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工作參與共同富裕的內在邏輯與實踐路徑

2023-02-05 11:13聞英叢震宇
關鍵詞:慈善事業社會工作者共同富裕

聞英,叢震宇

1.鄭州輕工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2.鄭州輕工業大學 政法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目前,學界關于社會工作參與共同富裕的研究主要分為三種層面:一是從理論層面探討社會工作與共同富裕的關系,分析如何運用社會工作的理論和方法促進共同富裕的實現[3-4],如何構建社會工作與共同富裕的理論框架和評價體系等[5];二是從實踐層面研究社會工作在促進共同富裕的不同領域和不同群體中的作用和效果,如社會工作如何服務于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社區建設、老齡化應對、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社會治理等[6-9],如何滿足不同群體的多元化需求[10],如何保障困弱群體的權益及增進其福祉[3],如何推動社會資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等[11];三是從政策層面分析社會工作參與共同富裕工作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如社會工作如何參與共同富裕的政策制定和實施[12],如何與政府、市場、社會組織等多方主體協同合作[13],如何完善社會工作的法律法規和規范標準[14],如何提高社會工作的社會認同度和社會地位[15],如何增加社會工作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等[16]。

已有研究為社會工作參與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的理論指導和實踐借鑒,但在明確新時代社會工作與共同富裕的內在邏輯與契合研究方面有待加強。鑒于此,本文擬在審視社會工作參與共同富裕的專業邏輯和實踐空間的基礎上,探索社會工作在推動共同富裕中的新角色和新作為,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貢獻社會工作的專業力量。

一、共同富裕的核心內涵

共同富裕的提出有其深厚的理論淵源和歷史傳統。毛澤東正式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概念,為全國人民的共同富裕奠定了思想基礎并開創了道路[17]。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盵18]373,提出了“先富—后富—共富”的實現路徑[18]374。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目標,也是自古以來我國人民的一個基本理想[19]。習近平總書記對共同富裕問題的思考,是將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始終牢記人民所賦予的使命,是將其落實在中國人民數千年的期盼里,這標志著中國式共同富裕理論的正式形成。

共同富裕的核心內涵指的是經濟與文化思想上的共同富裕,絕不是為少數人謀取超量的物質富裕。除指實現人民的物質富裕外,共同富裕還指的是實現人民群眾對于高質量精神生活的追求,使得全國人民在奮斗的過程中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共同富裕并不意味著絕對平均,是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的共同富裕。適當的差距可以使得人民始終保持充分的干勁,給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注入充足的動力,進一步把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兩件事情辦好,使得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不斷提升,使得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貧富差距逐漸縮小。

深入分析共同富裕,可以發現,其蘊含以下三個層次的內涵:第一層次是要求物質生活能夠達到富裕的程度。這里的“富?!笔侵附洕l展水平和財富總量,這既是前提也是基礎,只有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才能夠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第二層次是“共同”所反映的全體社會成員對財富的共享程度。這里的“共同”是指全體社會成員都應該分享到社會發展成果,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的富裕,是大家都有份的富裕,是“一個也不能掉隊”的富裕,是“富?!焙汀肮餐钡挠袡C統一。第三層次指的是通過對前兩個層次的實現,使得人可以實現自由全面發展的最高理想狀態,同時彰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20]。這里的“自由全面發展”是指人們在物質和精神上都能夠得到充分發展,實現自我價值、達到自我實現。也就是說,共同富裕具有三個層次的特性,即發展性、共享性和全面性。此外,從時間、空間、內容三個維度上加以理解,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與經濟富裕,而是不同群體共同地改善經濟、社會、精神生活以達到富裕的過程和狀態,是一種分階段的、全面的、高質量的富裕。

二、社會工作參與共同富裕的內在邏輯

實現共同富裕,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力量的參與和協同。社會工作之所以能成為參與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是有其內在邏輯的,即社會工作與共同富裕具有內在契合性。

