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對漁民再就業的影響及路徑研究

2023-02-07 10:42薛飛王蜇
村委主任 2023年12期
關鍵詞:再就業漁民鄉村振興

薛飛 王蜇

作者簡介:薛飛(1996-),男,漢族, 重慶人,在讀碩士,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

王蜇(1996-),女,漢族,山東淄博人,在讀碩士,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

摘要:我國推進長江十年禁漁計劃,不僅是對長江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還是推動長江生態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敖麧O令”的頒布,使得數以萬計的漁民面臨著再就業的困境,因此,對于漁民再就業問題有必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文章重點分析了長江十年禁漁計劃推行后面臨的漁民再就業的積極性不高、就業率底、就業技能欠缺、再就業渠道少等方面的困境;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促進漁民再就業助力鄉村振興的路徑,一是要加強宣傳教育,引導農民樹立正確就業觀念;二是要政府主導+企業指導,有針對性建立健全培訓機制;三是要立足長江生態產業建設規劃,拓寬農民就業渠道;四是要兜底幫扶,加大再就業政策扶持;通過以上措施,推動漁民再就業,助力鄉村振興。

關鍵詞:鄉村振興;長江十年禁漁;漁民;再就業

文章編號:1674-7437(2023)12-0075-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249.27;F323.6? ? ?文章標識碼:A

農業農村部發布的《農業農村部關于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范圍和時間的通告》,宣布從2020年起推行長江十年禁漁計劃。自從“禁漁令”發布以來,長江流域從長江源頭的青海省到長江入??诘慕K省、上海市等地,涉及10多個省市的捕魚產業發生重大變革,。從“無魚”到“無漁”,把保護和修復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放在壓倒性位置,但長江“十年禁漁”也會引出諸多社會問題,退捕漁民何去何從,生態產業如何轉型,這是值得思索的問題。

1? ?長江十年禁漁計劃的重要性

1.1? ?推動長江生態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長江生態圈由于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出現嚴重的環境惡化,生產力逐年降低,漁民的收獲一年不如一年。有研究發現,長江流域由于多年來的高強度開發、粗放式利用,長江生態圈自然資源破壞嚴重,長江流域生態功能逐年衰退,生態產業資源大幅衰減,珍稀魚類如中華鱘、長江江豚等瀕危物種生存艱難,生態漁業資源瀕臨枯竭?!伴L江十年禁漁”計劃的推廣,是保護魚類多樣性的重要舉措,同樣是修復長江生態、保護自然資源的重要舉措,這將推動未來上百年長江生態產業的優化升級和可持續發展,也能讓漁業資源得以恢復。

1.2? ?對長江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舉措

長江生物多樣性的修復是一個系統性、長期性工程。自從十年禁漁計劃實施以來,長江的區域代表物種資源恢復取得階段性成果,例如,長江上游2022年監測到特有魚類14種,比2020年增加4種;部分物種分布區域明顯擴大,長江刀鱭能夠溯河洄游至歷史最遠水域洞庭湖,多年未見的鳤在長江中游及洞庭湖出現頻率增加[1]。根據禁捕后資源恢復狀況,有關部門將科學規范增殖放流活動,防止外來生物侵害;針對部分禁捕湖泊水庫等相對封閉型水域內部分魚類資源快速恢復的情況,開展生態捕撈和大水面增殖漁業試點,堅持“一水一策”,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和管理規范;對長江瀕危物種分布區的棲息地進行保護,突破人工繁育技術,開展產卵場江段自然繁殖試驗,防止野外種群滅絕。推行“十年禁漁計劃”,系統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對于維護長江生態系統的物種多樣性,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2]。

2? ?長江十年禁漁計劃推行后漁民再就業困境分析

2.1? ?漁民再就業積極性不高

長江十年禁漁計劃推行以來,政府對退捕漁民提供生計保障,為符合條件的退捕漁民落實低保、就業生活補貼、職業技能培訓等政策,堅決守住不發生退捕漁民規模性返貧底線[3]。但是,對漁民的生計保障措施雖然保障了農民生活水平不下降,但并沒有為大部分漁民帶來長久的生計保障。漁民自身的勞動價值較低,如果漁民得到的就業補償高于自身價值,那么這筆補償則會降低農民的就業積極性,也會對勞動力市場產生不利的影響。同時,大多數漁民受教育程度低,年齡結構偏大以老年型人口居多,缺乏除捕撈外的其它技能,造成漁民就業渠道單一,向第二、第三產業轉業時難以勝任其它工作或很難長期堅持,從事復雜性勞動的能力不足,這極大地打擊了農民再就業的積極性。

