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以來黨風政風監督工作的演進歷程和經驗啟示

2023-02-08 17:21李雪勤
廉政文化研究 2023年6期
關鍵詞:政風黨風作風

王 冠,李雪勤

(中國紀檢監察學院,北京 100194)

黨風政風監督是紀檢監察職責的重要方面,其工作內容聚焦黨風政風,其屬性重在“監督”。[1]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黨風政風建設,在各時期都注重加強監督促進黨風政風更好發展。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八項規定為切入點,牢牢抓住作風建設這條主線,持之以恒反“四風”樹新風,使黨風政風為之一新,黨心民心為之大振,書寫了“全面從嚴治黨”新篇章,推動了黨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因此,深入研究黨風政風監督工作對于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對于發揮黨風政風監督在黨和國家治理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長期以來,關于黨的作風建設的研究極為豐富,重要成果不勝枚舉。大致可分幾個方面:一是對黨的領袖關于黨風建設重要思想的闡釋;二是對黨風建設理論與實踐關系的研究;三是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實踐的研究。豐碩的成果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只是關于黨風政風監督工作發展歷程方面的專門研究較少。黨風政風監督是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紀檢監察機關整合內部監督力量、加強紀檢監察專責監督與其他方面監督的銜接協調、強化監督合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值得專門研究。因此,本文系統梳理了改革開放以來黨風政風監督工作的演進歷程,深入探討其中蘊含的經驗啟示,以期為后續研究與實踐工作提供參考。

一、黨風政風監督工作的基本內涵

在紀檢監察工作范疇中,“黨風”“政風”“糾風”是一組關系緊密的概念?!包h風”指黨的作風;“政風”指政府的作風。黨風政風是由里及表的關系,具有內在一致性?!包h風政風監督”是一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政治工作——紀檢監察機關監督發現并敦促解決黨風政風方面的問題,促進端正黨風政風,保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凹m風”是“糾正不正之風”①監察范疇的“糾風”最初指“糾正經濟領域的不正之風”,1990 年3 月,七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其界定為“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2004 年1 月,十六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進一步將其發展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的簡稱。糾風工作是行政監察時期的重要工作,性質就是政風監督。[2]

當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設有“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綜合協調黨風政風監督工作,推動作風建設;明確其9 項工作職能,即“6 項綜合協調”+“1 項綜合分析”+“1 項專項檢查”+“1 項工作指導”。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綜合協調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國家法律法規等情況的監督檢查;綜合協調執行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糾正四風、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精神、整治群眾身邊和扶貧領域的腐敗和作風問題;綜合協調黨內監督問責方面工作。[3]從上述規定來看,黨風政風監督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廣、內容豐富、責任重大的政治性、綜合性工作。

改革開放以來,黨風政風監督工作的演進大致可歸納為:四個時期,三個機構,兩條路徑,一體整合?!八膫€時期”是指改革開放初期(1978.12—1989.06),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至十五大時期(1989.06—2002.11),黨的十六大至十七大時期(2002.11—2012.11),黨的十八大以來(2012.11 至今)?!叭齻€機構”分別是黨風廉政室、糾風室(國務院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黨風政風監督室?!皟蓷l路徑”是指黨風工作、糾風工作各自在紀律檢查、行政監察路徑上發展。一方面,黨風工作貫穿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改革開放后,黨風廉政建設被納入紀律檢查工作范疇。另一方面,糾風工作肇始于1990 年代,是對政府工作的規范,屬于行政監察工作范疇?!耙惑w整合”是指新時代以來,隨著紀檢監察機關“三轉”和體制改革深化,黨風、糾風等工作和機構被一體整合到“黨風政風監督”框架之中。

二、改革開放以來黨風政風監督工作的演進歷程

(一)改革開放初期(1978.12—1989.06)

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重新恢復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要求將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貫穿改革開放全過程。1977 年7 月,鄧小平同志指出,要搞好我們的黨風、軍風、民風,關鍵是要搞好黨風。[4]1977 年8 月,鄧小平同志在黨的十一大上明確提出,我們一定要恢復和發揚毛主席為我們黨樹立的群眾路線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民主集中制的優良傳統和作風。[5]

