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維導圖在大班幼兒繪本閱讀中的運用研究

2023-02-28 00:02唐春芳
當代家庭教育 2023年2期
關鍵詞:繪本閱讀幼兒教育思維導圖

唐春芳

摘 要:使用思維導圖開展幼兒園繪本閱讀活動,有助于提升大班幼兒繪本閱讀效率,構建高質量的幼兒繪本閱讀課堂?;诖?,在開展大班幼兒繪本閱讀活動時,教師應充分借助思維導圖的教學輔助優勢,立足實際活動情況,靈活運用思維導圖組織開展繪本閱讀活動,發散幼兒的思維,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認知,提升幼兒的核心素養能力,為幼兒今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基。

關鍵詞:思維導圖;幼兒教育;繪本閱讀

【中圖分類號】G61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3)02-0067-03

繪本是大班幼兒語言活動開展的重要載體,在幼兒語言發展、能力培養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F階段,幼兒繪本資源非常豐富,合理開發和利用繪本資源開展閱讀活動,不僅能促進幼兒觀察能力、閱讀能力、理解能力等的提高,還能讓幼兒從繪本閱讀中認識世界、了解世界,拓展思維和開闊視野。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型的圖形思維工具,既能幫助幼兒教師更好地開展繪本教學,也能幫助幼兒更好地進行繪本閱讀。作為幼兒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充分把握思維導圖的優勢,利用其不斷優化和完善大班幼兒的繪本閱讀活動,為幼兒帶來更加直觀、生動的學習體驗,使其在繪本故事的啟發和思維導圖的指引下,實現知識、能力和素養的全面發展。

1.思維導圖內涵及運用優勢

思維導圖又被稱為心智圖、心靈圖、腦圖等,最早是由著名心理學家托尼·巴贊于1970年提出的,目前被廣泛應用于不同領域。思維導圖往往以中心圖像信息為參考,聯系不同分支,從不同分支中展開思維發散,呈現人的大腦的思維活動。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大班幼兒繪本閱讀中,不僅能為教師開展繪本閱讀活動提供諸多便利,有效提升活動開展效果,還非常契合大班幼兒形象思維的特點,能使抽象的內容變得直觀形象化,更利于幼兒理解和記憶。思維導圖主要以全腦學習理念為指導,能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引導幼兒使用左右腦展開思考,進而促進幼兒大腦發育和智力開發。大班幼兒可閱讀的繪本內容豐富多樣,很多繪本中都有有趣的故事情節和飽滿的人物形象,且許多故事中還蘊含非常豐富的內涵,深入淺出地揭示出不同的人生道理,不僅能為幼兒帶來多樣的閱讀體驗,還能給予幼兒一定的啟發,促進其智力、情感的發育。將思維導圖運用于大班幼兒繪本閱讀中,符合繪本閱讀活動的要求,且實踐應用難度不高。在活動中,教師可使用信息技術教學工具繪制思維導圖,開展繪本閱讀活動,也可引導幼兒使用畫筆、彩紙等工具,自主繪制思維導圖,在這個過程中,幼兒能在導圖的指引下完成思維活動,對繪本內容進行整體性的思考、認知和理解,實現對閱讀文本的全面把握?;诶L本“圖文并茂”的特點,在引導幼兒自創思維導圖時,大可不用擔心幼兒會因畫不出來而苦惱,相反,繪本本身就是一本繪畫學習載體,教師只需輕輕點撥,幼兒便可自主地模仿繪本中的圖樣進行繪制,以簡筆畫、剪貼畫等形式呈現繪本中的關鍵信息。

2.思維導圖在大班幼兒繪本閱讀中的運用優勢

(1)推進大班幼兒深層次閱讀

幼兒是繪本閱讀的主體,閱讀繪本的過程是學習新知識的過程,如何實現高質量閱讀,是繪本閱讀活動中的重、難點。利用思維導圖,有助于推進大班幼兒完成深層次閱讀,提升幼兒的閱讀理解能力。大班幼兒進行深層次閱讀,不能僅停留在淺層理解語言文字層面,要能通過圖畫文字信息獲得更加深刻的閱讀體驗。幼兒大腦在深層次閱讀過程中的參與度更高,對繪本故事內容的理解程度更高,能夠掌握更多有效信息,獲得更好的閱讀效果。思維導圖在大班幼兒深層次閱讀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是搭建從淺層次閱讀到深層次閱讀的橋梁,能用不同形式引導大班幼兒主動思考和觀察,鍛煉幼兒的深層次閱讀思維。

(2)強化大班幼兒對繪本內容的記憶

通過思維導圖理解繪本故事,能強化大班幼兒對繪本內容的記憶。在思維導圖中,可以清晰地呈現出繪本故事主題線,使幼兒直觀地了解到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等關鍵信息,精準把握繪本故事中心內容,了解到故事發展過程,再依托不同形狀的圖案和文字信息快速串聯起整個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的多項感官都會被激活,可使其對相關內容的記憶更深刻。

