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共同體的想象與認同
——論“九一八”國難詩歌的建構功能

2023-02-20 18:16璇,
揚州教育學院學報 2023年1期
關鍵詞:九一八國難共同體

王 璇, 田 野

(遼寧大學, 遼寧 沈陽 110000)

“九一八”事變最初是作為歷史場域中的一個國難事件出現的,在中國近現代史中形成了強大的輻射力。這一歷史事件轉變為文學事件的標志是反映民族氣節、傳遞民眾情感的“九一八”國難文學的生成,而“九一八”國難文學的起點則是時效快、創作周期短、體式短小、情感豐沛的“九一八”國難詩歌。民族、民族屬性、民族主義是一種基于想象的文化人造物,而民族共同體則是各種中介對民族認知進行整合的產物。這種想象不是被動的虛構與捏造,而是主觀意義上的認知與創造?!熬乓话恕眹y詩歌對民族共同體的建構既符合安德森意義上的“想象”功能,又具備與之不同的“中國經驗”,表征為由想象趨于認同的建構過程。

一、“九一八”國難詩歌及其建構功能

嚴格意義上的“國難文學史”,是 1840 年后一百年間的以“國難”為主題、以鴉片戰爭為起點的含九次重大國難事件的文學史。在百年國難史中,大多數的國難事件由外部引起,并首先對國家的某個局部產生影響,有的規模較大、影響較深,不久后便上升為區域事件,再由區域波及全國;而有的則因地理、歷史、政治、文化、軍事等原因并未迅速上升為全國性、全民性事件。在前者的初期和后一種情況下,國民反思狀態不高、覺醒程度不夠、國家的概念并未深入人心,民族的榮辱感被束之高閣,廣大百姓雖處于同一片土地,但其社會心理、精神狀態、生存面貌與真正意義上的國民還相去甚遠。而國難文學存在的意義就是通過對國難的書寫、對苦難的敘事,喚起民眾的家國意識、凝聚民眾的精神力量、激發民眾的身份認同,建構既具有地緣意義、歷史意義,又內含社會因子、文化因子、精神因子、觀念因子的民族共同體。

民族共同體是由人組成的族群,它的建構起于一種想象,這種想象不是虛構與捏造,而是主觀意義上的認知與創造。國難文學與往常所說的抗戰文學、反侵略文學、愛國主義文學不同,突出苦難敘事、強調現代國家意識是其區別于后者的特質。在重大國難事件中,“九一八”事變的歷史意義和文學意義是十分重大的?!熬乓话恕笔伦冏钤珙A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是近代中國被帝國主義列強侵略的一次突變和轉折,影響了現代文學史的版圖組成與發展進程,推動了東北作家群這一文學作家群體的產生,促進了“九一八”國難文學這一文學樣態的生成與發展。

在“九一八”國難文學框架內,作為一種特殊而具體的文體樣式,“九一八”國難詩歌的苦難敘事深入國民的精神世界,通過促進情感體認加速了民族共同體的建構進程?!熬乓话恕眹y詩歌的建構功能指的是詩人把感覺的觸角伸展到民族意識的深處,生成以生命意識為基點的民族危機和國家立場,以真實的生命感覺去認知自我、領悟社會、觸摸時代,從而影響廣大人民,在其心中埋下民族共同體的精神種子。

二、建構基于想象的民族共同體

安德森認為,民族“是一種想象的政治共同體——并且,它是被想象為本質上有限的,同時也享有主權的共同體”[1]6。中華民族也是一種基于想象的共同體,共同體的每個成員都會對自身所屬的族群產生認同,從而在觀念上達成身份的歸屬。作為民族主義的文化產物,詩歌對建構民族共同體起著重要的作用,“九一八”國難詩歌因歷史語境而被賦予了這樣的重任,呈現出非凡的現實品格。民族共同體的建構進程起于想象,而想象則基于共同體感覺和集體記憶。

(一)共同體感覺

共同體感覺是想象活動進行的一個感覺基礎,感性經驗的參與是審美發生不可缺少的一環,感性經驗的調動又與審美主體的感官作用密不可分,故共同體的建構有賴于能夠普遍傳達個體經驗、且使個體情感上升為群體共識的感覺基礎。在《電影序言》中,威廉斯認為感覺結構是一種要在鮮活的生活中去把握的經驗共同體,各種藝術形式如文學、電影都是這種共同經驗的載體[2]。質言之,“‘感覺結構’就是經由特定的歷史時空,透過個人內在經驗而建立起來的感知生活的方式”[3]?!熬乓话恕眹y詩歌是身處水深火熱的詩人們以別樣方式感知生活的文本體現,文本中凝聚了他們的種種經驗,這種“經驗共同體”傳遞出一種具備整體性品格的“感覺結構”,促進了現代民族國家意識的生成。

