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視域下紀錄片《于青山綠水間》的共情傳播策略

2023-02-07 01:24余春紅
民族藝林 2023年4期
關鍵詞:共情紀錄片民族

秦 剛,余春紅

(1.寧夏廣播電視臺,寧夏 銀川 750000;2.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杭州 310000)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1]促進民族地區實現鄉村振興,有利于提升鄉村全面振興的進度和效益,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鄉村振興,文化先行。近年來我國鄉村振興題材紀錄片不斷涌現,創作者深入基層一線,走村入戶聽取民聲,繪就真實圖景,展現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鄉村振興的新面貌。紀錄片《于青山綠水間》從8 個民族地區的鄉村振興故事切入,以平凡個體為主角,記錄其生活軌跡與奮斗經歷,展現出真實的民族形象,映現新時代鄉村變化、農業發展。影片播出期間,贏得了廣泛關注和良好口碑,并形成廣泛的文化認同和情感共鳴。

一、從共情到共情傳播的理論溯源

以往對于“共情”的研究集中在心理學領域,解釋為“個體對他人的情感具有同等或者類似的感受”,最早由德國哲學家勞伯特·費肖爾提出。有學者指出“共情”有別于“同情”,“同情”側重作為旁觀者對他人所處情境產生即刻的情感驅使,包含憐憫他人的悲慘處境等,是一種單純的情感反射。而“共情”則指在基于事實且保留自我的基礎上,經過理性的深思熟慮后理解尊重他人的經歷并作出響應的能力。而且“共情”產生的同理心或是共情性,能夠使其做出或者分享利他或利社會的行為。

“共情”具有交互主體性,其形成的過程包含個體之間、個體與群體之間多維的情感傳播、交流和互動,因此共情與傳播之間也就存在天然的聯系,延伸到新聞學和傳播學領域就形成了共情傳播。學者劉海明、宋婷認為,共情傳播是個體通過接受群體情緒感染,并體會情感認知,最后完成情感分享與行動的過程。其中,情緒感染是指個體在他人的情緒的影響下,產生與其相似的情感體驗[2]。

羅杰斯在對于共情的論述中指出:人類所認知的世界其實是主觀現象的世界,即每個人認識世界都有自己的價值參考體系。要達到共情就需要參考不同人的價值參考體系。[3]在紀錄片《于青山綠水間》的創作中,創作者力求從受眾的角度出發,了解其真實需求和價值取向,嘗試將共情元素融入創作中,既要“用事實說話”,立體、系統地記錄了全國各地鄉村振興及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新面貌,加快鄉村振興故事的傳播、共享以達到情感的共振。同時,也堅持“用共情傳播”,實現內容與受眾的深層情感連接,形成情感慰藉,將個體的成長融入家鄉振興、國家發展的“大歷史”中,力求在集體社會中實現對自我價值、民族文化和國家的認同,進而形成情感共同體。

二、共情敘事:將個體發展融入鄉村振興大局

瑞典心理學家烏爾夫·丁伯格指出,共同情感的產生是無意識的行為,我們不能“決定”他者如何共情,而是讓其“自然而然”地身處其中,感同身受。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全國各地鄉村建設持續推進,使鄉村發生顯著變化,這既是黨中央高效有序的決策部署,也是普通個體與時俱進,接續奮斗參與家鄉建設,共同豐富了鄉村振興的時代意義和情感溫度。當下,鄉村振興系列紀錄片的創作中既有國家層面的全局報道、宏大主題,也有針對平凡人物的典型事跡、生活體驗以及情感故事,這使得群體都能“不約而同”地感受到紀錄片的情感輸出和價值傳遞。

互聯網時代,集體記憶不再僅由官方構建,而是由多個主體共同構建,并將個體記憶融入集體記憶。紀錄片《于青山綠水間》在緊扣時代主題的同時也注重植根現實生活,深入田間地頭,站在平凡人物的立場上,以微取宏的敘事方式,將鄉村振興主題進行合理拆解,從產業振興、文化傳承、文旅融合、智慧農業、國際傳播、藝術創作等方面挖掘典型人物,講述個體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的生活軌跡、創業經歷,展現富有生機的農村煙火。

