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基層黨校高質量教學的問題與路徑探究

2023-02-09 23:05孔劍寒
貴陽市委黨校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黨校課程體系高質量

孔劍寒

(中共江陰市委黨校,江蘇 無錫 214413)

202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慶祝大會暨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強調,各級黨校必須堅守“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的初心,要遵循“從嚴治校、質量立?!钡囊?,要充分發揮黨?!皟艋鳌薄按笕蹱t”和“風向標”的作用。[1]這不僅為新時代黨校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引,也對新時期黨校工作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以高質量的教學推動新時期黨校干部教育培訓的提質增效,既是對黨校初心使命的生動踐行,也是提升黨校辦學質量的內在要求,更是把握新時期黨員干部教育規律的重要遵循。作為承擔著培育廣大基層黨員干部重要使命的基層黨校來說,高質量地推進基層干部教育培訓事業發展,也成為擺在基層黨校面前的一大課題。

一、當前基層黨校高質量教學面臨的問題挑戰

近年來,雖然不少基層黨校都在大力開展教學改革、積極引進多元化教學方法,但總體看來,基層黨校在教學內容、方式和設計上仍然存在不少問題,難以滿足新時期學員的多元化、高質量需求。

(一)教學內容與學員高質量需求存在差距

一是教學內容缺乏生動性、現實性。講授法作為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是目前基層黨校教學的主要方法。雖然近些年不少基層黨校通過教學改革使教學質量得到一定提升,但仍然存在教學內容偏理論化和形式化、缺乏生動性和現實性的問題。如有的基層黨校教師在授課時常常用文件解讀文件、用領導話語證明觀點、用經典著作詞句疊加分析,或者將其他教師的教學內容進行拼湊堆砌,缺乏自身的理解創新和深耕鉆研,難以真正將內容講透、講深、講精,對一些水平較高的學員來說,常常會感覺聽了“沒收獲、沒興趣”;還有的基層黨校雖然邀請了不少名師大咖,提升了教學的理論性和厚重性,但往往會缺乏一定的現實針對性,容易讓學員產生理論和現實脫節的感覺;還有的課程內容雖然很有時代性、理論性,但由于教師缺乏生動教學語言的轉化,最終也難以激發學員的興趣。

二是教學方法缺乏多樣性、時代性。創新教學方法是提高黨校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近些年,不少基層黨校都在積極探索現場教學、訪談教學、體驗教學、模擬教學等教學方式,但從新時代干部教育的新需求和新特點來看,仍然缺乏多樣性和時代性。有的黨校雖然在努力探索嘗試新的教學方法,但由于教師動力不足、教學資金不充裕、教學難度較高等原因,最終還是“喊得多、做得少”,不少仍停留在觀望和探索階段,新教學方式的運用進展非常緩慢。還有的黨校雖然探索出了不少新的教學方式,從形式上看確實很創新、很豐富,但由于教學活動設計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性結合不緊密、教學內容與學員的現實需求性不匹配,最終導致教學達不到理想效果。

三是教學設計缺乏針對性、特色性。教學設計是黨校教學管理的重要方面,科學系統、靈活有效的教學設計對黨校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傮w看來,基層黨?;径寄芫劢怪鳂I主課開展教學設計,但在針對不同班次的個性特征和學員的問題需求方面還缺乏一定特色性和針對性。如有的黨校在教學設計中往往從教師思維出發,在專題設計上缺乏一定的調查研究和問題導向。還有黨校在教學設計時,針對不同班次往往選擇相似的課程體系,缺少對不同班次的個性關注、需求關注。有的黨校雖然已經開始注重針對性,也做了相應的教學設計和調整,但由于經費不足、人手缺乏、教師能力不夠等主客觀因素導致授課效果不理想。

(二)教師能力與教學高質量要求不夠匹配

一是理論功底不深厚,學術轉化能力有欠缺。深厚的理論功底是黨校教師做好教學的基礎,沒有一定的理論學術功底,就難以傳遞出教學的深度和厚度,也難以引發學員的共鳴和思考。但整體看來,不少基層黨校教師普遍存在學術理論功底不深厚的問題。一方面,部分資深教師已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授課模式和風格,找到了自己的“教學舒適圈”,雖然能講清楚理論政策是什么,但由于前期學術積淀不深厚、后期研究主觀能動性缺乏,往往無法講清楚理論政策背后的學理支撐和學術邏輯,給人感覺看似什么都能講但卻又難以講深講透。另一方面,部分年輕教師雖具備一定學術功底,但由于學科知識不系統、理論前沿不追蹤、政治問題不敏感等,往往難以找到所學專業與黨校課程設置之間的連接點。對一些學術理論、政治問題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善于把現實問題轉化為學術問題,對學員從實踐中帶來的重大問題和工作疑惑無法進行有學術依據的針對性回答,所以不少基層黨校也出現了年輕教師在較長時間內都難以“站得住”“站得穩”教學講臺的問題。