(3)鍛煉大班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思維導圖的繪制形式多樣,而繪本故事的內容豐富多變,且很多故事都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能為大班幼兒的想象力插上翅膀,同時,繪本中有大量的故事都有適當的留白,當用思維導圖呈現時,會讓這些“留白”更加清晰明了,這無疑是為幼兒創造了一個想象的空間,為充分發揮大班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供了有利條件。

(4)促進大班幼兒思維發展

思維導圖的呈現方式契合大班幼兒的心理、認知和思維特征,能激發大班幼兒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大班幼兒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實質就是一個整理思維的過程,此時他們會將抽象的事物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現出來,不僅能讓幼兒將注意力和思維聚焦到具體的問題中,還能讓其思維充分發散,滋生出更多與閱讀內容相關的想法,逐漸從懵懵懂懂到清晰認知,使自己的思維變得更具條理性和組織性,進而讓幼兒可以有針對性地觀察和思考,提升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此外,大班幼兒自制思維導圖可讓其與紙筆產生互動,促進其手腦的協調發展,幼兒在動手、動腦中,能更加直觀、清晰地發現文字、圖形和符號中蘊含的規律,并逐漸將其內化為自身的經驗和知識積累。

3.思維導圖在大班幼兒繪本閱讀中的具體運用策略

(1)抓取關鍵詞信息

在大班幼兒繪本閱讀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最重要的是要完成關鍵詞信息提煉,精準定位繪本故事中心,明確繪本故事框架主要內容,了解構成完整故事框架的主要要素。對此,教師應分析大班幼兒繪本資源,了解繪本故事構成主要要素,包括時間、地點、人物等。不同的繪本,故事主題、內容發展各不相同,每篇繪本故事中都包含特定的時間、地點及人物角色,經過創作者的創新,創作出充滿童真童趣的精彩繪本故事。教師可根據繪本故事主要構成要素,通過使用思維導圖抓取關鍵詞信息,引導幼兒完成繪本閱讀。例如,在《帶著魚兒去旅行》繪本閱讀中,時間是“夜幕降臨”,地點包括公園、池塘、河邊、大海等,人物角色是貓、魚兒八寶,他們是一對好朋友。由此分別列出上述三點關鍵詞信息。再分析繪本故事起因、過程、結局,最后帶領幼兒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問題。教師設置問題后,可組織幼兒進行互動討論,思考繪本故事中的人物角色都做了哪些事情、怎樣做的事情、做完事情后產生了什么樣的結果等,分別用關鍵詞信息進行簡單表達,初步搭建思維導圖框架,再進一步開展深入閱讀教學。

(2)準確把握繪本主題

繪本主題是繪本故事內容的核心,主題思想即是繪本故事創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準確把握繪本主題,可幫助大班幼兒確定繪本閱讀情感。在繪本閱讀中,主要通過繪本故事線發展、人物角色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進行情感表達,逐漸形成比較清晰的繪本故事主題線。部分繪本故事包含幾個主題,但是有且只有一個最重要的主題,其他主題與最重要的主題之間形成邏輯層次關系,串聯起一篇完整的繪本故事。例如,在《好消息壞消息》繪本閱讀中,故事主人公是兔子和小老鼠,兔子性格比較活潑開朗,以樂觀、積極的心態看待不同事物,小老鼠是以悲觀、消極的心態看待不同事物。遇到問題時,兔子會想辦法解決,小老鼠會表現出害怕、退縮的情緒,不愿意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繪本故事從“野餐”開始,逐漸展開閱讀,產生“好消息”“壞消息”兩條主題線,其中最重要的主題是“好消息”,其他主題存在的作用是強調重要主題,強調故事主題思想,目的是讓幼兒明白“面對生活要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積極態度”的深刻道理。因此,在繪制思維導圖時,教師需在思維導圖框架中央區域寫出繪本故事最重要的主題,再通過文字和圖片結合的方式呈現繪本的整體內容,增強思維導圖趣味性。同時,使用特定的顏色對主題詞進行視覺強調,讓幼兒在第一時間就能發現最重要的內容信息。

(3)多樣化繪制導圖分支

大班幼兒比較喜歡新奇的圖案、形狀,喜歡豐富多彩的顏色,教師在繪制思維導圖時,其呈現方式需注意趣味化、形象化,不限制思維導圖形式,并且充分留給幼兒自主學習、自主想象、自主創造的時間和空間,同時引導幼兒使用不同顏色的畫筆,不同形狀的圖形、符號,以及不同圖案等繪制思維導圖和導圖的分支結構,讓幼兒的大腦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

