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贛邊區域合作視域下萍鄉推進紅色基因傳承創新區建設路徑研究

2023-01-23 18:10黎雪源
萍鄉學院學報 2022年5期
關鍵詞:萍鄉安源區域合作

劉 晶,黎雪源

(中共萍鄉市委黨校,江西 萍鄉 337000)

2021年9月,萍鄉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了奮力推進“五區”建設,打造“最美轉型城市”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標,奮力推進紅色基因傳承創新區建設是其中的重要內容。2021年10月,國家發改委印發《湘贛邊區域合作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湘贛邊區域合作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共同傳承弘揚紅色文化是湘贛邊區域合作的重要內容。萍鄉市作為江西省的西大門,是唯一全境納入湘贛邊區域合作示范區的城市。萍鄉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人運動的搖籃、秋收起義的策源地和主要爆發地,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色是萍鄉鮮明的底色。如何充分利用湘贛邊區域合作機遇,整合應用兩省紅色文化資源,發揮萍鄉在湘贛邊區域合作中的“橋頭堡”區位優勢,不斷推進紅色基因傳承創新區建設,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思考的重大問題。

一、萍鄉以湘贛邊區域合作為契機,推進紅色基因傳承創新區建設現狀

萍鄉市有99處革命舊址、革命紀念館和近2200件革命文物,是黨史學習教育的“富礦”。萍鄉借助湘贛邊區域合作東風,不斷擴寬紅色基因傳承路徑,提升紅色文化影響力,讓紅色資源成為推動城市轉型升級,提升群眾文化認同的寶貴財富。

(一)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合作機制

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湘贛邊區域合作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前后,湘贛兩省也圍繞區域合作出臺了相關工作方案,細化合作內容,加強協同發展的深度、廣度和力度,逐步形成全方位推進態勢。分別印發了《江西省推動湘贛邊區域合作示范區建設行動方案》《湖南省推進湘贛邊區域合作示范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合作簽署了《湘贛邊紅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創新區發展規劃(2020—2035)》《湘贛邊紅色旅游合作框架協議》。萍鄉高度重視紅色基因傳承創新區建設,積極發揮全境納入湘贛邊區域合作的優勢,提出“大力挖掘利用紅色資源”“大力唱響紅色萍鄉品牌”“大力打造紅色培訓高地”等舉措,制定《萍鄉市加快湘贛邊區域合作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定期召開紅色基因傳承創新區建設工作推進會,將提升紅色基因傳承創新能力,發揮紅色文化在區域合作中的引領作用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任務,在融入井岡山紅色培訓圈、構建湘贛邊紅色教育培訓聯合體、規劃“秋收起義—湘贛紅旗”等精品旅游線路、打造湘贛邊紅色旅游品牌、湘贛邊文旅融合發展、湘贛邊革命歷史紀念場館跨區域交流合作、湘贛邊紅色文化整合共享等方面進行具體謀劃,進一步形成思想共識,增強工作合力。

(二)擦亮地方黨史品牌,凸顯紅色文化特色

只有不斷凸顯地方紅色文化特色,才能提升紅色文化影響力、吸引力,使紅色基因傳承更加廣泛深入。萍鄉以紀念安源路礦工人運動勝利100周年為契機,開展系列活動,不斷擦亮“工運搖籃”紅色文化地方品牌。進一步深化安源精神專題研究。在萍鄉成立了安源精神研究會,加強對萍鄉地方黨史研究的組織領導。舉辦了紀念安源路礦工人運動100周年座談會、“紅色堡壘 百年榮光——紀念中共安源路礦支部成立100周年”研討會、紀念黨領導下第一個消費合作社成立100周年合作經濟理論與實踐交流會等活動。開展安源精神宣傳。制作了《毛澤東與安源》《永遠的追隨》《安源別子》《把一切獻給黨》等微黨課,開展“弘揚安源精神·喜迎黨的二十大”微黨課競賽,出版了《安源路礦工人運動》《永恒的力量》《安源工運100周年》《畫說安源工運史》等書籍畫冊。完善紅色展館建設。2021年以來,萍鄉啟動12個紅色革命文物保護工程,通過抓好創建安源5A級旅游景區,打造安源紅領巾研學中心,建設排上萍西紅廉綜合文化區,改造秋收起義紀念館、株萍鐵路紅色文化展示館等重點項目,不斷提升紀念展館展出水平,豐富紅色文化展出內容。舉辦旨在宣傳萍鄉紅色文化的文體活動?!凹易“苍础奔t色故事大賽,“我和我的家鄉”演講比賽,“安源紅——紀念安源路礦工人運動100周年”曲藝采風創作展演等活動,在全社會營造弘揚安源精神的濃郁氛圍,讓萍鄉紅色文化深入人心,進一步提升安源精神在湘贛兩省乃至全國的影響力。