首先是親歷體驗生成的日常經驗?!熬乓话恕眹y詩歌的書寫背景決定了其日常經驗的“不日?!?。在外敵入侵的東北地區,民眾的日常經驗被苦難籠罩,通過詩歌的描繪展現為一個個掙扎的眾生和一幅幅悲苦的生死圖。充滿冰與熱、水與火的親歷體驗形構了詩人的日常經驗,這種日常經驗又通過與社會的積極互動予以揮發,構筑了指向民族共同體的日常感覺結構。

其次是獨特視角書寫的女性經驗。女性這一性別群體生成的感覺結構是女性整體發展中形成的文化心理定勢和情感構形,并暗含在種種文化文本和社會現象中。女性經驗是生成女性感覺結構的核心要素,這是女性作為主體與世界發生聯系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的感性與理性認識。在“九一八”國難詩歌中,女性感覺結構對象化為文本形式,并通過不同的女性形象、女性經驗、女性視角呈現出來。

再次是生長環境建構的鄉土經驗。感覺結構可以說是一種經驗,或者說是一種共同經驗或者是集體經驗,一種特殊的生活感覺被集體傳承下來,而這種經驗又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經驗。在“九一八”國難詩歌中,生長環境建構的鄉土經驗就是這種集個體內在經驗和群體經驗于一體的復合經驗?!熬乓话恕眹y詩人大都在東北地區出生和成長,雖然后來流亡到關內,但其內心仍然保留著關于家鄉和故土的種種記憶,白山黑水、鴨綠江、奉天城、山海關、松花江、長白山等不只是詩人個人的經驗,也是生活在東北地區的民眾的共同記憶。生長環境建構的鄉土經驗引發了作者的鄉土情結,是聯結過去與現在、關內與關外的經驗紐帶。

(二)集體記憶

民族是歷史、政治、文化的產物,“是通過共同的歷史和政治原則,在人們的頭腦當中和集體記憶當中建構起來的文化共同體”[4]。民族共同體的建構得益于喚起長期積淀在民族成員心中的普遍有效的記憶,集體記憶是潛藏在社會個體心中的具有統一指向與內涵的記憶,這些個體組成的群體皆有其對應的集體記憶,借此該群體得以凝聚。人們在社會的進程中得到記憶,也在社會的發展中忘卻記憶,也在社會的建構中重組和拾回記憶,重組和拾回記憶的過程就是喚起集體記憶的過程。喚起集體記憶并不是單純地回憶過去,將過去完整客觀地呈現,而是具有指向性和目的性的建構行為,此時的集體記憶與其說是原初記憶,倒不如說是含有選擇性的“記憶加工品”。作為集體記憶的觸發與傳播中介,“九一八”國難詩歌正是通過召喚深耕于國民心中的民族主義情結達成對民族共同體的想象。

對古代傳統詩歌題材的繼承是喚起集體記憶的審美形式之一?!熬乓话恕眹y詩歌的文體形式包括古體詩和現代詩兩種,前者的苦難書寫在現代語境中得以完成。后者的苦難敘事中不乏描寫家國之痛的悼亡詩、軍旅題材的邊塞詩、送別友人參軍的送別詩,這是中國古代詩歌傳統在現代的泛音。在現代語境作出的舊體詩中,有的作品延續、發揚了中國古典文學中的邊塞詩傳統,將這一事件納入中國整體的社會情境中體悟,抒發了愛國之憂與愛國之切;有的作品繼承了中國古典詩歌的悼亡詩傳統,紀念戰爭中遇難的仁人志士;有的作品繼承了邊塞詩傳統,通過沙場、倭奴、腰刀、槍炮、桑獠、野草、寒風等符碼描寫了邊塞的自然風光、戰場的慘烈之景,號召同胞參軍反抗;有的作品繼承了送別詩傳統,將友情融入家國情懷和戰爭語境中,情感基調顯得格外沉重與悲壯。

