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詩意的方法品讀文學語言

2023-02-19 11:35陳瑩瑩徐德湖
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12期
關鍵詞:審美體驗

陳瑩瑩 徐德湖

摘要:文學語言是詩意的語言。這一特點要求教學運用與之相應的“詩意的方法”。也就是設計形象化的言語活動,引導學生打開聯想和想象,靈活、開放地品讀文學語言的方法。它可以激發學生多角度的聯想和想象,開闊閱讀思路,深入文本空白,創造性地品讀出文學語言復雜多樣的內涵,走進文本的詩意世界,獲得豐富的個性化的審美體驗。在這樣的言語實踐活動中,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創意性表達能力、文學閱讀方法和文學語感都得到了很好的培養,言語思維也就必然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發展。我們經過實踐,總結了演讀法、具象法、多維法、相似法、通感法、代入法、翻譯法等八種方法,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品讀文學語言 詩意的方法 聯想想象 審美體驗 言語思維

“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整體感知、聯想想象,感受文學語言和形象的獨特魅力,獲得個性化的審美體驗”,是新課標“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重要的目標內容。然而現今仍然有不少教師習慣于用實用的方法教學,多理性的分析講解,習慣以自己的理解或教參的解讀來圈定學生的感受,而忽視打開學生的聯想想象,為學生開放性、個性化的體驗,創造見仁見智的閱讀空間。以致學生思路逼仄,理解狹隘,人云亦云,而缺乏探究的熱情、表達的欲望和展示的自信。課堂往往顯得狹窄、單調、沉悶、乏味,學生參與率不高,很多學生難以獲得個性化審美體驗。如何改變這種局面?我們嘗試引導學生用詩意的方法品讀文學語言,取得了良好效果。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文學的語言是詩意的語言,它不追求客觀準確的表達,而重在主觀審美的表現。它突破日常語言、科學語言的規范,逐步發展出象征、隱喻、雙關、暗示、借代等語義空白,使語言在表達字面意義的同時,又暗示其多重含義,具有歧義和模糊性特征,形成了多義表達方式,產生了意義空白與未定性,以喚起讀者豐富的聯想想象,生成豐富的含義。所以“它呈現為一種藝術形式上的技巧或手法,是含蓄的筆法、象喻的手段,是隱蔽與敞開的矛盾運動。是無法之法的暗示,也是一種無表達的表達,因而是一種更生動、更豐富的表達”[1]。這就使文學語言充滿了詩意。

文學語言的意義生成于本文與讀者間的相互作用,是讀者與文本的視野融合。文學文本是向所有人開放的,而每個讀者的閱讀都是用自己獨特的經驗、生命去感悟,正所謂“作者以一致之思,讀者各以其情而自得”(王夫之)。面對同一部經典作品,不同時代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同一時代的不同讀者會有不同的理解,同一讀者在不同時間里也會有不同的理解,因而闡釋必然具有多樣性。這就必然會生成豐富多樣的“詩意”。

文學語言詩意的特點,要求教學運用與之相應的“詩意的方法”。也就是設計形象化的言語活動,引導學生打開聯想和想象,靈活、開放地品讀文學語言的方法。它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經驗,引導學生積極與文本對話,見仁見智地生成豐富、多樣的個性意義,走進文學語言的詩意世界,從而獲得個性化的審美體驗。我們經過教學實踐,總結了演讀法、具象法、多維法、相似法、通感法、代入法和翻譯法等方法,現簡要舉例說明。

一、演讀法

文本話語的聲音形態,不是字音的簡單拼湊,也不單是詞句意義的載體,其中必然充溢著特定語境中某種獨特的心理意義。我們閱讀文學作品,看到的只是書面的文字形式,而聽不到人物的語氣、語調和重音。這給閱讀雖然帶來了障礙,但也創造了詩意解讀的空間。引導學生模擬作者或作品中人物,試著用不同的語氣語調、把重音落在不同的語言成分上來演讀,因聲求氣,因聲入情,將看不見的情氣、意味轉化為具體可感的聲音形態,建立起意義情感與話語聲音形態之間的聯系。不同的學生可以獲得不同的理解,往往可以生成豐富多樣的意義。

