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活動教學構建探究

2023-03-02 17:46劉明
語文建設 2023年2期
關鍵詞:主題式閱讀活動教學學堂

劉明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頒布,意味著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必須加大改革的力度和深度,變“課堂”為以語文學習活動為中心的“學堂”。新課標背景下構建初中語文活動教學,需要突出學科性、綜合性和情境性三個特性,打造體驗型、辨析型和綜合型三種類型的課堂,注意課前活動難易適中、課堂活動動靜相宜、課后活動長短相濟三個方面。

【關鍵詞】學堂;初中語文;活動教學;主題式閱讀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 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頒布,意味著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必須加大改革的力度和深度,變“課堂”為“學堂”,從學生立場出發,以學習活動為中心,以教師變革優化的教學行為來助推學生學習真正發生。筆者認為,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活動教學需要突出學科性、綜合性、情境性三個特性,打造體驗型、辨析型、綜合型三種類型的課堂,注意課前活動難易適中、課堂活動動靜相宜、課后活動長短相濟三個方面。下面以詩歌主題式閱讀教學為例,進行具體闡述。

一、初中語文活動教學要突出三個特性

新課標在“課程理念”中指出,“以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綜合構建素養型課程目標體系”,“注重課程內容與生活、與其他學科的聯系,注重聽說讀寫的整合,促進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習方式變革”。[1]這明確告訴我們,初中語文活動教學的活動設計需要突出學科性、綜合性和情境性。筆者結合課例《主題閱讀:秋思》活動設計片段進行闡述。

一、導入新課

師:春暖花開,葉落知秋,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又是一年秋天。同學們,你看到“秋”會聯想到哪些景象呢?(根據學生的回答,用課件呈現秋景圖片)

師:是的,秋雨綿綿,秋風瑟瑟,秋葉飄飄,秋讓人感傷,讓人心生悲意,觸發人的愁思。今天我們就共同閱讀一組關于秋思的詩歌。

二、合作探究

活動一:讀《秋思》

1. 朗讀張籍《秋思》、范仲淹《漁家傲·秋思》、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2. 學生交流:(1)三首詩歌的韻腳有什么不同;(2)押韻不同,帶給你的閱讀感受有什么不同。

活動二:畫《秋思》

1. 請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首《秋思》,用鉛筆勾勒出詩歌中的畫面,然后說說從中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 發揮想象,用一段文字將詩歌中的畫面生動地描寫出來。

3. 如果為圖畫著色,你會以什么顏色為主色調,為什么?

活動三:品《秋思》

1. 小組辯論:三首詩歌都寫“秋思”,它們有何相同和不同之處。(可從內容、情感、手法等角度思考)

2. 自主思考:學完這組詩歌,你覺得應該如何表達秋思。

活動四:寫《秋思》

1. 看圖寫詩:下面這幅圖(略)會引發你怎樣的情思。請以《秋思》為題,寫幾行文字。

2. 仿作寫詩:請選擇秋天里的一種景物或一組景物,寫幾行文字來抒發秋思。(教師例作略)

第一,學科性。語文核心素養包含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四個方面,其中,文化自信、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以語言運用為基礎。語言運用是語文學科區別于其他學科的根本所在。筆者在《主題閱讀:秋思》課例中設計了讀《秋思》、畫《秋思》、品《秋思》、寫《秋思》四個學習活動。在“讀《秋思》”學習活動中,筆者引導學生注意三首《秋思》中的韻腳字,并通過反復朗讀感受不同韻腳帶來的不同閱讀感受,如張詩的韻腳ong有尾音,給人情意綿綿之感;范詩的韻腳i開口小,給人沉重壓抑之感;馬詩的韻腳a開口較大,給人蒼涼茫遠之感。這樣的學習活動就抓住了語文學科特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而語感的強弱直接影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和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高低。因此,語文活動教學必須圍繞語文學科的核心任務、根本問題開展。

第二,綜合性。語文活動教學不等于簡單的語文活動課,如組織一次辯論賽或主題演講。它需要在一節課中綜合運用多種活動方式,既調動學生眼、口、手的身體活動,更要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既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還要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能力。張籍、范仲淹、馬致遠的《秋思》,分別為唐詩、宋詞、元曲的經典作品,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筆者將三首詩歌組合在一起,設計讀、畫、品、寫四個學習活動,包括朗讀、辯論、繪畫、配樂欣賞、看圖寫詩、仿作寫詩等多項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聽、說、讀、寫實踐中感受中國古詩詞之美,辨析同一主題詩詞的異同,嘗試創作詩歌。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進行聯想想象、分析比較、歸納判斷,語文素養在實踐中得到提升。