1.社會工作理念與共同富裕本質具有契合性

共同富裕追求“共享”,其本質在于使人們享有公平的機會和資源,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共同參與社會發展,為共同富裕凝聚力量,增添活力。社會工作理念包括兩方面內容,從社會使命看,強調“扶弱濟貧”,以解決社會問題、滿足社會需求為己任,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從專業使命看,強調“助人自助”,所謂“助人”是在個人、家庭、群體、社區出現困難時,社會工作者向其提供專業的服務和支援,所謂“自助”是通過社會工作的專業服務,來整合社會資源,挖掘潛能,助推困難人群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強。社會工作理念與共同富裕本質的契合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其一,共同富裕的發展性是指經濟發展水平和財富總量的增長,社會工作理念重視人的尊嚴、權益和福利,致力于貧困問題的解決。社會工作理念與經濟發展和財富增長密切相關。社會工作者通過各種形式的服務,幫助社會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會提高整個社會的人力資源質量和勞動力水平,促進經濟和財富總量的增加,而且會優化社會資源配置,為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人力資源保障。社會工作理念強調合作共贏、人際互助和社會責任感等價值觀念,這些價值觀在經濟發展中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研究應計盈余管理和真實盈余管理的調節效應,本文構建了模型 (7)、 (8),為了減少交乘項的共線性,本文對解釋變量Sub與調節變量Da、Rem進行了去中心化處理,其中 Zi,t-1表示相關控制變量。

其二,共同富裕的共享性是指全體成員對財富分配的共享程度,社會工作理念強調社會公正,致力于減少社會不公,這意味著每個人都應該享有公平的機會和資源。這一目標與財富分配公平程度緊密相連,因為只有實現財富分配的公平與透明,才能真正減少社會不公,優化社會資源配置,從而改善社會福利水平。在當今高度競爭的社會中,那些擁有更多財富和資本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而那些缺乏財富和資源的人則面臨更多的挑戰和限制,因而更凸顯了社會工作專業追求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共同富裕過程的重要性。

其三,共同富裕的全面性是指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包含經濟富裕、精神富裕、文化富裕等諸多方面。社會工作以助人自助的專業理念和專業方法,在社會中營造一種積極努力、不甘落后、助人為樂的進取氛圍,在這種具有相互性特征的社會環境下,廣泛聚集民心、普遍匯聚民智、最大限度激發民力,讓大眾共建富裕,增強自我價值和生命的意義感,這也是一種生活上的富裕,有助于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2.社會工作的價值追求與共同富裕的終極旨歸具有契合性

社會工作作為一門融合價值倫理、理論知識和方法技巧的專業,價值是其顯著特征,也是其區別于其他專業的關鍵特征,其專業的獨特之處在于它處理的是有關人的問題,其目的是幫助人,特別是困弱群體,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社會福祉,從而凸顯其鮮明的價值導向。共同富裕的最終旨歸是為了實現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富裕,是人類追求的一種生活狀態,凝聚著全體人民的價值共識[21]。因此,扶持困弱群體發展,縮小地區、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是其應有之義。在這個意義上,社會工作的價值追求與共同富裕的終極旨歸具有高度相關性和契合性。

從微觀角度來講,社會工作者通過提供專業化、人性化服務,解決困弱群體和其他有需要群體基本生活方面的問題,通過滿足其基本需要,緩解其生活困境,使得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得到盡可能的解決,實現服務對象與社會環境的良性協調和服務對象的能力發展[22]。當服務對象遇到困難時,社會工作者通過連接社會資源,幫助服務對象開展心理調適、能力提升、行為糾正、人文關懷和社會功能恢復等服務,對社會關系進行修復,對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社會問題進行積極的干預,使服務對象獲得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解決服務對象特別是困弱群體的問題,這與共同富裕目標相互耦合[23]。