《孫權勸學》中寫孫權勸呂蒙讀書時說:“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孫權是怎樣說出這個反問句的呢?學生想象孫權說話時的語氣、語調和語速,包括重音、停連,模擬說話,然后交流感受。有學生讀時加快語速,“豈”“邪”二字語調升高,讀出了孫權內心的急切;有的將“豈”“邪”二字讀得沉重,并在“豈”后“邪”前稍作停頓,讀出了話語的嚴肅,表現出責怪之意;有的讀得舒緩,并有意拖長“豈”“邪”二字,語氣溫和,表現出孫權對呂蒙的期盼,希望他明白自己的苦心。學生通過揣摩不同的語氣語調,讀出了人物內心復雜豐富的情感,孫權的形象也隨之更加鮮活起來。

品讀歐陽修《賣油翁》中“爾安敢輕吾射”一句,引導學生依次重讀每一個詞,前后稍作停頓,感受句子表達的意義側重點有何不同。如:

“爾”:你一個賣油的老頭,身份低賤,怎么敢輕視我射箭的本領?傳達出陳康肅對賣油翁市井小民、販夫走卒卑賤地位的輕蔑鄙夷。

“安”:你憑什么,有什么理由,敢輕視我射箭的本領?傳達出陳康肅咄咄逼人、盛氣凌人的質問。

“敢”:你怎么這樣大膽,竟然敢輕視我射箭的本領?傳達出陳康肅對賣油翁以下犯上、愚蠢無禮的憤怒。

“輕”:你怎么敢如此小看我射箭的本領?傳達出陳康肅對賣油翁不知天高地厚、孤陋寡聞的嘲諷。

“吾”:你怎么敢輕視我這樣一位有權有勢、射技當世無雙的人?傳達出陳康肅對自己位高權重的標榜。

“射”:你怎么敢輕視我當世無雙的射箭的本領?傳達出陳康肅對自己當世無雙的精湛箭術的夸耀自滿與狂傲自大。

學生將上述意義綜合起來理解,即你一個賣油的老頭,身份低賤,憑什么,有什么理由,這樣大膽,竟然敢如此小看我權勢顯赫的陳康肅,還有我當世無雙的射箭本領?

人心理的語法與言語的語法往往并不一致,“在復雜句子里的任何成分有可能成為心理謂語。在這種情況下它帶有邏輯重音,這個邏輯重音的語義功能恰恰就是突出心理謂語?!盵2]將語句中不同詞語分別用重音演讀,學生獲得了十分豐富的言外之意。陳康肅盛氣凌人、不可一世的形象,也就顯得更加鮮明豐滿。

二、具象法

具象思維是中國人最顯著的思維特點。也就是說,中國人擅長運用具體形象,來表達抽象的思想感情。一個意象,如“黃葉”象征人生衰老;一則寓言故事,如蒲松齡《狼》隱喻狡詐貪婪必定自食其果;一部著作,如施耐庵《水滸傳》詮釋“忠義”二字。所有這些都是具象思維的言語創造。具象法就是引導學生用具體形象來表達抽象的閱讀感覺、感受和感悟。這個“象”可以是一種聲音、一種味道、一種色彩、一幅畫面、一樣事物,等等。

比如,用自然界中的一種聲音,為誦讀《藤野先生》的結尾選一段配音,你會如何選擇?有學生選用“春雨聲”,因為藤野先生的教誨如春雨般滋潤魯迅心靈,思念之情也如春雨般綿長;有的選“蕭瑟的風雨聲”,因為魯迅離開藤野先生后,音訊全無,講義也丟失了,無限遺憾與愧疚之情涌上心頭,這份懷念中蘊含著蒼涼的失落;還有的選用“海浪拍打岸邊聲”,大海不僅可以象征藤野先生包容博大的胸襟,且他的精神深深影響著魯迅,每當回憶起藤野先生時,就有一種力量撞擊著心頭,鞭策著靈魂,振奮著精神,激勵魯迅繼續戰斗,這份懷念之情深沉而厚重。不同學生體會到的懷念之情并不相同,這就是體驗感悟的個性化。

