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與文旅資源的耦合機制研究

2023-02-07 12:22蘇姍
村委主任 2023年12期
關鍵詞:紅色文化鄉村振興

作者簡介:蘇姍(1981-),女,漢族,甘肅白銀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城鄉規劃與設計、區域經濟與規劃。

摘要:作為飽含著中國共產黨革命時代浴血奮戰史的文化記憶,紅色文化在當今時代的傳承與發展,已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也成為助力鄉村發展的重要歷史資源。福建省永安市吉山村作為全國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福建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鄉”和東南抗戰文化中心,圍繞抗戰文化遺址保護、利用與美麗鄉村建設協同推進方面都做了積極的探索,但目前在紅色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與文化賦能、紅色文化產品產業鏈的開發以及紅色文化引領的村莊整體性發展實踐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鑒于此,文章主要通過對永安吉山紅色旅游資源開發的現狀調研,探討鄉村振興與文旅資源的耦合機制,解析紅色資源轉化為文旅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實施路徑的切入點,為吉山村紅色文化遺址的保護與利用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鄉村振興;紅色文化;文旅資源;活化利用

文章編號:1674-7437(2023)12-0147-04? ? ? ?中國圖書分類號:K878;G127? ? ? ? 文章標識碼:A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贏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取得歷史性成就[1]。但也要深刻認識到,農村地區仍然是全面推進現代化進程中的薄弱環節,還有著艱巨繁重的任務待解決尤其是廣大的農村地區在文旅資源的活化利用、文化賦能引領村莊整體性發展實踐等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而文化是一個民族進步發展的根基,我國長久以來形成的農耕文明,構建了我們民族文化傳承的基因,脫胎于此基礎上的現代文明,也無法脫離其母體的根脈而存在,我們的根脈就在廣袤的鄉村地區[2]。因此,要深入挖掘鄉村文化資源,強化文化賦能,鄉村振興這“一池春水”才能被更好激活。文化建設是培根鑄魂、凝神聚力的重要事業,其中,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浴血奮戰的歷史記憶,也是根植于民族血脈中的文化力量,但其在當今時代的歷史價值還沒有被真正煥發出來,如何更好地傳承與發展這一重要的歷史文化資源,也是我們當前鄉村振興應該要著力思考的問題。當前,從文化視域來研究鄉村振興的文獻較為多見,但從紅色文化遺址活化利用助力鄉村振興的方面來探究的文獻較少。為此,文章以吉山村紅色文化遺址活化保護與利用為例,探討鄉村振興與文旅資源的耦合機制,解析紅色資源轉化為文旅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實施的路徑。

吉山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區西南,距永安市區僅5km,村莊總面積2.8km2。地形北高南低,依山傍水,北陵風景區在其西北5km處,域內主要河流文川溪呈“幾”字型在村前盤桓奔流東去。吉山村始建于明弘治年間,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明末以來,這里經濟發展起來,文化繁榮。清朝康乾時期更是盛極一時,當時書齋林立,文人輩出,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建筑遺產。永安吉山也是全國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福建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鄉”和東南抗戰文化中心。2015年被列入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共有萃園、材排厝、上新厝、劉氏宗祠、渡頭宅等11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豐厚的歷史積淀使得永安吉山成為紅色文化傳承與創作的天然沃土,這種獨特的場所精神,具有吸引文創資源進入并發展為助力鄉村振興產業的優勢。

1? ?永安市文化遺址資源概況

1.1? ?紅色記憶與遺址

1938年8月—1945年5月,永安市曾作為福建省的戰時省會。當時,隨省政府內遷永安的政府機關、軍警機構、金融單位、大中專學校以及學術研究機構和團體多達一百多個[3]。一批共產黨人、愛國進步文化人士也相繼匯聚永安,面對極其惡劣的環境,他們以筆為武器,通過各類出版社、報紙、書店、期刊等(見表1)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文化宣傳與抗日救亡運動,也讓永安成為東南地區推動全面抗戰勝利的重要力量,為紅色文化在福建地區的傳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至今仍保留的抗戰遺跡舊址也成為紅色文化的重要遺存地,承載著獨特的政治意義和文化價值 。

當年的抗戰舊址以及省政府辦公地(現永安文廟)、省主席陳儀、劉建緒公館(吉山春谷齋、現春谷山莊)、省教育廳(吉山“劉氏宗祠”)、省立音樂??茖W校(現吉山酒廠)、省立永安中學(吉山“東方月”)等20余處遺址均較完整的留存下來,且大部分集中在吉山村,其中的幾處紅色記憶舊址介紹如下:

