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員干部調查研究工作中的典型問題及其對策

2023-02-08 17:21雷巧玲于興榮
廉政文化研究 2023年6期
關鍵詞:調研黨員干部群眾

雷巧玲,于興榮

(西安交通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陜西 西安 710049)

2023 年3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在全黨范圍內大興調查研究。調查研究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是廣大黨員干部在實際工作中貫徹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辯證法的重要抓手,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傳家寶”“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是科學決策、解決發展難題的重要步驟,這是黨在百年奮斗過程中獲得的重要經驗。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已經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1]26,要適應新環境、新形勢,解決新矛盾、新問題,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向前發展,就要求全黨尤其是黨員干部堅持實事求是,深入基層一線,通過調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找到破解難題的辦法和路徑”[2]。然而一些黨員干部“斗爭本領不強,實干精神不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仍較突出”[1]14,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黨員干部的調查研究工作,引發了“作秀式”調研、“盆景式”調研、“運動式”調研、“半截子”調研、“欽差式”調研等現象。如何避免此類問題現象的發生,成為提高黨員干部調查研究實效亟待解決的難題。

一、黨員干部調查研究工作中的典型問題

調查研究在歷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實踐中一直占據著重要地位,從本質上講,它是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武器;是連接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的重要媒介;是為了發現矛盾點、尋求突破口,進而解決矛盾的工作方法。從過程上講,它包括調查和研究兩個步驟,其中調查是了解、考察與甄別現實情況,獲得關于事物原貌的感性認識的環節,而研究則是根據所掌握的事實情況進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綜合研判,進而得出理性認識的環節。從實踐要求上講,調查研究必須保持求真務實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態度,深入一線、深入實際,“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3]。

然而在實際工作中,部分黨員干部實施的調查研究中存在著有名無實、消極應付等問題現象,使調查研究這項“法寶”,偏離了探究事物本真、尋求發展規律、提出對策建議的根本目的。

(一)“作秀式”調研

“作秀式”調研與黨內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工作作風密切相關,是產生時間較早、對黨內調深查研究工作影響較深的一類問題現象,其典型表現是弄虛作假、有名無實?!白餍闶健闭{研仍然保持著調查研究的基本形式,從表面上看,完成了調查研究應具備的流程,且往往能取得形式上的“結果”,有“完整”的調研報告、整改意見、任務清單。這類調研在現實工作中時常難以分辨,因此相關部門很難在第一時間制止,導致這場“大秀”愈演愈烈,不斷耗費人力、物力、財力,助長形式主義的工作作風。然而,由于“作秀式”調研并沒有觸及根本問題,無法聽到實話、掌握實情,因此它不僅沒有對科學決策發揮作用,反而影響了黨和人民事業的順利發展。

(二)“盆景式”調研

“盆景式”調研是隨著我國發展進入快車道,政治生態發生變化后,督查成為推動工作開展、落實的重要方式而日益突出的一類問題現象,其典型表現是走經典路線,看模范樣板。在“盆景式”調研中,調研人員抵達“提前安排”的調研地點,觀看“精心準備”的工作場景,偶遇“精挑細選”的人民群眾,聽取“反復斟酌”的工作匯報,查閱“豐富完善”的總結材料,自認為一團和氣、皆大歡喜,實際上嚴重脫離了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黨性修養缺失、宗旨意識淡薄的表現。

(三)“運動式”調研

“運動式”調研的典型表現是聞風而起、密集行動。從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全局來看,在國家發展的重要關頭和重點領域,圍繞特定時期的中心工作集中開展全黨范圍內的調查研究,對于黨清醒把握國家發展大勢、作出重大戰略性安排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從黨員干部的微觀層面來看,“運動式”調研并非黨員干部主動了解基層情況,開展調查研究,而是任務導向型的被動安排,這與馬克思主義政黨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背道而馳,因而難以將調查研究這項“傳家寶”物善其用。

(四)“半截子”調研

“半截子”調研的典型表現是只調查、不研究,指黨員干部在興師動眾、轟轟烈烈地調查之后,沒有對實際情況進行進一步的分析研判。在“半截子”調研的過程中,黨員干部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基層的現實狀況進行調查,而后卻忽視了調查結果的運用,將調查研究這個統一體割裂開來,導致出現了“調查與研究兩張皮”的情形。其危害主要表現在對黨員干部勞動成果的浪費,由于沒能將調查研究工作做到最后,致使前期做的調查功虧一簣。同時,黨員干部在調查過程中對人民群眾噓寒問暖、關懷備至,卻沒能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進而影響了人民群眾對于黨員干部的信任和感情,損害了黨員干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

