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教融合背景下體育創新人才培養的路徑研究

2023-02-24 12:07靳天宇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23年6期
關鍵詞:人才體育評價

許 可 靳天宇

(1.北京體育大學 管理學院,北京 100084;2.清華大學 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084)

一、引言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建設體育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扼w育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到2035年形成政府主導有力、社會規范有序、市場充滿活力、人民積極參與、社會組織健康發展、公共服務完善,與基本實現現代化相適應的體育發展新格局,體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實現現代化。(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的通知[EB/OL].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9/02/content_5426485.htm,2019-09-02/2023-10-27.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育發展道路,加快體育強國建設,促進全民健身更高水平發展,需要充分發揮人才第一資源和創新第一動力的作用,大力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體育創新人才。一方面,體育創新人才能夠提升國家競技體育的整體水平。體育創新人才憑借其在專業領域的技術素養與創新能力,通過改進訓練方法、重塑運動設備、分析與應用運動數據等方式,增強運動訓練的科技力量,進而改善體育訓練成效,提高體育競技水平,提升國際體育地位。另一方面,體育創新人才可以帶動大眾體育的發展普及。創新人才能夠開發出更為有效的健身方式和健康管理體系,通過科學的運動模式,提高社會成員的身體素質,改善人民整體生活質量。此外,體育創新人才可以帶動體育產業的發展。隨著國家對體育產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社會對于體育創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強。(2)曹瑞化,張鵬海.論我國體育創新人才培養的現狀與系統性發展思路[J].教育與職業,2013,(3):99-101.體育創新人才通過開發新產品和創新商業模式等方式為體育產業的發展注入新動能,為國家創造體育經濟的增長點,從而助力體育強國目標的實現。

因此,培養體育創新人才一直在體育教育研究中受到廣泛關注。王景波認為,應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同時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和造就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體育人才,從而真正完成提高國民素質的目標。(3)王景波.實施創新教育 培養體育創新人才[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1,(4):32-33.魏聲認為高校應通過構建科學的人才培養方式、優化調整相關課程、組建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來加強體育創新人才的培養。(4)魏聲.高校體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路徑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20,(27):115-116.曹瑞化和張鵬海則進一步提出應加強政府、體育企業和高校三方合作,構建系統性的體育創新人才培養體系。(5)曹瑞化,張鵬海.論我國體育創新人才培養的現狀與系統性發展思路[J].教育與職業,2013,(3):99-101.2020年國家出臺了《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為新時代體育人才培養提供了關鍵抓手。一些研究關注了體教融合背景下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劉波等分析了當前中國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困境和路徑,結合體教融合背景提出要在形成基礎理論、強化頂層設計、實現人才培養路徑三個方面進行探索。(6)劉波等.體教融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訴求、困境與探索[J].體育學刊,2020,(6):12-19.葉雷雷提出應形成體育人才培養理論、完善運動員安置體系,深化體教融合改革。(7)葉雷雷.新時代體教融合背景下中國特色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困境及策略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22,(9):63-65.楊國慶關注了體教融合背景下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提出要強化教育、體育、社會優勢資源互補,探索高水平運動隊多元培養新模式等優化策略。(8)楊國慶.體教融合背景下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歷史考察、經驗凝練與優化策略[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2,(7):33-46.總體來看,已有研究主要關注了體教融合背景下競技體育人才的培養,對新時代體育創新人才培養的關注較少。隨著創新在強國建設中的作用不斷凸顯,體育創新人才將在體育強國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本研究將深入分析新時代體育創新人才培養的理論內涵、存在問題和改進路徑,為新時代體教融合背景下體育創新人才的培養提供啟示。

二、體育創新人才培養的理論內涵

(一)體育創新人才

體育創新人才是指具備創新意識、思維和能力,且能夠在體育領域中推動創新發展的人才。他們不僅熟悉傳統的體育知識和技巧,還具備對體育產業發展趨勢和前沿技術的敏銳洞察力,能夠將創新理念與實踐相結合。體育創新人才在體育科研、教育、訓練、管理等各個領域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他們通過提出新的理論框架、設計新的訓練方法、推動科技應用和產業創新等方式,為體育事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動力和機遇。

