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文化與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之關系新思考

2023-01-21 02:12邢瑛韋子木
關鍵詞:大學大學生文化

○ 邢瑛,韋子木

(1.青島科技大學 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山東 青島 266041;2.青島理工大學 黨政辦公室,山東 青島 266033)

一、國內外大學文化及國際理解教育的研究背景

近代大學制度的建立基本上都是由西方國家推進的,首開大學文化研究先河的也以西方學者為主。西方學者對大學文化的認識最初從物質層面開始,認為校容、校貌、圖書資料、一草一木都具有文化功能。隨著現代大學制度的全面建立和高等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大學文化研究也從物質層面推進到制度和精神層面。從德國的洪堡到西班牙的奧爾特加直到美國的弗萊克斯納和赫欽斯都從不同角度論述了不同時期的大學文化功能,認為大學文化的核心是精神層面的,大學文化體現了學術自由和文化發展自由的光輝?,F代教育家詹姆斯·杜德斯達在《21世紀的大學》中提出,在大學的發展過程中,一定要讓大學的文化功能強大到既能照耀歷史也能啟迪未來。我國學者對于大學文化的研究雖然起步較晚,但是不論是在形而下范疇里還是在形而上領域中都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成果涉及大學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方面面。大學文化研究者和踐行者一致認為大學文化是一所大學在長期的辦學治校過程中積淀而成的物質載體、制度體系、精神氣質的總和。南京大學王朋等人認為大學文化治理要突出大學的 “人化” 與 “文化” 的核心使命,從文化建設的整體出發構建文化育人格局[1];華中師范大學蔡紅生等人認為新時代大學文化建設要 “守機求變” 、守正創新、突出特色、引領社會[2];吉林林業大學鐵錚等人認為大學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長久動力,是履行大學職能的動力源泉[3];南京醫科大學沈瑞林則從大學精氣神的角度研究大學文化建設,從時代矛盾運動中探討大學文化使命和大學文化建設路徑[4]。

國內外的國際理解教育研究肇始于20世紀40年代中期。為緩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國家間的矛盾,構建新的國際秩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46年提出了國際理解教育的概念。此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迅速行動,采取了多種教育形式,推動國際理解教育落實落地,培養了大量國際關系專門人才。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半個多世紀中,為推動國際理解教育發展,美、英、法、德等西方國家及亞太地區的日、韓、澳等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保障了國際理解教育的質量和效果。我國國際理解教育是在國際形勢日趨復雜、地緣政治狀況不斷惡化、不確定性日益增加,世界面臨的能源危機、氣候變化、跨國犯罪、網絡安全等共同難題越來越多的21世紀起步的。世紀性的難題一方面給大學文化與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的研究增加了難度,另一方面也為研究提供了難得的歷史題材和時代機遇。廣州大學李毅等人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出發,探討國際理解教育新的歷史方位,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世界和諧的價值坐標[5];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馬剛認為,在現有政策背景下,加強國際理解教育對于增進國家間的包容和理解,對于講好中國故事、參與全球治理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6]。國內其他研究機構和學者如全球化智庫、北京王府基金會,華南師范大學段道煥、南京師范大學張蓉等分別從中國參與國際分工、傳播中國好聲音、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中國智慧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7-9],取得了豐碩成果。

梳理已有文獻可知,國內外單就大學文化研究的成果很多,而國際理解教育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少。國內有關國際理解教育的文獻多數僅涉及中小學國際理解教育理論和實踐,少數成果比較宏觀,偏重于理論研究。尚未發現把大學文化與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的關系置于大的時代背景加以研究的成果。鑒于此,在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背景下,探討大學文化與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的時代關系就具有特別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加強大學文化與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之關系研究不僅可以充分拓展和豐富大學文化內涵,增強大學文化的時代性,而且能夠賦予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獨特的個性和氣質,使之更具厚重感,為培養大學生的國際視野、人類情懷、科學精神提供堅實的文化沃土。

二、堅持與時俱進,賦予大學文化和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時代動能

大學文化與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只有根植于時代沃土和歷史潮流中,才能保持其強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離開了時代滋養,不能與時俱進,大學文化與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不僅相互隔離,形成兩張皮格局,二者的關系研究也就成為空洞的理論敘事和乏味的老調重彈。今天我們面臨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洪流,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10],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隨著時間推移愈加明顯。這種變局既是世界性的,也是中國性的。這種變局不僅僅局限于個別地區的政治沖突、糧食危機、能源危機、網絡犯罪等等,也表現為世界范圍內的力量調整、東西方影響力的此消彼長、全球性的氣候變遷、世界范圍內的地緣政治緊張等。從國內來看,這種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具體表現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是不能停歇更不可阻擋的歷史趨勢,這就是我們面臨的 “時” 與 “勢”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只有賦予大學文化和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時代動能,才能育新機、開新局,彰顯其強大的生命力。