(五)“欽差式”調研

習近平指出:“不能做指示多、虛心求教少的‘欽差式’調研?!盵4]“欽差式”調研是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導致的產物,呈現為黨員干部在調查研究工作中端著架子、高高在上,只要面子、不要里子,向基層耍領導派頭的現象。其典型表現是黨員干部換個地方談高見、帶著論點找論據,調研過程以匯報成績為主,避免討論現實問題。這類調研迎合了部分黨員干部官僚主義的領導作風,成為其在基層耍官威、擺架子的工具,這類調研追根溯源仍然是積習難改的作風問題。

以上五類問題現象體現了部分黨員干部面臨發展難題時的消極態度,是缺乏求知意識的表現,反映了黨員干部在工作中的精神懈怠和畏難情緒。在實際工作中,這些問題現象往往不是獨立出現的,而是作為混合物的形式相互交織在一起,因此,要在全面分析問題產生原因的基礎上,找到破解調研問題的現實路徑,這是推動黨員干部正確掌握調查研究這一“傳家寶”“基本功”的必由之路。

二、黨員干部調查研究工作中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治理環境與制度建設中的不利因素是黨員干部調查研究工作中問題產生的外因,而黨員干部自身的錯誤理念與方法是問題產生的內因。要徹底分析此類問題現象產生的內因與外因,需從環境、制度、個體三個層面進行考量。

(一)環境層面:治理環境中存在不利于調查研究的因素

第一,督查工作頻繁密集,逐漸成為推動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導致基層難以將調查研究與工作督查區別開來,因而在調研中做出“迎檢”反應。督查作為推動工作、保障落實的重要手段,逐步在治國理政實踐中占據愈加重要的地位,有效保障了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任務的落實。但部分領域的督查工作滋生了范圍不斷泛化、力度不斷強化與過程不斷虛化的潛在慣性[5],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基層負擔,弱化了組織效能,導致基層干部和群眾“杯弓蛇影”,一旦有上級領導下鄉,就自然而然地以為要對自己的工作進行“考察”,于是便時常抱以“迎檢”的態度,報喜不報憂,逐步使調查研究工作偏離實質。

第二,黨員干部與基層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導致基層具備了隱瞞實情的空間?;鶎痈刹亢腿罕娪兄烊坏牡乩韮瀯?,比較容易掌握關于基層的具體情況和問題,因此在與上級黨員干部的溝通交流中具備先天的優勢,可以有選擇性地對自身的情況進行匯報或隱瞞,并時常以此來抵消上級的權力不對稱優勢,以達到“自?!钡哪康?。信息不對稱問題對黨員干部的調查研究工作影響頗深。黨員干部要打破信息不對稱問題的障礙,不僅需要持之以恒練就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洞察力,而且更需要深入基層一線,做好群眾工作,使自己的工作真正得到基層干部和群眾的理解與支持。

第三,基層干部和群眾有著一定的避錯情緒,導致基層缺乏講出實情的勇氣。在傳統的政治架構中,上級政府對基層政府具有監督權、評價權、獎懲權,這就導致基層干部和群眾對上級黨員干部具有天然的畏懼與膽怯。因此,在調查研究過程中,基層干部和群眾因考慮到上級對自身政績表現的評價,即使在實際工作中存在問題和困惑,也不敢直接將其暴露出來,而是選擇聚集所有的可用資源,堆砌起一系列的亮點工作,以打造出看似良好的工作業績。還有學者提出,近年來基層官員出現了從“邀功”到“避責”的行為轉變[6],這種“避責”的行為傾向進一步體現了基層干部和群眾的避錯情緒,成為調查研究的障礙,導致黨員干部在調查研究工作中難以將問題原貌剝離出來,因而無法把握問題要害。

第四,黨員干部與基層之間存在信任危機,導致基層缺乏講出實情的意愿。調查研究是黨員干部了解基層干部和群眾所在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而得出關于地區現狀及破題方向相關論斷的過程,是二者之間進行溝通交流、信息傳送的環節,而黨員干部與基層之間的信任程度會直接影響到二者的溝通效果。因此,基層干部和群眾對黨員干部的信任也直接影響到調查研究工作的實效。然而,一些黨員干部的調查研究工作僅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在基層造成了“領導年年來,問題年年在”的窘境,導致基層干部和群眾對于這種形式主義、淺嘗輒止的調查研究司空見慣,不再相信黨員干部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決心,因而即使基層干部和群眾在工作中需要上級領導的理解、關懷與幫助,也不愿開口訴說自己的困境,而是以同樣消極的態度應付上級的調研。