1978 年12 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中央紀委恢復成立,并明確根本任務就是維護黨規黨法,切實搞好黨風。[6]1982 年9 月,黨的十二大黨章規定首次把整頓黨風規定為紀委的主要任務之一。②《中國共產黨章程》(1982年9 月6 日)第四十四條,黨的中央和地方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重要的規章制度,協助黨的委員會整頓黨風,檢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的執行情況。1987年10 月,黨的十三大首次提出“從嚴治黨”方針。[7]改革開放初期的端正黨風工作,主要包括恢復和確定黨內政治生活準則,清理“三種人”,開展整黨全面整頓黨的作風和組織,糾正黨內不正之風和新的不正之風等。[8]這一時期的黨風工作,一方面修復了被“文革”破壞的黨內政治生態,另一方面也契合了新的形勢發展需要。

(二)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至十五大時期(1989.06—2002.11)

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把作風建設提高到了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戰略高度,千方百計密切黨和人民群眾的聯系。這一時期,黨風、糾風工作呈現出各有側重,齊頭并進的特點。根據“經濟要繁榮,黨政機關要廉潔”①1988 年3 月15 日,黨的十三屆二中全會提出“經濟要繁榮,黨政機關要廉潔”。的要求,黨風監督工作側重抓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并建立起黨風廉政責任制;糾風工作側重對政府行為的監督,更關注涉及民生的有關問題。

黨風建設方面。1989 年7 月,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關于近期做幾件群眾關心的事的決定》②《關于近期做幾件群眾關心的事的決定》(1989 年7 月25 日)(中發[1989]6 號):一、進一步清理整頓公司。二、堅決制止高干子女經商。三、取消對領導同志少量食品的“特供”。四、嚴格按規定配車,禁止進口小轎車。五、嚴格禁止請客送禮。六、嚴格控制領導干部出國。七、嚴肅認真地查處貪污、受賄、投機倒把等犯罪案件,特別要抓緊查處大案要案。,以正黨風、做實事,切實回應人民群眾關切。1990 年3 月,十三屆六中全會作出《關于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系的決定》[9];10 月,《關于加強黨風和廉政建設的意見》要求建立健全黨風和廉政責任制,一級抓一級,層層落實。[10]1992 年10 月,十四大黨章寫入“黨風問題、黨同人民群眾聯系問題是關系黨生死存亡的問題”,強調作風問題是重要的政治問題,并指出黨風和廉政建設是執政黨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全黨的共同任務,必須堅持全黨抓。各級黨委要建立黨風和廉政建設責任制,切實加強對紀檢工作和黨風、廉政建設的領導。[11]1993 年8 月,中央紀委二次全會首次將黨風政風提升到“三項工作格局”層面——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查辦大案要案、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12]1995 年8 月,中央紀委開展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試點。[13]1998 年11 月,中央印發《關于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14]。2001 年9 月,黨的十五屆六中全會首次專題研究作風建設,作出《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要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反對因循守舊、不思進??;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反對照抄照搬、本本主義;堅持密切聯系群眾,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反對獨斷專行、軟弱換散;堅持黨的紀律,反對自由主義;堅持清正廉潔,反對以權謀私;堅持艱苦奮斗,反對享樂主義;堅持任人唯賢,反對用人上的不正之風。[15]“八堅持、八反對”在繼承黨的優良作風的基礎上,形成了具有時代氣息的新內容,給作風建設注入新活力,是全面加強和改進黨風建設的行動綱領,標志著對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黨的建設規律達到了新的認識水平。[16]這一時期的黨風建設,一是加強糾正黨內不正之風,著力解決反映強烈問題,做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事。二是建立黨風和廉政責任制,狠抓領導干部廉潔自律,規范黨員干部從政行為。三是開展“三講”黨性黨風教育活動。[17-18]

糾風工作方面。1990 年3 月,黨的十三屆六中全會要求堅決剎住行業不正之風;國務院向七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大力整頓和堅決糾正部門和行業的不正之風”,正式提出“糾風”的概念③“糾風”最初指“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2004 年1 月,十六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將其界定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11 月,成立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簡稱國務院糾風辦),設在監察部,負責全國糾風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監督檢查工作。[19]此后,糾風工作在全國普遍展開。1993 年1 月,中央紀委與監察部合署辦公,新設黨風廉政建設室,統一負責黨風、糾風工作。[20]1997 年4 月,李鵬總理指出糾風工作是反腐敗斗爭中的重要工作,對于促進改革、發展和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00 年3 月,朱镕基總理對十年來的糾風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為糾風工作指明發展方向。同年,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室(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從黨風廉政建設室分設出來。這一時期的糾風工作,一方面開展大量專項治理。例如,清理各種亂收費,減輕農民負擔,治理公路“三亂”,治理“小金庫”,制止黨政機關無償占有企業錢物,整治公款出境旅游,整治中小學亂收費,整治醫藥購銷中不正之風,減輕企業負擔等。另一方面加強部門和行業作風建設。例如,加強職業道德建設,開展社會服務承諾制,創建文明行業,民主評議行風等。[21]