萍鄉作為秋收起義的策源地和主要爆發地,也是閃亮的地方黨史品牌。圍繞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湘贛邊革命斗爭三條主線,湘贛兩省打造了連接九江、宜春、萍鄉、吉安、株洲和瀏陽8個景點為主要內容的“秋收起義·湘贛紅旗”經典線路,該路線成功入選“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其中萍鄉市秋收起義廣場和蓮花縣蓮花一枝槍紀念館是該旅游路線中的重要環節。2021年6月,萍鄉安源區、蘆溪縣、蓮花縣與湖南瀏陽市、江西宜春市修水縣、銅鼓縣、吉安市永新縣、井岡山市組成秋收起義黨性教育培訓聯盟,圍繞秋收起義歷史事件開展史料挖掘整理、紅色事跡宣傳推廣、精品課程研發打磨、教學路線規劃整合等,進一步傳承弘揚秋收起義的革命精神。萍鄉市開展“重走秋收起義路”紅色馬拉松賽,萍鄉各縣區積極參與“初心源·湘鄂贛”文旅一卡通項目,使廣大游客更廣泛地了解贛湘邊的紅色資源,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

(三)研發精品紅色課程,開展教育培訓合作

構建湘贛邊區域紅色教育培訓聯合體是湘贛邊合作的重要內容。萍鄉構建了以甘祖昌干部學院為龍頭,以安源黨性教育基地、湘東黨員干部教育培訓中心、蘆溪鄉村振興學院、上栗斑竹山黨性教育基地為支撐,一批基層教學點相呼應的“1+4+N”的干部黨性教育格局,研發了《并蒂蓮花》《紅土地上話初心》《一座橋變十二座橋》《信仰萬歲》等培訓課程。萍鄉各縣區積極主動與周邊地市對接,融入井岡山紅色培訓板塊和“湘贛兩小時紅色培訓圈”,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甘祖昌干部學院、蓮花一枝槍紀念館、花塘官廳成為井岡山干部學院紅色研學現場教學點,湘東區與醴陵市聯合舉辦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示范研討班,桐木鎮與文家市鎮、慈化鎮、黃茅鎮聯合簽訂《“秋收紅土地”湘贛邊區域合作先行示范區合作協議》,在培訓聯合體模式中互相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二、萍鄉推進紅色基因傳承創新區建設需破解的難題

