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德超市助推鄉村文化振興的基層實踐與路徑創新
——以太湖縣DT村為例

2023-02-06 01:17唐惠敏徐景晨
關鍵詞:公德村民文化

唐惠敏,徐景晨

(安徽大學,安徽 合肥 230601)

0 引言

鄉村文化振興一直是政治學、社會學和文化學研究的熱點議題。學術界主要從鄉村文化振興的理論基礎[1]、價值意義[2]、發展模式[3]、實踐難題[4]和域外經驗[5]等五個角度對鄉村文化振興進行學理研究和實踐總結。本研究從宏觀政策安排、微觀村治實踐兩個層面構建鄉村文化振興的知識體系:一是在落實黨的全面領導下優化鄉村文化振興的制度設計和政策保障;二是汲取以公德超市為實踐形態的鄉村文化振興的實用經驗與路徑創新,探討政府、市場、社會組織和村民在鄉村文化建設中的互動關系及其作用發揮。當下我國鄉村振興已進入全面推進的關鍵時期,通過文化振興助推鄉村振興,是促進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融合發展的有效方式。雖然,公德超市能夠產生凝聚人心和培育文明鄉風的推動作用,但是實踐中仍然面臨著諸多現實性難題,亟待學術界作出學理分析和政策回應。

1 公德超市:鄉村文化振興的基層實踐

“公德超市”區別于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購物超市,它特指村民將公德積分作為貨幣,來兌換而不是購買日常用品的場所或載體。所謂“公德積分”是指將內含于村民主體中的優秀精神品質,如互助、孝敬、奉獻等美德通過一定的量化方式予以呈現的表達方式[6]。簡單而言,公德超市是積分制在基層的具體實踐方式。

1.1 公德超市實踐的社會基礎與條件

安徽省太湖縣DT村公德超市實踐具備兩大基礎條件:一是熟人關系場域與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中國鄉村社會以熟人關系為紐帶,拓展并維系著村莊情感和共同體意識。因此,熟人社會關系網絡能夠有效發揮積分制的獎懲機制。村“兩委”注重營造集體生活情境,牽頭建設的老年文體活動中心,已經成為村里大多數老年人話家常、聊趣事的絕佳場所。但是,村中根深蒂固的不講文明、不講衛生、不愛護環境等不良社會思想仍然頑固,極大制約著村民素質水平的提升。DT村文化營造雖有基礎牢固的發端,但是進一步拓展空間小。此時,公德超市孕育而生,成為村“兩委”推進鄉村文化振興的良策。村官們的創新做法,有效地把市場化的激勵措施與優秀農耕文化(比如勤儉簡約、善待自然、鄰里守望等)相結合,走出一條符合當地實際的文化振興路徑。二是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為公德超市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資金保障。DT村是當地為數不多的每年投入逾10萬元支持鄉村文化建設的脫貧先進村。公德超市能夠為村民提供物質性激勵,與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密切相關。振興集體經濟,是DT村推進建設宜居宜業美好鄉村的關鍵之舉。DT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由少變多,從食用菌產業開始,到“多點開花、多樹結果”,得益于村干部推行農業股份合作制的精準思路,離不開“黨組織引領發展+村干部帶頭表率”的嚴實要求。村“兩委”特別注重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銜接資金,組織鄉賢能人商議村莊產業發展規劃,整合村內優質資源,主動與龍頭骨干企業對接,積極構建內外聯動、共建共享的鄉村產業振興模式,有力推動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和村莊公共服務能級提升。因此,公德超市的可持續發展,需要較為雄厚的集體經濟收入提供扎實的經濟基礎。

1.2 公德超市的運行邏輯與經驗做法

1.2.1 黨建引領文化建設

推行“黨建+公德超市”模式,由DT村黨總支部具體負責運行管理,公德超市主任由村支書出任,副主任由村黨總支部委員兼任,柜員由婦聯主席和鄉村振興工作隊專干擔任。村黨委定期研究解決公德超市建運中的困難和問題。DT村積極完善鄉村文化基礎服務設施建設,鏈接鄉村文化建設財政資金,優化社會力量參與鄉村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機制,通過老年活動中心、文藝活動室、鄉村大舞臺等活動中心,充分依托文藝演出、文體賽事、文化下鄉等文藝活動,走出一條“黨建+文藝陣地”的融合發展之路。同時將公德超市的積分制與到文藝活動的環節有效融合,編排宣傳誠信友善、共建共享的文藝節目,提高村民參與公德超市建設的積極性。