體育創新人才應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9)何彥輝.體育創新拔尖人才的綜合素質評價[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3,(S1):132-133.首先,創新意識是指個體對于新事物、新思想、新技術的敏感度與接受度,有意愿在日常實踐中主動尋找和嘗試新方法。在體育領域,創新意識可以表現為教練員、運動員或體育行業從業者對于新技術、管理和戰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這種意識鼓勵他們跳出傳統的思維模式,嘗試全新的發展路徑。如果沒有創新意識,人們可能會固守舊有的模式和方法,這不利于體育行業的快速發展。其次,創新思維是指在解決問題或面對挑戰時,能夠跳出傳統思維框架,從其他維度思考的能力。創造思維是創新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是人才創新的基礎和條件,是人的智力活動的核心。(10)陳晴,劉瓊珍.培育創造思維造就創新型體育人才[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2,(4):9-11.例如,當運動員面對技能瓶頸時,擁有創新思維的教練可能會嘗試結合跨學科知識,如心理學、生物力學等,為運動員量身打造新的訓練方法。創新能力是指個體將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轉化為實際行動,形成具體解決方案的能力。例如,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的健身器材逐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為用戶提供更為智能化、個性化的健身體驗。簡言之,體育創新人才以其突出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對提升體育競技水平、推動體育產業發展和傳播大眾體育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二)培養體育創新人才的功能

《“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明確了體育強國建設遠景目標,指出“到2035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體育強國,體育的制度生命力、大眾親和力、國際競爭力、經濟貢獻力、文化軟實力、世界影響力充分彰顯,體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實現現代化,體育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標志性事業”(11)體育總局關于印發《“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的通知[EB/OL].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10/26/content_5644891.htm,2021-10-26/2023-10-27.。這意味著體育需要在實現內部的全面協調發展的同時,與國家的整體發展相適配。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體育創新人才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助力社會主義現代化體育強國的建設。

制度生命力。體育創新人才的制度生命力功能體現在:其一,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從國情實際出發,遵循現代體育發展模式,順應社會發展的新趨勢,推動體育與社會協同發展。在制度建設上,從組織架構、運營模式、資源配置等方面提出創新性的思路和方案,推動體育朝著更科學、高效、透明的方向邁進。其二,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上深化體育改革,堅持舉國體制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在優化政府職能的同時完善社會辦體育的體制機制。通過充分發揮政府、社會和市場的作用,凝聚各方力量,激發社會活力,整合國內外優質資源支持體育事業的發展。

大眾親和力。體育創新人才的大眾親和力功能體現在:其一,組織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組織各類體育賽事、運動節、健身訓練營等活動,鼓勵大眾參與體育運動,吸引不同年齡段和興趣愛好的人群參與,推動體育生活化。其二,積極推動體育智能化發展。加強體育領域的科技研發與應用,為大眾參與體育運動提供更好的設備、更廣的渠道和更深的聯結,提高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便利性,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其三,倡導公眾健康意識。加強體育與健康教育,通過媒體、社交網絡等渠道,組織健康講座、發布健康資訊,提高公眾的健康意識。

國際競爭力。體育創新人才的國際競爭力功能體現在:其一,提升競技體育的國際競爭力。體育創新人才能夠研發和運用更為先進的設備,創新訓練方法和技術,從而培養出優秀的運動員和教練員,提升國家體育競技水平。這有助于向世界展示國家軟實力,提升國際形象。其二,提升人力資源的國際競爭力。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是人力資源的質量和效率。大眾體育運動能夠幫助人們保持健康、預防疾病和提高身體素質,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強大的支持。

經濟貢獻力。體育創新人才的經濟貢獻力功能體現在:其一,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通過組織各類國際體育賽事、打造體育主題旅行等一系列方式,吸引體育愛好者前來觀賽或參與相關活動,為地方經濟發展創造體育增長點。此外,體育創新人才還能夠吸引投資,推動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善,帶來長期經濟效益。其二,推動體育產業的發展。通過開發新的體育產品、服務和技術,體育創新人才為體育產業的發展打開了新的可能。此外,他們能夠推動體育相關產業,如體育用品制造、體育傳媒、體育科技等的發展,從而將體育產業的價值鏈延伸到更廣泛的領域,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經濟效益。

文化軟實力。體育創新人才的文化軟實力功能體現在:其一,開發創意體育項目。體育創新人才將體育融合科技、藝術等元素,借助新技術豐富體育文化與體育精神,通過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新技術的使用,形成新時代的體育文化特色與潮流。其二,打造體育文化產品。體育創新人才通過創作文化藝術作品、策劃體育文化節目、制作體育紀錄片等方式,打造具有獨特魅力和影響力的體育文化產品,推動體育創意文化的傳播力。其三,傳播體育精神與價值觀。在競技體育和大眾體育活動中傳遞包括團結合作、拼搏進取、公平競爭、奮發向上等體育精神和價值觀,發揮體育的價值引領功能。