(三)黨的十六大至十七大時期(2002.11—2012.11)

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作風建設納入黨建總布局,夯實制度基礎,以實際行動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黨風建設方面。2002 年11 月,黨的十六大強調,推進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2003 年12 月,《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頒布,為黨風建設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2007 年1 月,胡錦濤同志在十六屆中紀委七次全會上,首次專門對領導干部作風提出八方面的要求——勤奮好學、學以致用,心系群眾、服務人民,真抓實干、務求實效,艱苦奮斗、勤儉節約,顧全大局、令行禁止,發揚民主、團結共事,秉公用權、廉潔從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22]2007 年10 月,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把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并列為“五大建設”[23],并在其后寫入十八大黨章[24]。2009 年9 月,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四個大興”——大興密切聯系群眾之風,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大興艱苦奮斗之風,大興批評和自我批評之風。[25]這一時期的黨風建設,著力于抓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開展了一系列專項整治。例如,整治收送現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和借婚喪嫁娶收錢斂財,整治黨員干部賭博,整治領導干部借房改以權謀私,開展“三項清理”,清理黨政機關樓堂館所建設,整治各種奢侈浪費行為等。[26]

糾風工作方面。2004 年1 月,十六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將“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發展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大大拓展了糾風的內涵和工作空間。2007 年3 月,溫家寶總理指出,糾正不正之風關鍵在建立制度。這一時期的糾風工作繼續服務于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一方面,強化對政府行為的監督。例如,制止公款出境旅游,治理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治理“小金庫”,治理慶典研討會論壇過多過濫,治理公車問題等。另一方面,著力糾治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例如,征地拆遷、減輕農民負擔,糾正教育、醫療、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管理、執法司法和保障性住房建設等方面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27-28]

(四)黨的十八大以來(2012.11 至今)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馳而不息加強作風建設的實踐中,不僅形成了豐富厚重的理論,還創造性解決了新形勢下改進作風重點抓什么、怎么抓的問題,找到了治理作風頑疾的現實路徑。

2012 年12 月,《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規定》開啟新一屆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局面,成為全黨遵循的基本政治規矩。習近平總書記將八項規定作為改進作風的第一步,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開啟了一場正風肅紀、激濁揚清、刷新吏治的作風之變,取得了重大歷史性成就,兌現了政治承諾,回應了人民群眾期盼。黨的十八大時期,以《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為代表的一系列黨內法規,為新時代作風建設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2016 年10 月,《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重申嚴明黨的紀律、民主集中制、實事求是、密切聯系群眾、理論聯系實際、批評和自我批評等作風要求。2017 年12 月,黨的十九大提出,加強作風建設必須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增強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厚植群眾基礎。[29]2022 年10 月,黨的二十大向全黨發出“三個務必”號召,并進一步要求,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30],為新時代黨風政風監督指明了發展方向。

這一時期的黨風政風監督工作,以小切口,實現大轉變。經過十年的常抓不懈,貫徹八項規定、反“四風”樹新風等工作深刻改變了黨風贏得了民心,不正之風離黨越來越遠,人民群眾和黨越走越近。一方面與黨的教育實踐活動相結合,提升工作效果。例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為民務實清廉”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等。另一方面與重大戰略部署相結合。例如,在脫貧攻堅、六穩六保、救災抗疫過程中,聚焦整治各種作風問題,確保中央重大部署落實落地。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過網站連續定期公布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匯總情況,有力地推動了新時代作風建設高質量發展。

整合黨風政風監督部門。中央紀委于2013、2014 年兩次調整內設機構,將執法監察室、糾風室(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黨風廉政建設室、績效管理監察室整合為黨風政風監督室。2018 年3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新設黨風政風監督室。從這個意義上講,盡管“糾風”“執法監察”“廉政監察”“效能監察”作為曾經的行政監察工作專有詞已經消失,但其所指代的工作內容仍然以“黨風政風監督”的形式蘊含在紀檢監察工作之中。

