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學校教育活動開展策略探究

2023-02-20 18:41李曉嫦
名師在線·上旬刊 2023年12期
關鍵詞:傳統文化教育實踐策略

李曉嫦

摘 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的過程中積淀下來的文明成果與智慧,具有很強的育人功能和較高的育人價值。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學校的重要任務。因此,文章指出,學??梢曰趥鹘y文化教育開展系列活動,喚醒學生的文化自覺,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關鍵詞:學校教育活動;傳統文化教育;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34-0002-03

學校在開展教育工作時,不僅要注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還需要保證各項教育活動穩定開展。在校園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能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實現文化育人[1]。因此,學校應著力開展基于傳統文化的相關教育活動。

一、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意義

(一)喚醒文化自覺

文化自覺是生活在一定文化環境中的人對本民族的文化有“自知之明”,能認識、理解、認同本民族文化,尤其能在多元的文化世界中確定自己的位置[2]。青少年時期是個體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階段。在此階段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可以使青少年儲備豐富的傳統文化知識,建立正確的傳統文化認知,形成深厚的傳統文化情感,有利于青少年一步步喚醒文化自覺,建立文化自信,為積極體驗多元的文化世界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培養文化自信

民族和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文化自信。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應當樹立文化自信。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可以將傳統文化融入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傳統文化的基因融入青少年的血脈中,使其在加深對傳統文化認知的同時,建立文化自信,自覺地承擔保護、傳承傳統文化的重任。

二、基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學校教育活動的開展策略

(一)創新教師傳統文化教育理念

教師作為學校管理系統的主要人員,承擔著加強傳統文化教育的重任。理念是行動的先導,要想落實這一重任,教師必須創新傳統文化教育的相關理念。

第一,教師需要具備虛心好學的態度,積極投身學校教育活動中。在工作實踐過程中,教師要秉持“走出去”原則,借鑒本地或其他地區良好的學校教育理念,并結合本校的辦學情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地完善自身的教育理念。此外,教師還要秉持“引進來”原則,邀請本地的傳統文化工作者走進校園中,

一起分享傳統文化內容、傳統文化工作經驗等,進一步強化彼此的傳統文化認知,豐富傳統文化工作經驗,

由此創新傳統文化教育理念。

第二,教師需要在遵循時代發展與文化傳承相結合的原則下,建立“開放的發展觀”?!伴_放的發展觀”

是指在開放發展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以國家提出的傳統文化教育政策為指導,結合辦學實際情況,采取多樣的措施來推進傳統文化教育發展。這種觀念強調的不僅僅是傳統文化教育發展,還強調傳統文化教育與整個社會的協調發展。在社會的不同發展階段,傳統文化教育面臨著不同的問題。教師需要與時俱進,根據社會發展情況及現階段的傳統文化教育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推動傳統文化教育發展,同時自然而然地推動整個社會發展。

(二)加強對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實踐

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是傳統文化教育實踐的重點。下文以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為例,闡述相關的實踐策略。

1.依據學生和社會需要,確定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目標

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目標是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起始點和落腳點,體現著學校教育工作的育人價值追求。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目標有二:一是幫助學生豐富傳統文化認知,喚醒文化自覺,建立文化自信;二是保

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這兩項目標的設立以學生發展和社會需要為依據。

(1)依據學生發展需要,確定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目標

學生是學校教育活動的參與主體,基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學校教育活動是以學生為本的活動,重在促進學生獲得良好發展。教師應關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明確學生“現實發展”水平和“理想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所謂“現實發展”水平是指學生現階段所達到的發展水平,而“理想發展”水平是指學生在今后的一個階段需要達到的發展水平。通過了解二者之間的差距,教師可以確定學生發展的起始點和落腳點,便于根據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理論來設定有可行性、發展性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目標,讓學生在認知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熱愛傳統文化,喚醒文化自覺,培養文化自信,主動地在生活中傳承傳統文化,逐步達到“理想發展”水平。

(2)依據社會需要確定傳統文化教育目標

學校是育人的重要場所,可以幫助學生從自然人成長為社會人,促使學生更好地在社會生活中遵守規則,傳承文化,為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3]。在國際交往愈加頻繁的今天,傳統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在這樣的情況下,傳統文化的傳承受到巨大的阻礙。立足此現實情況,學校應肩負起引導學生保護、傳承傳統文化的重任,尤其要依據社會發展實際情況,設定明晰的具有發展性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目標,并將其融入日常教育工作中,用實際行動來詮釋傳統文化教育的價值追求。

2.根據學生和時代需求,精選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內容

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內容是落實傳統文化教育活動手段、實現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目標的重要載體。既然確定傳統文化教育目標要依據學生需要和社會需要,那么,教師應依據學生特點和時代發展需求,精選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內容。

(1)根據學生特點,精選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內容

學生身處從自然人向社會人發展的關鍵階段[4]。在此階段,他們會與生活中的事事物物互動,發揮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作用,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建立良好的認知。生活中的傳統文化現象多姿多彩。大部分學生對生活中的文化現象有著濃厚的興趣,可以自主地探究和感知。所以,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以現實生活為依托,以學生的生活經歷為參照,以多樣的方式運用豐富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資源。