(二)制度層面:調查研究的相關制度尚未健全完善

第一,黨員干部日常事務繁雜,文山會海反彈回潮,督查、檢查、考核較多。新時代新征程上,全黨面臨著更加艱巨的任務,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深水區、攻堅期,各級黨政機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繁重任務,并且基于社會的發展進步,人民有了更高層次美好生活的需要,迫切要求提高公共服務的供給質量和水平,這對黨員干部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面臨日益繁雜的日常事務與愈加艱巨的改革發展任務,部分黨員干部出現了壓力過大、精力不足的問題。

第二,關于調查研究工作中的頂層設計亟待進一步完善。一方面,調查研究時常作為專項任務的形式密集出現,導致黨員干部的調查研究工作出現“運動式”傾向,以“完成任務”“完成指標”為目的,弱化了其作為一項必要的工作方法的作用。另一方面,關于調查研究的工作制度尚未完善,黨員干部在調研實踐中缺乏參考,對于這項工作的價值、原則、措施、評判標準等維度認識不足,因此在實踐中容易跌入“脫軌”“變味”的泥潭。

第三,決策過程中缺乏調查研究的步驟??茖W決策是立足國內國際復雜多變的“兩個大局”、處理好前進道路上風險挑戰的緊迫議題,決策的機制、程序、責任、方式直接影響了決策的水平。而當前由于缺乏制度約束,未能將調查研究作為決策的關鍵步驟,許多黨員干部“拍腦袋”決策、“書齋里”決策,最終致使決策脫離實際情況、脫離人民群眾的意愿。

(三)主體層面:黨員干部關于調查研究的錯誤理念及方法

第一,黨員干部在調查研究工作中出現種種問題的重要原因,在于一些黨員干部理想信念缺失。調查研究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黨的思想路線和工作路線的內在要求[7],而無論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還是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規范實踐,都與黨員干部理想信念的堅定程度息息相關。在具體的調查研究工作實踐中,一些黨員干部理想信念缺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出現弱化趨勢,導致其在工作中“以政績為綱”“以晉升為綱”,甚至不惜弄虛作假,逐步脫離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和方法,背離黨的思想路線、工作路線、群眾路線。

第二,致使黨員干部調查研究工作發生問題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其缺乏對于調查研究實質和要求的科學認識。由于黨員干部對于調查研究認識的不足,致使其未能在調查研究工作中擺正工作站位,而習慣了基于“領導”角色產生的工作風格、工作方式、思想意識,將“監督”“檢查”作為工作常態,不自覺地對基層“大談高見”,難以在調查研究工作中貫徹“甘當小學生”的態度,弱化了對“求知的渴望”。

第三,缺乏正確的方式方法,也是黨員干部調查研究工作發生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方式方法是影響調查研究結果的重要因素,正確的調研方式有助于黨員干部提高調查研究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黨員干部是調查研究實踐的主體,基層及基層實際情況是調查研究的客體,調查研究的方法、手段則是將調研主體與調研客體聯系起來的中介,中介的選擇與運用程度直接影響了調查研究的結果。例如,對于問卷調查來說,通過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可以獲取高效、全面、準確的數據,避免了人工計算中存在的效率低、誤差多的問題。

第四,一些黨員干部眼高手低、閉門造車,不能及時把握新形勢新情況,也是調查研究工作發生問題的重要因素。一是“本本主義”的影響,一些黨員干部基于自身已有的知識儲備,容易片面地相信自己的判斷,而不愿意花費時間低下頭去聽取不同的聲音。二是“經驗主義”的影響,一些黨員干部在實際工作中自以為遇見過類似的情況,便采取相似的措施,一法多用、陳陳相因,而“不能通觀客觀過程的全體,缺乏明確的方針,沒有遠大的前途,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見”[8]。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各類環境與條件日新月異,只有進行接續不斷地調查研究,才能真正掌握變幻莫測的實際情況。

三、黨員干部調查研究工作中存在問題的破解之策

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需要細致入微的調查研究作為支撐?;仡欬h的百年歷史,凡是全黨重視調查研究,實事求是地探究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就能夠做出利國利民的科學決策。因此,要在深入挖掘黨員干部調查研究工作中各類問題現象產生原因的基礎上,找到其破解路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繼續發揮調查研究的重要作用。