(一)青年創業創新,奏響鄉村振興致富曲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聯合多方力量,著力建設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人才隊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4]。實現全面鄉村振興,人才振興起到最重要的作用。2021 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為鄉村人才引進建立了一套全系統的政策體系,為鄉村人才振興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全國各地因地制宜,統籌布局,全力做好政策、資金、生活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工作,為青年返鄉創業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在紀錄片《于青山綠水間》中,主人公香古發揚“敢想敢拼敢做”的精神回家鄉創業,并通過電商直播助力瑤藥產業發展,帶動村民就業;東鄉族自治縣刺繡產業項目負責人馬蕭蕭舉辦刺繡培訓班,傳承傳統工藝,幫助東鄉族婦女實現家門口就業,并通過組建“繡娘模特隊”帶領大家從田間地頭走向世界舞臺,綻放鄉村振興上的“她”力量;“阿壩小王子”發揮青年創新創業精神,主打民族特色,為家鄉特產代言,開展助農直播,助力農產品熱銷,提高農民收入,也帶動了更多年青人回到家鄉參加建設;張玉林和吳然將科技運用到現代農業種植中,大大提高了農業產量,成為“新農人”的代表;土族小伙鄧海平堅持在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參與巡護工作,守護一方生態,7 年間已經成為珍稀動物的“奶爸”……這樣一群有知識、有情懷、有活力的“新農人”勇擔時代責任、逐夢家鄉田野,為鄉村注入了新鮮“血液”進而輻射帶動村民實現共同富裕。

(二)堅持守正創新,奏響民族文化最強音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源于鄉村,實現鄉村文化振興能夠助力村民堅定文化自信、提振民族精神、增強文化活力,為鄉村振興培根鑄魂。紀錄片中年近八旬的徐秀福老先生懷揣著赤子之心與北京師范大學的師生一起運用虛擬現實技術將傳承上千年的納頓文化“上新了”,也讓更多人“身臨其境”地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傣家阿妹玉擺通過國外社交媒體推廣景邁山古茶林盛產的普洱茶,讓中國普洱茶文化“漂洋過?!背蔀槲幕涣鞯臉蛄?;羌族歌手爾瑪娜依將羌族元素與流行曲調相結合創作了膾炙人口的《婭咪》,讓羌族文化“潮”起來,成功將傳統文化變成新時尚;趙孔進和李素芳運用智能物聯網和互聯網打造瑤繡數據庫,將瑤族文化植入“紐扣”設計,傳播到世界各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每一位中國人共同努力。數字化賦能的背景下,一大批鄉村文化傳承人加入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行列,促進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歷久彌新,實現了從“活下去”到“活起來”。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紀錄片將鏡頭對準扶貧干部、回鄉創業者、返鄉學生和農民群眾,并將個體的奮斗故事和追夢歷程融入時代發展中,展現出淳樸堅韌、豪邁灑脫、敢想敢拼的多維人物形象,實現了從個體追夢到民族振興再到國家發展的連貫銜接,而多視角、多主體的敘事視角也讓觀眾尋找到歸屬感和帶入感,實現由個體化的情感表達逐漸轉變成群體化的情感集合。一個個多元又鮮活的個體故事記錄著民族同胞的勤勞與智慧,匯聚成新時代的人物群像,描繪出在民族融合發展的推動下中國鄉村產業振興、民族興旺、環境優美、生活富裕、鄉風文明的大美畫卷。

三、影像記錄:以視聽語言構建中華文化認同

文化認同強調個體尋求其所在群體的共同文化、共同價值、共同信仰的確認,尋求集體歸屬感。文化認同需要不斷構建,并在過程中實現自我身份的認可和民族文化傳承。符號學與視聽節目的適配度在于畫面和聲音作為紀錄片的重要符號,兩者相互補充,力求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能指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價值,刺激受眾情感的共享與表達,促進受眾的文化認同。

(一)以詩意鏡頭展現民族風情

透過鏡頭,玉龍雪山、戈壁沙漠、大興安嶺、九曲黃河、廣袤草原等美景被一一呈現。紀錄片《于青山綠水間》將祖國壯美的自然風光、民族風情、深厚的文化內涵完美呈現,充滿詩意的畫面讓人深入了解中國、認識中國、愛上中國,也激發了觀眾對于自然本真之美的追求。除此之外,紀錄片所選取的地方也是祖國具有代表性的8 個民族居住區,畫面中不乏民族村寨、地域風光、自然植被、精彩壁畫、民族圖騰、風味美食等。

