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監測評價研究

2023-02-27 06:06沈向東郝菁任劍鋒王露曉連煜陽
中國國情國力 2023年12期
關鍵詞:現代化農業指標

沈向東 郝菁 任劍鋒 王露曉 連煜陽

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是實現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跨越的基礎和支撐[1]。為緊緊抓住開啟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征程的重點環節,北京市2022年5月發布《北京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方案》,提出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為量化分析北京市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明確目標任務,研判發展進度,彌補短板弱項,精準助力北京蹄疾步穩邁向首善標準、首都特色的農業農村現代化,本文構建了農業農村現代化統計評價指標體系,并對北京市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開展統計監測評價。

一、農業農村現代化統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提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任務,要將先進技術、現代裝備、管理理念等引入農業,將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覆蓋,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改善鄉村面貌、提升農民生活品質,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課題組把新發展階段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內涵特征概括為“六化”:農業產業體系現代化、農業生產體系現代化、農業經營體系現代化、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現代化、農村居民思想觀念和生活質量現代化、農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

本文遵循前瞻性、科學性與合理性、系統性與代表性、可操作性原則[3],立足北京市“大城市帶動大京郊、大京郊服務大城市”戰略定位,采用層次分析法和專家打分法構建了一套農業農村現代化統計評價指標體系[4][5],包括高質高效、產業融合、科技引領、綠色低碳、生活便利、環境宜居、富裕富足、文明善治8個準則層和36個具體指標。參考《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中遠景謀劃,將2035年定為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節點,2050年定為全面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節點[6],據此確定2035年和2050年各指標的目標值。

二、北京市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情況監測評價

(一)總體情況: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態勢向好

利用構建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統計評價指標體系,對2020—2022年北京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進行監測評價①,監測結果顯示,2020—2022年,北京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態勢總體向好,總指數從82.2提高至85.2。8個分項指標中,科技引領、生活便利、環境宜居、富裕富足、文明善治5項指標發展指數均呈逐年上升態勢,高質高效、產業融合、綠色低碳3項指標發展指數則呈先升后降的態勢(見表1)。

表1 2020—2022年北京市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指數

(二)分項指標:全方位反映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進程

2020—2022年,北京市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和“大城市小農業”“大京郊小城區”的市情農情,扎實推進“米袋子”“菜籃子”穩產保供工作,強化科技賦能產業發展,多措并舉促進農村居民增收,不斷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分項指標中,平均分排名前三的指標分別是科技引領、綠色低碳、高質高效;總分增長最明顯的指標是富裕富足(見圖1)。

圖1 2020—2022年北京市農業農村現代化分項指標發展情況

1.高質高效先升后降。高質高效指數從11.4升至11.9,又降至11.1。7項具體指標中,糧肉菜綜合自給率、農業生產經營規?;?項指標的指數逐年增長,農林水事務支出占比、農業勞動生產率2項指標的指數較為平穩,養殖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高標準農田占比、農業土地產出率3項指標的指數出現下降。

近年來,北京市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和“菜籃子”責任制,抓好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積極落實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充分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作用,提升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水平,扎實推進都市型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2022年,全市糧食、蔬菜和生豬自給率穩步提升,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11.5萬畝,產量45.4萬噸,分別比2020年增長56.9%和48.6%;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為79.7萬畝,產量198.9萬噸,分別比2020年增長39.3%和44.2%;年末生豬存欄量36.8萬頭,比2020年增長14.3%,累計出欄量32.2萬頭,比2020年增長83.3%。生豬、牛、家禽養殖規?;史謩e達到99.3%、88.5%和91.2%,比2020年提升1.4%、12.4%和5.1%,糧食、蔬菜、瓜果、果園種植規?;史謩e達到11.4%、23.4%、10.2%和12.3%,比2020年提升3.1%、8.2%、1.1%和0.3%。同時,值得關注的是,與2020年相比,2022年牧業、漁業產值分別下降2.9億元、0.2億元,養殖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下降1.5%;隨著復耕復墾地塊增加,耕地面積隨之大幅增加,第一產業產值、高標準農田面積增速相對較緩,導致農業土地產出率下降2.3萬元/公頃、高標準農田占比下降9.3%。

2.產業融合平穩發展。產業融合指數從8.7升至8.9,又降至8.6。4項具體指標中,農業觀光園與鄉村旅游總收入1項指標的指數先上升后小幅下降,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林牧漁業總產值之比、農村非農產業就業人員占比2項指標的指數較為平穩,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與農林牧漁業總產值之比1項指標的指數有所下降。