從宏觀角度來講,一方面,社會工作追求社會的公平正義,通過社會服務、社會調研和政策倡導等影響社會政策的制定和修訂,保護困弱群體的權利和利益。其主要目的是對社會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財富進行合理分配,避免由于收入差距過大導致各種各樣潛在的社會問題,使人們的幸福感、獲得感、滿足感得到進一步提升,使全體人民的物質與精神生活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與保證。另一方面,高質量的共同富裕建設目標,是以人為中心的發展,更加關注人的共同和全面發展。面對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必須傳承和踐行不同時期中國共產黨人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的核心內容和精神實質,才能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才能邁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堅實步伐。為此,需要進一步暢通社會工作參與共同富裕工作的途徑,充分發揮社會工作在促進共同富裕中的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共同富裕為社會工作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社會工作可以為共同富裕賦能,推動共同富裕高質量發展。社會工作者應當適應社會發展要求,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開展社會工作服務,助力共同富裕。這就需要我們深入了解和把握共同富裕的政策理念和要求,調整服務內容和方法,除關注個人服務外,更加關注組織服務、政策服務等;切實提高社會工作者的服務水平和社會影響力,挖掘資源,協調有關方面的力量,更好地服務困弱群體;積極適應時代進步的要求和挑戰,面對越來越復雜多樣的社會問題和挑戰,更多地關注社會問題的發生根源和內在機理,成為共同富裕的推動者和服務實踐的踐行者。

三、社會工作參與共同富裕的實踐路徑

社會工作參與共同富裕的實踐路徑,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工作通過加強民生保障不斷提高共同富裕的共享程度

社會工作與民生保障問題可謂同根同源,可以說是伴隨著現代社會救助事業的發展而萌芽、發育,并逐步壯大、走向專業化的[24]。社會工作特有的專業價值觀和專業知識,為社會財富的精準、合理分配提供了有力支持。這包括社會財富再分配內涵的社會服務,使得社會發展過程中人們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得到部分解決,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各群體社會財富的共同增長。2021年6月,民政部、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十四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明確了我國基本民生保障的新任務和新目標,并提出基本民生保障體系更加完善,精準覆蓋全部目標群體,在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中提供了堅實的兜底保障。在推進基本民生保障的道路上兼顧韌性和溫度、物質與服務、精準與高效,實現高質量發展,保證共同富裕各項部署落到實處,社會工作大有可為。在適當水平的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體系下,社會工作服務可以促進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困弱群體得到充分的保護,使他們的訴求得到充分的響應,減輕他們的必要生活支出并增加可替代性收入[25]。社會工作通過專業服務,可以有效幫助困弱群體的基本生活水平得到充分的保障,同時使得他們在面臨困境時得到有效的幫助。社會工作者能夠協助服務對象擴大社會關系網絡,使得社會中各階層之間得以溝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使低收入群眾也可以得到更多的上升空間,使得他們的收入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幫助他們更好地參與社會生活。社會工作者在參與社會救助過程中,既能夠直觀了解民生保障政策落實情況,又能夠深切體察困難群眾的現實需求,從而對基本民生保障政策有更深刻的理解。社會工作者可以撰寫當前民生保障政策實施情況的分析報告,并提出改進完善的政策建議,供政府部門決策參考。

社會工作作為參與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除幫助困弱群體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充分的保障外,還需要在人民群眾最關心的領域提供高質量公共服務,切實織牢織密社會保障網絡,實現全體國民平等共享基本社會保障。首先,社會工作應促進教育朝著優質均衡發展,促進教育資源合理分配。通過發揮學校社會工作的作用,協助學生能力提升適應社會發展;幫助處境不利的學生獲得教育機會均等;促進學生人格完善,積極實現人生成長;協調各方教育資源,形成優質教育合力。其次,社會工作應為就業困難者連接就業渠道。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創造財富、保障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的源頭活水。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回升向好,但仍存在一些企業經營困難,就業形勢復雜嚴峻等問題。社會工作應聚焦就業困難畢業生與中年失業者等重點群體,響應積極就業政策,支持和規范發展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促進創業帶動就業保障制度和勞動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再次,構建醫務社會工作體系。共同富裕要求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識。健康意識是指人們對疾病的預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社會工作者通過加強健康教育宣傳,增強人們健康意識,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發生率和傳播率。居民自身的防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的提高,對醫療衛生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醫務社會工作作為現代醫療衛生事業的有機組成部分,可以有效增進醫患之間的理解與包容,改善患者的就醫感受,提高患者滿意度,可以對患者進行人文關懷,讓醫療服務更溫暖;社會工作者還可以參與醫療資源的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推進跨地區的衛生資源共享和協作。