1.2.2 制定積分制施行標準

DT村文明積分涵蓋四大類,實施有獎有罰的積分辦法,共設置了26項“加分項”,即人居環境類5項、鄉風文明類9項、公益教育類6項、示范引領類6項,還設置8項扣分項及3項一次性扣除積分項。在人居環境層面,對于房前屋后無雜草雜物、無亂堆亂放、廚房廁所干凈整潔、庭院整潔等的每一戶加2~5分。在鄉風文明層面,不舉辦升學宴和紅白喜事嚴格按照《DT村村規民約》辦理的加5分?!皽p分項”更多體現在人居環境和鄉風文明層面。對于破壞環境與生態、房前屋后雜草叢生、亂堆亂放、庭院內雜亂、家禽散養、紅白喜事大操大辦、鄰里吵架、破壞公共設施等的行為扣除2~5分不等。通過積分標準的出臺以及評檢結果的公示,有利于在村民心中形成示范和警示效應,促進村民對制度規則的遵守。

1.2.3 嚴格積分管理“三個一”原則

堅持駐村工作隊、村“兩委”主導,村民自主管理,成立積分評定組、物品兌換組,具體負責積分管理工作,嚴格落實推行“一月一評分”“一季度一兌換”“一年一表彰”等“三個一”原則。具體操作是每月隨機邀請1~2名村民參與不定期的檢查和實地評分,每季度定期開展1次公德超市積分兌換實物活動,村民憑借積分卡券(類似銀行存折的小紅本)到公德超市兌換物資,設立年度總積分榜,年末積分榜前十名將在“村晚”舞臺上接受現場表彰,頒發榮譽證書及獎品,以實際行動調動全民參與積極性。

1.2.4 運用宣傳方式塑造文明鄉風

DT村采取發放倡議書、簽訂承諾書、召開黨員群眾會、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開展鄉村振興夜校等方式,推進積分管理全覆蓋,還在全村17個村民組醒目位置打造了37個圖文并茂的鄉風文明文化墻。家門口的文明新風教育起到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例如,針對紅白喜事和升學宴大操大辦、高價禮金和“人情錢”等陋習多次召開村民小組和全體村民大會,加大宣傳力度。DT村通過橫幅標語、宣傳欄進行宣傳,利用電視、廣播、微博、微信公眾號、網站等媒介,對鄉村振興實踐成果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宣傳。近年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安徽電視臺、安慶電視臺等媒體以及央廣網、中國文明網、《安徽日報》、《新安晚報》等報刊、網站多次報道了太湖縣DT村鄉村振興的成功實踐,有力地鼓舞村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信心和勇氣。

1.3 公德超市的實踐成效

公德超市是基層黨組織進一步加強鄉村文化建設的有效創舉。以文化治理引領鄉村善治,本質上是推進鄉村文化全面振興。具體而言,公德超市的得分標準主要以人居環境方面為主要的加分項與減分項,通過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積分管理,在全村范圍內掀起了“打掃自家房屋,搞好自家衛生”等自發性運動。在精神文化層面,公德超市的設立讓村民主動養成了愛護自家環境衛生的習慣,也提升了村民愛護整個村集體環境面貌的積極性,不僅推進了DT村鄉村文化營造的拓展,也有利于人居環境改善和鄉村生態振興。在公德超市的引導下,村民進一步養成了愛護環境、健康生活的科學習慣,同時也強化了村民對《DT村村規民約》的認同,規則思維在村民心中生根發芽,殘余的封建迷信和陳規陋習進一步破除。積分制度具有較強的激勵作用,能夠引導村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主動投入到鄉村建設中去。這無疑有益于移風易俗,促進村莊精神文明建設,為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奠定堅實基礎[7]。

2 公德超市的運行障礙與現實困境

公德超市的具體實踐對于DT村鄉村文化營造和鄉村治理起到建設性作用。DT村村民的公共意識和集體精神進一步強化,鄉風文明得到進一步的改善。在此基礎上,村民更加注重處理好自家事,促進鄰里和睦相處,積極參與集體事務,堅定遵守《DT村村規民約》。然而,公德超市的運行也存在諸多障礙與現實困境。