第一,靈活使用不同的顏色、圖像、符號。

現階段幼兒學習工具的類型較多,包括各種形狀大小的尺子、卡紙,各種顏色的畫筆、水彩筆,各種顏色形狀的圖案、剪貼畫、符號等,教師要充分利用幼兒學習用具,引導幼兒靈活使用不同的顏色、圖像、符號繪制思維導圖,提升思維導圖的趣味性。比如在顏色選擇方面,結合自身喜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顏色標記重點知識,增強閱讀興趣;在圖像符號使用方面,為減少文字使用量,可以使用圖像符號代替文字,表達語言信息,如使用笑臉圖案表示開心、使用手牽手圖案表示好朋友等。

第二,自由變換導圖分支形狀。

在大班幼兒繪本閱讀活動中,思維導圖構成形式較為簡單,由中心區域向外延伸,分別表示不同層次,代表不同邏輯關系。在繪制思維導圖分支時,教師可鼓勵幼兒自由變換思維導圖分支的圖形形狀。例如,在《母雞蘿絲去散步》繪本閱讀中,結合繪本內容,幼兒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形形狀繪制思維導圖,本篇故事內容中包含大量地點,是母雞蘿絲散步路線圖,母雞蘿絲每到達一個地點,狐貍就會倒霉一次。對此,幼兒可使用不同形狀的圖案表示地點,如用正方形表示院子、用水滴形狀表示池塘、用三角形表示干草堆等。通過使用不同形狀表示不同地點,可幫助幼兒更好地梳理母雞蘿絲散步路線,了解故事發展過程。

第三,簡化導圖分支。

繪本主要以大量的圖片閱讀為主,涉及的文字內容較少,僅用幾個關鍵詞信息就能表達出完整的故事內容。在繪制思維導圖分支時,可以有意識地選擇導圖類型,并簡化導圖的分支,在每一層導圖分支中盡量只填寫一個關鍵詞,有意識地培養和鍛煉幼兒的關鍵詞提取能力,使其學會如何用最少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出最準確的語句含義。例如,在《母雞蘿絲去散步》繪本閱讀中,教師可選擇運用流程圖類的思維導圖,按照繪本故事的情節發展,幫助幼兒理清故事的發展脈絡。因此在繪制該繪本的思維導圖時,可以用方框表示母雞蘿絲的路線,用箭頭表示狐貍的路線,經過這樣的梳理,不僅能讓整個導圖看起來簡潔明了,便于幼兒觀察路線線索,還能讓幼兒更加清晰地掌握故事發展的脈絡,在復述和記憶時會更加直觀、輕松。

(4)搭建自由想象橋梁

在大班幼兒繪本閱讀中,培養幼兒想象力與創造力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使用繪本資源開展閱讀活動時,可以讓大班幼兒了解到世界的多面性,認識不同動植物,學習不同的生活技能,感受到不同的人生道理,既能增長幼兒見識,又能開闊幼兒眼界。將思維導圖與繪本閱讀有效融合,可鼓勵大班幼兒根據所學內容進行大膽想象與創新,進而開發幼兒的智力,發散幼兒的閱讀思維,培養其創新創造思維。

例如,在《十二生肖的故事》繪本閱讀中,可組織幼兒大致閱讀繪本的整體內容,再根據具體的故事情節繪制思維導圖,利用導圖將十二生肖中的動物排序,明晰直觀地了解和記憶十二生肖的排名。接下來再針對每一個動物分支設置問題,引發幼兒自主思考和想象,比如“老鼠是怎樣獲得第一名的?”“如果貓能夠早點醒來,十二生肖的排名會不會發生變化?”“如果讓你重新為十二生肖排列,你會怎么排?”等,由此激活幼兒的思維和大腦,使其能自主地思考和產生聯想,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翱翔。最后,再組織幼兒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鼓勵幼兒勇于表達自己的看法,鍛煉幼兒的語言能力、理解能力及創新能力,以此促進幼兒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有效發展。

4.結語

“教有法而無定法”,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教學輔助工具,不能過于依賴,避免出現幼兒審美疲勞或思維限制的誤區,而是應該根據大班幼兒的發展特點和實際學情,結合不同的繪本內容,選擇適宜的活動開展方式和策略,以最大化提升大班幼兒繪本閱讀的效率,提升大班幼兒繪本閱讀活動的整體效果。

參考文獻

[1]繆萍.思維導圖在幼兒園繪本教學活動中的運用[J].求知導刊,2021(48).

[2]陳曉勤.巧用思維導圖提升幼兒繪本閱讀能力[J].學苑教育,2020(30).

[3]彭如英.思維導圖在幼兒繪本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幼兒教育研究,2020(01).

猜你喜歡
繪本閱讀幼兒教育思維導圖
繪本閱讀教學中如何運用恰當有效地提問促進幼兒積極情感體驗的發展
新課改背景下英語繪本閱讀分析
孩子們與繪本的那些事
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概念課教學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軟件輔助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研究
巧用思維導圖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語閱讀文本中融入思維導圖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