在《羌笛聲聲在云間》篇章中,擁有4000 余年歷史的傳統古村落——蘿卜寨村,作為世界上現存最古老、最大的黃泥羌寨,至今仍保留著傳統的圖騰標志和黃泥建筑。鏡頭所到之處民族風情迎面而來,而這份來自家鄉的問候也通過屏幕激發了無數他鄉兒女的思鄉情愫。在《彩云之南的邂逅》篇章中,西雙版納的傣族村落曼勒村通過隨處可見的涂鴉繪畫點亮鄉村,保護古村落,將普通的農村土墻變成游客沉浸式打卡留念的勝地。一幅幅壁畫既能反映傣族文化、傳統節日、家鄉變化,也反映了傣族同胞的勤勞與智慧,成為傳播傣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在《石榴花開別樣紅》篇章中,文旅融合背景下,新疆伊吾縣胡楊文化旅游節和清泉節齊上陣,通過實地民俗表演、短視頻傳播等形式將當地胡楊林、幻彩湖、坎兒井等景點展現得立體可感,同時也讓觀眾感受了當地的文化和民俗。鄉思同樣藏在家鄉的美食中,瑤族小黃姜、東鄉族特色手抓羊肉、納西族古法火腿、有“沙漠人參”之稱的大蕓等地方特產,成為民族地區的“流量密碼”,成為數萬游子的鄉愁寄托。以鄉味慰藉觀眾的心靈,與此同時增強了民族團結情。

(二)以真實細節引發情感共鳴

《于青山綠水間》的鏡頭語言除了藝術審美外還兼具真實感人的細節,“無濾鏡”展現民族同胞在鄉村振興路上的喜怒哀樂,真實呈現少數民族民俗文化傳承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堵點,帶動觀眾感受基層群眾的執著與辛酸、堅持與無奈,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

在《雪山下的古村新意》篇章中每逢納西族農歷火把節,雪山下的玉湖村都會舉辦“火把杯”足球賽事。片中將鏡頭對準參賽球員踢球時的興奮、贏球時的驕傲以及最后獲獎時的激動,瞬間讓觀眾深切感受現場踢球的歡聲笑語,感受納西族足球文化?!读趾@锏男β暋菲轮卸鮽惔鹤遄鳛槭刈o林海雪原的重要力量,護林馬隊隊長莫彩強面對馬隊后繼無人時的落寞,與后期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將馬隊的傳承發展與青少年研學相結合,為馬隊堅定了守護山林的信心時,臉上的高興與欣慰形成對比。此篇章的最后青年學子在感受護林文化的同時,也播下了熱愛民族和家園的種子。在《故鄉之上的彩虹》篇章中,年近八旬的土族同胞徐秀福老先生感嘆“曾經演納頓和現在演納頓的是一輩人”“老人想教,但沒人學”時,臉上難掩的無奈與惆悵。如此真情流露的細節畫面讓人深感紀實影像的魅力,更加理解中華文化認同與傳承的重要性,并引導觀眾深入思考民族文化傳承出現困境的原因以及解決方法。而今在科技創新影響下,納頓文化以全新形式呈現,也讓更多年青人了解納頓,感受納頓的魅力。

(三)以聲音符號凸顯民族特色

作為畫面的補充,聲音使得紀錄片的表意功能得以充分展現。紀錄片通過調節聲音的音調、音色、音量傳遞與眾不同的信息,為觀眾營造“身臨其境”的聲音景觀。紀錄片將民族歌謠、方言與畫面相融合,凸顯了濃郁的地方特色。每一期的節目片頭都采取“先聞其聲,后見其人”的敘事方式,悠揚的歌聲伴著一幅幅美麗的畫卷,直抵觀眾心中的故鄉。在《瑤歌向遠方》篇章中,伴隨著一首嘹亮的瑤歌,配上解說詞“無山不成瑤”,敲打民族樂器的阿哥、跳著長鼓舞的阿妹、手握針線的瑤家繡娘迎面而來,關于瑤族青年返鄉創業、共創產業鏈,形成民族品牌的致富故事由此展開,充分展現了瑤族青年勇于創新、充滿干勁、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在《林海里的笑聲》篇章中,一聲鹿哨配上粗獷豪邁的人聲,鄂倫春族的斗熊舞正式開始,也敲開了一個狩獵民族世代守護林海雪原的故事,吸引著觀眾深入了解70 年如一日守山護林的鄂倫春族馬隊骨子里的堅忍,展現老一輩守護者的文化情懷與民族守望。

