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

2023-01-12 03:49褚學偉段先前王中美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22年23期
關鍵詞:水文基礎思政

□褚學偉 段先前 王中美

課程思政是指在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方法的指導下,以課程為育人載體,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課程教學的各方面、各環節,通過尋求課程教學中專業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之間的關聯性,對學生的思想意識、行為舉止產生影響,進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1]。2020年6月1日,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中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并且明確指出將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建設全過程,即“高校課程思政要融入課堂教學建設,作為課程設置、教學大綱核準和教案評價的重要內容,落實到課程目標設計、教學大綱修訂、教材編審選用、教案課件編寫各方面,貫穿于課堂授課、教學研討、實驗實訓、作業論文各環節”[2]。課程思政模式已成為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時代背景下穩步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以形成大思政育人體系的一個重要方向。本文以《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些許心得和體會進行總結和歸納,以便更好地指導今后的教學工作。

一、課程目標及定位

《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是地下水科學與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地質工程等專業的核心基礎課程,同時也是資源勘查工程等地質類專業的必修(選修)課程。該課程以地下水為主要研究對象,旨在闡明水文地質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3],是一門基礎知識性和實踐能力性并重的專業基礎課程。通過課程的學習,在理解和掌握地下水功能的基礎上,通過對地下水的形成、分布、運移特征和規律、水化學特征等知識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水文地質學的基本原理及利用辯證的思維科學分析和解決水文地質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高度的抽象思維與邏輯推理能力,強化學生的災害意識、憂患意識、節約意識以及環境保護意識,構筑學生的水生態文明理念;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樹立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的職業道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二、課程教學內容設計

(一)《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體系重構建。目前本課程教學所采用的教材大都為張人權等編著,地質出版社出版的《水文地質學基礎》(第七版,2018年),該教材共分為16個章節,結合教學內容及知識點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將主體課程可分4個部分9個章節(表1),即前言篇、基礎理論篇、實踐應用篇及拓展篇。其中,前言篇主要闡明學習水文地質學的目的、意義及水循環的相關概念;基礎理論篇主要闡明地下水的賦存、運動規律、水化學特征、補徑排特征、動態與均衡等基本概念及理論;實踐應用篇主要闡述利用水文地質學的基礎理論如何分析不同含水介質中的地下水(孔隙水、裂隙水、巖溶水)的特征;拓展篇主要闡明水資源、水環境問題及水文地質學的研究方法。

表1 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體系重構建

(二)課程思政元素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必須以課程的教學內容為基礎[4]。以課程知識點為載體,合理、準確、巧妙地引入思想政治元素,而不是生搬硬套,將每節課都作為思想政治課,強行融入思想政治元素,才能更有效地將德育教育貫穿始終,實現協同育人的目標。

《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中富含有大量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思維元素,既包括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的觀點,也包括其辯證法和認識論的觀點。例如在含水層、隔水層的劃分這一知識點中就蘊含相對論的觀點;地下水化學成分演化及地下水流系統知識點中既體現了物質與運動的哲學思想,也體現了系統論,時間與空間的相互聯系與統一的哲學思想等;另外,實踐論與矛盾論在水文地質學基礎中已有諸多體現,例如粘土的空隙特征與理論分析的矛盾,重力排水過程中,實際給水度比理論給水度偏小的問題等,透過現象看本質,不僅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思維,同時也體現了實踐的重要性。