學習《蒹葭》,設想主人公的愛情是有色彩的,你覺得會是什么樣的色彩?請通過分析詩歌語句,充分說明理由,讓同學們認同你的想象和理解。學生交流如:

紅色。三個“溯洄從之”“溯游從之”,反復出現,突出過程漫長艱難,主人公始終懷揣著希望,一直在追尋,堅持不懈,可見他愛得熱烈、執著。

灰色?!霸谒环健薄霸谒亍薄霸谒疀濉?,主人公一直在追尋,可伊人位置一直在變化,行蹤不定;三個“宛在”句,反復強調伊人身影若隱若現,可望而不可即,讓主人公感到迷茫、惆悵。

黑色?!暗雷枨议L”“道阻且躋”“道阻且右”,說明追尋之路艱險坎坷,困難重重,漫長曲折,大自然的各種因素,如白露、霜、茫茫水域等,就像黑暗勢力在阻撓著主人公。

白色。有留白的意思。三個“宛”,說明追尋多次一無所得,追來追去一場空。但在白紙上可譜寫更多的符號,畫上更多的顏色,未來有著無限的可能。

具象法這種新奇的表達方式,可以點燃學生品讀與表達的興趣與熱情,這不僅為學生創造了個性化的理解空間,也是對學生學習立象盡意的文學創意表達的極好訓練。

三、多維法

詞語的語義本身就是多維的。而文本中的詞語,同時存在著多維度的語境聯系,它能從上下文吸收意義,獲得異常豐富的含義,而使其表述功能極大地擴充。

楊絳的《老王》,將臨終前的老王比喻成“僵尸”。這需要引導學生多角度描述老王的形象。首先聯想“僵尸”的多維語義:死、丑、僵硬、枯瘦、干癟、灰黑、雙眼凹陷、牙齒暴露、恐怖,等等。進而想象到老王的形象:面如死灰,骨瘦如柴,雙眼凹陷,顴骨突出,身體僵硬、虛弱,神情呆滯、麻木,面目恐怖,等等。最后進行多角度描述,如:他的臉像蒙上一層死灰,沒有任何表情;眼睛深陷下去,反應遲鈍;顴骨突出,像繃著干皮的灰骨;稀疏、灰白的頭發倒在干枯的頭皮上;干瘦的身軀如同骷髏,既僵硬,又很脆弱;兩條枯瘦的腿強撐著身軀,好似將要散成一堆白骨,這模樣真的令人汗毛倒豎,脊背發涼。通過語義的多維品讀,學生對病入膏肓、行將就木的老王形象,形成了鮮明的、立體的印象,從中也就獲得了個性化的審美體驗。

教學林徽因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先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回憶自己頭腦中四月天的景象,在“四月天”前添加修飾語,如陽光明媚、溫暖舒適、樹木蔥蘢、鮮花怒放、芳香濃郁、鶯歌燕舞、清新明麗、生機勃勃等。再讓學生展開聯想想象,給詩歌中描寫的“四月天”添加修飾語,如春光艷麗、春風輕靈、響亮悅耳、云煙疏淡、星子閃爍、景色鮮艷、姿態美麗、圓月皎潔、細雨滋潤、水光浮動、色彩繽紛、樹樹花開、燕子呢喃,等等。最后引導學生透過文本理解“四月天”的象征隱喻意義,如“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中,“笑”的響聲就像點亮的四面的風,光芒閃爍而輕靈,春光艷麗,色彩奇幻,由此聯想和想象出“你”的特點,如笑聲響亮、清脆、輕靈,笑容純凈、天真,嬌媚活潑、多姿多彩,等等。學生通過品讀“四月天”在語境中的多維語義,充分感受到“你”的飽滿形象,由此體會到了“一句愛的贊頌”的特別豐富的情感。

