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作業貫穿音樂教學全過程

2023-02-20 13:49林梅霞
名師在線·上旬刊 2023年12期
關鍵詞:設計策略小學音樂

林梅霞

摘 要:音樂作業是音樂教學的助力,可以使學生獲得體驗多樣音樂的學習機會,增強學生的音樂認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水平。但是,當前的小學音樂作業以檢測性為主,缺少前置性作業、隨堂性作業,導致學生缺乏良好的音樂學習機會。文章指出,針對上述情況,教師應緊抓學生的音樂學習過程,精心設計前置性作業、隨堂性作業和檢測性作業,在豐富音樂作業類型的基礎上讓學生積極體驗音樂學習活動,獲得良好發展。

關鍵詞:小學音樂;音樂作業;設計策略

中圖分類號:G40-014?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34-0082-03

在傳統教學評價觀念和作業設計觀念的影響下,部分小學音樂教師過度重視音樂作業的診斷功能,以課后階段為主,大量設計檢測性作業。在檢測性作業的助力下,學生可以體驗運用、鞏固活動,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音樂學習情況。但是,檢測性作業并不能完全凸顯音樂作業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音樂教學效果。要想改變這種現狀,教師需要圍繞音樂作業的功能,聯系具體的音樂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情況,設計前置性作業、隨堂性作業和檢測性作業,實現由音樂作業向音樂活動的轉變,達到以評促學、以評促教的目的。

一、不同類型音樂作業的價值

(一)前置性作業的價值

前置性作業是指教師在教學之前,借助具體的學習任務或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的嘗試性學習[1]。對小學生來說,嘗試性學習是一項有挑戰性的活動。在嘗試性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借助已有認知、方法解決學習問題,初步了解新知內容。教師則可以借助前置性作業,從不同角度了解學生的發展情況,尤其新知學習情況,進而有針對性地制訂課堂教學計劃,推動課堂教學順利開展。由此可見,前置性作業具有診斷、激勵功能,不僅可以讓學生進行課前自學,還可以使教師的課堂教學更精準、有效。

(二)隨堂性作業的價值

隨堂性作業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學習任務或問題促使學生進行的鞏固性學習[2]。學生在體驗鞏固性學習時,可以自覺地遷移課堂認知,使用恰當的方式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了解自身的課堂學習情況,便于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行為,彌補認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課堂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借助學生的隨堂性作業完成情況,了解學生的音樂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學習能力、音樂素養等發展情況,有目的地調整課堂教學計劃,確保課堂教學契合學生學情,使學生在積極體驗的過程中獲得進一步發展。由此可見,隨堂性作業不僅可以確保課堂教學與學生學情相契合,使學生獲得較好的課堂學習效果,還可以使學生查漏補缺,提高學習效率。

(三)檢測性作業的價值

檢測性作業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后,借助具體的學習任務或問題驅動學生進行的應用性學習[3]。檢測性作業以實踐活動為主,具有新穎性、趣味性,很容易激發學生興趣。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會利用個性方式展現音樂學習成果,感受音樂學習樂趣。同時,一些學生可以在了解自身優點的同時,會發現自身的不足,盡力彌補,提升發展水平。教師可以借助檢測性作業了解學生的音樂認知、藝術表現、審美感知等發展情況,給了學生有針對性的指導,使學生揚長補短。同時,教師可以在了解學生學情后,優化后續教學設計,使音樂教學更契合學生學情。由此可見,以實踐為主的檢測性作業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進一步發展,還可以推動音樂教學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二、不同類型的音樂作業設計策略

(一)設計前置性作業的策略

1.設計繪畫類作業

繪畫類作業,顧名思義是以繪畫為主的作業,是前置性作業的一種形式。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在腦海中想象畫面,動筆繪畫。教師借助學生的繪畫作品,可以了解他們對歌曲的感知情況,便于在課堂上進行指導。同時,學生通過體驗聽、畫活動可以提高音樂學習興趣。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的課前階段,教師可以設計繪畫類作業。