定和宅位于吉山村前街口。宅的大門口矮墻面上有省教育廳刷寫的“抗戰到底”四個大字,抗戰期間作為司法重地和福建省高等法院職員居住地。

萃園位于燕西街道下吉山村河對岸南側,清順治四年(1647年)建,具有蘇州園林風格??箲鹌陂g,省防疫大隊設于此處,屋后還存有防空洞。2000年被永安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淇園位于吉山村中心地帶的文川溪邊,是當時最高法院閩浙贛分庭所在地,庭長翁敬棠曾在此居住。如今只剩圍墻,墻內房屋均已坍塌,現為永安市級文物保護點。

圖南山館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1 100m2,抗戰期間是當時福建省高等法院辦公室,現為永安市級文物保護點。

永安復興堡始建于清代初期,其它著名的抗戰機關舊址,如劉氏祖屋、上新厝、上厝、奇訏公屋、團和厝、東方月、渡頭宅、錫朋屋、燃藜堂、大夫第、春谷山房等,也已成為重要的紅色文化遺址與歷史研究基地[4]。

1.2? ?吉山村重要歷史建筑與文脈傳承

建筑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建筑的靈魂。吉山村遺存的歷史建筑貫穿了其歷史發展的每一個方面,在特殊的歷史時期與紅色文化之間建立了深刻的聯系,為紅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貢獻了極其重要的價值。

吉山村現存豐富的古民居、古建筑等各類文物古跡,歷史年代過渡明晰,成為明代中末與清代中晚期的重要分界線。其在歷史、建筑、藝術等方面,都代表著該地區特有的歷史沉淀與風格,是研究其歷史文脈發展的重要依據。該村古建民居造型獨特、風格各異,既有明代矮巧玲瓏的民宅,又有清代氣勢恢宏的大厝。尤其是正堂前抱廈(俗稱“春亭”)的設置,在閩西北地區較為少見,在吉山村卻隨處可見。該村現存的古民居體量大小不一,有建筑年代較早的矮小之屋,也有高大恢宏的三大厝,成為各時期歷史的實證與縮影[5]。

1.3? ?吉山村紅色文旅資源助力鄉村振興

吉山村對國家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及省立農專、國立音專等一批抗戰遺址群加大投入進行修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吉山、上吉山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已有2個行政村被納入“鄉村振興精品示范線路”建設,項目預計總投資1 000萬元,是2022年永安市重點打造的“桃源古韻、文旅休閑”鄉村振興示范線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按照“原生態、低成本、有特色”的理念,以喚醒鄉村記憶、傳承抗戰文化、打造A級景區為出發點,通過項目的實施將上吉山國立福建音專、沿河棧道、土堡和吉山村東方月、團和厝、渡頭宅、萃園等重要節點進行“串點連線成片”改造提升,以此帶動文旅康養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2? ?吉山村紅色文化遺址活化保護利用現狀

2.1? ?永安吉山文旅資源使用狀況調研

曾作為省政府機關所在地的永安吉山,至今仍保存豐富的抗戰文化遺存,為傳承與發揚紅色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見表2)。

表2 永安紅色資源調研結果統計

通過走訪調研吉山當地居民,了解到吉山作為一個紅色旅游知名景點、抗戰文化中心,在當地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紅色文化的傳承推廣與活化利用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特別是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并未很好地發揮出紅色文旅資源的助力作用(見表3)。

2.2? ?發揮現有村莊文脈資源,推動村莊整體發展

文化旅游對傳統鄉村活化有重要的引領作用,同時又是宣傳推廣當地文化的重要渠道和窗口,是全方位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方式。目前,面對鄉村在國家治理體系下的振興發展,如何發揮現有村莊文脈資源推動村莊整體發展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通過調研發現,吉山目前還存在旅游資源單一、產業融合發展不足的問題,特別是對以紅色文化衍生的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而言還遠遠不夠。此外,考察過程中發現,吉山原土居民在現代生活與觀念的沖擊下,陸續搬離原居住地,導致村落凝聚力下降,村落的歷史記憶逐漸消失,使得吉山和全國很多村莊一樣,逐漸失去了原有的鄉土文化特有氛圍與深厚的歷史人文氣息。對于有著深厚紅色資源的吉山村來說,這樣的現狀顯然不符合其承載的歷史價值,面對古建遺址與紅色資源空置浪費嚴重、人力資源沒有轉化為生產力來推動鄉村振興等制約鄉村發展的基本問題,怎樣通過激發歷史文化資源活力帶動產業發展,從而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回流創業也是當前鄉村振興工作需要重點考慮與解決的方面[6]。因此,吉山鄉村振興應該在保護自然與傳統文脈資源的同時,提升旅游服務設施品質、加強民俗風情的宣傳推廣、提供多樣化紅色旅游產品、提高旅游服務體驗水平、融入紅色文化與創新理念等,而不單只是滿足游客同質化的基本物欲與出行便捷需求。對重要紅色遺址空間,要進一步集中資源,推廣示范性的項目,制定參與體驗式紅色旅游項目,推進更精細化的紅色文化產品開發。

