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新時代勞動教育課程建設的“四維度”邏輯路徑

2023-03-05 07:16薄愛敬
教育與職業 2023年2期
關鍵詞:勞動育人特色

薄愛敬

高職院校在新時代要將育人目標和勞動教育協同融合,為學生成長賦能,將提升高職學生的勞動素養定為高職教育的新使命。在這一過程中,勞動教育課程建設是新時代勞動教育發展的關鍵,發揮著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作用。如何破解當前勞動教育課程建設存在的瓶頸、探尋符合高職特色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是當前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本文認為,高職院校應始終聚焦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創新規范、特色、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四維”路徑,讓勞動教育成為高職院校教育發展的新動能源頭,助推高職學生成為一名新時代高素質勞動者。

一、新時代勞動教育課程建設的意義

(一)勞動教育是民族復興的時代要求

“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需要千千萬萬高素質勞動者的努力創造。對當代高職學生來說,他們既是這一過程的經歷者、參與者,又是創造者、見證者。國家已將勞動教育提升放到國家人才戰略層面,作為培養具有較高勞動素養的技術技能人才的高職院校,必然要肩負起這一時代使命。當前,國家已經相繼出臺一系列相關文件,對高職勞動教育發展工作中必修課設置、人才培養方案擬定、勞動教育系統化實施等方面提出了意見與要求。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建設技能型社會,弘揚工匠精神,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加強勞動教育已經成為實現民族復興、創造人民幸福的時代要求。

(二)勞動教育是立德樹人的客觀需要

新時代賦予了高職院校勞動教育新使命。高職院校要實現培養德技兼修的社會主義高素質建設者的人才培養目標,就要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作為首要標準,充分發揮勞動教育的啟德、強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要辯證看待勞動教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之間的關系,積極探索將勞動教育有效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尋求破解目前高職院?!坝薪逃裏o勞動”“有勞動無教育”等尷尬局面的有效途徑。培養學生成為具有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科學勞動技能和良好勞動習慣的新時代勞動者,不僅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實際要求,更是學校立德樹人的客觀需要。

對于處在人生成長關鍵節點的高職學生來說,勞動教育的缺失會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加強勞動教育已經成為高職院校學生健康成長的現實需求。通過勞動教育理論的系統學習和專門的勞動實踐,引導高職學生樹立勞動是創造幸福生活源泉的觀念,增強他們的職業素養和道德素質,不僅有助于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也有助于提升他們的社會競爭力。

二、新時代勞動教育課程建設的瓶頸

(一)課程意識滯后

當前部分高職院校對勞動教育重視不夠,缺乏對勞動教育的頂層設計和評價標準構建。此外,高職院校的勞動教育課程建設進度相較于其他學科的教學改革工作而言,相對緩慢。一方面,部分學校勞動教育課程尚未列入人才培養方案,即便是開設了勞動課程的學校,仍存在勞動課程與專業課結合的程度不夠深入、勞動課程游離于專業群之外、對勞動課程的設計能力較弱等問題。另一方面,勞動教育課程的開設理念還沒有將勞動的內涵和外延上升到日常生活、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層面,沒有深度結合高職學生的思政課、專業課、實習實訓、創新創業、校園文化活動等領域。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勞動教育課程建設的深層次推進。

(二)課程規范缺失

目前,勞動教育課程實施的科學性、系統性、專業性、實效性都需要進一步深化。部分高職院校將勞動實踐周的開展等同于勞動教育課程,對勞動教育“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評”的思路尚不清晰。已經開設勞動教育課程的高職院校,在課程的定位、理念、內容方面還沒有形成體系,課程標準和授課計劃缺乏合理的論證和設計開發,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四個領域的融合滲透途徑不清晰,尤其是課程評價缺乏多維度指標和可操作規范,在課程標準、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方面急需實現標準化,勞動教育課程建設需要進一步規劃和規范。

(三)課程資源匱乏

勞動教育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進程緩慢,導致現有勞動教育課程資源匱乏。勞動教育課程資源既包括理論課程資源,也包括勞動教育的學校場地資源、設施資源、專門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資源和社會勞動實踐基地資源。目前,勞動教育線上精品課程的數量不僅遠遠低于其他各門課程,而且存在類型較為單一、內容過于陳舊、教學模式枯燥等問題。同時,與投入資金多、師資基礎雄厚的專業實踐基地相比,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存在校內數量少、校外開設難、師資相對短缺等問題。這些問題共同導致勞動教育課程資源不能滿足時代要求和教學需求。

(四)課程保障不足

目前,勞動教育領導組織機構不健全,缺乏從學校層面進行的全局設計,課程實施的主體不到位,學生家庭的參與度不高。同時,勞動教育課程的專職教師缺失,部分學校沒有專職的勞動教育課程老師,大多數教師由學工人員或輔導員老師兼任。大部分兼職教師在繁重的教學壓力、管理壓力、科研壓力之下,無法保證勞動教育課程的有效開展:勞動教育無論在理論教學部分還是實踐教學部分都處在學生自我管理的粗放狀態。此外,家庭教育的缺位也嚴重影響了勞動教育課程的實施。

(五)課程職責模糊

勞動教育課程主管部門的職責清晰是勞動教育課程高效運行的保障。多年來勞動教育課受重視程度不足,眾多勞動教育課程分別由不同級別、不同類別的部門進行管理。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將勞動實踐周放在學生處進行管理,而勞動理論課管理單位大多是基礎教學部或馬克思主義學院,勞動課任務計劃下發到教務處,實行書院制的高職院校還要有書院的直接管理,這就形成教務處、學生處、書院、基礎教學部、馬克思主義學院等多家單位綜合管理勞動教育課程模式。這種管理模式極易造成勞動教育課程的管理機制不暢通,各職能部門的職責模糊,多部門管理造成協調難度增大,勞動教育課程難以高效開展。