2.社會工作通過參與社會治理為共同富裕創造有利環境

其一,微觀層面的實務推進。資源和權力在不同利益主體間存在的不平衡,對于社會秩序的穩定造成重要影響,因而需要一種有效的社會治理方式。社會工作者是服務型治理的重要實踐者之一,其作為治理的重要基層力量,具有協調社會資源、緩解社會矛盾等重要職能,通過開展個案工作、家庭工作、小組工作等,進行微觀個體層面的源頭治理,有助于將社會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源頭治理模式是服務型治理通過為利益受損者提供服務,實現利益的相對平衡,從而維護社會的秩序穩定。在微觀層面上,社會工作服務型治理作為源頭治理模式起到了重要作用。該方法突出解決問題的針對性和基礎性,通過為困弱群體提供服務與援助等方式,可減少其福利差距,維護社會秩序穩定。例如,通過開展高齡老年人身心照護、留守兒童行為矯正與心靈呵護、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入支持和對殘障人士提供就業支持等服務,可以有效地減少社會困弱群體的社會排斥,維護和增強他們的社會滿足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其二,中觀層面的參與社區治理、加強社會組織建設。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而社會工作是社區治理的重要參與者。社會工作者一方面通過建立社會支持系統,幫助困弱群體獲得更多的資源和支持,為困弱群體提供社會援助、醫療保障、職業培訓等服務,可有效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和競爭力,從而使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中;另一方面通過組織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開展社區調查等方式,深入了解社區居民的需求和問題,了解公眾對公共服務的需求和評價,可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此外,社會工作者還可以積極參與社會組織的培育、管理和發展,通過組織社區志愿者、開展社區文化活動等方式,增強社區凝聚力和自治能力,有效推動社會治理模式的創新和完善,為共同富裕創造有利環境。

其三,宏觀層面的政策落實與優化。社會工作者與社會工作機構作為政府與人民之間的橋梁,可以更好地推動公共政策和社會政策的實施,對低收入群體和中等收入群體給予必要的支持,從而增強他們的經濟能力,增加其財富,并使勞動關系得到進一步的改善;使得困難群眾在就業領域得到充分的保證,幫助他們找到適合的工作;使得人們的就業積極性得到充分的激發。社會工作者積極配合政府的相關保障政策的落實,可以真正做好打通民生保障“最后一公里”的服務保障工作,最終使得困難群眾得到實際性的幫助[26]。在大多數情況下,困弱群體在生活過程中所面臨的無法解決的難題都與政策的落實不力具有極為密切的關系。政府無法在完成政策的制定后將其進行充分的落實,而群眾對于相關的政策又了解不多,這都使得政策在落實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多挑戰。社會工作者可以在工作的過程中將相關的政策向服務對象進行充分的介紹,幫助他們更加了解社會政策。同時也鼓勵他們積極使用政策資源,在政府允許的范圍內通過合理的方式滿足自身的合理需求。社會工作者可以引導服務對象充分表達訴求,使得政府和有關部門深入了解民意,預防和解決潛在的社會問題,促進社會公平,為實現共同富裕創造有利的社會環境。

3.社會工作通過促進公益慈善事業發展提高共同富裕的公平性

公益慈善事業是實施第三次分配,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規范財務積累機制,使得社會財富分配問題被納入實現共同富裕的整體框架中[27]。社會工作其特有的社會性和公益性與公益慈善事業相輔相成,兩者的結合有利于推動共同富裕更好地實現。

其一,社會工作可以促進公益慈善事業的科學規劃和實施。社會工作者在公益慈善事業中發揮著調查研究、制定規劃、實施項目、監督評估等多方面的作用。通過對社會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調查和分析,研究和推廣符合實際要求的慈善項目和服務內容,制定出更加精準和貼近社會需求的公益慈善計劃,可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實現公益慈善事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社會工作者還可以協助建立多方參與的公益慈善事業社會化管理模式,加強社會監督,擴大公益慈善事業的公眾參與度。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公益慈善事業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營造良好的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環境,不僅可提高公益慈善事業對社會問題的解決能力,也可為共同富裕營造公平的發展環境。

