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探索

2023-02-24 04:25王忠華王涵玉
大連教育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家國情懷階段

王忠華,王涵玉

(1.東北石油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318;2.同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 蘇州 215000)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新時代人才的有力保障。近些年,國家不斷為大學思政教育做“加法”。然而,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并非孤立問題,而是中小學思政教育的接續。目前,我國中小學正在大力推行“雙減”政策。因此,我國正處于高校思政教育強化和中小學“雙減”兩個重要工作同時推進的關鍵時期。充分剖析中小學“雙減”和高校思政教育的時代特點是保證兩項重要工作有效推進的必要前提。

大學生是民族發展的棟梁,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目前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環境日趨嚴峻復雜。這更要求新時代的大學生具有極強的家國情懷、遠大的格局和過硬的本領,如此才能擔當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科技大學建校70 周年之際,給老教授回信時強調,民族復興迫切需要培養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備的人才,培養更多聽黨話、跟黨走、有理想、有本領、具有為國奉獻鋼筋鐵骨的高素質人才[1]。這充分體現出國家對德才兼備高素質人才的重視與需求。

“雙減”政策頒布之前,中小學教育普遍存在超額學習、超前學習、校外培訓泛濫等問題。這種過度教育抑制了學生的認知興趣和創造熱情,增加了家庭的經濟負擔和普遍焦慮,影響了教育公平,不利于培養國家建設需要的合格人才。為了使教育回歸育人本質,重構良好的教育生態環境,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2]?!半p減”意見的提出展現了國家對教育生態改良的決心,明確了教育的公共屬性,滿足了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共同訴求,符合培養合格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時代要求。

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是思想政治教育領域重大課題,也是系統工程和長期工程。這就要求我們協同考慮不同階段的思政教育要求,結合時代特點調整思政教育的重點與方法?,F階段,我國正處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節點,我國教育亦正在同時經歷高校思政教育強化和中小學“雙減”。協同考慮不同教育階段思政教育的時代意義,重新審視大中小學思政教育的重心與條件,在此基礎上提出兩者高效協同的策略是當代教育者必須做好的時代問卷。

一、深刻認識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的時代意義

1.高校思政教育的時代緊迫性

從地理大發現開始,世界格局一直由西方主導。隨著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在國際格局中發揮的作用不斷增強,在政治、經濟、文化、安全等各個維度,由西方主導的世界格局均向著東西方平衡的協同共治方向發展。然而,發展路上并非一片坦途,發展中國家尤其中國的發展道路上必然會遇到很多障礙。

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將面對更加錯綜復雜的外部環境,風險和機遇并存。面對大國博弈、貿易爭端、全球疫情等諸多問題,國家需要更多的專業人才,廣泛參與國際事務,爭取國際話語權,構建國家治理體系,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個別大學生缺乏家國情懷和集體主義精神,形成了事事以自我為中心,個人利益至上的思維習慣。他們甚至狹隘地認為只有個人主義才能賺便宜,堅持集體主義等于吃虧。在這種情況下,強化高等學校思政教育具有時代緊迫性。高校唯有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方法培養大學生正確看待和處理當今的復雜問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才能為民族復興培養有抱負有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2.中小學思政教育的時代必要性

首先,中小學的思政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必要鋪墊。中小學生正處于人生“拔節孕穗”階段,是今天的幼苗,明天的棟梁。中小學思政教育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大學階段的價值觀和道德水平。目前個別大學生意識形態薄弱的問題,一定程度上源于中小學階段片面追求學習成績,對開展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重視不足。因此,從強化高校思政教育的角度而言,有必要做好中小學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導學生形成愛黨、愛國、愛人民的樸素情感。

其次,強化中小學的思政教育是“雙減”的必然要求?!半p減”的初衷是回歸教育本質,提升教育質量,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中小學時期是培養學生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重要階段,重要前提是以德為先。學校要堅持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中心,站在為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培養合格人才的高度上,做好厚植情懷、加強德行、堅定信念、增長學識、提高素質等引導工作,解答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

另外,“雙減”政策的實施為中小學強化思政教育提供了客觀條件?!半p減”政策實施后,國家統計局在專題調查中顯示,73%的家長表示孩子完成書面作業的時間明顯減少[3]。學科類培訓亦大幅壓減,線下的校外培訓機構壓減83.8%,線上則壓減84.1%。培訓市場的虛火已經大幅降溫[4]。從時間角度而言,書面作業及學科培訓的減少,使得中小學具有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觀條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政課非常必要,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5]。開展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是落實總書記這一精神的重要舉措,符合培養合格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國家發展戰略。