2.2? ?生活來源不穩定,就業率持續低迷

漁民就業轉型,失去了繼續從事捕魚行業的機會,也就失去了主要的收入來源。失業漁民大多數都是自主擇業和自主創業,這種自謀生計、分散經營的方式,收入來源極其不穩定。在當前的就業大環境下,對勞動力素質有著更高更嚴格的要求,但是大多數農民沒有相應的知識水平和工作技能,可供選擇的只有工作辛苦且工資較低的工作崗位,導致失業漁民的再就業率非常低。

2.3? ?漁民就業技能欠缺,受教育程度低

一方面,大多數漁民在十年禁漁計劃推行之前,只掌握了最基本的捕魚行業相關的技能,他們的從業范圍較窄,并不兼備其它方面的任何技能。在十年禁漁計劃實施之后,退捕漁民由于缺乏必須的知識技能,找不到與自身知識技能相匹配的工作。另一方面,長江流域各地對退捕漁民進行了知識技能培訓,但由于很多退捕漁民認知能力有限,受教育程度低,甚至大部分農民都沒有接受過教育,學習困難較大,對技能培訓學習參與度不高,導致培訓效果差強人意,造成就業培訓資源浪費[4]。加之,一些農民沒有較高的思想覺悟,不認真對待就業培訓,認為對自己沒有任何幫助,對自己就業沒有積極影響,以及政府沒有積極宣傳培訓的重要性等一系列原因,造成知識技能培訓效果不佳。

2.4? ?再就業的途徑有限

首先,漁民退捕之后,地方政府會為退捕漁民進行一些必要的職業技能培訓,提供再就業的政策保障。但是,退捕漁民數量多,個體差異性大,政府的安置能力有限,不能一一兼顧退捕漁民的再就業工作,退捕漁民只能選擇自主擇業和自主創業,再就業過程十分困難。其次,現代高薪崗位都為技術性工作,對知識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高端設備成為必備工具,許多工作還要求從業者必須達到一定水平的學歷,但是再就業漁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學習能力差,導致他們就業面窄,只能選擇一些苦力和勞力工作,諸如電子廠、工地等廉價勞動力行業。最后,大多數漁民由于沒有除捕魚以外的其它技能,只有選擇外出務工。再就業人群選擇去經濟發達地區謀求合適的工作,只有少數人能找到不錯的工作,而大多數都會加入廉價勞動力的大軍,甚至有的漁民沒有途徑再就業。

3? ?促進漁民再就業助力鄉村振興的路徑

3.1? ?加強宣傳教育,引導漁民樹立正確就業觀念

政府可以靈活運用多種方式加強宣傳教育,積極引導退捕漁民改變傳統的就業觀念,使其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杜絕游手好閑的“懶惰”思想。讓退捕漁民積極融入到新的社會生存格局之內,積極面對來自生產生活方式、人文社會環境、身份等方面的變化;更新漁民就業觀念,徹底改變“面子思維”,杜絕在勞動力市場中只尋求工作環境好、職業聲望高工作的錯誤思想;結合勞動力市場就業現狀以及城郊地區經濟發展狀況,發揮漁民個體的專長,解放“固定地點、固定內容、固定收入、固定時間”傳統就業觀的禁錮,實現靈活就業;根據退捕漁民自身的潛能和興趣,引導其投入到多樣化的就業領域中去,諸如餐廳廚師、超市收銀員、出租車司機等;鼓勵漁民自主擇業或者自主創業

3.2? ?政校企合作,針對性建立健全培訓機制

加強職業技能培訓,以政校企三方合作,為再就業漁民提供服務支持,形成“政府聯動、企業帶動、農民主動”的發展機制。因此,構建起“政府”+“企業”+“學?!钡亩ㄏ蚺嘤柲J街陵P重要,政府帶頭組織職業技能培訓班,企業指導退捕漁民培訓工作,同時為該企業招聘做人才儲備。具體做法如下 :一是利用專業技能院校、社會職業技能培訓機構開辦相關培訓班,根據漁民自身的特點和職業取向,為退捕漁民定制專門的技能培訓服務,針對性開展就業培訓。例如,有的漁民在“禁漁令實施后,選擇開家農家樂,政府給予補貼支持并為其提供廚藝培訓。二是由于再就業漁民文化水平較低,參與培訓積極性不高,這就要求注重培訓內容的實踐性,“手把手”教學提高技能掌握效果。在培訓中,充分調動培訓對象的主動性,使知識技能培訓與實踐操作相結合,根據再就業漁民的個人特點劃分培訓層次,增強技能培訓的實效性。三是政府發揮基層黨組織和村民委員會的便民作用,向退捕漁民及時提供有用的職業信息,對有困難的、有疑惑的個體進行幫助和指導,為退捕漁民再就業保駕護航[5]。

