中心的研究。其次,應加強對患者生活質量的關注與改善研究,注重終末期患者及家屬的護理,加強心理支持等方面的研究。第三,應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血液系統疾病護理指南,以推動血液系統疾病相關高級臨床護理實踐和造血干細胞移植??苹牟粩嗌钊氚l展。

4 小結

本研究聚類分析結果顯示,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相關不良反應及生活質量等是國內外共同關注的研究熱點,中文文獻研究熱點還包括醫院感染防控及靜脈血管通路護理等,英文文獻研究熱點還包括姑息護理、照護質量等??蔀橄嚓P護理研究者及機構開展血液系統疾病護理研究及??瓢l展方向提供參考。本研究僅納入2個數據庫的文獻,結果的代表性受限。下一步研究需進一步拓寬檢索領域,以獲取更多信息開展深入研究。

猜你喜歡
系統疾病血液病干細胞
細胞免疫治療在血液系統疾病中的應用進展及展望
更 正
干細胞:“小細胞”造就“大健康”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血液病患者的應對策略
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老年衰弱研究進展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風險的血液病患者診斷驅動治療中的臨床意義
健康成人尿源性干細胞的分離、培養與鑒定
97例惡性血液病合并侵襲性真菌病臨床分析
·2021 年專題預告·
研究發現造血干細胞年輕的“秘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