二、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的現存問題

1.大中小學思政教育各階段存在脫節問題

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自提出以來,一直受到學者們的關注。在“雙減”和高校思政教育并重的當下,推行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更符合新時代的要求。因此,關于“為什么要一體化”這一問題,學界已取得普遍認同。然而,對于“如何做到一體化”甚至“如何更好地做到一體化”的問題,尚有一定挖掘空間。目前,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現存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各階段思政教育的階段性目標不夠清晰;各階段思政教育的方法規劃不夠到位;不同階段思政教育的銜接還有待于優化設計。這些問題的解決還要依靠不同領域的學者共同合作,結合不同年齡階段人群的心理特點和接受習慣,充分發揮現有宣傳媒介的優勢,完善不同階段思政教育的科學規劃與無縫銜接。

2.各階段思政教育的方式需要進一步豐富

目前,大中小學主流的思政教育是采用專業的思政教育團隊結合說教的宣傳模式。這種方法在不同階段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將來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方式。然而,當下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信息接收方式正發生重大變化。個別人甚至對傳統思政教育產生排斥心理。單純依靠專業團隊+說教式,思政教育影響范圍和教育效果有限。教師需要結合現代信息平臺,設計一些參與式、碎片化、輕松化等現代人更容易接受的思政教育內容,豐富各階段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

3.各階段思政教育資源共享不足

思政教育的質量取決于教育團隊的宣傳水平、教育內容的豐富程度、教學組織的設計水準、宣傳技術的運用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受認識水平和能力水平的局限,單個思政教育者或者思政教育團隊很難在有限時間內把各個方面都做得盡善盡美,使得思政教育難以達到預期效果?,F階段網絡、新媒體等多種信息手段非常發達,只要建立有影響力的平臺,就可把先進的思政教育理念、素材、設計方法、講授范式等充分共享。這樣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實現廣義上思政教育課程的共同建設。

三、深入挖掘時代元素,協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

1.拓展思政教育傳授主體——打造思政大師資

以往學生思想引領的教育工作主要由思政課程教師承擔,但實際效果不是特別理想。新時代對思政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大學階段及中小學階段的思政教育已由原來的“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變,以充分發揮各門課程教師對學生思想層面的影響。思政課程范圍由單純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自然融入全課程體系;內容由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擴展至政治意識和思想價值的引領;形式由集中式顯性教育轉變為分散式隱性教育;思政教育主體由思政課教師擴充至所有教師。這些轉變可保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戰略任務的有效推進。

除學校外,社會亦是影響學生成長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須充分挖掘社會的育人功能,共同關心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全社會共上思政課的良好局面。社會思政教育的優勢在于自然與生動。為充分發揮該優勢,應廣泛發掘地方資源和身邊案例,開展紅色教育和身邊的先進人物走進思政課堂活動,讓身邊的老黨員、老戰士、廉潔勤政干部、優秀校友、各行業愛崗敬業人物、見義勇為代表等成為學生思政教育的傳授者。我們身邊的英雄和代表口中真情流露出的愛國精神、工匠精神、創新精神、奉獻精神、助人精神等,定會讓學生們產生精神共鳴。學校應該充分發掘能把道理講透講活的各行業勞動者們,他們的真實案例離學生更近,也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溫度,足以輻射與溫暖學生的內心。全體教師和廣大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可使得學生思政教育的傳授主體得到充分擴展,形成思政教育的大師資力量。

2.構建大思政育人環境——打造思政大課堂

社會心理學認為人的認知往往取決于情境。環境對人的心理行為和認知過程存在普遍影響和制約作用。以造林為例,可采用人工造林的方式,亦可采用封山育林的方式。培養人才和造林有相似之處,對于思政教育而言,我們可以采用主動傳播的手段,但更重要的是構建大思政的育人環境,充分發揮環境對學生的思政教育功能,讓學生們在學習、生活等各個環節自然感受思政教育。

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但很多人不喜歡聽道理,不喜歡被動地接受道理,而喜歡聽故事,喜歡從故事中主動獲得啟發。因此,我們需要更多鮮活的、具體的人物和事例來給學生傳遞思政教育內容,這樣的思政教育才自然、生動、富有感染性。這便要求我們要構建大思政育人環境,使學生時刻能感受到身邊的教育力量,引發自身向上的共鳴。以中國傳統文化節日活動為例,各種節日活動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社會普及度高,是傳承民族優秀文化遺產,弘揚民族精神,宣傳和推廣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理想載體。我們應該開展各種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們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深刻與偉大,內心自然洋溢民族自豪感。這樣的宣傳教育不是生硬地灌輸和說教,而是在社會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實施。我們要在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構建起思政大課堂,實現育人無處不在、潤物無聲的效果。