3.3? ?立足長江生態產業建設規劃,拓寬漁民就業渠道

長江流域各地政府可以統籌謀劃和布局,推動漁民發展綠色水產養殖,依托地域優勢發展特色漁業;在此基礎上,鼓勵退捕漁民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從事水產品加工與銷售等行業,拓寬漁民就業渠道。具體來說,一是依據長江生態系統,發揮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比較優勢,深入實施綠色生態轉型,不斷總結、改進和推廣池塘工業化生態養殖、稻漁綜合種養池塘水凈化及循環利用養殖等模式,加快實現漁業生產由傳統模式向生態健康、循環養殖模式的根本性轉變[6]。同時,推進水產品產業化經營,拓寬水產養殖產業鏈,以加強企業合作與聯合的方式發展水產養殖業。二是積極發展富有地方特色的觀光旅游業,發掘具有地域特色的漁業文化;同時,把提升水環境和水生態旅游、特色產業植入、人居環境改善結合起來,構建以水為媒的“生態 + 產業 + 旅游”綠色發展模式,通過岸上岸下同治,生態與產業統籌發展,建設集“水鄉生態、康養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為一體的綜合生態項目,在改善長江流域水生態環境的同時,拓寬漁民就業渠道,推動生態富民、鄉村振興[7]。

3.4? ?兜底幫扶,加大再就業政策扶持

及時定位長期未實現再就業的退捕漁民,對就業困難人員加大兜底幫扶力度,并提供針對性的就業指導以及實效性的政策幫扶,統籌監管退捕漁民的再就業過程,政策實施要充分體現針對性和實效性。具體來說,一是政府部門要加強重視,提高再就業扶持力度,全面系統地將退捕漁民納入再就業政策的服務范圍,有效解決農民再就業問題。二是政府要為漁民再就業單位提供優惠政策,例如,通過制定減少入職企業稅收等福利政策,讓企業的就業崗位吸收更多的退捕漁民。三是要鼓勵漁民自主擇業與自助創業,為退捕漁民創業提供一定的補貼,提供創業培訓機會,提高創業積極性,努力使漁民全部“上岸”。

4? ?結束語

長江十年禁漁計劃是推動生態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措施,是推動鄉村生態振興的關鍵一環;而收入問題也是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解決漁民的再就業問題,是守住返貧底線、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舉措。在此背景下,分析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對漁民再就業的影響,并探索促進漁民再就業助力鄉村振興的路徑,尤為必要。通過加強宣傳教育,引導漁民樹立正確就業觀念、政府主導+企業指導,有針對性建立健全培訓機制、立足長江生態產業建設規劃,拓寬漁民就業渠道、兜底幫扶,加大再就業政策扶持等措施,可為解決漁民就業問題提供相關參考。

參考文獻:

[1]王辰陽.長江“十年禁漁”取得階段性成果[N].新華每日電訊,2023-07-23(2).

[2]馬艷霞.長江十年禁漁取得階段性成效[N].中國漁業報,2023-05-01(4).

[3]陳雪蓮.長江“十年禁漁”中的幾個新問題和對策[J].團結,2022(04):60.

[4]張來雪,于莉.失地農民再就業問題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20):134-137.

[5]丁惠敏.人力資本視角下退捕漁民再就業影響因素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23,51(17):232-236+239.

[6]唐啟升.中國式現代漁業可持續發展的過去和未來[J].漁業科學進展,2023(06):1-6.

[7]劉兆德,虞孝感.長江流域新世紀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J].經濟地理,2006(02):304-307+312.

猜你喜歡
再就業漁民鄉村振興
秘魯漁民的生態平衡智慧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京津冀社會工作協同背景下再就業策略
法律視野下我國退役運動員的再就業對策研究
宣揚漁民一家 鼓勵漁民互救 廣東省漁業互保協會竭力打造“漁民之家”
“實驗與探究”的變式應用
韓國嚴限離職官員“再就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