(一)增強黨性修養

習近平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強黨性,是我們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的重要保證?!盵9]要持續以大黨獨有的清醒和堅定進行黨的自我革命,增強黨性修養,切實發揮黨性修養的內化與滲透性功能[10],加強黨員隊伍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筑牢做好調查研究的堅實基礎。

第一,增強黨性修養,要深入貫徹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毛澤東在《關于調查研究的決定》中提出,主觀主義作風是一些黨員同志黨性不純的第一個表現,而“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密切聯系,則是一個黨性堅強的黨員的起碼態度”[11]361。實事求是不僅是黨的根本思想路線,也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立足客觀實際、符合發展規律、體現人民意愿的根本路徑,決定著黨的事業和生命。

第二,增強黨性修養,要進一步轉變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推動黨員干部找準工作站位,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藩籬?!皟灹甲黠L就是我們黨歷來堅持的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以及艱苦奮斗、求真務實等作風?!盵12]122它與調查研究的實踐相互聯系、相輔相成。深入一線進行調查研究是黨的優良作風的具體化表達和生動性彰顯,也正是黨的優良作風規定了調查研究的行為準則,保障調查研究工作的貫徹落實與深化發展。整體而言,前后相繼的調查研究實踐是鑄就黨的優良作風的重要因素,而黨的百年作風建設也不斷為調查研究注入強大力量。

第三,增強黨性修養,要不斷強化黨員干部的責任意識與擔當意識。習近平強調:“干部敢于擔當作為,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從政本分?!盵13]黨員干部要始終牢記黨和人民的囑托,牢記初心使命,時常以強烈的角色意識、宗旨意識反思是否存在“只想當官不想干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12]339的錯誤思想,在調查研究中積極承擔起第一責任,主動擔當積極作為,不斷提高研究對象的廣泛性、研究內容的針對性以及研究方法的科學性。

(二)站穩人民立場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背景下進行的調查研究與西方典型的實證主義調查研究,在立場上有著顯著差異。西方實證主義調查研究將被調查者僅作為客觀世界的一部分,屬于認識世界的工具范疇,而中國共產黨人的調查研究始終堅持鮮明的人民立場,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決定著調查研究的根本價值導向。習近平強調,在深入調查研究中“要拜人民為師、向人民學習,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接地氣、通下情”[4],真正站穩人民立場,這就要求在調查研究實踐中貫徹好群眾路線這一黨的根本工作路線,“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準確了解群眾的所憂所盼”[14],將人民群眾的利益貫穿到黨員干部調查研究工作的各個環節。

第一,要堅持調查研究為了人民,始終以人民群眾的真實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習近平指出:“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盵15]堅持調查研究為了人民,就是要將人民的福祉擺在首位,通過調查研究發現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將人民群眾的需求和意見反映上來,并把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體現在黨和政府決策的方方面面,致力于解決制約人民美好生活的障礙,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二,調查研究要堅持問計于民,虛心向人民群眾請教?!拔覀兊恼{査工作要面向下層,而不是幻想?!盵11]378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是黨的正確認識的源頭活水,要真正通過調查研究了解實情,推動黨的科學決策,就一定要讓調查研究深入人民群眾,既聽順耳話,又聽逆耳言。只有始終保持包容、謙虛的態度,才能真正聽到人民群眾的真心話、用好人民群眾這個“智囊團”。

第三,要讓人民群眾檢驗調查研究的實際成效。堅持以人民至上的價值導向貫穿調查研究工作的始終,既要體現于調研過程,又要體現于結果評判,把“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調查研究成效的根本標準。調查研究的成效,必然要在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中得到證實,凡是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解決了人民急難愁盼的調查研究,才是真正有價值、取得實際成效的調查研究。

(三)堅持問題導向

“領導干部有了敏銳的問題意識,才能善于發現問題,主動正視問題,深入研究問題,積極解決問題?!盵7]正視矛盾是解決矛盾的前提,只有深切認識到矛盾的本質,才能在推動矛盾解決中實現事物的發展。習近平強調,黨員干部在調查研究工作中務必要“堅持問題導向,增強問題意識,敢于正視問題,善于發現問題,既看‘高樓大廈’又看‘背陰胡同’,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14]。強烈的問題意識既體現了黨員干部的思想作風,又凸顯了其工作能力與領導能力,黨員干部在開展調查研究時應當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把解決實際問題作為調查研究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第一,在調查研究中堅持問題導向,要求黨員干部牢固樹立憂患意識,戒除妄自尊大的焦躁情緒,始終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工作作風,在實際工作中常懷警惕之心,以舍我其誰的責任意識與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推動工作,通過常態化調查研究查漏補缺,做好各項應急預案,努力將矛盾化解在萌芽階段。