以《森林與小鳥》為例,這首樂曲的第一部分勾勒出了寧靜的大森林;第二部分借助小鳥的鳴叫聲勾勒出了歡騰的大森林;結尾部分借助弦樂和木管樂用較強的力度再現第一段的旋律,將情緒推向高潮,勾勒出迎接黎明的場景。在聆聽樂曲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沉浸其中,感受場景變化?;诖?,教師可以設計如下繪畫類作業:

大森林里的一切生物在沉睡。在黎明即將到來之際,哪種小動物最先醒來呢?醒來后,它們做了什么呢?大森林里還像之前一樣寧靜嗎?請帶著問題聆聽《森林與小鳥》,在腦海中想象畫面,并用畫筆將其描繪下來,用一幅作品來告訴大家你的答案吧。

2.設計搜集類作業

搜集類作業是指布置任務驅動學生搜集背景信息,

是前置性作業的重要形式。背景信息是學生學習、理解樂曲的助力[4]。在有效的背景信息的助力下,學生可以了解樂曲的基本內容、創作目的、蘊含的情感等,

便于進行深入探究。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圍繞學生搜集的背景信息,補充其他內容,使學生豐富背景知識儲備,強化對樂曲的認知。所以,教師可以樂曲的創作背景為重點,設計搜集類作業。

以《甘灑熱血寫春秋》為例,這是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中的一個選段。該劇目主要講的是偵察排長楊子榮深入土匪窩,假意將聯絡圖交給土匪頭目座山雕,趁著除夕夜土匪們為座山雕祝壽的時機,全殲土匪的故事。在不了解這一創作背景的情況下,學生很難聽懂《甘灑熱血寫春秋》。對此,在課前階段,教師可以設計如下搜集類作業:

聆聽《甘灑熱血寫春秋》,你能聽懂講述了什么故事嗎?如果聽不懂故事內容,請在父母的幫助下,借助電腦、手機等工具搜集《甘灑熱血寫春秋》的創作背景,了解其講述的故事。再次聆聽,這次你聽懂了什么呢?

(二)設計隨堂性作業

1.設計描述類作業

描述類作業是指布置學習任務,驅動學生回顧課堂學習內容,描述學習成果。學生完成描述類作業的過程正是其進行學習反思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了解自身的課堂學習成果和不足。教師則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不足,采用適當的方式幫助他們彌補。如此,學生可以完善音樂課堂認知,同時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和語用能力。教師也可以了解教學情況,及時改進教學?;诖?,教師可以時刻關注學生學情,設計描述類作業。

以《長江之歌》為例,這首樂曲描繪了氣勢磅礴的長江,歌頌了長江的雄壯,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游覽長江?;诮虒W情況,教師可以設計如下描述類作業:

自古以來,人們就將長江作為母親河。那么,大家知道為什么要將長江譽為“母親河”嗎?請大家踴躍參加母親河擂臺賽,和小伙伴一起描述我們的母親河——長江吧!

在學生回顧課堂所學,認真描述原因時,教師要認真傾聽,發現他們的認知不足之處,有針對性地介紹長江,使學生獲取豐富的背景信息,豐富知識儲備。

2.設計表演類作業

表演類作業是指布置表演類任務,驅動學生扮演角色,演繹場景。體驗表演的過程正是學生展現課堂學習成果的過程。同時,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彰顯個性,自主編創、演繹,有利于增強藝術表現力[5]。教師通過觀賞學生的表演,既可以了解他們的樂曲認知情況,又可以了解他們的藝術表現力發展情況,便于給他們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使他們獲得進一步發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情,精心設計表演類作業。

以《賽馬》為例,這是一首二胡曲,描繪了蒙古族人民歡度節日、舉辦賽馬盛會時的熱鬧、歡快場景。在欣賞樂曲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遷移背景知識,發揮想象力,在腦海中描繪相關場景,建立積極的情感。教師則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等引導學生深入探究,使學生強化認知?;趯W生的探究結果,教師可以設計如下表演類作業:

聽——草原上傳來陣陣的歡呼聲。蒙古族人民在做什么呢?原來他們在慶祝節日。好熱鬧??!大家想參與其中嗎?想要和蒙古族人民一起賽馬嗎?請大家化身為其中的一員,舞動身體,投身熱鬧的賽馬中吧!

