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生活化教學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的應用

2023-02-28 00:21沈青
當代家庭教育 2023年2期
關鍵詞:美術教育生活化教學幼兒

沈青

摘 要:生活化美術教育更容易激發幼兒對生活的關注和熱愛,使其在不知不覺中理解生活真諦并調動生活經驗進行美術創造,激發其靈感和想象力,拓展其美術思維,為其良好人格品質的形成奠定可靠基礎。幼兒教師應以美術教育為根本,以生活化教學為手段,將生活化素材和經驗融入美術教育中,不斷創新、完善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活動實效性,讓幼兒深切感受到美術教育的魅力和價值,增強其對美術活動的快樂體驗,進而培養其發現美、感知美、創造美的能力,促進其美術素養全面發展。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幼兒;美術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3)02-0074-03

1.生活化教學在幼兒美術教育中應用的價值

(1)有利于創設自由環境,解放幼兒天性

融入生活化素材和經驗的美術教育活動更容易打造一個自由、寬松、和諧的開放性環境,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緊跟教師節奏,解放天性,促進其個性化發展。幼兒教師在美術活動中無論是積極運用生活化素材還是滲透生活化經驗,都能促使幼兒直接參與到美術教學活動中,發揮其主體作用,增強認知體驗和生活經驗積累,為其感受生活、體驗生活、熱愛生活創造有利條件。例如,在大班美術教學中,幼兒教師以“樹皮”為美術教育創造主題,讓幼兒通過在園內觀察樹皮的花紋、紋理等進行美術鑒賞,為美術繪畫和創作打好基礎。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因為角度的不同,看到的樹皮花紋、紋理也各不相同。有的幼兒說像魚鱗,有的幼兒說像曬干的橘子皮,也有的幼兒說像姥姥臉上的皺紋……這些別出心裁的答案就是幼兒生活經驗的體現,也是幼兒教師利用生活化教學策略引導幼兒發揮想象的重要媒介。之后,幼兒教師又帶領幼兒收集了許多脫落的樹皮,幼兒可以自行選擇自己喜歡的樹皮進行觀察和描畫。

整個教學過程中,因為融入了生活化經驗和素材,因而幼兒的天性得到了很好的釋放,幼兒以自己的生活經驗為基礎理解幼兒教師講解的美術內容,理解美術教育真諦,對其完成各種美術創造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再加上幼兒教師采用了由實物到聯想、由生活到美術的組合形式,與幼兒進行了恰到好處的互動,能讓幼兒在趣味盎然的環境中實現個性化發展。

(2)有利于豐富美術教學資源,激發幼兒想象力

藝術來源于生活,幼兒教師將生活化教學應用到美術教育中更符合新課改要求,也更容易激發幼兒自主探究與思考實踐、想象力與創造力,繼而提高其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培養其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能力,增強其審美能力和想象力。例如,在新年到來之際,幼兒教師以“慶新春,迎新年”為美術教育主題,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回憶如何慶祝春節。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紛紛說出了自己印象中“貼春聯”“貼窗花”“包幸運餃子”“放鞭炮”“發壓歲錢”等過新年的系列活動。教師再通過其中某一個項目,如貼窗花引導幼兒進行美術創造,使其既充滿興趣和激情,也增強幼兒對春節習俗知識的鞏固和學習。在這樣充滿生活化氣息的引導下,幼兒對生活的體驗會更加豐富,觀察力會有所增強,對生活的熱愛也會更加濃郁,真正實現了在生活中學習知識。此外,生活素材豐富多彩,幼兒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題材信手拈來各種生活素材,豐富教學資源,使美術教育更貼合幼兒教育需求。

(3)有利于加深幼兒對生活的理解,提升其實操能力

幼兒美術教育對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極為注重,幼兒教師利用生活素材開展美術教育,不僅能有效鍛煉其動手實踐能力,還能提高其創造力和想象力,促進其全面發展,為其更好地適應生活,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打好基礎。例如,幼兒教師可以利用時下老幼皆知的快遞業務開展美術教育,讓幼兒在“親身體驗”中感受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增強其動手實操能力。首先,為幼兒講解快遞企業標志和包裝盒的價值,然后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自己動手操作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快遞標志和包裝盒。幼兒利用空白紙、廢舊快遞盒、廢舊衣服等設計獨一無二的快遞圖案,增強其創造能力。其次,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幼兒穿上自己設計的快遞服裝,拿著自己設計的快遞包裝盒開展送快遞、收快遞活動。在這個“生活學習”項目中,幼兒走進真實的“快遞生活”,以“快遞公司設計師”“快遞員”等身份進行個性化美術創造,既加深了幼兒對快遞生活的理解,也豐富了幼兒的體驗,使其在生活中觀察、發現、體驗,繼而增強美術創造能力,提高實際操作能力。