新時代的鄉村振興一定要基于村莊感受者出發,關注人們的感知體驗,在提高村莊整體形象風貌的同時,建設體驗型的文化村莊、旅游村莊,讓更多的村民留駐,讓更多的文藝工作者進駐,讓更多的游客來此觀光旅游,讓吉山獨特的人文地理資源被開發利用,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力。

3? ?吉山村紅色文化遺址保護利用對策

3.1? ?追尋革命遺跡,賡續紅色血脈

隨著紅色遺址遺跡的保護與開發利用,紅色革命遺址成了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平臺。在這些紅色文化資源深厚的地方,通過不同方式將革命遺址活化利用起來,成為振興鄉村的助力點。結合吉山的紅色資源以及中國共產黨黨員紅色文化的學習與傳承,建設紅色文化學習與教育基地,定期組織企事業單位人員開展紅色文化參觀學習與體驗等活動。走進吉山抗戰文化遺址,傳承紅色精神,涵養奮進力量,更好地發揮紅色革命遺址在傳承紅色基因、發揚紅色精神等方面的作用,重新激發紅色革命遺址活力。

3.2? ?深挖地方特色文化,擦亮紅色旅游名片

注重“一村一韻”,深入挖掘吉山抗戰文化、佛教文化、老酒文化等特色文化符號,把民俗民間文化融入鄉村建設,重塑詩意閑適的人文環境和田綠草青的居住環境。依托上吉山村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利用現有的吉山國立音專舊址及抗戰遺址,打造永安紅色文化公園項目,建設紅色文化紀念館、紅色文化研究中心,以吉山紅色文化、生態環境功能、特色釀酒氛圍為鋪墊,推動音樂文化、紅色文化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進一步展現吉山村的文化、風貌與歷史底蘊,將吉山打造成休閑旅游勝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3.3? ?盤活紅色文化資源,激發保護紅色遺產的道德風尚

在鄉村旅游規劃與開發過程中,要不斷挖掘當地的紅色故事,并且通過旅游項目的開發進行宣傳與演繹,讓紅色文化薪火相傳,讓人們對文化遺址充滿敬畏并發自內心地形成文物保護意識。同時,政府要做好主流價值取向引導,定期舉辦紅色文化宣講,推行志愿者服務,嘉獎年度文化推廣優秀村民,并推選為當地紅色文化推廣大使。此外,在發揮村規民約的良性引導、合理約束機能基礎上,推動居民形成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道德風尚和行為覺悟,提高村民保護紅色遺產的參與度。讓當地人真正把紅色文化作為令人自豪的資源優勢與地區名片進行宣傳與推廣,形成“保護文化遺產,人人有責”道德風尚。

3.4? ?鏈接文旅資源,增加就業崗位,融入鄉村整體發展

吉山擁有獨特的自然、文化、歷史資源,這也是吉山鄉村振興的重要資源優勢,在文化振興的引領推動下,當地政府應以文藝創作為媒介,更好地鏈接文旅資源,并制定積極的人才引進與落戶政策,吸引更多優秀的藝術文化工作者來此工作生活,并依托吉山原有的自然與建筑空間資源,更新與轉型功能空間,提供居住、辦公、交流、創作、娛樂、物流等各類型現代空間模式,促使以居住為主要功能的原始村莊向新型多功能現代社區轉型與重構,從而活化歷史文脈資源,形成具有活力的文化創作與交流的社區模式,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文化效益的共贏。同時,還需要引入與提升相關配套服務功能,為廣大留守村民提供就業崗位,充分保障當地居民參與活力村莊構建,從而實現吉山整體跨越式發展。

4? ?結束語

文章主要以吉山村獨特的紅色文化資源優勢為研究基礎和背景,從文化振興鄉村出發,探討鄉村振興與文旅資源的耦合機制,希望可以從更深廣的維度探尋活化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助力鄉村振興的路徑與策略,從而激發當地產業活力,實現當地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成為推動吉山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力量與渠道,也希望能夠為相關領域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提供一些思路與啟發。

參考文獻:

[1]央視網.「央視快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而不懈奮斗[EB/OL]. (2022-10-29)[2022-10-29].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7997723900317808&wfr=spider&for=pc.

[2]宋娜.文化自信視域下紅色文化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價值研究[J].農業經濟,2022(08):67-68.

[3]劉思衡.永安抗戰歷史文化概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22.

[4]趙連英,張承忠.永安市抗戰文化舊址調查報告[J].福建文博,2011(02):87-92.

[5]趙連英.解析永安市吉山歷史文化名村[J].福建文博,2011(03):73-78.

[6]張虹.福建永安吉山村歷史空間格局營建智慧淺析[J].福建建筑,2016(04):1-4.

猜你喜歡
紅色文化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臨澤鎮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的整理開發和利用
新媒體環境下的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論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實現路徑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紅色文化書籍的歷史及裝幀的特色審美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