世界影響力。體育創新人才的世界影響力功能體現在:其一,參與國際體育治理。體育創新人才通過參與國際體育組織和賽事的管理,貢獻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促進了國際體育規則和制度的完善。同時,他們也為中國體育在國際社會中贏得了更多的話語權,促進中國體育的國際化發展。其二,弘揚中國傳統體育項目。體育創新人才能夠積極推動中國傳統項目“走出去”,促進武術、圍棋等體育項目的普及。這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國體育文化的獨特魅力,促進世界體育文化的多樣性。其三,增進民間體育交流。體育賽事作為重要的國際交往平臺,為增進國際友好關系和文化理解提供了寶貴的機會。

三、體育創新人才培養的現存問題

我國目前的體育人才培養體系較為完整,然而普遍存在理論課程設置偏重、實踐基地建設不完善、創新實踐活動不足、創新型師資力量匱乏等問題,阻礙著體育創新人才的培養。(12)柏楊.高校體育專業創新人才培養困境及突圍之道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20,(20):110-111+120.本部分將從人才培養機制、資源配置機制和人才評價機制三方面系統分析當前體育創新人才培養所存在的問題。

培養模式封閉。當前,我國體育人才培養主要是由國家的強制性制度安排下實現的以各級體校為基礎的“三級訓練網”模式,是一種以行政手段進行的人才培養模式(13)曹瑞化,張鵬海.論我國體育創新人才培養的現狀與系統性發展思路[J].教育與職業,2013,(3):99-101.。這種封閉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僅不利于人才的綜合素質培養,也制約了體育創新的發展。封閉的培養模式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教學模式僵化,創新思維培養不足。體育創新人才應具備敏銳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但現有的人才培養機制往往側重于傳統體育知識和技能的灌輸,對于如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關注不足。第二,學科邊界固化,學科交叉融合較少。由于體育創新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因此對于體育創新人才而言,學科交叉培養尤為重要。然而,目前體育專業設置較窄且教學內容陳舊,這容易導致學生存在知識結構單一、創新能力受限、跨界合作困難等問題(14)魏瑤.體育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的影響因素與對策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7,(8):8-9+19.。傳統的體育教育專業與體育人才培養模式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當今社會對體育人才的需求。第三,國際視野不夠開闊,國際交流合作較少。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和科技進步,體育創新人才需要具備與國際接軌的視野和能力。但目前,我國的體育專業師資隊伍普遍缺乏海外學習經歷,人才培養過程中多缺乏國際交流機會。

資源配置不均。體育創新人才的培養需要各種資源的支持,包括場地設施、專業教練、科研經費等。然而,目前不均衡的資源配置現狀導致部分地區或項目缺乏必要的資源,無法有效地培育體育創新人才。我國體育資源配置不均體現在四個方面:其一,地區間分布不均。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數據公報顯示,我國體育場地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場地面積占全國的48.13%,而中部、西部和東北部場地面積分別占比為21.43%、21.96%和8.48%。(15)國家體育總局網站.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數據公報[EB/OL]. https://www.sport.gov.cn/n4/n210/n218/c328625/content.html,2014-12-26/2023-10-27.其二,城鄉間分布不均。2013年,我國城市體育場地面積為13. 37 億平方米,人均場地面積為1.83 平方米。與之對比的是,農村體育場地面積為6. 12 億平方米,人均場地面積僅為0.97平方米。城市體育場地面積將近農村的2.18倍,城鄉體育資源差距較大。(16)同上.其三,體育項目間分布不均。我國對一些熱門項目和優勢項目的投入較大,如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等。2022年全國體育場地統計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籃球場地達到110.28萬個,占全國體育場地數量的26.09%,位居所有運動項目第一位;乒乓球場地達到93.53萬個,占比為22.13%。(17)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2022年全國體育場地統計調查數據[EB/OL]. https://www.sport.gov.cn/n315/n329/c25365348/content.html,2023-03-23/2023-10-27.與之對比的是,非熱門項目和弱勢項目難以得到足夠的支持。四是注重基礎設施投入,對專業投入不足。當前,我國體育資源配置格局呈現以政府為主導、其他主體參與不充分的狀態,但政府主導的資源配置機制往往更為注重基礎設施建設及更為一般性、普遍性的教育投入,忽視了體育創新人才培養中的個性化需求。此外,政府主導的資源配置機制較為剛性,這限制了體育創新人才培養的靈活性。

評價機制僵化。人才評價機制是體育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評價機制能夠為體育人才提供明確的職業發展路徑和目標,激勵他們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和能力,實現創新發展。當前我國的體育創新人才評價機制較為僵化,體現在:首先,評價缺乏全面性?,F有評價機制往往注重單一指標,如比賽成績或學術論文數量等,忽視了體育創新人才的創新思維、團隊合作和實踐能力等其他方面,這種評價機制容易限制人才的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其次,評價缺乏靈活性。體育創新是一個不斷變化和發展的領域,因此,評價機制應當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以適應不斷變化的行業環境。其三,評價缺乏客觀性。評價機制應當基于明確、客觀和公正的標準,以確保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和公正性。目前的評價機制容易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導致評價結果容易產生爭議。