2.生活化教學在幼兒美術教育中應用的有效策略

(1)情境生活化,為幼兒打造貼近生活的美術創造平臺

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論中曾提出教育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展開教育并利用教育改造生活的思想。幼兒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活動時要遵循這一理念,以符合幼兒年齡、生理和心理特點、生活背景和經驗的內容打造教育平臺,開展美術活動,為幼兒創設一個充滿生活化元素的教學情境,使其在情境中認真觀察、自主探索,促進幼兒美術素養全面發展。例如,在小班美術教學活動“我們的身體”中,幼兒教師根據幼兒生活經驗,開展了一堂趣味盎然的“小手變變變”繪畫活動。在講解過程中,幼兒教師先拿出紙和筆讓幼兒將自己的手在紙上拓印下來,然后引導幼兒思考手像什么。由于幼兒對手的認知都比較熟悉,因此在回答問題時也更放松、更活躍,不僅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幼兒對接下來的美術活動也更加期待。之后,幼兒教師又通過多媒體為幼兒展示各種人或動物的“手”,鼓勵幼兒暢所欲言,說出自己對這些“手”的看法和創作想法。在這個互動環節,幼兒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思維也得到了極大的拓展,有的幼兒將手畫成了美麗的大樹,有的幼兒將手畫成了孔雀,有的幼兒將手畫成了小獅子,有的幼兒將手畫成了吹著泡泡的小魚……這樣的美術教育情境因為貼合幼兒生活經驗,因而更容易調動幼兒情緒,使其對美術創作產生好奇心和探索、創造欲望。同時,幼兒教師在引導幼兒學習美術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引導幼兒感悟生活,并利用生活經驗主動探索觀察,促使其在潛移默化中實現美術素養的提升和生活經驗的積累。

(2)內容生活化,根據幼兒生活經驗選擇美術教育內容

幼兒教師在融合生活化教學時,必須充分考慮幼兒的實際接受能力,要以貼合幼兒生活經驗的內容選擇教學資源,確保幼兒能夠理解美術作品的意義,進而真正實現對幼兒美術素養的培養。例如,幼兒教師在帶領幼兒開展戶外活動時,靈機一動,產生了美術教育的念頭,要求幼兒在園內玩耍的時候觀察并收集園內各種各樣的石頭。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讓幼兒積極參與到收集石頭的活動中,他們將撿來的石頭當作寶貝一樣藏好,還彼此比較誰的石頭好看,誰的石頭有趣。一時間,園內充滿了幼兒的歡聲笑語。幼兒教師在引導幼兒“尋寶”的同時,還根據幼兒撿到的石頭去為幼兒講解石頭的形狀、重量、光滑度等知識。由于所有知識都與幼兒手中的“石頭寶”息息相關,因而幼兒聽得津津有味,探索體驗的積極性更高。而在返回室內之后,幼兒教師將自己之前準備的石頭材料投放到美工區,進一步豐富幼兒的生活體驗,培養其審美能力。同時,幼兒教師還利用幼兒手中的石頭組織幼兒一起展開創作,有的幼兒將石頭組合在一起建成小房子,有的幼兒用石頭做了小橋,還特意用小草裝飾。在創作石頭作品的過程中,幼兒不僅體驗到了美術創作的樂趣,還豐富了生活體驗和積累,深刻意識到大自然中的美無處不在,體會到探索美、發現美、創造美的樂趣。為了進一步增強幼兒的美術創作能力和審美能力,幼兒教師還給幼兒布置了與家長一起收集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并設計制作成獨特美術作品的作業。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有的將石頭拼成了太陽,有的做成了笑臉,也有的設計成了小汽車、小房子,還有的幼兒利用石頭制作了小兔子、小烏龜等手工藝品。各種各樣的創作讓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靈感得到了激發和釋放,也讓他們增強了對身邊事物和世界的了解和感知,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最后,幼兒教師又根據幼兒與家長的作品再次進行了引導,讓幼兒在原作品基礎上進行美化,如在小橋邊畫出美麗的花朵、為小兔子畫一根胡蘿卜、為小汽車畫上馬路和紅綠燈等。在此過程中,幼兒教師用激勵性語言評價并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對激發幼兒美術創作興趣,使其感知美術與生活的關系產生了重要促進作用,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大膽創作,大膽表現美、展示美,真正實現了全面發展。