萍鄉在奮力推進紅色基因傳承創新區建設中取得了豐碩成果,但是以湘贛邊區域合作為視角,萍鄉推進紅色基因傳承創新區建設仍存在許多需要破解的難題。

(一)萍鄉與周邊省市對紅色資源保護宣傳、紅色文化研究和紅色基因傳承的工作合力有待增強

一是萍鄉與周邊省市對紅色資源保護宣傳、紅色文化研究和紅色基因傳承的頂層設計不夠?,F有的頂層設計較多注意的是紅色資源的利用,缺乏合作傳承紅色基因的長效機制;二是湘贛紅色史料共同研究需要加強。湖南和江西是紅色文化的寶庫,在中國革命斗爭中,許多革命事件和歷史人物在兩省存在交集。但是,目前湘贛兩省以及兩省各地開展黨史聯合研究力度不夠。三是紅色資源數字化保護水平需要提升。傳統的文物保護方式存在記錄整理工作量大、空間占用多、易于遺失損毀等弊端,利用三維掃描、近景攝影測量、3D打印等數字技術開展文物保護可以彌補傳統保護方式的不足,是對紅色資源進行保護管理的發展趨勢。目前,萍鄉各類博物館、紀念館和陳列館對于革命舊址、紅色文物、紀念設施信息的數字化采集力度還有待加強,專門從事文物數字化管理人才較為缺乏。四是萍鄉紅色文化品牌跨區域宣傳力度需要加大。2020年,江西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數字展館云平臺開始運營,匯聚了全省24個展覽館信息,萍鄉只有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在線展示,這與萍鄉紅色資源豐富,紅色展館眾多的現狀不匹配。湘贛兩省群眾對于了解光輝歷史都有強烈需求,目前湘贛邊革命文物聯展次數不多,萍鄉紅色文物走出本地,參與高層次展覽較為缺乏。在搭建高水平高層次宣傳萍鄉紅色文化平臺方面力度不夠,如學習強國地方平臺上還沒有開通萍鄉學習平臺。

(二)紅色旅游協同發展質量有待提高

一是旅游產品同質化嚴重。加強秋收起義歷史宣傳是湘贛邊區域合作的重要內容,由萍鄉秋收起義紀念館、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紀念館、秋收起義銅鼓紀念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等組成的秋收起義“一線九館”協作會,共同簽署了《秋收起義黨性教育培訓聯盟合作框架協議》,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紀念館布展內容和方式相似,講解大同小異,容易讓游客產生審美疲勞,降低出行意愿,影響學習效果。此外,萍鄉圍繞安源工運和秋收起義的文創產品新意較少,主要是背包、水杯、擺件和明信片等傳統商品,缺乏消費亮點。二是景區智能化水平不高。發展智慧旅游是紅色文旅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景點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水平直接影響游客體驗感,萍鄉景區在分時預約、刷臉識別、智能導覽、在線購票等功能應用上有待加強。三是綠色旅游與紅色旅游、古色旅游聯動合作不夠。比如,萍鄉武功山已成為旅游熱門網紅打卡地,綠色旅游發展勢頭強勁,相比之下,紅色旅游客流量相對較少,缺乏“紅綠古融合”協同開發的有效模式。

(三)紅色培訓合作力度有待提升

萍鄉黨校系統(包括市級和縣區黨校)、干部學院接受了來自湖南和贛西一些市(含縣區)黨校、單位組織的培訓班,培訓質量也得到培訓單位的認可。但是,湘贛邊地區紅色培訓合作力度不大,沒有形成市級或縣區層面的合作培訓機制、項目,沒有共同組織編寫的教材,沒有共同開發的紅色培訓線路和課程。萍鄉與周邊縣市合作紅色培訓的范圍不夠廣泛。

三、湘贛邊區域合作視域下推進萍鄉紅色基因傳承創新區建設的對策思考

(一)以構建長效機制為抓手,為湘贛邊紅色基因傳承區域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編制紅色基因傳承的總體規劃。萍鄉要構建以總體規劃為龍頭、區域規劃為補充、專項規劃為支撐的全方位規劃體系,將加強湘贛邊紅色基因傳承合作作為規劃重要內容,圍繞新任務、新要求提出切實可行的具體舉措,提供紅色基因傳承的行動指南,將紅色基因傳承工作常態化長效化。二是健全紅色基因傳承的領導機制。成立專門領導小組,將各縣區、宣傳部、史志辦、黨校、文旅局、教育局、紀念館、工會等單位部門納入領導機構成員單位,提升相關部門的聯動能力,增強工作合力,擴大紅色基因傳承領導力度廣度。三是建立紅色基因傳承的評價機制。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總結階段成果,處理難題堵點,總結經驗教訓,凝聚思想共識,提升執行能力,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二)以促進贛湘邊黨史研究和紅色資源共享為重點,夯實湘贛邊區域合作基礎