其二,社會工作可以協調整合各方資源,大力推進“慈善+社會工作”融合發展。一方面,社會工作者在公益慈善事業中的作用是將多元化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實現各類資源優勢互補,打破行業壁壘,聯合多方力量推動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社會工作者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向公眾傳遞慈善項目信息,包括社交媒體、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社會工作的這些信息收集和傳播工作,可以為公益慈善事業提供信息支持,增強公眾對公益慈善事業的了解和關注,推進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社會工作者還可以整合政府部門、企業、社會組織等各種資源,推動公益慈善事業能夠更加高效地服務社會。另一方面,社會工作者可通過專業服務促進慈善資源精準連接,實現慈善資源的整合和向困難群眾、社會公益事業的遞送。社會工作者應幫助慈善組織、慈善資源供給者準確發現與識別服務對象,暢通受助者參與和需求表達的渠道,同時提高慈善活動的專業化程度和有效性,促進公益慈善事業精準高效發展。社會工作者也能夠為社會工作機構拓寬資金來源渠道,整合社會資源,減少對政府購買服務的依賴性,從而實現自身更高質量的發展。

其三,“慈善+社會工作”助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在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之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重大舉措。首先,應積極推動成立鄉村慈善社工站,設立慈善互助基金,積極搭建公益服務平臺,鏈接政府、慈善、社會組織等資源,引導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并支持基層慈善工作,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在救助困難群眾、促進農民增收、就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方面開展公益活動,為推動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其次,社會工作者還可通過與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合作,圍繞鄉村振興過程中的熱點和民生救助覆蓋的盲點,將募捐的資源與全國各地經濟困難村進行資源對接,拓寬助力鄉村振興、造福村社群眾的新渠道,率先在打造共同富裕示范樣板上實現新的突破。再次,建立并完善政府救助和慈善幫扶有效銜接工作機制,充分發揮鄉鎮慈善社工站的作用,引導發揮社會工作者在發現救助需求、連接慈善資源、促進供需對接、精準幫扶困弱群體中的積極作用。這不僅僅是慈善力量參與社會救助的政策保障,也是“慈善+社會工作”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共同富裕的有利契機。

綜上所述,社會工作一方面通過積極參與推動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促進社會財富的合理化分配,有效傳輸物質、社會和精神財富,使人民群眾的物質與精神需求得到充分的滿足,促進共同富裕向綜合性、公平性發展;另一方面通過專業服務,激發更多公益慈善行動,促進建構我國的現代慈善文化和慈善文明。社會工作者需要增強政策促進、社會動員和社會服務能力,為實現共同富裕做出自己的貢獻。

四、結語

縱觀我國共同富裕的發展歷程,其核心內涵隨著綜合國力與人民大眾需求的變化而不斷豐富。目前共同富裕雖然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其廣度和深度還比較有限,政府應鼓勵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參與共同富裕。社會工作的理念和價值追求與共同富裕的本質和終極旨歸高度契合、互為補充,這為社會工作參與共同富裕提供了廣闊的實踐空間,為社會工作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社會工作可以為共同富裕創造有利環境,不斷提高共同富裕的共享性與公平性,政府應對社會工作的專業優勢予以充分的重視并激勵其發揮更大作用。同時,隨著現代國家治理體系的建立,社會工作也需要厘清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的使命和定位,進一步探索社會工作的內涵式發展,在追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歡
慈善事業社會工作者共同富裕
論中國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社會工作者職業認同與組織認同對職業流動影響的研究——基于對廣州市社會工作者的調查
論我國人口促進社會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社會服務機構中社會工作者激勵因素研究
深入實施慈善法 促進廣東慈善事業大發展
此“社工”非彼“社工”——對社區工作者和社會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慈善事業的核心定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