首先要加強對現有大學文化和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內涵及其相互關系的梳理、研究和提升。大學文化是長期的辦學過程中積淀而成的文化形態,隨著時間的推移,需要不斷地得到更新和補充。只有保持大學文化和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的先進性、時代性,才能不斷提高其適應性、增強其創造性。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對大學文化和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的內涵進一步闡釋,對其精華進行再提煉,再充實,再展示。對其曾經是正確的、現在已過時的或已不符合時代要求的內容進行合理揚棄,使經過剔除、封存、充實后的大學文化和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與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的使命同向,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同步,與 “立德樹人” 根本任務同行。充分展現其精神風貌、當代價值和世界意義。

其次是對現有大學文化和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內容進行重塑、再造和創新。推動大學文化和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與時代同步、與社會適應的重要舉措是對其內容進行創造性重塑、革命性再造和創新性開發。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堅持實事求是、有的放矢、問題導向,把大學文化和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的辯證關系納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去思考、去擘畫,把二者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結合起來,同實踐 “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 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結合起來。只有創新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范式,大學文化與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才能真正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辯證關系,大學才能為培養大批具備國際視野、展現大國擔當、踐行人類價值、承擔大國責任的國際事務專門人才和世界精英奠定文化基礎,從而為構建相互尊重、公平包容、合作共贏、共建共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展現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力量。

三、堅持實踐導向,加強大學文化與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融合共通

任何思想體系或理論,要想發揮其效用,彰顯其功能,都必須在實踐中將其落細、落實、落地。在當前的高等教育改革中,不僅要突出大學文化和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的實踐性、應用性,更要突出二者的融合性、關聯性,加強大學文化與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融合共通。

一是促進大學文化和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的迭代,給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打上大學文化的固有烙印。大學文化是是由大學有形的物質形態和無形的精神形態共同構建的特殊文化綜合體,是一所學校在長期教育教學、科學研究、人才培養過程中積淀而成的、為師生和校友共同遵循并被社會廣泛認可的基本道德規范、核心價值觀念、主流精神追求。這種文化深深影響著學校的一草一木,影響著學校的制度建設,影響著學校的文化氛圍,影響著師生、校友的行為方式和氣質風貌。從學校的外觀、內涵到師生和校友的行為方式無不深深地打著大學文化的烙印。大學文化是一所學校區別于另一所學校的內核,是一所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大學之間的競爭表面上看是科研成果、人才培養模式、校友成就等等方面的競爭,但最根本、最核心、最持久的還是大學文化的競爭。只有加強大學文化和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的迭代,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才能保持強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韌性。迭代是一個重復反饋的過程,是創造個性而不是創造共性的過程,其目的是為使某一事物或程序不斷逼近設定目標或結果。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與大學文化的每一次迭代過程,既是豐富大學文化內涵的過程,更是大學文化對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滲透的過程,是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不斷打上其大學文化印記的過程,是一所學校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逐漸表現出獨有文化特質的過程。只有這樣的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才是獨一無二的,其培養的國際化專門人才和國際行業領袖才具有獨特的個性。

二是注重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對大學人才培養模式的嫁接。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既是大學文化的重要載體,又是大學文化的重要來源,它一般包括大學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以及實現上述目標和規格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我國高校當下的狀況是人才培養模式參差不齊、種類繁多,層次多元、結構復雜,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過程也是各有不同。從近年來的高等教育改革情況看,大學人才培養模式與大學文化一直存在著結構性矛盾,二者的相互適應一直處于動態調整中。一方面,大學文化對人才培養模式形成阻滯,無法包容其變革要求,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圖掙脫大學文化的固有張力,自由發展。因為培養目標和培養范式的變革要求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僅要加強大學生人文精神的鍛造、科學素養的培育、創新能力的培養,還要培養學生的全球格局、世界眼光、人類情懷。這些無不涉及環境的營造、制度的跟進、觀念的轉變,一時間原有的文化與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形成張力。另一方面,人才培養模式作為大學文化的主要載體和重要的外在表現形式,又要深刻反映大學文化的內在要求。因此,人才培養模式和大學文化不斷適應的過程,也是二者張力不斷釋放的過程,是大學文化不斷充實和積淀的過程,是靜態與動態的高度融合和有機統一的過程。