近年來,北京市不斷拓展農業多功能,延伸農業產業鏈,推行休閑農業“十百千萬”暢游行動計劃,加強鄉村特色產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健康發展,依托設施農業、會展農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農事節慶等多重載體,逐步盤活農村資源,推動農產品形成品牌效應,提升休閑農業發展水平,加快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步伐,推進農業與文化、教育、科技、生態、康養的深度融合。2020年,全市農業觀光園與鄉村旅游收入合計為25.0億元,2021—2022年鄉村旅游呈現逐步恢復態勢,農業觀光園與鄉村旅游收入恢復至32.1億元,增長28.6%。但是,主要受傳統畜牧業萎縮影響,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呈現持續下降態勢。

3.科技引領貢獻突出??萍家I指數從12.9升至13.3,在8大類準則層指標中指數最高。3項具體指標中,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1項指標的指數由3.3升至3.7,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和農作物良種覆蓋率2項指標的指數較為平穩。

北京充分發揮科技中心優勢,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先后出臺關于種業人才發展、強化創新驅動科技支撐、現代種業發展等相關政策文件,加快建設“中國·平谷農業中關村”,推進“北京科技小院”拓面提質,全力打造“種業之都”,現代化、標準化、信息化農業生產技術快速發展,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升。2022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75%,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8%,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由2020年的69.1%提升至76.1%。

4.綠色低碳持續鞏固。綠色低碳指數從11.7升至12.3,又降至12.0。4項具體指標中,主要農作物化肥利用率、主要農作物農藥利用率、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3項指標的指數小幅上升,都市型現代農業生態服務價值1項指標的指數先上升后下降。

北京持續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清潔農業生產環境,積極踐行“兩山”理念,加大城鄉生態環境建設力度,開展生態走廊、水源保護林、景觀農業、節水示范基地建設等鄉村綠化美化項目,有力促進京郊生態環境日益改善,增強農業生態功能。2022年,主要農作物化肥利用率、主要農作物農藥利用率、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分別達41.3%、45.4%、96.6%,比2020年分別提升1.0%、0.3%和2.5%。2020年,都市型現代農業生態服務價值年值為3476.0億元,2021年,在糧食與蔬菜生產快速增長、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收入逐步恢復的帶動下,都市型現代農業生態服務價值年值增長至3923.3億元,2022年,疫情影響文化旅游服務價值有所下降,該值同比下降5.6%。

5.生活便利逐年改善。生活便利指數從10.9升至11.2。6項具體指標中,村(社區)服務站覆蓋率1項指標的指數逐年上升,進村主要道路硬化路比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農村燃氣普及率、農村互聯網普及率、快遞服務覆蓋率5項指標的指數較為平穩。

完善的基礎設施是鄉村各項發展的前提條件。北京市加強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村民生活便利度得到持續鞏固和提升。2022年,進村主要道路硬化路比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農村互聯網普及率、快遞服務覆蓋率均達到98%以上;村(社區)服務站覆蓋率從2020年的71.2%提升到2021年的86.2%;農村燃氣普及率近3年穩定在30%左右,未明顯提升。

6.環境宜居穩步推進。環境宜居指數從10.5升至11.1。3項具體指標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1項指標的指數逐年上升,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2項指標的指數較為平穩。

近年來,北京市深入推進“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積極培育鄉村全面振興樣板村,深入落實“清臟、治亂、增綠、控污”要求,持續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分別從2020年的55.4%、98.5%和95.6%提升到2022年的66.4%、98.7%和96.2%。

7.富裕富足顯著提升。富裕富足指數從8.3升至9.6。6項具體指標中,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農村居民每萬人擁有文化站數3項指標的指數逐年上升,農村居民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占比、農村居民家庭汽車普及率、農村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人數3項指標的指數較為平穩。

近年來,北京市高度重視農村居民增收工作,制定多項惠農政策,盤活閑置資源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穩步拓崗促進農村勞動力就業,強化民生保障惠及農村居民,推動農村居民收入較快增長,拉動農村居民消費水平有所提升。2022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4754元,比2020年增長15.4%,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為2.42:1,較2020年下降0.1;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下降1.1個百分點。農村衛生服務、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逐步健全,農民生活品質有效提高,2022年,農村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人數、農村居民每萬人擁有文化站數分別為0.7人、6.4個。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2022年,農村居民對教育文化娛樂等發展享受型消費減弱,尚未恢復至2019年的水平。