2.1 傳統小農文化與現代市場經濟原則的內在沖突

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運行模式為鄉村社會秩序穩定提供了根深蒂固的自然經濟基礎。DT村是典型的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的南方農業村,村莊內部本地農民居多,外來務工者較少。傳統小農思想和宗族文化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村民的態度和觀點,這一點在公德超市運行初期就有所體現。小農生產關注天時、講究地利,對自然條件依賴性高,人們傾向于腳踏實地、循規蹈矩,重視集體榮譽和共同應對各種挑戰。而現代市場經濟注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可避免地產生以利益為核心的合作或者競爭的團隊。這與傳統小農經濟分散性、家庭本位、自給自足的思想差別顯著。公德超市運行初期有太多的村民群眾不理解、不想去了解這個制度設計,村民們習慣了以往安靜平穩的生活模式,面對新鮮事物大多無感,初期推進工作比較艱難。

2.2 積分制運作技術與鄉土道德實踐的調適矛盾

任何制度或者技術性的安排都應當與之實踐的地區文化傳統相適應,否則就會產生矛盾,甚至導致失敗[8]。DT村村干部在公德超市的積分細則設計上較為精細,而實際打分以人居環境的加分項與減分項為主體,其他方面的評比則很少出現,多數考核內容虛置。而人居環境方面本來就有延續性,各家居住空間的整潔情況大多可以維持數月,重復評比的價值不大。該村公德超市積分標準圍繞村內集體事務和生產發展的延伸不足,應增加諸如開展志愿服務次數等新的評比事項。在評比事項設計中更加注重引導村民之間的互幫互助等集體精神。其次,該村懲罰邊界不清、幅度不大。雖然公德超市在DT村鄉村治理中作為文化營造拓展的“橋梁紐帶”,應該以加分獎勵為主,但是弱化了懲罰的威懾作用。雖然,基層政府通過強化積分制內容中對于《DT村村規民約》或負面清單的懲罰功效,的確起到了一定的威懾和約束作用,發揮了國家法律所不能及之功效。但是仍然缺乏足夠的動能去促成不良行為的改正。事實上,村莊沒有罰沒的主體身份,也不具備處罰的主體資格。最后,鄉村運行都有著一套村民深諳的社會習俗和規則,人們的法律意識較為薄弱,一旦缺乏積分考核制的評比,其效果維持較難保障。

2.3 熟人社會面子文化與獎懲機制的負面作用

在鄉村以地緣和血緣維系的熟人社會關系網絡筑牢了鄉村穩定,中國文化注重倫理道德,關注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即面子。在較為落后的地區,區別于城市的高度發達與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人們因利而交往,而鄉村的人際關系更多蘊含著理解和認可。在熟人社會發展程度高的鄉村地區,人際往來很是頻繁,人情來往更是普遍。因此,面子文化對人們無形之間產生消極功效對于如今鄉村治理是一大阻礙。人們在積分對比中,如果沒有將低積分的壓力轉化成動力,那么將會削弱村民的公共精神與首創精神。積分公示榜除了積極的激勵意義外,也有可能會使村民產生厭煩態度和嫉妒心理,導致不再服從的行為。該村的懲罰機制中,對不服從管理的村民和所在村民小組進行批評教育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但是部分教育方式容易造成連帶責任的意外后果。這種以減少公益性服務為警示手段的自我教育方法,缺乏足夠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支撐。如果使用不當,會對村民公共意識和集體精神的培養和塑造產生不利影響,需要加以改進。

3 鄉村振興背景下公德超市的改進策略

3.1 程序再造是路徑

DT村公德超市的可持續發展不能僅僅只依靠簡單的考核加分,需要更大程度上調動村民獲取積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積分標準的判定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在運行程序中,合理且有效的積分來源和標準設計與村民參與的積極性直接掛鉤。結合DT村實際的村情村況,通過優化程序,提高公德超市運行的成效。一是引入“村民志愿者”和“村民外賣員”的角色設計。村干部可以提前告知各村民小組組長,通知到每位村民,組成臨時性修剪植被的村民志愿者隊伍,予以積分的獎勵。此外,村干部可在辦公場所開設“群眾互助”專欄,實行“點單+派單”模式,即村民有自身力量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可以主動在專欄上寫下相關訴求,其他有意愿的村民可以進行幫助。二是關注鄉村旅游項目的積分設計。依據DT村既有條件,整合外部資源,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在村內選擇農耕文化深厚的行政村發展農旅融合、學生研學實踐等模式。在該情境下,建議將各游玩項目與公德超市的獎勵積分對接起來,設置專門的旅游積分通道。三是利用積分獎勵個人對集體經濟的貢獻。在我國多數鄉村地區,各項設施建設和項目推進都離不開集體經濟的支持,因此各類鄉村振興的基層實踐惠及集體經濟是十分必要的。DT村先后成立了農業、油茶、菌菇和旅游4個農民合作社,那么在公德超市實踐中,建議將村民個人對村級集體經濟的貢獻也納入積分的來源,實現個人貢獻的積分化。