二是教學語言不生動,語言轉化能力有欠缺。教學語言是教學藝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黨校教師教學基本功的重要展現,只有“講”好才能真正實現教學內容高效轉化和傳遞。近年來,雖然基層黨校教師隊伍不斷擴大,師資培訓力度也在不斷增強,但仍然有相當一部分基層教師在授課語言和授課藝術上把握不夠,難以將抽象枯燥的學術話語轉化為鮮活生動的課堂語言,無法用“接地氣”的語言將“高大上”的理論問題、政策方針詮釋清楚;有的課堂雖具備一定的思想性和理論性,但由于缺乏語言的藝術性,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尤其是一些年輕教師,雖然具備一定的學術理論功底,但教學語言習慣性地偏理論化、學術化,難以將理論語言大眾化、學術思維通俗化、復雜問題簡單化,最終影響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三是基層調研不深入,實踐轉化能力有欠缺。調查研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礎,也是提高黨校教學水平和質量的重要方法,但實踐經驗缺乏卻是基層黨校老師普遍存在的短板,這對于剛從事黨校教育工作的年輕教師來說尤為突出,不少教師都是從“學?!钡健皩W?!?,缺乏一定的工作經歷和實踐經驗。近年來,許多基層黨校開始重視實踐調研,但也僅僅是組織前往相關地區參觀考察或到其他單位部門開展座談交流。調查前并未帶著學理問題,調查后亦缺乏深入學理層面的歸納總結,僅僅停留在搜集資料和案例梳理層面。有的教師直接將調研案例嵌入課堂教學,或浮于表面分享調研經驗,或直接給出對策建議,但從學員角度看來既缺乏理論說服性、也缺乏實際可操作性。還有的教師雖有意識帶著學術框架下到基層尋找實踐依據,但真正深入基層后發現理論框架和現實情況無法對應,找不到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癥結所在,最終還是無法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融合轉化。

(三)體制機制與高質量發展目標不相適應

近年來,各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黨員干部的教育培訓和黨校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少基層黨校都進行了校園遷址和重建,雖然基層黨校的“硬件”得到了優化提升,但在黨校內部的發展改革上依然存在不少體制機制的障礙,從“軟件”上還難以適應新時代黨校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一是缺乏整體的學科建設規劃制度。整體系統的學科建設規劃是做好黨校教學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促進基層黨校高質量教學的重要方面。然而,一些基層黨校由于體量較小、專業教師較少、學科帶頭人缺乏等原因,大多沒有按照專業學科建立教研機構或只有一個教研部門,也沒有將學科布局納入黨校辦學的通盤考慮研究,無法在干部教育培訓中形成有影響力的學科教學體系。還有不少基層黨校由于專職教師人數缺乏,普遍存在教師學科結構不合理、知識結構單一、人才“青黃不接”等問題,如有的基層黨校專職教師人數還不足10人,因而從結構上也難以進行整體的學科分類和規劃。所以,在不少黨校教學計劃中,大多是邀請省市級黨校教師或其他教學名師授課,缺乏自身的學科建設規劃,這也直接影響了基層黨校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二是缺乏有效的教研質量評估管理制度。教研質量是衡量黨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標準,也是基層黨校高質量教學改革的重要指向。當前,不少基層黨校越來越重視教師教學和科研能力的提升,但仍然存在教學質量不高、科研成果不多、學員評價不佳等問題,尤其是在教學設計和教學改革方面,尚未形成一套真正有效的以高質量為導向的教研質量評估管理制度。雖然也有一些基層黨校探索出自己的教研評價機制,但由于經驗不足、導向不明、激勵不夠等原因,難以真正激發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在教學計劃設計、教師授課質量評價、精品課程培育等方面常常存在權重比重不合理、評價指標不明晰、獎勵激勵不完善等問題,再如外出進行學術交流、學術調研或發表文章著作等也存在手續多、報賬難、質量低等問題,這些都直接阻礙了教師教研水平的提升,最終也影響了黨校教研質量的整體提升。

三是缺乏完備的課程體系建設制度。課程體系建設是黨校教學工作水平的重要體現,也直接影響著黨校教學改革效果。當前,不少基層黨校都認真聚焦主業主課,不斷加強課程體系建設。但許多黨校的教學改革往往是體現在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豐富創新上,缺乏高質量、深層次、系統性的教學改革。例如,有的基層黨校經常會邀請全國名師或領導干部講授理論或市情課程,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課程體系規劃和課程設計調研,常常會出現課程“高大上”,學員聽了卻感到不接地氣、不解渴;還有的基層黨校在教學中直接“照搬照抄”上級黨?;蚱渌h校的教學計劃,缺乏自身課程體系的建設創新,也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和培訓質量。