第三,情境性。本課例以學習活動“讓學生由‘秋字聯想秋天的景象”導入,并出示“蕭瑟的秋雨、枯黃的落葉、凋零的殘花、昏黃的夕陽、南飛的大雁”等景象圖片,帶著學生進入秋思的情境之中,學生很容易深入感受三位詩人在語言文字中蘊含的情感,同時也培養了自己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是語文學習中重要的能力之一,沒有想象力就沒有創造力。語文學習活動要體現情境性,不只是將活動放在具體的情境之中,更要讓活動帶給學生情境中的真實語言對話、情感體驗和思想共振。學生欣賞完秋思的圖片,秋景的悲涼之感縈繞心頭,這種情緒下對《秋思》的情感體驗必然深刻,對詩人的思想理解必然到位。

二、初中語文活動教學要打造三種課堂類型

基于上述課堂活動設計的三個特性,我們可以打造體驗型、辨析型和綜合型課堂。

1. 體驗型課堂

語文活動教學就是通過學習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感知語文知識,熏陶感染思想情感,形成正確價值取向。體驗型語文課堂主要包括“課前體驗—課中體驗—課后體驗”三個環節。以筆者設計的課例《主題閱讀:杜甫和舟》為例,課前體驗主要是將學習前置,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獲得鋪墊性知識,梳理困惑。

【自主預學】1. 上網查閱關于詩圣杜甫的生平資料,為他設計一張名片卡。2. 搜集杜甫詩歌中含“舟”的詩句。示例: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登岳陽樓》)

課前讓學生設計名片卡和搜集詩句的過程,就是學生走近杜甫的過程,為探究杜甫和舟之情結作好知識儲備。

課堂圍繞學生的主要困惑,讓學生在體驗活動中解困釋疑,獲得生成性知識,豐富生成性的情感體驗。課例活動設計片段如下:

活動一:回憶萬里船

1. 吟誦詩歌:剛剛設計的名片卡中提到了杜甫的代表作《絕句》,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七言絕句,有同學能吟誦出來嗎?

2. 情景體驗:擁有這樣的心情,置身于這樣的美景中,讓你登上這艘萬里船,你會做些什么?

3. 換位思考:你覺得當時的杜甫會這么做嗎?說說你的理由。(課件呈現背景資料)

活動二:品味孤獨舟

1. 吟誦詩歌:下面老師和你們一起品讀杜甫的《秋興八首·其一》,我們更直接、深刻地感受杜甫的孤獨。

2. 情景體驗:請再次輕聲朗讀這首詩,說說你眼前浮現出來的是怎樣的詩人形象,能不能用一個完整的句子來描述?

3. 品味孤舟:你覺得孤舟有怎樣的象征意義?

4. 探究孤獨:杜甫為什么會如此孤獨呢?我們再來讀一首杜甫同時期的詩作《登岳陽樓》。

活動三:感受自由舟

1. 吟誦詩歌:我們再來讀一首杜甫早期(公元736年)的作品《夜宴左氏莊》。

2. 情景體驗:在這樣一個透著生機和野趣的夜晚,詩人在做什么?請描繪此刻你腦海中浮現的杜甫形象。

3. 學生思考:扁舟寄托了杜甫怎樣的情感?杜甫為什么被稱為詩圣?

筆者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描繪杜甫形象,反復體驗不同詩歌中杜甫的不同境遇、情感和追求,深入理解杜甫的孤寂、孤高,深刻分析杜甫被稱為“詩圣”的原因,在學習活動中浸潤家國情懷。

課后體驗是對課堂學習的拓展延伸,促使學生進一步內化語文知識和能力?!安殚嗁Y料,以舟為線索,設計一幅杜甫人生經歷圖”,這樣的課后體驗活動既能幫助學生鞏固內化語文知識和能力,又能提升學生的資料搜集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2. 辨析型課堂

下面以筆者設計的課例《主題閱讀:李白和月》為例,具體闡述辨析型課堂的組織。

活動一:探究月之柔情

學生辨讀:同學們,你覺得《峨眉山月歌》中的“月”蘊含的是李白的柔情還是豪情?

活動二:探究月之豪情

學生辨讀:朗讀《峨眉山月歌》《渡荊門送別》,你覺得兩首詩歌中“月”蘊含的情感有什么異同?

活動三:探究月之孤獨

1. 你覺得詩人在《月下獨酌》中主要想表達一種怎樣的心情?你是從哪些字、詞、句品味到這種心情的?請作簡要品析。

2. 小組討論:結合資料,說一說是什么讓豪邁的李白如此孤獨?(課件呈現背景資料)

活動四:探究月之孤傲

1. 學生辨讀:從《月下獨酌》中你只品悟到了李白的孤獨嗎?你是否看到了那個豪邁灑脫的李白?

2. 學生討論:李白為什么對月情有獨鐘?