一是開展深入研究合作。要不斷豐富紅色家底,江西省博物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秋收起義“一線九館”等博物館、紀念館館藏豐富,展出了很多與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秋收起義、湘贛邊革命斗爭密切相關的革命文物和圖片等,萍鄉可以進一步加強與湘贛邊各地展館的溝通交流,豐富萍鄉展館館藏,提升展出水平。要深入開展贛湘兩省有交集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黨史研究。湘贛兩省山水相連、人文相親,安源大罷工的主要領導者毛澤東、劉少奇、李立三來自湖南,安源煤礦走出的15位將軍中有11位是湖南籍,安源工運受挫后很多安源工人到湖南開展農民運動,并成為主要領導者。萍鄉周邊省市的很多學者在湘贛邊革命斗爭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可以密切與各研究機構的聯系,定期召開高水平學術交流會、理論研討會,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多角度全方位研究闡釋重要黨史事件和人物,豐富萍鄉紅色文化寶庫,豐富安源精神內涵。組織聯合編寫湘贛紅色歷史教材,在湘贛邊各市縣大中小學校推廣,形成各學段融會貫通、緊密銜接、相互協調的高質量教材體系。二是推進數字化保護工程。井岡山文物數字化保護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已通過高清數字化采集和三維建模等技術,對眾多革命文物、文獻書畫進行數據采集和儲存,萍鄉文保單位可以加強與他們的對接,建立紅色基因數據庫,加強先進技術應用,實現紅色文化數字化關聯、存儲、共享。三是加大跨區域紅色文化宣傳力度。創作拍攝以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秋收起義為主題的電視劇、紀錄片,制作宣傳專題片,在萍鄉周邊省市高鐵、地鐵、商圈、公交車、社區等區域投放安源景區和萍鄉紅色文化廣告,集中展示歷久彌新的安源精神,不斷提升萍鄉紅色文化品牌影響力。通過湘贛文物聯展的方式,優勢互補、強強聯合,讓萍鄉革命文物走出家門,給參觀者提供文化盛宴。加入兩省紅色文化宣傳平臺,加快秋收起義紀念館、蓮花一支槍紀念館、初心館等展館VR展廳建設,鏈入相關數字化展示平臺。搭建“學習強國”萍鄉學習平臺,開設“紅色萍鄉”欄目,通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方式全方位、多視角展示萍鄉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三)以加強紅色旅游合作發展為著力點,提升湘贛邊區域紅色基因傳承社會效益

一是建設智慧景區。通過加強與長沙、韶山等地景區的合作交流,汲取他們在智慧景區建設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對安源景區開展數字化建設,提供無線網絡、智能導游、分時預約、電子地圖等智能服務,打造特色景區數字展覽館,引入互動、體驗元素,提升軟硬件設施品質,實現“一部手機游萍鄉”,為游客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旅游服務,增強游客的參與感、體驗感。二是研發文創精品。聘請專業文創產品設計團隊,圍繞“工運搖籃”和秋收起義創作小巧精致的筆記本、帆布袋、雨傘、便簽、背包、茶杯、雕塑、手機殼、明信片和扇子等種類豐富的文創產品,增強文旅產業亮點。三是提升產品品質。在湘贛兩省共同打造了“湘贛紅”品牌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萍鄉農副產品品質,創建更多綠色、生態、環保、優質品牌,參與到“湘贛紅”品牌聯盟中,獲得“湘贛紅”品牌授權,參加農產品博覽會,開展網絡直播,拓寬銷售渠道。四是做好紅色旅游與綠色旅游、古色旅游相結合這篇大文章。目前,武功山是萍鄉綠色旅游發展的龍頭,應充分挖掘武功山地區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在這里開展游擊戰光榮歷史資源,打造武功山景區與安源景區、秋收起義景區、甘祖昌故居、劉仁堪故居、凱豐故居、楊岐山景區的經典旅游線路,使游客既能在萍鄉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又能了解萍鄉厚重歷史,更能領悟紅色基因的強大力量。