四、相似法

語文世界中的相似思維無處不在。象形、會意的造字方法、擬聲造詞的方法、修辭中的喻擬通感、詩歌的立象盡意、散文的托物寓意等,都要運用相似思維;乃至說明文中分類別、議論文中論據使用、小說中典型人物塑造等,也都離不開相似思維。言語生成過程中,作者圍繞語句、段落、篇章的基本語義重復渲染,其中的各種成分或各個部分,大都具有語義內涵的相似性。正因如此,作品中就有了物與人的相似,物與物的相似,人與人的相似,事與事的相似,歷史與現實的相似。運用相似思維,進入文學語言相似思維結構,對理解和運用語言,都十分重要。

品讀龔自珍《己亥雜詩》中“浩蕩離愁白日斜”一句,引導學生展開聯想想象,將“浩蕩離愁”改寫為比喻句,學生有的從水的數量、范圍角度,說離愁像浩蕩無垠的江水無邊無際;有的從水的態勢角度,說離愁像洶涌澎湃的江濤奔涌翻騰;還有的從水的長度、流勢角度,說離愁像源源不斷的江流綿綿不盡,無休無止。由此,學生在相似性的聯想想象中,對“浩蕩離愁”的內涵有了具體化、豐富化、個性化的感受。

閱讀宗璞的《紫藤蘿瀑布》,教師引導學生想象,在作者心中,生命的長河是怎樣的?用課文描寫的紫藤蘿形象比喻“生命的長河”。學生由紫藤蘿的形象聯想生命長河的形象,如:生命的長河就像紫藤蘿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源遠流長,綿延無盡;生命的長河就像紫藤蘿花朵兒一串接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浪花洶涌,滾滾向前,充滿力量;生命的長河就像花朵盛開的紫藤蘿美麗動人;生命的長河就像貯滿瓊漿玉液的紫藤蘿花兒,蘊味無窮;生命的長河就像二十年前的紫藤蘿,也會遭遇不幸;生命的長河就像紫藤蘿瀑布不斷地流著,流著,生生不息。多維度的相似聯想與想象,使生命長河的抽象內涵得以具體化、形象化、豐富化。

五、通感法

通感法,就是憑借聯想和想象,從與作者描寫事物不同的感官,去想象作者描寫的對象,體會作者蘊含的感情。在這個過程中,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可以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由通感制造出的感知差異,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進而獲得豐沛充盈的閱讀感受。

凱倫·凱勒在《再塑生命的人》中寫到,“一股清涼水在我手上流過”,讓“我”對沙利文老師拼寫的“water”單詞恍然大悟。如果這種流水的觸覺記憶有顏色,那可能會是什么色彩?學生交流如:

綠色?!八畣拘蚜宋业撵`魂”,“水”讓海倫·凱勒對世間萬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世間萬物在她心中都有了鮮活的生命,“水”帶給了她快樂、希望與光明,她獲得了新生,成為了一個完整的人。

金色。她感慨世間萬物的奇妙,無耳也能品味高雅的音樂,無眼也能欣賞美麗的風景。她不再憤懣、無助、頹唐、沮喪,而是樂觀堅強地看待人生,熱愛生活,從此她的未來一片輝煌。

橘黃色?;貞涍^去,莎利文老師的細心、耐心與愛心,是海倫·凱勒黑暗生命中的一束光,讓她體驗到了世界的美好。她對沙利文老師充滿了欽佩與感激,這段記憶也是令人感到溫暖幸福的橘黃色。