片中明晰的解說詞、同期聲等要素,緊扣民族風情,彰顯地域本色,抑揚頓挫之間盡顯鼓舞人心的力量。例如:

對于瑤族——“刀耕火種的民族”“山一般的堅韌勇敢”;東鄉族——“古老又年輕”“勤勞質樸”;羌族——“云朵之上的民族”“豪邁灑脫”;鄂倫春族——“無所畏懼的彪悍”“勤勞勇敢”;傣族——“古樸又浪漫”“對水一往情深”“熱情活潑”;維吾爾族——“火焰山一般的熱情與奔放”“一朵美麗的石榴花”……

運用兼具生動性與文學性的詞語將民族風情描述得恰到好處,搭配相應的民族服飾成功構建起各具特色的民族形象,進一步加深了觀眾對民族文化的認可和自我身份的認同。

方言作為“文化的活化石”,也是百姓口口相傳、會意傳神的“傳聲筒”,片中個體多次采用方言敘述奮斗故事,歌頌民族文化,并進行人物對話,一方面用方言打開了民族歌謠、個體故事和深處記憶,通過接地氣、生活化、本土化的語言將民族故事娓娓道來,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在互動中形成了生動鮮活、趣味盎然的語言氛圍。另一方面方言承擔著傳播地域文化的重要功能,各地方言“十里不同音”,不同方言各具特色。方言通過紀錄片的傳播充分展現各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特色,進一步延伸觀眾的家園記憶,增強其對家鄉的自豪感和歸屬感。同時結合官方的立體、系統解說,使得民間話語與官方話語同頻共振,共同講好民族地區鄉村振興故事。

四、書寫價值:以共識價值傳承厚重家國情懷

理想的共情傳播側重于共情雙方能夠產生正向、積極、主動的共情互動,并通過互動產生情感或是認知方面的行為和關注。鄉村振興主題紀錄片從多角度、多主體、立體化記錄鄉村發展的新面貌。紀錄片創作不應僅停留在通過真實畫面、真情感悟、真誠表達誘發觀眾產生“感同身受”的情緒體驗,更應在此基礎上融入更多的精神養分和價值內涵,潛移默化地影響每一位觀眾,調動觀眾對于節目內涵和共識價值的互動與思考,共同助力鄉村振興故事的傳播。

(一)強化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是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抓手。相關部門和單位通過整合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做好紅色教育,將鄉村振興與發展紅色文旅相結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紅色文化,可以增強參觀群眾對“四個與共”和“五個認同”的認識與理解。片中用生動的鏡頭語言記錄下了民族團結的鮮活故事。在《瑤歌向遠方》篇章中,湘西村落瑤族村因為瑤族同胞徐解秀與女紅軍“半條被子”的故事已經成為紅色旅游的必經之地。講解員朱淑華作為徐解秀同志的曾孫女在片中說道:“希望通過鮮活的事跡、真實的案例、感人的情節能夠將陳列館的紅色故事傳遞給每一位聽眾,讓紅色精神世代相傳?!碧貏e是激發年輕一代的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激勵青年群體投身祖國建設和發展中,奮發圖強,攻堅克難,成為擔當時代重任的新青年。

通過紀錄片,讓軍民魚水情跨時空、多角度、多維度地廣泛傳播,引導各族群眾賡續民族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感悟先輩力量,形成人心凝聚、團結一心、奮勇向前的強大精神紐帶。正如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秦艷華所言:“這部紀錄片通過調研為觀眾呈現了一部優秀作品,讓觀眾在家國情中感受到昂揚的力量,在民族情中感受到溫暖的感動?!盵5]