(四)以紅色培訓合作為紐帶,擴大湘贛邊區域紅色資源影響力

一是研發精品課程。圍繞萍鄉紅色文化豐富內涵,綜合運用專題教學、案例教學、人物訪談、社會實踐、研討交流等方式,尤其是加強應用具有地方特色的采茶戲等表現形式,研發戲劇黨課和情景黨課,豐富教學內容,加強師資培訓,提升教學水平,打造萍鄉特色亮點。二是規劃研學線路。堅持“一盤棋”思想,整合各縣區教學資源,加強各級黨校和干部學院溝通合作,打造涵蓋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秋收起義紀念館、秋收起義軍事會議舊址、蘆溪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甘祖昌故居、劉仁堪故居、蓮花一支槍紀念館、斑竹山起義舊址、凱豐故居、高自立故居等現場教學點的2~5天精品培訓路線,一體推進萍鄉紅色培訓提質增效,在湘贛邊紅色培訓聯合體中樹立萍鄉品牌。三是加強合作交流,加快構建贛湘紅色培訓聯合體,深化與湘贛兩省紅培機構的合作交流,加強與井岡山干部學院、井岡山紅色培訓管理辦公室和各地市黨校的工作對接,互相借鑒有益經驗,建立學員互派長效機制,豐富培訓聯盟師資庫、課題庫、教學基地庫,在理論研究、黨課研發、師資共享、學員互派、師資培訓、基地建設、宣傳推廣等方面形成合力,將紅色教學點“串珠成鏈”,開發精品研學線路,重點打造韶山、安源、蘆溪、武功山、蓮花、井岡山經典培訓線路,攜手弘揚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和安源精神,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協同發展的培訓格局。四是提高服務質量。對紅色培訓機構和從業人員開展資格審查和監督管理,推動服務規范化標準化,提升服務質量。共同搭建湘贛邊紅色培訓管理服務平臺,展示研學資源,維護紅色教育培訓市場有序健康發展。

(五)以紅色名村建設為補充,拓寬湘贛邊區域合作廣度

一是深挖鄉村紅色歷史資源。萍鄉鄉村紅色資源星羅棋布,張家灣村、山口巖村、高灘村、三角池村、沿背村和浯二村是中組部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源頭村、花塘村、大江邊村、斑竹村等10個村莊為省級紅色名村,各縣區都有一批村莊為市級紅色名村,各紅色名村要立足本村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深入挖掘紅色歷史資源,加強紅色文物保護,修繕名人故居、戰斗舊址,修建先進事跡陳列館,研發微黨課。開展廣泛宣傳,培養紅色講解員隊伍,將村居文化禮堂、互助養老之家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打造成紅色文化宣傳陣地,豐富村民精神世界,提升文化認同感和家鄉歸屬感。二是改善人居環境。改進公共服務設施及基礎設施,將紅色文化元素融入美麗村莊建設中,打造紅色文化長廊,開發“紅色+生態”游覽步道,發揮文化助力鄉村振興軟實力。三是培育特色產業。根據土壤、氣候等實際情況,借鑒湘贛各紅色名村建設經驗,因地制宜發展果蔬種植、中藥培育、花木栽培和養殖業等特色產業,打造“一村一品”,通過紅色名村的品牌效應,吸引客流、資金流、信息流,發揮鄉村振興的“紅色杠桿”作用,使廣大村民和外地游客在鄉村生活和旅途中接受廣泛的紅色文化熏陶。

猜你喜歡
萍鄉安源區域合作
研學安源兒童團 致敬鮮艷紅領巾——“安源兒童團中隊”風采錄
紅色安源娃追光之旅
我在萍鄉過春節
Spring Festival in Pingxiang 我在萍鄉過春節 Fawn Li
新冠疫情下東北亞區域合作的新挑戰與新機遇
用音樂唱響萍鄉故事——《萍鄉百年原創歌曲精選》新書首發
劉少奇在安源過春節
李安源作品
亞太區域合作的話語消退與重新激活
萍鄉春鑼的起源和流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