(2)根據時代發展需求,精選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內容

國家如今愈加重視文化建設,屢屢下發傳承、保護傳統文化的政策文件,指明傳承、保護傳統文化的新方向。從全人類角度來看,傳統文化內涵豐富,涉及文學、歷法、飲食、建筑、服飾等領域,且各個領域均取得了矚目的成就,在推動世界文化繁榮發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但是,我們需要認識到,一些傳統文化內容會在時代發展過程中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復雜性而被淘汰。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需要從不同領域選取有生命力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內容。

3.豐富實施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過程和方法

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過程及方法是影響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實施效果的關鍵因素,是指利用適當的方式將既定的傳統文化教育計劃付諸實際行動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校園活動、課堂教學和生活實踐。教師應利用恰當的方法組織相應的活動,推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順利開展。

(1)組織校園活動

校園活動,顧名思義是在校園中,由學校組織舉辦的面向全體師生的活動,包括文化活動、娛樂活動、體育活動、科技創新活動等[5]。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正是實踐傳統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徑。一般情況下,教師可以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內容為抓手,以學生發展需求為依據,選取主題,組織校園活動。

例如,大部分學生對傳統節日及習俗有濃厚的興趣?;诖?,教師可以不同的傳統節日為抓手,確定主題,組織多樣活動。以“粽葉飄香五月五? 濃情端午祝安康”主題為例,在其統領下,學生可以體驗“繪詩情畫意? 品端午情懷”“述端午文化? 承中華文明”“誦端午詩歌? 植愛國情懷”等活動,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屈原的故事等相關節日內容,一步步地感知端午,走進端午,品味端午,從不同角度感受傳統節日文化的獨有魅力,增強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心。

又如,經典名著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部分學生對經典名著有濃厚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開展“讀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主題閱讀活動,讓學生在讀故事、畫故事、演故事的過程中感受經典的力量,接觸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拓寬文化視野。

(2)實施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傳統文化教育中最為重要的一種活動,是教師引導學生探究知識、技能,習得思想、方法,

發展素養的過程。各學科都承載著育人重任,同時也蘊含著不同的傳統文化因素。教師應引導各學科教師正確認知傳統文化教育價值,深入剖析教材中隱含的傳統文化因素,挖掘與之相關的傳統文化資源,繼而在課堂上使用多樣化的方式方法融入傳統文化內容,使學生在學習學科內容的過程中受到傳統文化的滋養。

例如,語文學科的閱讀文本中不乏“紅色”內容。紅色文化是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師可以紅色文化內容為入手點,結合文本內容搜集相關的英雄人物及其故事等,利用文字、圖片等引導學生進入動人的場景中,

使學生感悟英雄人物身上美好的精神品質,形成向英雄人物學習的意識,為踐行良好行為、傳承傳統文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又如,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適當講一些中國數學史,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今數學家們不懈探究數學的過程及數學探究成果。在數學研究過程中,數學家們遭遇了種種困難,但是始終堅守初心,以頑強的意志品質不斷地攻克難關,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數學研究成果,為世界數學領域發展做出了貢獻。學生通過學習數學史,跟著數學家的腳步一起經歷了數學研究過程,了解數學知識,感知數學研究方法,體會數學家身上的良好品質,知道中國數學研究的偉大貢獻,建立民族自豪感。

(3)進行生活實踐

生活實踐是學生從校園、課堂走進現實生活的途徑。傳統文化教育的關鍵是讓學生在生活中傳承和保護傳統文化。在體驗生活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借助多樣的方式接觸傳統文化內容,增強傳統文化意識,自覺地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教師應依據校園內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實施情況,以現實生活為基礎,引導學生進行生活實踐。

例如,在學生接觸紅色文化內容后,教師可以組織研學旅行活動,將他們帶入本地的烈士陵園、革命教育基地、博物館等,讓他們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繼續與紅色文化互動,受到精神的洗禮,自覺踐行良好行為。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加強傳統文化教育是學校開展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可以使學生在儲備傳統文化內容的過程中強化文化認知,喚醒文化自覺,建立文化自信,有利于促進對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因此,學校需要秉持良好的傳統文化教育理念,以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開展為重點,精選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內容,豐富傳統文化教育活動開展方法,營造濃厚的文化環境,激發學生的傳統文化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的良好影響,自覺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王方園.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思政教育中的價值及應用[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3(3):108-110.

李愛英.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學生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芻議[J].學周刊,2022(36):103-105.

李玉仁.開展傳統文化教育 提升學校管理效能[J].學周刊,2022(28):12-14.

陳穎.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學校管理的策略探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2,6(24):149-152.

唐小青.中小學地方傳統文化教育的學校管理策略研究:以H市非遺進校園為例[D].衡陽:衡陽師范學院,2021.

猜你喜歡
傳統文化教育實踐策略
關于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的探討
試分析提高高中歷史教學中傳統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淺談小學傳統文化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小學教育專業數學實踐教學研究
關于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教育研究
探討通用技術有效教學的實踐
淺談提高初中生牢記英語單詞的實踐教學策略
幼兒園藝術整合活動的實踐策略研究
高級英語課程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實踐策略研究
試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