我們讓學生用自己熟悉的色彩來表達抽象的觸覺感受,這就是通感法。通感法的運用,使學生對海倫·凱勒的情感有了豐富的個性化的體驗。

閱讀汪曾祺《昆明的雨》,品讀“戴一頂小花帽子,穿著扳尖的繡了滿幫花的鞋,坐在人家階石的一角”的苗族女孩“賣楊梅——”的叫賣聲,也可運用通感法引導學生展開多層次的聯想想象:如果苗族女孩的叫賣聲有味道,有口感,會是怎樣的呢?假如這叫賣聲有質地,可觸摸,會是什么感覺呢?請用比喻形容你的感覺。對于第一個問題,學生有的說酸甜可口,豐潤多汁,十分鮮美;有的認為是清甜脆爽的,令人心情舒暢,幸福滿足,回味無窮;還有的覺得它甜甜蜜蜜,軟軟糯糯,醇厚濃郁,入口即化,沁人心脾,唇齒留香。對于第二個問題,有的說像清泉流淌,清涼舒適,勾人心弦;有的感覺像嬰兒的肌膚,細膩軟嫩,讓人愛不釋手;有的覺得像絲綢一般柔軟光滑,輕盈靈動,珠圓玉潤,纖塵不染;還有的說仿佛是一團蓬松柔軟的棉花,溫暖舒適,令人輕松愉悅。學生從汪曾祺樸素平淡的語言中,獲得了豐富的感受。

通感,是一種特殊的相似,也是一種特殊的具象。通感法的運用,超越了傳統學習思維模式,讓學生能夠通過熟悉的形象,直觀具體地去揣摩文本形象、感受作者思想情感。用這種方法品讀,課堂可以變得更加新奇有趣、活潑靈動。

六、代入法

所謂代入法,實際上就是角色代入,學生可代入作者,也可代入作者描寫的人和物。這是與文本中的角色進行對話的一種方式,學生必須站在某一角色的立場上,設身處地地想象該角色的處境和內心世界,仔細體味,從中獲得豐富的感受和體驗。

教學韓愈的《馬說》,教師先出示背景資料,引導學生思考:韓愈想把這篇文章寫給誰看?請以作者的身份來回答。學生交流如:

寫給當朝皇帝,以此來自薦,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同時引發君主反思不識才、不愛才對于國家的惡劣影響,從而重整朝綱,尤其重視對人才的識別與選拔,避免埋沒人才。

寫給自己,及那些同樣懷才不遇的人,是開導自己,畢竟錯不在自己,而在于外界黑暗的社會現實。這樣可以宣泄情緒,排遣苦悶,提出抗議,表達訴求。

寫給當朝的負責選拔、推舉人才的官員,希望這些世間“伯樂”努力發掘人才,積極推選人才,把天下“千里馬”從水深火熱之中解救出來。

寫給當世之人,揭露時弊,批判埋沒人才、摧殘人才的時代悲劇,以此警醒世人,希望大家都能重視人才,呼吁建立合理的人才選拔制度。

代入法的使用,引導學生學會換位思考,設想不同的寫作對象,揣度作者不同的創作意圖,進而觸摸到作者豐富的內心世界。

朱自清的《春》中寫“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教師問:蜜蜂在鬧什么呢?請以蜜蜂的口吻來回答。學生有的說百花齊放,芬芳濃郁,我們紛紛前來采蜜,響亮地喊著勞動號子,盡情地吮吸花蜜;有的說春風煦暖,陽光明媚,我們在花園里呼朋引伴,你追我趕,盡情玩耍嬉戲;有的說春天百花爭艷,我們忙著欣賞姹紫嫣紅的花容;還有的說是為了慶祝百花節,我們興高采烈,歡聚于此,唱歌跳舞。學生不僅想象到了蜜蜂的勤勞可愛,活潑調皮,還領會到了作者借蜜蜂之“鬧”所表現出春天的無限美麗與生機。這就將文本所蘊含的詩意感受得更豐富,更有韻味了。