三、改革開放以來黨風政風監督工作的經驗啟示

(一)黨的作風事關黨的生死存亡和事業的興衰成敗

黨風問題關系執政黨的生死存亡。[30]因此,中國共產黨始終高度重視作風建設并將其置于黨的建設的重要位置。作風建設是中國共產黨不斷發展壯大、戰勝困難、奪取勝利的重要保證——以“延安作風打敗西安作風”保障黨渡過低潮迎來曙光,以“兩個務必”保障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以“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保障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搭建起完整工業體系,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啟改革開放新時期的繁榮穩定,以“三個務必”和永遠在路上的作風建設保障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徹底結束了文革“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路線,高度重視抓作風建設,高度重視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黨的作風煥然一新,作出改革開放重大決策,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推進提供了重要保障。[31]改革開放之初,面對來勢很猛、蔓延迅速的黨內不正之風,陳云同志指出,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黨風必須抓緊搞永遠搞。[32]進一步把黨風問題的極端重要性擺到全黨面前。1983 年10 月,黨的十二屆二中全會決定開展“整黨”對作風和組織全面整頓。糾正不正之風既是“整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反腐敗斗爭的重要內容。[33]13-151989 年后,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迅速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實行一系列重要舉措,切實改進黨風政風。在改革開放全過程,黨始終不遺余力地加強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并致力于以加強作風建設解決現實問題,保障事業發展。新時代以來,黨中央從加強黨風政風建設入手,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使黨風為之一新民心為之一振,極大地增強了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號召力,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重要保障。這些歷史和現實反復啟示我們,黨的作風不但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也是黨發展壯大的根本原因,決定著黨的事業的興衰成敗。

(二)黨風政風監督旨在保持黨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

深刻認識和把握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保持血肉聯系,是黨立于不敗之地的根基。如果我們脫離群眾、失去人民擁護和支持,最終也會走向失敗。[34]只有不正之風離黨越遠,群眾的心才能和黨越近。因此,黨風政風監督必須把保持黨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作為目的,通過加強監督,確保始終走群眾路線,站穩人民立場;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多干讓人民滿意的好事和實事;堅決懲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讓人民群眾有感;保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傳統,與人民群眾甘苦與共。

以辦實事見實效作為黨風政風監督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廣大人民群眾對黨風政風的感知,主要來自身邊人的表現和身邊事的變化。在紀檢監察諸多工作中,黨風政風監督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最為緊密。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相對于“老虎”群眾對“蠅貪”感受更直接。因此,中央始終堅持黨風政風監督工作要關注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方面,著力于做實事見實效,以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通過清理整頓公司,制止高干子女經商,取消“特供”,嚴格配車,禁止請客送禮,清理亂收費,治理公路“三亂”,治理中小學亂收費等具體工作為切入口,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并不斷拓展黨風政風監督工作內容。新時代以來,黨中央以八項規定為切入點,以改進作風為突破口,反“四風”樹新風,以鍥而不舍的釘釘子精神將黨風政風監督做實做細,以實實在在的改變與成效回應人民群眾的訴求與期盼。

以人民群眾的滿意度衡量黨風政風監督的效果。鄧小平同志指出,黨的各項政策和工作必須以人民擁不擁護、高不高興、答不答應、贊不贊成作為考慮和處理問題的出發點。[35]江澤民同志強調,只有人民,才是我們工作價值的最高裁決者。[36]胡錦濤同志要求,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和公仆意識,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37]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讓人民群眾滿意是黨做好一切工作的價值取向和根本標準,也是衡量黨風政風監督效果標準。因此,黨風政風監督必須以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為目標,以人民群眾的滿意度為衡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38]

(三)黨風政風監督的根本定位是政治監督

紀委監委是政治機關,黨風政風監督是政治監督。黨風政風監督必須堅持政治監督的根本定位,旗幟鮮明的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聚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站在講政治的高度開展一切工作。黨風政風監督部門具有綜合協調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決議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等情況的監督檢查、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執行、推動管黨治黨政治責任落實等職能。黨風政風監督工作要把督促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作為政治監督的重點,堅持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決保障政令暢通。