(3)材料生活化,增強幼兒在美術創作中的動手操作

美術活動材料生活化是“生活即教育”理念的最直接、最簡單、最有效的體現,幼兒教師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材料開展教學活動,讓幼兒在熟悉的素材中完成創作,既對構建美術與生活的聯系有幫助,也對提升幼兒生活審美、美術審美能力有積極推動作用。例如,在開展以“冬天里的小動物”為主題的美術活動時,幼兒教師為幼兒講解了冬天里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特點,當幼兒教師講到北極熊和南極企鵝時發現,幼兒對這兩種動物的好奇心十分強烈。于是教師便順勢進行了詳細介紹并提出了問題:我們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企鵝或北極熊呢?有的幼兒回答可以用牛奶瓶,有的幼兒說可以用報紙,還有的幼兒說可以用快遞盒子。幼兒教師將之前收集的廢舊環保材料拿出來,讓幼兒根據自己的喜愛選擇素材。有的幼兒用卷紙筒做了企鵝的身子,有的幼兒用牛奶瓶做了北極熊的身子,有的幼兒則用有色卡紙剪出北極熊或企鵝的眼睛、嘴、翅膀和腳等部位。之后,幼兒在教師的幫助下一步步完成了企鵝或北極熊的創作,一個個可愛的小動物就呈現在了美術活動區。幼兒看到自己的創作也十分開心,他們彼此對比、評價著不同的作品,提出了很多問題,如瑞瑞就指著茉茉的作品說她的北極熊太瘦了,像是餓肚子的北極熊,要給北極熊準備許多食物,于是他用小剪刀剪出了很多魚,用繩子串起來,然后掛在茉茉制作的北極熊的脖子上。其他幼兒見狀也紛紛打量桌上的作品,尋找再創作的機會,一時間課堂上歡聲笑語,大家都非常開心。這樣利用生活中的廢舊環保材料開展美術創作的情況并不少見,很多幼兒教師利用一切可用資源豐富教學活動內容,挖掘生活素材在美術教育中的價值,讓幼兒在這些生活材料的輔助下實現對美術世界的探索和挖掘,最終為其美術素養的培養和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幼兒教師將生活化材料與美術教育有機融合在一起,以材料生活化增強美術活動趣味性,吸引幼兒參與,提高美術教育價值,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創作,增強美術教育價值。

(4)活動生活化,以生活化游戲提高美術教育實效性

幼兒美術教育需要遵循現代幼兒教育準則,要以兒童為本位,以符合其生活經驗的方式開展教學,這樣才能讓幼兒更好地理解美術教育,才能增強其對美術的關注,提高其課堂活躍度,增強其美術素養。例如,在以“超市”為主題的美術活動中,幼兒教師帶領幼兒一起玩“超市購物”的游戲。通過扮演收銀員、理貨員、賣貨員以及顧客等角色豐富幼兒的生活情感,調動幼兒生活經驗,為接下來的美術創作奠定基礎。同時,幼兒教師通過播放《購物兒歌》為幼兒創設超市購物的情境,讓幼兒能夠快速進入角色扮演中,完成對各個角色的體驗和感受。之后,幼兒教師還可以通過游戲情境進一步增強美術教學的趣味性。如“超市里面有什么?”幼兒依次說出一個答案,說不出答案的幼兒會受到小小的懲罰,即畫一個超市實物有的圖形,如礦泉水的形狀、牛奶的包裝圖形等。通過游戲的方式激發幼兒參與創作的熱情,增強其對超市事物的感知和了解,增強生活經驗和美術積累。

3.結語

生活化教學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的應用是有效落實“以幼兒發展為本”理念的重要體現,幼兒教師為幼兒搭建美術與生活交融的教育平臺,讓幼兒在生活經驗的幫助下更好地發揮想象力和創作力,為美術素養發展打好基礎。同時,生活化美術教育還對激發幼兒美術學習興趣,發展其美術創新創造思維有積極影響,幼兒教師充分利用幼兒生活經驗中的價值,讓幼兒在生活中遷移美術知識,感知美術世界,挖掘美術潛能,培養美術創造力和想象力,助力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實現以美育人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崔帥.淺析生活化材料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的運用[J].國際教育論壇,2020(07).

[2]袁璐瑤.淺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的應用[J].明日,2021(22).

[3]葉文芳.簡析生活化材料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1(36).

[4]鐘文艷.關于生活化材料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的運用初探[J].學生·家長·社會:學校教育,2021(05).

猜你喜歡
美術教育生活化教學幼兒
從“要遵守”到“我來管”——大班幼兒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讓幼兒愛上閱讀
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讓幼兒的每一天充滿陽光——論幼兒自信心的建立和培養
淺談小學生的美術教育
基于視覺識別時代的學校美術課程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聽障兒童美術教育方法研究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