第二,在調查研究中堅持問題導向,要求黨員干部勇于正視問題,對于已經暴露的重大問題要做到心中有數、實事求是、保持清醒,通過及時地調查研究深入剖析問題的本質,以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案,團結各方力量,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妥善對待、認真處理,防止問題的擴大與惡化。

開展調查研究所要面向的重點問題主要集中于《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中列出的12 個方面,即立足民族復興的戰略全局與波譎云詭的世界變局,貫穿改革發展穩定的各個環節,緊扣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意識形態、生態環境、國家安全等各個領域,聚焦全面從嚴治黨等重大問題,深入進行調查研究,剖析問題的本質和規律,進而找到解決矛盾的正確思路和科學方式,化解各類風險挑戰與潛在矛盾,夯實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現實根基。

(四)掌握科學方法

調查研究的方法直接影響了調查研究的實效,科學的調查研究方法有助于推動黨員干部在基層調研中把握到真實情況。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呈現出日益明顯的思想多元化、文化多樣化、網絡信息化等特征,對調查研究工作的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拔覀儚氖碌氖乔盁o古人的偉大事業,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盵1]20黨員干部在調查研究中要貫徹守正創新的理念,在堅持調查研究基本原則的前提下,不斷根據時代的發展與形勢的變化,將新型的科學技術引入調查研究全過程,拓展調研渠道、豐富調研手段、創新調研方式,提高掌握基層情況的速度、廣度、深度。

第一,拓展調查研究的方式方法選擇,在充分挖掘傳統調查研究方法的同時,深入探索與時俱進的調查研究方法。黨在長期的調查研究工作中積累了許多卓有成效的方式方法,這些方式方法是歷經實踐檢驗的科學方法,蘊含著歷久彌新的方法論價值,在黨的調查研究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傳統的調查研究方法有蹲點調查、開座談會、典型調查、實地走訪等,在新時代黨員干部的調查研究工作中要繼承好、發揚好這些方式方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發揮好前人的智慧。此外,也要不斷為傳統經驗注入新的時代內涵,推動當代先進的科學技術與傳統基層調研的有機融合,綜合運用統計學中新興的社會調查方法與分析方法以及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增強調查研究的時代感、科技感,提高調查研究的實效。

第二,對于調查研究方法的選擇,既要隨機應變,又要綜合運用。一方面,要“根據調查任務和要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調查方法”;另一方面,也要善于“把微觀調查和宏觀調查結合起來”,提高調研工作的效率和調研成果的質量。[16]例如,針對“盆景式”調研的類似情況,黨員干部可以適當采取突擊的形式,選擇深入一線蹲點、明察結合暗訪、靈活轉變路線等方式,以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態度研究真實情況,不給“盆景式”調研以可乘之機。

第三,堅持調查研究的根本原則。習近平指出:“不管通信手段多么發達,有多少了解情況的其他渠道,都不能替代親自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進行實地的調查研究?!盵17]調查研究的方式多種多樣,但其根本目的是唯一的而非多元的,這就決定了無論是傳統的調查研究方式,還是注入了新的科技因素的調查研究方式,都有其貫穿始終的根本原則,那就是深入一線、實事求是。

(五)強調系統觀念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任何事物都是由多個要素組成的有機整體,各個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調查研究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工作方法,同樣以系統的形式存在。因此,要堅持以科學的唯物辯證法指導調查研究實踐,就要基于系統思維,運用聯系和發展的眼光觀察分析調查研究的過程,進而把握其本質和規律。調查研究分為調查與研究兩個階段,二者互為表里、密不可分,離開了調查的研究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離開了研究的調查也就喪失了歸宿和價值。調查是獲取信息、界定癥候的階段,而研究是分析信息、找到癥結的階段,二者前后相繼、相輔相成,構成調查研究的完整過程。習近平強調,“要注重調研成果轉化運用,在調查的基礎上深化研究”,將二者緊密結合,“防止調查多研究少、情況多分析少,提出的對策建議大而化之、空洞抽象、不解決實際問題”[14]。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推動調查研究的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實效。