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做好政治監督與堅持人民至上的內在邏輯和價值追求是一致的。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服務人民,與人民血肉相連、始終命運與共。正如習近平同志指出的,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因此,黨風政風監督要著力于細微,始終堅持把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小事、實事納入工作范圍,致力于解決那些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千方百計讓人民群眾滿意。在黨風政風監督工作中,要將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讓人民滿意統一起來,就是做好政治監督實現政治效果的直接體現。

(四)黨風政風由里及表需要一體監督

黨風是一個政黨理念宗旨的具體化、風格化表征。黨風為“里”,政風為“表”,兩者表里一致,由內及外,密不可分。各時期的黨風、政風監督工作雖然內容各有側重,但工作目標和價值追求是一致的。因此,對黨風政風的表現和影響需要一體把握和理解,對黨風政風的問題需要一體監督。

紀檢、監察分立體制下,黨風、政風監督先后起步。中央紀委恢復成立之初,就把黨風監督作為主要任務。從十二大黨章規定的“協助黨委整頓黨風”,到十九大黨章規定的“協助黨委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風建設”,黨風工作始終是紀律檢查機關三項主要任務之一。監察部成立后,國務院就將政風監督納入其工作范疇。1990 年起開展的糾風工作,既是行政監察的重要職責,也是中國政府廉政建設的重要舉措。

紀檢監察合署體制下,黨風政風一體監督。1993 年8 月,中央紀委二次全會構建的“三項工作格局”是對黨的紀律檢查工作、政府的行政監察工作的再平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是面向全黨的黨風監督;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是面向各級國家機關各部門、公用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的政風監督工作;查辦大要案,則是統合紀檢監察兩方面。新時代以來,中央紀委根據形勢任務需要,統合黨風廉政、糾風、執法監察、效能監察等相關工作,構建了黨風政風一體監督體制機制。

(五)不正之風和腐敗同根同源需要同查同治

2013 年6 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首次提出解決“四風”問題。自此開啟新時代黨的作風建設新篇章,進入“風腐一體”[39]糾治新階段。

不正之風和腐敗同根同源,相互交織。2021 年1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強調,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交織,“四風”成為腐敗滋長的溫床。大量案件表明,絕大多數腐敗的形成都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暗溁汲7e于忽微”,領導干部腐化變質往往始于不拘小節的作風失范,逐漸由“風”變“腐”,突破底線,最終受到黨紀國法制裁。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風腐之間同根同源,互為表里,時刻警覺兩者只是程度差別,倘若姑息縱容,稍假時日必會由風變腐。因此,紀檢監察機關必須高度重視風腐一體的現實風險和嚴重危害,前移監督關口,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漸。

堅持系統觀念,深化風腐同查同治。2022 年10 月,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把握作風建設行業性、階段性、地區性特點,抓住反復出現的問題深化整治,推進作風建設常態長效化。[30]11 月,《關于貫徹黨的二十大部署要求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深化糾治“四風”工作的意見》強調,對風腐一體問題深挖細查,健全風腐同查的工作機制。糾“四風”和反腐敗是同向發力,相輔相成的,同查是方法,同治是目的。紀檢監察機關既要嚴肅查處不正之風及其背后的腐敗問題,還要在查處腐敗案件中深挖細查“四風”問題,通過強化系統觀念,準確把握風腐同源一體的重要特征,統籌糾治,才能取得更好治理效果。

(六)黨風政風監督的基本形式是“常專結合”

改革開放以來,黨風政風監督的基本形式是“經常工作+專項治理”[33]102-109。紀檢監察機關將經常工作與專項治理相結合,以實現更好的治理效能。一方面,開展經常工作,發揮黨風政風監督的長效性;另一方面,開展一輪輪專項治理,集中整治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迫切問題,及時回應人民群眾關切。

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牢牢牽住作風建設“牛鼻子”,從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高度,將黨風政風監督寓于黨和國家工作的方方面面,突出“常長”,一抓到底,以釘釘子精神持續治理頑瘴痼疾。這一時期的黨風政風監督工作包含著一系列專項治理。例如,堅決落實“八項規定”精神[40],馳而不息糾正“四風”①2013 年6 月18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強調,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聚焦到作風建設上,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整治公款消費問題;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嚴查奢靡之風、超標配房配車,借機斂財等問題;[41]在“兩學一做”中抓黨章和看齊意識,實現作風、紀律、思想的進步;[42]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中查處亂作為、不擔當問題,糾正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作風;[43]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進行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整治;[44]在脫貧攻堅中“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并“把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作為巡視巡察工作重點”[45]。這些專項治理,都突出了端正黨風政風、糾治歪風邪氣的要求。[46]