圍繞《峨眉山月歌》,學生辨析意象“月”蘊含的是李白的柔情還是豪情。圍繞組詩《峨眉山月歌》《渡荊門送別》,學生辨析兩首詩中意象“月”蘊含的情感之異同。圍繞《月下獨酌》,學生辨析意象“月”蘊含的是詩人的孤獨還是孤傲,剖析李白“獨”與“不獨”的矛盾之因。在辨析型學習活動中,學生細讀文本、深入思考、多角度剖析、積極表達,發表具有創造性的觀點。新課標在課程目標中要求學生思維“具有一定的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批判性”[2]。要達到這樣的課程目標,就要打造辨析型活動課堂,讓學生在同中求異、異中求同中進行思辨性閱讀、思考、討論和交流,啟發學生運用新視角、多視角、反視角來分析問題,尊重學生的多元理解、個性解讀,讓語文課堂更具有思辨性、開放性。

3. 綜合型課堂

綜合型活動課堂就是在語文實踐活動中,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發現、分析和解決語文問題,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這種課堂類型體現了新課標提出的跨學科學習的要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結合生物、地理、物理或化學等學科,學習撰寫研究型學習報告;結合音樂學科,學習為詩歌配樂;結合美術學科,學習設計招聘海報等。需要注意的是,在綜合性語文教學活動中,必須以語文學科學習為中心,以提升語文素養為旨歸,不能將語文課堂異化為非語文課。課例《主題閱讀:杜甫和舟》的活動設計也是結合多學科學習。如“查閱資料,以舟為線索,設計一幅杜甫人生經歷圖”,這一活動設計就是結合信息技術、歷史、地理和美術四門學科,培養學生的資料查找與搜集能力、文圖轉換能力、概括推理能力、實踐創新能力等,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和審美素養。需要強調的是,不管結合什么學科學習,活動目的都是通過學習杜甫詩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即課堂活動設計必須突出學科特性。

三、初中語文活動教學要注意三個方面

第一,課前活動要難易適中。課前自主學習活動的有效性是課堂學習活動有效性的重要保障。課前學得充分,課堂活動才有施展的長度和深度,否則課堂學習活動易浮于表面。課前自主學習活動內容要難易適中,符合學生學段特點和心智發展規律。若活動內容太容易,則不利于學生展開思維活動,提升思維能力;若太難,就不能面向全體學生,容易扼殺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更影響課堂學習活動的深入開展。因此,建議課前自主學習活動以查閱資料、搜集整理、背誦積累、疏通文意等活動為主。在課例《主題閱讀:李白和月》《主題閱讀:杜甫和舟》中,課前自主學習任務都是上網查找資料,為詩人設計名片卡,以及搜集詩人詩歌中含“月”(或“舟”)的詩句。這樣的活動難易適中,具有趣味性和操作性,為探究詩人和意象“月”(或“舟”)的關系的學習活動作好知識上的準備。

第二,課堂活動要動靜相宜。筆者在教學《主題閱讀:新月派組詩》時,帶領學生品讀徐志摩的《沙揚娜拉一首——贈日本女郎》《偶然》,筆者輕聲深情朗讀,學生閉目聆聽,想象畫面,在靜思中走進文本深處,走進徐志摩的情感深處,收到很好的學習效果。由此可知,學習活動可以是具體的學習行為,也可以是抽象的學習行為。課堂活動既要注重外顯活動,更要注重內隱的思維活動。語文教學活動既要給學生“動”的自由,激勵他們大膽表達、動手實踐,也要給學生“靜”的時間,引導他們靜心閱讀、靜心思考、靜心寫作,給學生創設聯想想象的思維場。

第三,課后活動要長短相濟。新課標要求初中學生“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3]。僅僅通過課堂的閱讀指導活動、讀書交流活動是無法完成閱讀任務的,這就要求課后活動長短相濟,既要有短時的針對性拓展活動,也要有長時的體驗型閱讀活動,并要化長為短。課例《主題閱讀:新月派組詩》的課后活動設計為:“請每天閱讀《林徽因詩集》中的一至兩首詩,畫出你最喜歡的詩句,嘗試作批注并背誦,為本月的林徽因詩歌交流會作好準備?!边@一活動設計既是短時的針對性拓展活動,學生每天花費數分鐘閱讀一至兩首詩,又是長時的體驗型閱讀活動,學生需要花費數日閱讀完整部詩集;同時又巧妙地化長為短,將一部書的閱讀化為每天的任務型閱讀。學生可以養成每天閱讀的良好習慣,并在不知不覺中積累提升、浸潤陶冶。

洪鎮濤先生說:“把‘講堂變為‘學堂,是時代的要求,也是語文教學自身規律的要求?!保?]今天,構建語文活動教學,促進語文課堂到語文學堂的轉變,更是新時代的呼吁、新課標的要求,是為黨和國家培育能夠適應與引領未來的一代新人奠定基礎,為語文新課標的落地生根提供有效路徑。

參考文獻

[1][2][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2~3,5,15.

[4]洪鎮濤. 讓學生在學堂充分學習語言:我的語文教學思想[J]. 語文教學通訊,2017(5).

猜你喜歡
主題式閱讀活動教學學堂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主題式閱讀
“活動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探析
如何開展小學低年級英語的活動教學
對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開展主題式名著閱讀的探討
活動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英語教學中的“活動教學”研究
森林學堂
試論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的價值及教學策略
寶寶國學堂
寶寶國學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