將千古傳誦的佳句為“我”所用,是國難詩人與先哲跨越歷史長河的對話,由此而形成的集句詩是喚起集體記憶的又一審美形式。集句詩,就是摘選別人的詩句重新組合成新的詩句,表達新的意思的一種詩體。集句詩是一種藝術的再創造,詩人根據現實需要對先賢的詩句進行加工整理,讀者又通過閱讀集句詩喚起心中的記憶圖式。集杜詩,是集句詩中的一個種類,它是指專集杜甫一家的詩句成新詩,其中的每一句都可在杜甫的詩句中找到出處,不同風格的詩句在創作者遵循詩詞的敘事邏輯和語詞關聯的基礎上重新排列組合,達到了狀物抒懷的藝術效果。

三、建構趨于認同的民族共同體

民族共同體是歷史演變的產物,是在歷史過程中逐漸生成的。它具有各種話語基礎,如戰爭、法律、文學、藝術等,而國難文學就是以苦難敘事為話語基礎建構現代民族共同體的一個實踐樣式。安德森把民族國家稱為“想象的共同體”。他認為,民族、國家不是由語言、宗教、族群、文化等要素決定的,恰恰相反,它是想象的產物,不是先有民族才有民族主義,而是想象生成了民族主義,從而才有民族的概念。想象是一個長期演化的過程,也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努力,“九一八”國難詩歌正是通過現實的驅使、民族主義文化產物的推動構筑了民族成員心目中的現代民族共同體。

(一)書寫策略

作為想象的產物,建構民族共同體的核心是將民族主義觀念深入民族成員內心,而民族主義的建構離不開社會與歷史的參與。作為特定歷史語境的民族主義的文化產物,“九一八”國難詩歌建構民族共同體的書寫策略主要是先“破”后“立”,即先建立歧感再凝聚共識。

1.建立歧感

朗西埃提出了“歧義共同體”的說法。他強調在事件的斷裂處發覺“歧感”,“歧感”是對既定感性關系結構的擾亂,又是對不確定性感性經驗的重構,而在擾亂和重構的縫隙中,共同體得以孕生。歧感建立的是不確定的共同體、歧義的共同體,由此,產生斷裂、建立歧感成為共同體建構的方式之一?!熬乓话恕眹y詩歌的作者多為無產階級文學的倡導者、革命文學的踐行者,詩歌的語詞之間無不凝結著人民渴望通過美學建構革命共同體的可能,這是無產階級的感性經驗對文學越界、對社會介入的努力,是民族心靈與無序現實產生歧感、錯位的產物,而介入的具體操作是通過批判“劣根性”頑疾和打破“天下觀”神話得以體現的。

首先是批判“劣根性”頑疾?!拔逅摹边\動以來,對“國民性”的討論形成了勢不可擋的時代趨勢,而批判的態度則在其中居于主流。嚴復說:“使中國必出與天下爭霸,將比脫其宗法之故而后可?!盵5]37“脫其宗法”意味著摧毀千余年來中華民族久積成疾的國民劣根性,于是“掘根”就成為從五四時期一直延續到30年代的焦點議題?!熬乓话恕眹y詩歌中不乏批判國民懦弱、懶惰、安于現狀、麻木、封建、愚昧等劣根性的詩篇,多表現了詩人對國民抱殘守缺、不抵抗日本侵略者反而麻木度日、逆來順受的憤慨以及對當時政府不抵抗政策的不解、痛心與悲憤之情。

其次是打破“天下觀”神話。辛亥革命以前的中國影響民眾認同的并不是民族和國家,而是帝王的天命、氏族,“家天下”觀念一直是民眾根深蒂固的思想基礎。而這個觀念在國難的語境下瀕臨崩潰,西方的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國門,中國在遭遇西方的歷史過程中被西方現代民族主義思想影響,自身舊有的觀念體系在先進知識分子的努力下面臨解體,中華民族的概念內涵經由梁啟超的提出和孫中山的實踐而漸趨成熟。由此,近代中國思想史隱含了一個由“天下”轉為“國家”的觀念流變過程?!爸袊谠庥霈F代西方的歷史過程中,古老的‘天下’破裂,現代的‘世界’誕生,并且發現和建構了民族國家自我的同一性?!盵5]35在這一轉變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是民眾心中漸趨成熟的現代民族國家意識,對內強調通約、對外強調區隔是其核心要義。通約是指多元共生、平等共存的共同體理念,而在共同體空間內,具有共同體詩學品質的文學強調區域書寫的同等價值,從而形成鮮明的民族立場和強烈的心理認同。區隔即自在、自為、自主,是事物能夠保持排他性、非依附性、非妥協性,從而區別于他者、自身保持獨立的狀態。在共同體空間外,中華民族因獨有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與外在世界空間保持界限與差異是民族共同體得以安身立命的關鍵,故此時的民族文學注重的是自我民族的認同。