“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端牡刭|學基礎》研究的是地下水,我國的水安全問題十分嚴峻。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工礦污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惡意回灌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問題,氣候變化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漠化問題,工程建設及礦山開采引發的突水問題,地下水超采、灌溉水回補引起的海水倒灌、地面塌陷(沉降)沼澤化等環境、地質問題日益嚴重。通過對地下水功能及地下水與環境相關章節的學習,結合省內外的一些案例圖片,如磷石膏渣庫滲漏導致烏江、清水江等磷污染問題,赤泥渣庫滲漏造成的堿污染問題、織金縣城多處地面塌陷等,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的理念的認識,進一步增強學生對“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的理念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學生作為水文地質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坎兒井、龍首渠等工程充分體現了勞動人民智慧,是人類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的杰出成就,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并對現在的水文地質工程科學研究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叭钡难芯恳彩撬牡刭|學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寶貴資源,在綿長的中華歷史中,逐步演化為水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古人都留下了如“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明月照窗竹影搖,清泉繞石水自流”等絕美詩句;另外,“泉”還是重要的旅游資源,例如趵突泉、晉祠泉、黃龍轉花泉群等,都是國內外文明的旅游景點。在課程中加入泉、井文化知識的介紹,既可以增強課程的生動性與趣味性,也可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激發學生對專業的興趣和愛國熱情。

《水文地質學基礎》課程以闡述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儲存、運移特征等為主,是一個動態演變的過程,所以,必須培養學生運用系統的、動態的、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地下水、分析地下水演化過程、規律和解決地下水問題。以實踐篇中洪積物中地下水這一知識點為例,在分析其特征時,學生就需要將自然地理學、地質學、水文地質學基礎中基礎理論篇等的相關知識聯系起來,以區域水文、地理、地質環境為背景,以介質場發育與分布特征為依據,在分析其滲流場特征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其化學成分、溫度場等的演化規律。課程思政元素及教學內容設計舉例見表2。

表2 課程思政元素及教學內容設計舉例

三、課程教學組織實施

為了達到期望的教學效果,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根據教學內容及教學目的的不同,針對不同的篇章,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及教學形式,具體如下。

(一)前言篇及基礎理論篇教學。該部分主要為該課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的闡述,課堂教學以講授為主,輔以自主學習和討論、問答,構建“1252”教學模式,即課堂50分鐘,分為“5+10+25+10”,前5分鐘由主講教師總結上節課所學內容并引出本節課的主題內容,采用啟發式或提問式引導學生進入10分鐘的自學時間,之后由主講教師完成25分鐘的講解,最后10分鐘以課堂討論或問題解答完成一節課的教學。

(二)實踐應用篇教學。實踐應用篇主要是考查每位同學對基礎理論的掌握程度及利用所學的基礎知識系統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部分內容以情景式教學及啟發式教學為主,同時有助于因材施教,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認知及理解,并能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拓展篇教學。該部分教學以討論式學習為主,以5~7人構建課題小組,針對不同的地下水開發利用工程中引發的環境地質問題、水文地質問題等進行資料收集、文獻查閱等,完成各課題小組的論述,培養同學的團隊合作意識。

四、課程考核評價

課程考核評價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程度的量定模式??己嗽u價指標體系的全面性、科學性、合理性對于指導下一步的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本課程考核評價體系覆蓋課程教學的全部過程,采用多元化評價方法,把客觀量化指標與主觀評價相結合,進一步完善考核指標體系。課程考核體系包括過程性評價指標及結果評價指標兩部分。過程性評價指標納入學生的認知、情感、價值觀等,包括平時考勤、作業成績、課堂表現(含思想表現)、平時測試等。思想表現主要通過學生的言談舉止、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主動性等方面進行評價,課堂學習表現主要通過上課學習注意力、上課回答問題和課堂討論、分組討論完成情況等方面進行評價。其中思想表現與課堂學習表現由學生互評給出成績。作業及平時測試既可以檢測學生階段性學習的效果,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能動性,也能讓教師對學生的掌握程度有更全面的了解,并能進一步促進教師對教學內容的完善以及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改進。

五、結語

面對高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形勢,課程思政已成為目前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內容,為更好地落實《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需要進一步完善專業課課程教學目標,在課程體系重構建的基礎上,充分挖掘課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合理地將思想政治內容融入課程的知識點,并對教學模式及課程考核方式進行積極探索,從思想政治角度出發,增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認識、理解、掌握,以培養更多的富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

猜你喜歡
水文基礎思政
“不等式”基礎鞏固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整式”基礎鞏固
繼往開來 守正創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質勘查院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繼往開來 守正創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質勘查院
水文
水文水資源管理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