教師可以播放《賽馬》,讓學生邊聆聽,邊想象,邊編創。在學生自主編創后,教師可以繼續播放《賽馬》,

讓學生舞動起來。在學生的積極體驗下,課堂上呈現出熱鬧的賽馬場景。尤其,學生發揮多種感官作用,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內心的歡樂,加深了對樂曲內容的理解。教師則可以細心觀察每個學生的表演,發現他們的不足,耐心指導。

(三)設計檢測性作業

1.設計制作類作業

制作類作業是指布置制作任務,讓學生加工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制作出精美的樂器。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較強,樂于體驗各種各樣的制作活動。教師可以依據樂曲內容,設計制作類作業,讓學生遷移課堂認知,認真操作,并將作品帶到課堂上,自主演奏樂器。

以《小雨沙沙沙》為例,該樂曲情緒活潑,意境優美,勾勒出了“花兒”“魚兒”“苗兒”在春雨的滋養下快活生長的情景。為使學生感受到此情景,教師在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中借助沙錘引導學生感受“小雨”的輕柔。在第一課時教學后,教師以感受情景為重點,為學生設計如下制作類作業:

在《小雨沙沙沙》這節課上,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樣的小雨呢?可以用演奏樂器來表現出自己感受到的小雨嗎?可以用什么樣的樂器來表現自己的感受呢?請大家從家中收集常見的物品,將其制作成一種樂器,并結合自己在課堂上感受到的小雨的特點進行演奏。記得將自己制作的樂器帶到課堂上,準備和小伙伴一起演奏。

在新知教學階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演奏自制的樂器,了解他們的樂器自制情況,然后指導他們演奏樂器,推動音樂教學順利開展。

2.設計自選類作業

自選類作業是指設計不同形式的實踐性任務,驅動學生依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完成。自選類作業涵蓋多樣的實踐形式,有一定的趣味性和開放性,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每個學生可以通過自選作業獲得實踐機會,實現個性發展。一般情況下,教師可以依據課堂教學內容,設想不同的實踐形式,設計自選類作業。

以《唱臉譜》為例,在本節課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了解京劇的相關知識,包括繪制京劇臉譜的方法、制作傳統器樂的方法等。思維導圖是學生梳理京劇知識的工具,動手制作是學生展現學習成果的途徑?;诖?,教師可以設計如下自選類作業:

在《唱臉譜》這節課上,我們使用不同的方式品味了京劇,感受到了京劇的獨特魅力,尤其從不同角度認知了京劇。那么,你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展現自己的認知成果嗎?請觀看《唱臉譜》片段,繪制京劇知識思維導圖(內容為傳統京劇、現代京劇和戲歌的場景、服飾、妝容、具體內容),繪制京劇臉譜,制作傳統樂器模型。根據自己的喜好從中任選一項來完成。

在學生完成作業后,教師可以搭建舞臺,引導他們展現各自的作品,同時組織京劇鑒賞活動,讓他們進一步強化對京劇的認知。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教師應以音樂作業的功能為依據,以學生的音樂學習過程為切入點,聯系具體的音樂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前置性作業、隨堂性作業和檢測性作業,輔助學生在課前進行自學,在課中鞏固所學,在課后展現學習成果。在學生完成作業后,教師應及時檢查學生的作業,了解學生的音樂學習情況。這樣可以切實實現音樂作業的功能,使教師和學生實現教學相長,增強音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陳茜.揚“快樂”之帆 啟“音樂”之旅:探尋小學音樂體驗式教學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3(17):237-239.

張獨伊.“雙減”背景下小學音樂學科作業設計的探討[J].新課程導學,2023(19):58-61.

萬紫晶.“雙減”下小學音樂教育的“減”與“增”[J].樂器,2023(2):32-34.

劉小靜.基于“雙減”政策的小學音樂作業設計新思路[J].求知導刊,2022(29):113-115.

黃薈.優化小學音樂學科作業設計的思考與實踐[J].教書育人,2022(28):47-49.

猜你喜歡
設計策略小學音樂
淺談農村普通高中數學作業的設計策略
贛鄱生態水產品包裝設計策略研究
淺議郊野公園對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設計策略
設計策略決定企業品牌形象
大連智慧旅游平臺UI浪漫設計研究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開啟學生智慧,構建快樂課堂
淺析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性提問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