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2023-02-23 14:46常帥
民主與科學 2023年6期
關鍵詞:黃河流域河湖用水

常帥

黃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資源短缺。黃河流域人均水資源量578立方米,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9%;總體上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過度,部分支流生態流量不足,部分地區地下水超采;流域水資源量呈下降趨勢,1956—1979年,水資源總量752億立方米,1980—2000年,衰減到685億立方米,2001—2016年,又衰減到651億立方米。未來黃河流域將面臨水資源衰減和用水需求增加的雙重壓力。

為解決黃河流域水資源短缺問題,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健全水資源管控“硬指標”,實施水資源監管“硬措施”,立足流域整體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重點開展了以下工作:

健全水資源管控指標

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有多少湯泡多少饃”要求,基礎是確定“有多少湯”,即明確生態環境用水和經濟社會發展用水,明確流域內各行政區的可用水量,把用水指標落實到地表、地下等具體水源。

一是明確生態環境用水。組織制定黃河干流和湟水河、大通河、洮河、窟野河等支流42個重點河湖生態流量保障目標。

二是明確地表水管控指標。以黃河“八七”分水方案為基礎,組織流域內各省區將本省區“八七”分水方案明確的分水份額,進一步細化分解到各地市和干支流;批復7條重要跨省支流水量分配方案。

三是明確地下水管控指標。組織流域內各省區,以縣級行政區為單元推進地下水取水總量、地下水位控制指標確定工作。目前,黃河流域9個省區全部完成成果技術審查,其中,四川、寧夏等已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實施。

嚴格水資源管控措施

按照確定下來的水資源管控指標,綜合運用行政、技術、法治、經濟措施,強化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管理,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

一是強化行政措施。開展取用水管理專項整治行動,目前,黃河流域累計登記已建和在建取水口81萬個,組織對70.3萬個違法違規取用水問題進行整改,推動黃河流域取用水秩序逐步好轉。對存在地下水超采問題的地級行政區地下水水位同比變化情況進行通報,對水位下降較大且排名靠后的地市人民政府進行技術會商,夯實地方政府地下水超采治理主體責任。強化水資源管理監督檢查,對2022年水資源管理監督檢查中發現問題較多的4個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及所轄6個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進行了約談。組織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2022年黃河流域各省份考核結果均為良好以上。

二是強化科技措施。完善監測計量體系,黃河流域5萬畝以上大中型灌區渠首取水基本實現在線計量。在內蒙古、山東、河南、陜西、寧夏等省份推廣地下水灌溉“以電折水”取水計量方式。推進用水統計直報取用水戶“應納盡納”,黃河流域納入統計直報取用水戶超過3.7萬戶,約占全國總數的13.5%。強化信息化手段運用,開展取用水管理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和應用推廣,不斷提升水資源監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

三是強化法治措施。加強取水許可審批、事中事后監管與水行政執法的銜接,嚴厲打擊違法開發利用水資源行為。會同最高人民檢察院開展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專項行動,積極發揮水行政執法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作用,維護水資源管理領域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推動建立取用水領域信用體系。

四是強化經濟措施。推進黃河流域用水權交易,2019—2022年,黃河流域共開展用水權交易2.5萬單,交易水量約29.4億立方米。

保護和改善流域生態環境

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加強江河湖泊保護修復,逐步退減被擠占的河湖生態用水,推進超載治理,還水于河湖,還水于地下。

一是強化生態保護。選取黃河流域12個河湖水系的19條(個)典型河湖、29個已建水利水電工程,開展生態流量核定與保障先行先試,推動江河湖庫生態保護治理。加強黃河流域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組織開展黃河流域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安全評估。

二是復蘇河湖生態環境。聚焦河道斷流、湖泊萎縮兩大問題,推動黃河流域11條(個)河湖納入母親河復蘇行動名單,組織逐河編制完成母親河復蘇行動“一河一策”方案,推動治理修復。

三是推動超載治理。對黃河流域地表水超載的13個地市、地下水超載的62個縣,制定暫停新增取水許可的政策措施,指導督促超載地區開展綜合治理。組織開展新一輪地下水超采區劃定,目前,黃河流域9個省區已全部完成初步成果。聯合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印發《“十四五”重點區域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方案》,全面部署包括黃河流域黃淮地區、鄂爾多斯臺地、汾渭谷地在內的10個重點區域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工作。

今后一個時期,推動黃河流域中國式現代化,要保障河湖生態環境用水,要進一步提高供水質量、保證率和可靠性,要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條件相均衡。面對這些繁重的任務,我們將堅持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進一步強化總量控制、量水而行、高效利用、超載治理、監督考核五大制度,進一步細化水資源管控指標、強化水資源管控措施、保護和改善流域生態環境,推動黃河流域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資源高效利用、水生態明顯改善的集約節約發展之路。

責任編輯:馬莉莎

猜你喜歡
黃河流域河湖用水
生態環境部啟動新一年度黃河流域“清廢行動”
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打造“三晉”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級河湖長第一次聯席會議召開
哪些火災不能用水撲滅?
節約洗碗用水
加強河湖保護治理 改善河湖生態環境
黑龍江:河湖治理保護成效明顯
黃河流域燦爛的齊家文化——陶器
增強大局意識 提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發展水平
三十六計之順手牽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