第一,在調查研究工作中堅持系統觀念,要求黨員干部注重系統的過程性與整體性,切勿將二者割裂開來。黨員干部在調查研究工作中,必須先以認真細致的態度對基層情況進行調查,聽到基層的真實聲音、把握基層的整體情況;再以嚴謹、鉆研的科學態度進行深入地分析研究,找到導致基層難題出現的系列緣由。黨員干部要切實完成調查與研究的各個過程,進而為科學決策提供完整、準確、真實的數據支撐。

第二,在調查研究工作中堅持系統觀念,還要求黨員干部始終以發展、開放的態度對待調查研究,及時更新數據、革新觀點,避免調查研究中“刻舟求劍”問題的出現。毛澤東強調:“事物是運動的,變化著的,進步著的”,相應的,調查研究也是長期的,“今天需要我們調查,將來我們的兒子、孫子,也要作調查”[11]378。習近平同樣指出,“要堅持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系地而不是單一孤立地觀察事物,妥善處理各種重大關系”[18]。這就要求黨員干部要根據時間、地點、條件的變化不斷推進新的調查研究實踐,以保證準確把握客觀實際,真正掌握規律,精準有效施策,切實提高以調查研究應變局、開新局的能力。

(六)加強制度建設

“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而“如果不堅決改革現行制度中的弊端,過去出現過的一些嚴重問題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現”[19]。只有不斷加強完善與調查研究相關的制度建設,才能保證調查研究工作的常態化進行,確保黨和國家出臺的路線方針政策始終具有科學性、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習近平高度重視調查研究的常態化、制度化,一系列黨章黨規黨紀都對調查研究作出了明確要求。2012 年12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的中央八項規定,其中首先強調的就是要改進調查研究?!蛾P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明確規定,“要堅持領導干部調查研究、定期接待群眾來訪、同干部群眾談心、群眾滿意度測評等制度”[20]。2022 年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中規定黨的各級領導干部要“認真調查研究”,在工作中做到“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21]。在黨的二十大報告的起草過程中,按照黨中央部署,54 個單位承擔重點課題調研任務,圍繞26 個專題開展調研,形成80 份調研報告,共計132.7 萬字,使其“真正成為堅持走群眾路線、充分發揚民主、集中全黨全國人民智慧的過程,成為深入調查研究、總結實踐經驗的過程,成為充分解放思想、廣泛凝聚共識的過程”[22]。然而隨著世情、國情、黨情的不斷變化,要持續加強對于調查研究相關制度的建設與完善,著力提高調查研究的科學化水平。

第一,完善決策流程,堅持和完善重要決策調查研究論證制度。將調查研究貫穿于黨和國家決策全過程,在決策中做到先調查再討論、先知情再謀劃,是保證有關決策部署科學性的重要前提。這就要求在決策的各個階段,要充分深入基層、多措并舉,廣泛聽取基層群眾的意見,摸清實情、挖準病根,真正做到不調研不決策、先調研后決策,防止和克服“決策前拍腦袋、決策時拍胸脯、決策后拍大腿”的情況發生。

第二,明確調研任務,堅持和完善黨員干部的調查研究工作制度。要明確黨員干部進行調查研究的時間、任務以及相關要求,將調查研究的完成情況引入黨員干部的績效考核,對未按時完成調查研究任務的黨員干部進行責任追究,以達到真正約束黨員干部調查研究工作經?;?、常態化的目的。

第三,夯實組織基礎,堅持和完善黨員干部的聯系點制度。黨員干部不僅要“身入”基層,更要“心至”群眾,真心實意為群眾解難事、辦好事。通過建立聯系點的方式,黨員干部可以與人民群眾零距離接觸、與基層干部面對面交流,從而加深對聯系點的了解,發現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推動落實科學決策、民主決策。

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旗幟指引工作實踐的必然要求,也是堅持以黨的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推動工作的現實需要。從毛澤東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重大命題,到習近平提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的重要論斷,充分彰顯了百年大黨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的清醒頭腦和優良作風。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使命,就要一以貫之地將調查研究這一黨的“傳家寶”傳承下去,始終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做好做實調查研究上下真功夫、下苦功夫、下深功夫。

猜你喜歡
調研黨員干部群眾
多讓群眾咧嘴笑
黨員干部要“心強身壯”
人大黨員干部要當好“四個表率”
人大到基層調研應做到“三不”
調研“四貼近” 履職增實效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黨員干部怎樣用好微信群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腳踏實地扶貧調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