3.整合優化思政教育資源——打造思政大平臺

無論哪個教育階段,思政教育均不宜再采用單純說教的方式進行,而應充分發揮網絡、新媒體等多種信息手段的優勢,建立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互聯互動的思政教育資源,形成影響力、吸引力、滲透力俱佳的思政教育大平臺。

融媒體是打破傳統信息傳播壁壘,充分共建共享信息的重要手段,因此,融媒體具有整合優化思政教育資源的優勢。首先,融媒體可以提升不同教育階段思政教育載體的整合能力,有利于改變傳統媒體自上而下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其次,融媒體可以充分優化思政教育資源,有利于配置不同媒體的信息,再通過整合最新、最優、最豐富的信息來實現思政教育資源的優化;最后,融媒體可以打破時間與空間限制,實現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隨時隨地交流,有利于思政教育實施的人性化??傊?,借助融媒體構建的思政教育大平臺有利于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使不同教育階段的學生享有更加優質且豐富的思政教育資源,實現思政教育在學生們日常成長過程的充分滲透,提升思政育人效果。

教師還可借助融媒體的數據分析優勢,對學生的心理狀況、行為習慣以及思想狀態等進行系統化的分析,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手段。教師對融媒體語境下與課程相關的社會熱點、前沿動態及時進行搜集和優選,第一時間分享給學生,從而引發學生關注時事,關注社會的意識。例如,教師可利用融媒體對學生在學校推薦信息平臺的瀏覽軌跡進行系統化的整理和歸納,分析得到學生關注的內容,在課堂上,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討論。這樣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改善課堂教學效果。另外,教師可以利用融媒體平臺多元化、個性化、開放化的特質,發布各種課堂教學活動。這樣學生參與方式不再局限于課堂以及語言表達,傳統課堂上性格內斂、不敢發聲的學生也能積極參與。

4.重點培養學生家國情懷——鑄就民族復興精神密碼

長久以來,西方國家打著自由民主的旗號,不停對我國進行思想滲透。個人主義思潮有所蔓延,甚至個別人以傷害本民族利益來向西方表“功勛”。究其原因,主要是這種人嚴重缺乏家國情懷與民族意識。由此也呈現了一些令人堪憂的現象,例如,宣傳優秀民族文化、親社會等方面的兒歌傳唱越來越少,而宣傳西方文化的兒歌,甚至惡搞經典的順口溜出現了;中小學校主要考慮分數和升學率;大學校園內談理想,談國家命運,談民族未來的少了,學校更多在談排名、談經費,學生則更多在談娛樂、談出國。這些現象表明在教育的某些階段或者某些角落存在家國情懷教育的不足。

疫情防控過程讓我們看到了家國情懷的重要性。正是這些具有家國情懷的人們在國家和民族遇到困難時挺身而出,共克時艱,詮釋了集體主義的價值?,F在正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又是中小學大力推進“雙減”、大學強化思政教育的重要階段,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的推進應緊緊圍繞“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強化家國情懷的教育與培養。培養學生家國情懷,首先,應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認識和思考國際形勢與國家安全問題,引領學生正確理解家國關系、熟悉家國情況、培育家國情感。其次,應該在文化知識廣度、文化藝術審美等方面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層次,鼓勵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和自省,拓寬自身知識的廣度,發掘各種人文活動中的家國一體、愛國愛家的內涵和因素,引發內心深處的家國之情。再次,啟發學生開闊視野,在增強對國家的認同感與歸屬感的同時,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最后,應設計好不同教育階段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與方式,使學生們能夠區分自由個性和個人主義的本質區別,明確集體主義是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基本原則,是中華民族復興力量的精神密碼,從小就種下家國情懷的種子,并伴隨自身成長。

祖國永遠是不可替代的地方。愛自己的語言、愛自己的文化、愛自己的山山水水,這是中國人最基本的素養和最樸素的情感,是和平年代家國情懷的具體體現。每個人的愛國力量雖然有限,但點滴匯集就可以形成戰勝困難,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力量。相信通過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定能使我們的學生成為“心中有情懷、胸中有格局、身上有本領”的有用人才。

猜你喜歡
家國情懷階段
關于基礎教育階段實驗教學的幾點看法
贛鄱情懷
民有呼我有應 “剛”與“柔”中顯情懷
家國兩相依
在學前教育階段,提前搶跑,只能跑得快一時,卻跑不快一生。
家國情懷
但為家國 無問西東
略談“家國情懷”
大熱的O2O三個階段,你在哪?
兩岸婚戀邁入全新階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