2.凝聚共識

通過闡發美學的可交流性可以在公共領域內形成共識性共同體,這是基于其“共識”觀念而提出的關于共同體概念的又一外延。作家和詩人們總是從不同角度去描繪中國形象,想象中國風貌,以期位于祖國各地的人們能夠通過詩歌展開對中國的整體想象,達成對中華民族的身份認同。在“九一八”國難詩歌的語境下,詩人通過對作為邊地的東北的描繪建構了與內地共享的革命歷史記憶,形成了“在邊地書寫中建構認同” “在虛擬時空中重建家園”的構筑現代民族國家共同體的方式。

首先是在邊地書寫中建構認同。東北遠離國家政治、文化、經濟的腹地,“九一八”事變作為一個區域性國難事件存在,它并未上升到全民都共情、共感的高度。因此,想要使局部性國難有效地在所有社會成員之間取得合法性認同,必須模塑一種共同的聯結基礎——歷史記憶,而這種歷史記憶又是通過非真實性體認即想象建構的,并通過文學的敘述表現出來,其常見的敘述策略通常有以下兩種。一方面,通過描述邊地的苦難,強調內地與邊地有著共同的命運,以此在全體成員頭腦中灌注“集體受難”的記憶共識;另一方面,通過一些地理名稱、地理標志、地理景觀展現邊地生活,賦予內地對邊地的無限想象,以此達成地理共同體的認同,如通過遼陽城、萬寶山、秦皇島、山海關等多處地名,將邊地與內地在地理意象上相勾連,喚起了國民對于國家疆域的認同。在詩人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投射下,東北的文學敘述打破了一般地域文學的邊界,使“九一八”國難詩歌具有整體民族文學性質。

其次是在虛擬空間中重建家園?!熬乓话恕笔伦兒?東北作家被迫出走,分批向關內流亡,先后到了北平、天津、青島、上海等地,形成了“東北作家群”或“流亡作家群”。他們在相對于關外的關內——一個具有相對意義的虛擬地理空間中進行創作,作品中充滿了自身的民俗體驗、親歷的家國之痛和最真切的政治要求。一方面,他們通過夢境、回憶等方式進行心理空間的建構,打破了傳統敘述的因果邏輯聯系,替代其的則是反復的語詞中傳遞出的巨大情感感召,在主體的心理空間中建構起了一個凝聚著民族體認的家國共同體。另一方面,他們通過象征意象隱喻敘述空間?!熬乓话恕眹y詩歌中的“東北形象”,是詩人們通過“東北意象”建立在個人對現實世界的生命體驗基礎之上的東北,由此引發的是人們關于中國的審美想象,是作家與國民在不同時空對民族國家的形象認知。統觀“九一八”國難詩篇,白山黑水、鴨綠江、奉天城等意象不僅代表著屬于東北這片土地的獨特地標,也暗含著在國難語境下人民受難的生存軌跡。作為關內國民的一種想象性的產物,這些意象同時也構成了一整套內含建構功能的隱喻符號系統,是中華民族遭遇國難時的縮影。

(二)實現路徑

民族認同在現代成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關聯著個人生命存否與民族文化傳統存否的正當性?!熬乓话恕眹y詩歌通過苦難書寫以“他者—自我—集體”為路徑實現了民族共同體由想象趨于認同的轉換。

1.他者刺激,自我覺醒

“他者”是一個相對于“自我”而形成的概念?!白晕摇笨偸峭ㄟ^“他者”的影響確立自身的身份,“他者”對于“自我”的定位、建構、完善有著重要的作用?!霸谫Y本主義全球化的過程中,民族國家的界線不但沒有消失,反而凸顯出來,并且通過殖民主義向全世界撒下了民族主義的種子?!盵5]34換言之,在全球化進程加快的20世紀,民族國家的界線并沒有消弭,反而通過一些外部刺激如殖民外患而引發本民族人民的政治覺悟力和愛國思想?!熬乓话恕眹y詩歌就是日本列強侵略中國東北的外力刺激下的產物,雖然只涉及區域性的東北“九一八”事件,其文本、語詞、意象形塑了一種嶄新的由區域上升為全國的時空意識,同時也昭示了在現代性的沖擊下“自我”主體于這種嶄新的結構性關系中的生成過程,從而促進了“自我”意識的覺醒和主體身份的建構。