二、新時期推進基層黨校高質量教學的路徑探索

(一)以教研能力為核心,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從基層黨校對教師的培養來看,一是要準確把握教師的成長特點,在立足黨校自身發展特色和教師專業特長的基礎上,構建教師長效培養機制,制定教師培養目標計劃,助力黨校教師成長成才。如有的黨校專門為青年教師“量身定制”培養計劃,對新入職教師實行“導師制”和“幫帶制”培養,幫助青年教師更快站穩黨校講臺。二是要努力挖掘教師的教研潛力,建立常態化、長效化的教學管理模式,定期開展教學評比、教學觀摩、集體備課、新課試講等活動,不斷提升黨校教師教學科研能力。如有的黨校專門成立了“教學指導組”和“科研指導組”,為教師的教學科研提供精準幫助。三是要積極滿足教師的提升需求,通過搭建平臺、開辟渠道、創新政策等方式,為教師提供更多高層次、系統性的學習培訓機會,創造更多外出調研、培訓鍛煉的條件。如有的黨校搭建了青年教師科研成長平臺,助力教師科研水平提升;還有的黨校通過“流動黨?!薄肮纥h課”等形式,為青年教師提供更多教學實戰機會。與此同時,基層黨委政府和上級黨校也要為基層黨校的建設發展給予更多的資金保障和政策支持,如為基層黨校拓寬教師選聘渠道、創造更多的鍛煉機會、搭建成長交流平臺、增加更多的教師培養經費,等等,以多方合力共同推動基層黨校教師的成長成才和基層黨校事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以調查研究為抓手,構建多元化、立體化課程體系

課程建設是黨校教學的核心部分,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一是要深入到基層干部群眾中,了解當地干部群眾最關切的問題和最迫切的需求,并在調研的基礎上分析其共同性和差異性,構建更有針對性和多元化的課程體系。如有的黨校專門制定了教師基層掛職鍛煉計劃和基層調研經費獎勵制度,鼓勵指導教師開展調研;還有的黨校與基層村(社區)結對,定期對基層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開展調研。二是要深入到政府部門中,了解當地黨委政府的最新決策和最新需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需要什么樣的干部,黨校就培養什么樣的干部?!保?]基層黨校在完成課程“規定動作”的基礎上,還要緊緊圍繞基層政府中心工作,開展具有市情特色的教學研究,設置符合市情要求的課程體系,積極探索市情實際和教育培訓相結合的多元教學模式。如有的黨校單獨設立了市情研究室,為政府提供決策咨詢;還有的黨校探索建立“黨校+”調研模式,協調推進科研咨政研究合力。三是要深入到培訓學員中,了解學員的多元化需求。通過貫穿學員培訓始終的各類形式調研,充分了解學員的各類培訓需求,并在此基礎上將黨和國家事業的需求、崗位的需求及個人需求統一起來,制定具有班級特色的教學計劃,形成更具特色性、多元性和立體性的課程體系。如有的黨校制定學員“三帶來”計劃,提前了解學員課程需求;有的黨校在培訓結束后還會定期召開學員座談會或實地走訪學員,結合學員建議不斷調整完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

(三)以體制機制為支撐,建立科學化、多維度管理機制

首先,從橫向發展來看,基層黨校要持續推進內部體制機制創新,逐步構建起符合自身發展實際、具有地方特色的系統化、科學化教學管理機制。要以打造精品主干課和優質課程群為核心、以優化適應新時代干部成長的課程體系為主要方向,構建涵蓋各類關鍵節點和各個工作環節的運行機制,全面系統推進基層黨校體制機制建設,真正將“質量立校、從嚴治?!钡脑瓌t轉化為具體細化的制度規則。通過制度層面的約束,逐步將硬性的制度要求轉為實踐的具體落實,最終再轉化為黨校價值層面的追求,從而達到推動黨校事業全面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如有的黨校建立“大教務”教學管理體系,集培訓、管理、授課、考核等為一體,進行全流程的監管考核。還有的黨校建立了“課程+X”教學創新機制,激勵教師開展多元化教學課程。其次,從縱向發展來看,要統籌各級黨校資源,構建上下貫通、左右聯動的黨校聯盟管理機制。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省市級黨校優質辦學資源,構建省市區縣一體化發展機制,對基層黨校在師資培養、課程培育、機制建設等方面遇到的困難提供幫助與支持,推動省市級黨校與基層黨校間的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如有的市級黨校牽頭組建了區縣辦學合作聯盟,開展全市所有黨校的統籌分類建設和布局規劃;還有的地區建立了市區縣黨校一體化辦學制度,幫助解決區縣基層黨校的各類辦學困難,實現“1+1>2”的共贏發展局面。另一方面,要加強基層黨校間的交流合作,積極組建基層黨校辦學合作聯盟,通過開展課程共享、師資互派、課題合作等方式,彌補基層黨校師資體系建設、破解學科建設短板。如有的地方建立了“1+9+X”基層黨校聯盟[2],幫助周邊區縣黨校開展辦學合作和資源共享;還有的地方探索建立基層黨校合作平臺機制,推動黨校間的常態化合作,形成了超越行政區劃邊界的區域橫向黨校協作格局,推動基層黨校事業的共同發展與提升。

猜你喜歡
黨校課程體系高質量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高質量項目 高質量發展
央企黨校黨性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數學復習課高質量互動
以創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展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中共第一所黨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加強青少年中醫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課程體系構建
論普通高校國防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