8.文明善治卓有成效。文明善治指數從7.9升至8.4。3項具體指標中,合法村莊規劃占比、縣級以上文明村占比2項指標的指數逐年上升,村規民約占比1項指標的指數較為平穩。

北京市持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健全和創新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開展村規民約示范提升行動,加快培育文明鄉風,提高鄉村善治水平。村規民約占比、合法村莊規劃占比分別從2020年的99.4%、80.4%提高到2022年的99.6%、87.2%。受限于各村區位和資源稟賦差異,2022年,縣級以上文明村占比為24.8%,比2020年提高了4.1個百分點。

三、北京市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進程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項

(一)產業融合發展不夠充分

一是鄉村產業中二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后,監測結果顯示,養殖業產值、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及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在農林牧漁業總產值中的占比均較低,農業產業鏈較短,農產品附加值低,從而導致農業勞動生產率、農業土地產出率較低,制約了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二是現有產業體系應對風險能力不足,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配套設施建設不足,第一產業向后端延伸不夠,第二產業向兩端拓展不足,第三產業向高端開發滯后,尤其面對疫情的沖擊,鄉村旅游規模有所縮減,2022年全市農業觀光園與鄉村旅游收入仍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三是農業支持力度不大,農林水事務支出占比低,且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二)鄉村建設存在薄弱環節

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仍然薄弱,農村規劃建設與美麗宜居的目標要求還有差距。一是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夠完善,農村燃氣普及率偏低,智慧農業、農村電商、農業數字化的現代農業配套服務設施設備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二是公共文化機構利用率不高,不少農村建立了公共文化機構,但多數條件簡陋、利用率低,缺乏長效運營機制;三是鄉村治理能力和水平偏低,農村黨員老齡化現象嚴重,缺乏鄉村治理人才,鄉村治理效能不高。

(三)農民生活水平仍有提升空間

一是北京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依然存在,2022年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42∶1,排在全國第22位,收入差距絕對值由2020年的45476元擴大到49269元;二是農民經營性收入占比較低,2021年,農民經營凈收入占比僅為5.6%,比天津、上海分別低16.4、0.6個百分點;三是農民消費結構有待優化升級,2022年,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高于城鎮6.2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支出占比分別比城鎮居民低1.7、1.4個百分點。

四、對策建議

(一)增投入、優結構,全面增強農業產業韌性

一是注重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積極開展農技推廣、土地托管、代耕代種、烘干收儲等農業生產性服務,進一步強化市場信息、農資供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機作業及維修、農產品營銷等服務效果,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相銜接,全面提升農業科技應用率、農業土地產出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二是持續優化農業政策和制度供給。優先保障農業基礎設施的資金投入,加大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不斷夯實農業生產能力。三是加速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做強精深加工和副產品的綜合利用加工,實現農產品多元化開發、多層次利用、多環節增值。四是因地制宜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利用首都科技資源,大力發展智能溫室、植物工廠、設施農業綜合體,延伸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形成高精尖的都市型現代農業、綠色有機農業;盤活農村閑置農宅,持續優化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注重特色挖掘和差異化發展,發掘地方風味、民族特色、傳統工藝等資源。

(二)增品牌、優環境,持續提升鄉村建設水平

一是建設具有北京韻味的美麗鄉村。學習“千萬工程”經驗,推進“百村示范、千村振興”工程,挖掘都市型現代農業、生態溝域、人文傳承、紅色經典等優勢,培育“門頭溝小院”“運河村落”“京韻滿鄉”等特色品牌,打造美麗鄉村示范村。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促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保證實現水源凈化、道路硬化、夜晚亮化、能源清潔化、人居環境美化;提升農村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養老、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滿足農村居民對高品質生活的期待。三是提升首都鄉村治理水平。完善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監督的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運用科技化、數據化、智慧化手段推動鄉村治理轉型,發揮科技支撐作用,提高首都鄉村治理效率。

(三)增收入、優消費,努力提高農民生活質量

一是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利用首都大城市對勞動力的需求,通過訂單、定向、定崗培訓等形式,推動農村勞動力在城市就業;開發農村社會管理服務崗位,創造農村勞動力本地就業機會;引導農民積極參與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多種經營,多渠道增加收入;支持集體經濟發展,帶動農民增收。二是促進農民消費結構升級。完善現代農村市場體系,支持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向農村市場拓展,滿足農民消費升級的需要;鼓勵農民樹立現代消費觀,激發釋放發展型、享受型消費潛力。

猜你喜歡
現代化農業指標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一類帶臨界指標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邊疆治理現代化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最新引用指標
莫讓指標改變初衷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Double圖的Kirchhoff指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