3.2 多元共治是關鍵

應對復雜多變的社會問題,任何治理實踐都需要多元主體間的協同合作。當前,鄉村治理從原有的“自給自足”模式逐漸轉向外部資源注入和內部資源動員相協作的模式。外部的資源政策主導方和內部村集體的組織方之間的復雜關系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村莊治理能力。一是強化政府主導,充分發揮縣級政府的資源統籌與鄉鎮政府的監督指導作用。在鄉村治理中,不同層級的政府對公德超市在鄉村治理現代化中作用的理解不同。對于鄉村治理而言,在“一主多元”的治理結構和框架中,縣級政府更多承擔著服務提供者和資源保障者的角色。而鄉鎮政府作為鄉村治理的指導者,對村莊的發展規劃主要表現為整體性與宏觀性的指導。鄉鎮政府要及時對村莊治理體系進行跟進和反饋,利用自身的權威和資源,有效協調治理主體間關系。鄉鎮政府為保障鄉村治理的有序進行,需要加強對各類村莊治理主體的監督,謹防利益主體和利益格局復雜化的潛在風險。二是利用市場力量,有效促進城市現代文明與鄉村文化的有效銜接。公德超市以積分制為深層次邏輯,是市場經濟助推鄉村治理現代化的有效實踐。市場經濟是誠信經濟,公德超市是對村民誠信的一種檢驗和培養,村民收獲積分是自身良好習慣和道德品質的嘉獎,是有效營造鄉村文明風貌的手段。步入城鄉融合發展的新時代,城市工商資本下鄉助力鄉村振興(工農互補)是有效促進城鄉要素市場自由流動配置的理想選擇。三是拓展社會參與,增進社會組織有效動員與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社會組織作為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公共政策的倡導者和社會資本的建設者,在鄉村治理中能夠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滿足村民的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求,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效率、優化供給質量。同時,社會組織能夠介入到基層政策的制定、執行和修正等階段,發揮自省獨特優勢,推進公共政策落實落地,增進村民對國家政策的信任。此外,社會組織成員往往掌握一定的社會資源,能夠為鄉村提供一定的資金。

3.3 農民主體是根本

農民是鄉村振興主體。鄉村發展離不開農民的自主性參與和能動性實踐,要堅持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引領,運用農民主體能動性提升自治水平。一是激發村民在鄉村文化振興中的主體能動性。DT村的村民應該積極參與到各項的創新實踐中去,在積分制激勵下,積極開展村民結對幫扶活動,做好“志愿者”和“外賣員”的角色。同時,村民要養成學習的習慣,逐步接觸并享受現代信息技術帶來的生活改變。村“兩委”應注重組織動員農民參與公德超市建設,鼓勵農民參與鄉村文化振興規劃,引導廣大農民用勤勞的雙手、智慧的雙腦去建設經濟更強、農民更富、環境更美的村莊。二是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筑巢引鳳作用?;鶎狱h組織作為鄉村的基礎力量,在鄉村文化振興中,要發揮引領作用、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對外需要搞好與群眾的關系,保持與群眾的血肉聯系,多去基層群眾家實地調查走訪,了解群眾所思所想以及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點問題;回歸崗位則需要把走訪收集到的問題進行分類整理,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及時回應百姓關切。同時要充分吸納鄉村精英參與鄉村振興,發揮村致富帶頭人、返鄉企業家、返鄉知識分子、德高望重的返鄉退休官員等的資源優勢,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三是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治理優勢??山柚鷶底粥l村建設契機,探索在每戶安裝智慧平板,將積分情況等一系列的流程通過智慧平板表現和傳達出。在智慧平板的支持作用下,“村民志愿者”和“村民外賣員”的設計運行更加智能化和可操作化。同時,可將每戶的家庭積分情況納入系統之中,村民之間都能看見各家的積分數,形成“你追我趕”的局面。運用互聯網與大數據等現代科技手段,積分制的實踐方式將更加趨于多樣化。智慧平板的運用不僅能運用在公德超市的實踐優化中,也能和鄉村治理工作的其他方面對接起來,有效地降低成本。

猜你喜歡
公德村民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定點幫扶讓村民過上美好生活
張存海:帶領村民過上好日子
能人選出來 村民富起來
雷云:基于四種類型公德行為的教育策略
誰遠誰近?
太沒公德
蔣虛村村民為何沒有獲益感
大學生公德意識培養淺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