七、翻譯法

文學作品經常通過描寫事物聲音來表達思想感情。有時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具體語境,把這種聲音用具體的語言文字翻譯出來。如朱自清《春》中寫“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結合課文內容,展開想象,以兒童視角為牧童的笛聲寫作歌詞;韓愈《馬說》中“鳴之而不能通其意”一句,千里馬“鳴之”是想表達什么意思?以千里馬的口吻說出心聲。這是一種將聯想、想象、體會和表達緊密結合的言語實踐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探求欲,使學習過程變得詩意靈動。

法布爾《蟬》的結尾寫到,蟬經歷“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以后在陽光中歌唱只有五個星期”,“一個月陽光下的享樂”。這是蘊含哲理的詩意表達。教學中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展開聯想想象,為蟬的歌唱創作歌詞。如:

1.我們在枝丫間沐浴陽光,我們在藍天下放聲歌唱。

四年的黑暗??!只為了擁抱一次,燦爛的太陽。

我們在枝丫間沐浴陽光,我們在藍天下放聲歌唱。

四年的寂寞??!只為了擁有一月,盡情的歌唱。

??!四年的黑暗,四年的寂寞,

只為了擁抱今天的陽光,只為了今天盡情的歌唱。

2.我不曾看過春暖花開,也不曾見過秋葉紛飛,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那漫長四年的黑暗生活,終換來一個月的光明自由,

向鮮花展示我漂亮的衣裳,讓飛鳥驚嘆我閃亮的翅膀。

想唱就唱,唱得響亮,

歌頌我那來之不易的剎那歡愉,唱響我那短暫輝煌的生命歷程!

學生翻譯“蟬聲”的言語實踐,創生了豐富的文本意義,領悟了文本蘊含的哲理,獲得了詩意的審美體驗,自然也體會到了法布爾的人文情懷和“科學與詩完美結合”的語言風格。

品讀《關雎》時,先引導學生想象男子用琴瑟、鐘鼓向女子表達愛意的情景,然后嘗試給主人公演奏的樂曲配上兩三句歌詞。學生創作如:

1.風雨可散,云霧可消,唯汝不可離,

愛之護之,樂之敬之,與汝長相守。

2.一見鐘情,窈窕身姿惹魂牽。

日夜相思,鷓鴣落在我窗前。

思君之切,紅葉難記魂夢顛。

何日結發,月下花前鳴鳳鸞。

翻譯法的使用,有效驅動了學生五彩繽紛的聯想想象。對于琴瑟鐘鼓聲中所蘊含的情感,學生用詩句表達了精彩紛呈的感受。在交流與分享中,學生的感受愈發豐富,詩歌的意蘊也愈發豐滿。

“言語思維是語文核心素養之核心”[3],“語文課程核心價值的落點,應該從‘語言運用轉向‘言語思維的培養與發展”[4]。文中課堂案例開放、靈動、活潑、有趣、富有詩意。它告訴我們,根據文學語言詩意的特點,引導學生用詩意的方法品讀文學語言,可以激發學生多角度的聯想和想象,開闊閱讀思路,深入文本空白,創造性地品讀出文學語言復雜多樣的內涵,走進文本的意味世界,獲得豐富的個性化的審美體驗。在這樣的言語實踐活動中,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創意性表達能力、文學閱讀方法和文學語感都能得到很好的培養,言語思維也就必然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金元浦.文學解釋學[M].吉林: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405.

[2]余震球.維果茨基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06.

[3]梅培軍,黃偉.言語思維:語文核心素養之核心[J].教學研究,2021(6):65.

[4]張秋玲.語文核心價值審辯[J].課程教材教法,2018(1):71.

猜你喜歡
審美體驗
《蘇州園林》教學設計與課堂實錄
戲劇人物角色與歷史中人物形象的差異
淺談審美教育在中學音樂教育中的地位
童心 童眼 童耳
閱讀教學的范式轉型:審美體驗的視角
《漢宮秋》與《長生殿》中愛情悲劇及其審美體驗的比較研究
關注審美體驗,讓閱讀變為“悅讀”
中學生物教學中的體驗教學
打擊樂藝術的審美體驗思考
高中語文散文閱讀審美體驗教學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