四、體教融合背景下體育創新人才培養的路徑

結合當前我國體育創新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應進一步推進體教融合,通過優化人才培養機制、協同資源配置機制與改革人才評價機制三個方面來優化體育創新人才培養的路徑。

(一)優化人才培養機制

強化創新意識、思維和能力的培養。創新意識培養方面,可以開展啟發式教學,如教師可以在體育課程中設計一些啟發性的活動和討論,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體育問題,鼓勵他們提出獨特的見解。這樣做有助于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持獨立思考的意識和能力。創新思維培養方面,應鼓勵學生參與體育相關的研究項目,讓學生在研究過程中學會觀察和思考,通過解決實際的體育問題來鍛煉他們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培養方面,可以加強實踐性教學,如:設立實踐基地組織學生參與校園或社區的體育活動設計和組織,讓他們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鍛煉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拓展學科交叉融合的培養方式。高??梢栽趯I設置中開設不同學科方向的選修課程,例如:體育工程、數據分析、經濟與管理等,讓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和需求選擇跨學科課程進行深入研究,學習不同學科的專業知識。建立跨學科團隊教學模式,鼓勵院系間交流合作,引入不同學科專業的教師共同開展教學活動,組織跨學科研討會和講座。此外,還可以推行跨學科導師指導制度。除主修的體育專業外,學生也可以選擇由其他領域專家擔任導師和顧問。學科交叉融合的培養方式可以為學生提供更為開放和多元的學習環境,提升團隊合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推動體育創新發展。

在扎根本土的同時拓展國際視野。體育創新人才應具備深刻理解本土文化和社會環境的能力,這有助于在開展創新實踐時能夠發現本土體育發展面臨的實際問題,更好地貼近社會需求。因此,體育人才培養過程應加強社會實踐教育。與此同時,要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讓體育創新人才有機會接觸和學習國際先進的體育理念、技術和管理模式,并能夠在國際舞臺上展現自身的能力和價值。

(二)協同資源配置機制

實現體育創新人才的高效培養,應進一步構建和協同包括政府、高校、企業和社會四大主體在內的資源配置機制。其中,政府是體育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支持。政府可以通過提供資金和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等方式為體育創新人才培養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與此同時,政府可以推動國家或區域層面的體育教育、科研和產業整合,促進資源共享和協同。高校是體育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為了培養具有創新意識、思維和能力的體育人才,高校應當不斷創新課程體系,引入多學科交叉的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視野。同時,高??梢耘c企業和社會組織合作,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實踐機會,讓他們能夠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企業是體育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合作伙伴。企業可以通過產學研合作的方式,與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為體育創新人才培養提供實際的應用場景和問題。進一步,企業可以為體育創新人才提供實習和就業機會,讓他們能夠在實際工作中創造價值。社會是體育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環境。社區可以作為體育創新人才培養平臺,為體育創新人才提供實踐和服務的機會,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此外,社會捐贈與公益基金能夠有助于改善目前體育資源分配不均衡的狀況。

(三)改革人才評價機制

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明確了改革的目標,即經過5至10年努力,各級各類學校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更加完善,引導教師潛心育人的評價制度更加健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辦法更加多元,社會選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學。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時代特征、彰顯中國特色、體現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诜桨傅闹笇г瓌t,可從以下幾方面改革體育創新人才評價機制。第一,建立多維度的評價指標體系。從團隊合作與領導力、創造性思維、學習能力、專業素養、創新成果、社會貢獻等多個維度,全面、客觀地評估人才在體育創新領域的能力和潛力。第二,建立靈活、動態的評價機制。靈活的評價機制注重人才培養過程,鼓勵體育創新人才勇于嘗試和實踐,不必過于擔心評價結果。動態的評價機制則能提供即時反饋,幫助體育創新人才了解自己的優勢和需要改進的地方。第三,引入第三方評審。行業專家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專業知識,能夠準確判斷個人在體育創新領域的能力水平。他們對體育領域的發展趨勢、技術應用等方面都有著深入的了解,其評價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和可信度。更為重要的是,行業評審和專家作為第三方獨立于被評價者之外,能夠以相對客觀、公正的眼光來評估個人在體育創新中的表現。

猜你喜歡
人才體育評價
人才云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提倡體育100分 也需未雨綢繆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2016體育年
我們的“體育夢”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