(二)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

紀錄片《于青山綠水間》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線,將國家發展,鄉村繁榮投射到每一位民族同胞日常生活生產中,真實呈現具有代表性的8 個民族地區的人們在新時代的生活變遷,展示了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精神面貌和時代風貌,傳遞著民生溫度和人民情懷,共享共同富裕的階段性成果。同時,通過宣傳和推廣,講好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接續奮斗,實現美好生活,呈現全國各族人民共同進步的精神面貌,共筑美好的精神家園。

在《羌笛聲聲在云間》篇章中,聚居在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岷江流域的羌族,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擁有多樣的農產品資源和美麗的自然風光。但由于深居山區,當地常年以發展農業為主,近年來在文旅融合帶動下,大批農戶將自己閑置房屋改造成羌族特色民宿,開發特色旅游線路,融入地方發展,傳承地方文化,不僅村容村貌煥發生機,而且促進村民的經濟增收。在《石榴花開別樣紅》篇章中,維吾爾族同胞庫爾班大叔騎著毛驢去北京見毛主席的事跡傳頌了57 年,成為少數民族感恩中國共產黨、感恩偉大祖國、擁護民族團結的一個縮影,激勵著無數中華兒女愛黨愛國、珍視民族團結。庫爾班大叔的后人也致力于講好這個民族團結的故事,同時也通過深入調研和實地走訪把于田縣從貧困走向小康的發展故事和村民們的心聲帶到全國兩會,展現新時代家鄉的變化。行駛在烏魯木齊和和田之間的7556 次列車上,“石榴兄妹”利用業余時間進行線下選品,制定價格、平衡商戶和顧客,再通過每月兩次的“流動巴扎”和電商直播幫助沿線的民族同胞售賣優質的農產品和手工藝品,同步宣傳民族文化和各地旅游特色,解決村民實際困難,吸引大批顧客,實現“便民致富”,續寫一個個民族團結、共同富裕的故事。東鄉族毛溝村馬如彪書記團結村民力量,整合優勢資源,帶領村民合力打造一條具有東鄉特色的美食街。廣泛的宣傳推廣使得東鄉手抓羊肉成為人們的“舌尖美食”。一份充滿家鄉味道的羊肉以及用方言錄制宣傳視頻,將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的深厚情誼傳播到全國各地。

五、結語

情感是一種可互相感染、互相傳播、多重解讀、共存共享的信息符號。在鄉村振興主題紀錄片的情感共情和文化認同構建中,通過多個主體創作真實立體展現各民族從貧窮到小康的變化之路,將真實樸素的畫面與震撼人心的聲音符號相結合,大大提升了畫面的表現力和沖擊力,為觀眾帶來沉浸式情感體驗。這些畫面生動展現了民族同胞致力于家鄉建設時,所經歷的酸甜苦辣和溫情故事,讓觀眾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節目傳遞的真情實感。通過紀錄片的集中展現營造共通的情感空間,促使觀眾感受到鄉村振興的階段性成果是在黨和國家的精準決策部署下和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共同成就的結果。

鄉村振興主題紀錄片不應只是作為記錄和傳播鄉村振興故事的“媒介”,更應成為多維展現人物形象、塑造國家形象,傳遞社會價值和主旋律的重要渠道。紀錄片《于青山綠水間》聚焦民族地區鄉村振興之路,在個人平凡的故事中捕捉時代發展和社會變遷,并融入鄉土情、民族情、家國情共同打造共情空間,促進故事與受眾的雙向互動,實現較為深層次的認知共情和行動共情,逐步構建起黨團結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發展鄉村,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奮勇前進的集體記憶。經由影像的記錄,民族地區的風土人情、精神風貌和風俗文化得以精彩呈現,也進一步激發了全國人民特別是民族地區同胞對中華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和自豪感,對于堅定文化自信,賡續中華民族精神、促進民族團結具有更為深遠的研究價值和實踐意義。

猜你喜歡
共情紀錄片民族
發現高潛人才:共情與謙卑
我們的民族
共識 共進 共情 共學:讓“溝通之花”綻放
縣域教師培訓管理中如何實現共情
幼兒共情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紀錄片之頁
紀錄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紀錄片之頁
多元民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