2.形構想象,引導認同

形構的想象主要為一種民族想象,指的是民族內部成員在頭腦中形成的關于其所屬民族所有屬性的觀念性理解?!八窍胂蟮?因為即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員,也不可能認識他們大多數的同胞,和他們相遇,或者甚至聽說他們,然而,他們相互連結的意象卻活在每一位成員的心中?!盵1]11在這其中,“相互連結的意象”的主要來源方式之一就是文學,建構現代民族共同體的想象和認同是“九一八”國難詩歌在文學意義上對史詩性的不斷追求。構成現代民族共同體本質內容的,是國民對國家在主權、版圖、文化、政治、疆域上的普遍認同。但是,國民不可能游遍祖國的每一處角落,也不可能熟悉中華文化的每一處細節,所以這一切大部分來源于想象,即人們調動自己的主觀意識去填充民族國家的輪廓。

引導的認同主要為一種身份認同,指的是某一文化主體在強勢與弱勢文化之間進行的集體身份選擇和自我角色定位,在此期間伴隨的是強烈的思想震蕩和巨大的精神磨難?!熬乓话恕眹y詩歌建構的身份認同是一種民族身份認同,其以強烈的時效性和感召力推動了國難文學的發展,國難文學中相關的民族國家話語又推動了一系列文藝、社會思潮的運動,30年代的民族主義文學運動以及40年代有關 “民族形式” 的討論都是其發展的產物。

“九一八”國難詩歌引導的民族身份認同是一種“辯證的認同”,即綜合了本質主義認同論和建構主義認同論的認同,這并非一種庸俗的折中主義,而是在兼具二者的基礎上以后者為主的認同。本質主義認同論強調對某種固定且自足的身份的確證,彰顯了一種恒常性和連續性,而建構主義認同論注重對流動的、變動不居的身份的追認,并強調身份是由其所處的語境建構而成的,昭示了一種差異性和游牧性。 “九一八”國難詩歌引導的民族身份認同有兩個途徑,與上述兩種認同對應。一是通過集體記憶中暗含的審美形式喚起長期居于民眾心里處于無意識狀態的文化積淀物,二是通過考察詩歌創作的背景,剖析民族共同體的建構進程。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雖然因國難在表面發生了斷裂,但其最深處仍然緊緊連在一起,就如皺紋看上去表皮存在褶皺但是皮膚的肌理仍然存在?!耙粋€民族長久的生命中要經過好幾回這一類的更新,但他的本來面目依舊存在,不僅因為世代連綿不斷,并且構成民族的特性也始終存在。這就是原始地層……深深地埋在那里,鋪在下面?!盵6]在此基礎上,國民在對民族的想象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強烈身份認同,使得認同危機引發的失落了民族認同的“孤兒意識”趨于瓦解,而現代民族共同體從想象趨于認同。

四、結語

在“九一八”國難詩歌的表述中,民族性無疑是其最想傳達的觀念與要旨,它具備優秀民族文學最顯著的功能——傳遞現代民族國家意識、建構現代民族共同體。文學作品的靈魂就是其暗含的文學性,“文學性不存在于某一部文學作品中,它是一種同類文學作品普遍運用的構造原則和表現手段”[7]?!熬乓话恕眹y詩歌內容豐富、數目繁多,但它們具備共同的精神內蘊,即通過文本生成民族認同特性,深層而隱蔽地在讀者頭腦中建構觀念性的民族共同體。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基礎性事業抓緊抓好。[8]作為主要精神文化建設事業之一的文學理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而“九一八”國難詩歌顯現出建構民族共同體的詩學品質,它啟發我們:創作出含有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藝作品,努力筑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文藝高峰。

猜你喜歡
九一八國難共同體
愛的共同體
“國難期中學校應有的覺悟”——《廈大周刊》對九一八事變的反應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發端于國難 熔鑄為精神:抗戰文化的根基和走向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體的戰斗
詞贊逆行者·采桑子
——國士
張恨水國難—抗戰小說創作探析——以《滿城風雨》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