(七)黨風政風監督永遠在路上

對黨風政風問題的認識不斷深化。1941 年的延安整風運動中,毛澤東同志首次系統提出黨的三大作風——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自我批評的作風。1949 年3 月,解放戰爭勝利前夕,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強調“兩個務必”。1952 年2 月,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同志為松江省委題詞“不要沾染官僚主義作風”[47]。這一方面表明,中央始終高度關注黨和政府中存在的作風問題,并時時加以警醒;另一方面說明,作風問題是一種久治難愈、周而復始的政治慢性病,要確保藥不能停。改革開放初期,針對“黨風不正”問題[48],黨的十二大要求,通過整黨切實糾正不正之風,實現黨風的根本好轉。②《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1982 年9 月1 日):從這次代表大會到下次代表大會的五年間,我們要根據上述總任務的要求……認真整頓黨的作風和組織,爭取實現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根本好轉,實現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實現黨風的根本好轉。為實現這一目標,盡管黨的各級組織下了很大功夫,但黨內不正之風反而有所蔓延擴散,還出現了新的不正之風。[33]13-15究其原因,主要是當時對作風問題認識不到位,直接影響了工作思路、方式和效果。一是急于求成。中央認識到黨風問題的嚴重性,因而求治心切,但沒認識到問題的頑固性,仍希望通過運動一蹴而就解決問題。二是歸因錯誤。最初將作風問題簡單歸咎于“文革”,而沒有意識到新時期也會有新問題。在向市場經濟過渡時期,很多計劃經濟時代沒有的新問題出現了,比如“六股風”①“六股風”是指六個方面的問題:爭相購買和更換進口小轎車,濫派人員出國,黨政干部揮霍公款到處旅游,鋪張浪費請客送禮,黨政干部在工資和機關集體福利以外獲取不正當的收入,黨政機關、領導干部及其子女配偶利用職權和各種方便違反規定經商牟利。、受賄、利用雙軌制倒買倒賣等。三是目標設定“向后看”。當時提出了“恢復到五十年代最好時期的黨風”的目標。[49]這種思路顯然具有明顯的時代局限性??傮w上看,當時提出“根本好轉”的目標是欠妥的。[50]1988 年3 月,喬石同志在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指出,黨風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全黨進行堅持不懈的努力。糾風要貫穿改革、開放全過程。黨風建設必須作為經常工作,不搞運動。[51]客觀地講,作風問題既是黨性問題,也是人性問題。因此,對黨風政風問題要有清醒客觀地認識,只要問題不斷翻新變化,監督工作就注定永遠在路上。

黨風政風監督的關鍵在于“常長”。中國共產黨要永葆先進性、純潔性和生機活力,要實現永續執政,就必須一刻不停地推進黨風政風監督,以標本兼治的理念正風肅紀反腐,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完善、革新和提高的能力,這樣才能跳出歷史周期率,引領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行穩致遠。習近平同志深刻指出,黨風政風監督的關鍵在于“常長”——在改進作風問題上,我們不能退,也退不得,必須保持常抓的韌勁、長抓的耐心,在堅持中見常態,向制度建設要長效。[52]“常長”不是低水平的重復,而是高質量發展,不僅是對初心信仰的堅守和持續作正確的事,更重要的是不糊弄——在重復中堅持改進每個細節,日積月累持續優化。只要步步為營,年年有成,就能積小勝為大勝[53],就能使新時代的黨風政風煥發新形象新氣象。

猜你喜歡
政風黨風作風
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遵循——《搞好黨風的幾個問題》
“三老四嚴”作風誕生記
廉政文化涵養廉潔政風
加強和改進黨風廉潔宣教工作的探索與思考
——以樂山市中區為例
“七一”高歌新黨風
提能增效轉作風 真抓實干譜新篇
從嚴從實抓作風 力促落實求實效
學先進 轉作風 抓落實
老百姓心中有桿秤
——全省政風行風群眾滿意度測評調查側記
乘長風兮破萬里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