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作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內容和手段,既要主動適應原有的大學文化,又要成為大學文化積淀的重要來源。為了更有序地融入固有文化,充分發揮大學文化對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的支撐作用,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要主動嫁接大學文化,依托大學文化優勢,提高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的內生動力,加快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與固有大學文化有序銜接。大學文化經過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積淀,底蘊深厚、結構完善、影響深遠、優勢明顯,學校的方方面面無不打著大學文化的印記。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新環節,可以充分發揮其運轉靈活、創新性等優勢,向大學文化主動靠攏、科學嫁接,不斷提高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的適應性、抗逆性和成長性,從而逐步積聚品牌效應,形成具有本土大學文化特色的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新格局。

三是把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嵌入大學現有育人平臺體系中。把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嵌入大學現有育人平臺體系是大學文化與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深度融合的的重要方法。大學育人平臺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相互支持,是大學文化的重要載體和表現形式,對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有重大影響。對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影響比較突出的平臺有思政平臺、教學科研平臺、環境育人平臺等。

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嵌入思政平臺是高校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大批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內在要求。思政平臺是由學工系統、部分教學系統等合力打造的育人平臺,是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重要載體,是體現高校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重要陣地。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嵌入思政平臺內部各系統既是確保國際理解教育的政治方向正確,即服從并服務于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本質,又是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與大學文化深度融合,推動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個性化發展的內在要求。

教學科研平臺在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為了更好地加強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有必要建立含有國際理解教育的跨學科教學科研培養體系,這個體系既要包含世界前沿的科學知識,又要囊括不同民族文明發展史以及文明間的交叉融合等方面的內容,同時還要注重當代大學生全球領導能力、行業領袖能力的培養錘煉。它對于大學生專業素養的提高、科學精神的鍛造、科技潛能的開發、人文情懷的厚植具有非凡的意義,是大學生成長成才不可或缺的人生歷程,也是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的重要路徑和內容,是國際化人才培養的重要方法和途徑。

環境育人平臺是大學生洞察天下大勢,拓展全球視野,培養科學精神,養成博大胸懷的肥沃土壤。環境育人平臺包括學校的自然環境、學術氣氛、管理模式、服務質量、第二課堂、志愿服務等等,這些方面最能體現一所大學的文化氣息和文化特質,對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具有熏陶、默化、養成功能,大學生的國際視野、世界格局、人類情懷會在日常教育和生活中,通過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環境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結語

當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范圍內蔓延,俄烏戰爭懸而未決,世界糧食危機和能源危機愈演愈烈。新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人類面臨的生存問題進一步加劇了世界各種力量的深度磨合和深刻調整,維護多極世界和全球化的力量與爭霸世界和逆全球化力量的斗爭日趨激烈。這個時期出現了許多前所未有的、趨勢性的現象和特點。一是國際局勢復雜多變,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愈加明顯;各種政治操弄花樣翻新,甩鍋抹黑層出不窮;大國博弈愈演愈烈,局部動蕩時有發生。二是加強國際合作、維護人類家園的呼聲日益高漲,共建共享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國家和民族深刻意識到,在一個政治、經濟、文化深度交融的世界里,面對著共同的災難,沒有人能置身事外,沒有國家是世外桃源。困難面前,只有各國加強團結、勠力同心、共同面對,才是人間正道,才是治世良方。人類面對的共同災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大勢,為大學文化建設和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提供了宏大的歷史背景,也為研究二者關系提供了大量的未曾有過的時代素材。研究大學文化與國際理解教育關系主要出發點就是為了把握時代大勢,把國際理解教育納入大學文化構成要素中去規劃、建設。這種理論上的考量和實踐中的操作,會使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功能倍增,個性更加突出。實踐證明,加強大學文化和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關系研究對培養既能夠適應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會信息化時代要求,具有國際視野和情懷,又能夠在實際工作中推動國家間互相了解、彼此寬容、互相團結、合作共贏的國際領袖和行業領軍人才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使大學文化和國際理解教育各自外溢效益倍增,可以進一步豐富大學文化內涵,厚植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的文化底蘊。

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內容只是大學文化和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關系的一個方面。由于目前相關研究成果偏少,二者對高等教育改革的促進作用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我們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教育戰線的理論工作者的深入研究和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躬身實踐,加之時代大潮為我們提供的難得機遇和嚴峻挑戰,我國大學文化和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的研究成果會愈加豐富,大學文化和大學生國際理解教育進一步融合共通,我國高等教育的現代化、國際化進一步加強,一個中國高校引領世界國際理解教育的時代,一個中國高等教育培養更多能適應百年未有之變局、更具國際視野、更具人文情懷的世界精英的時代即將到來。

猜你喜歡
大學大學生文化
“留白”是個大學問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大學求學的遺憾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誰遠誰近?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屆大學生演講比賽圓滿落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