三、高職院校新時代勞動教育課程建設“四維”邏輯路徑

(一)規范維度的邏輯路徑

1.立足學校辦學實際,做好勞動教育課程頂層設計。課程頂層設計是推進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的前提與基礎。國家雖然已明確勞動教育課程規范發展的硬性指標要求,但學校在嚴格執行國家標準的前提下仍需要參考自身的辦學情況,從實際情況出發做好勞動教育課程的頂層設計。學校管理層只有引導各部門形成育人合力,精心設計和規劃勞動教育的落地舉措,才能確保勞動教育的順利開展。勞動教育作為學校的系統工作,涉及學校的眾多部門,需要在組織領導、課程建設、課程形態、教學場地、師資隊伍、評價體系等方面進行頂層設計。通過構建勞動教育必修課和選修課、思政課程、實習實訓、技能競賽、創新創業、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多元化課程形態和課堂教學、主題活動、項目實踐、專業實訓、志愿服務、勤工助學、職業實踐等多樣化的課程學習方式,確保勞動教育全方位、多途徑有效實施。

2.規范課程標準。課程標準是實施勞動教育課程的核心,它體現了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學基本要求。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課程標準要突出勞動教育課程鮮明的思想性、廣泛的職業性、突出的社會性和顯著的實踐性。結合高職院校特點,以工匠精神引領勞動教育,將產業的新業態和勞動新形態進行結合并融入學生勞動教育中,以強化勞動觀念和勞動技能等制定規范的勞動教育課程標準,從勞動教育的目標、內容、實施要求、評價方法等方面規范勞動教育課程的實施,強化課程育人導向,把黨的方針政策具體細化為勞動教育課程應著力培養的勞動核心素養,優化課程結構,制定課程的質量標準,為教學提供教學依據、統一規范標準。這樣不僅便于教師授課和進行課程建設,也能確保圍繞勞動教育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突出課程理念,更好地實現勞動教育課程目標。

3.構建課程評價。課程評價是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的落腳點,清晰的課程評價指標對勞動教育課程發展具有導向和引領作用。為此,高職院校應以課程評價驅動課程實施,建構合理的評價體系。要更加注重勞動的自我內化過程,從勞動的知識、技能、價值觀等方面進行評價,更多地考核學生自我內化的過程,將質化和量化相結合,使課程評價落地、落實。課程評價應遵循導向性、發展性、系統性的原則,按照國家相關文件要求,從平時表現、學段綜合表現、勞動素養三維度將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硬性原則要求,將評價指標量化和細化,開展勞動教育各層面的有效考核。將課程各部分的勞動實踐均納入勞動教育評價體系,實現教師、家長、學生、企業導師等多元主體評價和項目實踐,制定出可操作、科學化的多維度評價體系。

4.完善課程保障。勞動教育課程保障是實施勞動教育課程的關鍵支撐。勞動教育課程需要從組織機構、師資、教材、基地、資金、勞動保護安全等方面建立健全勞動教育課程保障機制。首先,要健全勞動教育教研室,配足勞動教育專任教師,并吸納企業、社區、行業的專業人士作為勞動教育兼職教師或實踐指導老師,完善兼職教師隊伍和勞動教育教研體系,并加強多層次培訓,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其次,加強勞動教育教材建設和課程建設,設計符合職業教育特色的項目式、活頁式勞動教育指導手冊,建設勞動教育在線開放課程,為高職學生的理論學習搭建資源課程平臺,豐富勞動教育內容。再次,加強校內外勞動實踐基地的開發利用,利用綜合實踐活動基地、創新創業教育基地、拓展社會勞動實踐基地,最大限度地發揮已有課程的資源效益,達到資源利用最大化。最后,加大組織和資金保障。加強組織領導和政治站位,加大勞動教育課程的資金投入,支持在線精品課程建設、教師培訓、勞動實踐周資金運轉等支持力度,為課程建設提供全方位保障。

(二)特色維度的邏輯路徑

1.緊貼學校辦學特色。學校辦學特色為勞動教育課程的特色化開設指引方向。高職院校應根據特定領域的獨特風格或優勢開展勞動教育課程建設,將辦學理念、育人目標、課程體系的特色優勢根植到勞動教育課程中,實現勞動教育課程與學校發展的高度融合。構建符合學校特色的個性化勞動教育的課程目標、實施路徑和可操作性落定的的評價方式。例如,鐵路特色學??梢詫⒏哞F文化元素引進課程,提升學生的家國情懷;科技創新特色學校將創新創業引進課程,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人文素養特色學校將中華傳統文化中勞動歷史、勞動精神、勞動文化引進課程,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將勞動教育有機融入學校的整體發展框架,成為人才培養的新支點。

2.融合原有課程體系特色。原有課程體系特色是勞動教育課程特色的基礎。勞動教育課程顯著的職業性特征決定了勞動教育課程不應獨立于學校所處的經濟地域、辦學理念和目標、課程特色框架之外,高職院校應當促使勞動課程與學校原有課程體系的融合共生。高職院校原有的課程體系經過多年積淀和凝練,形成了自身的鮮明特色,是每所高職院校的特色和亮點。勞動教育課程要與其他所有課程相互滲透和融合,讓勞動教育成為原有課程實施的新載體,賦予勞動教育課程特色優勢疊加,使勞動教育課程的特色優勢更加明顯。同時,在原有課程特色體系基礎上,緊密結合學校的專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以及專業類課程特色,通過雙向互動,融入與勞動教育課程相關的勞動育人元素,發揮協同育人功能,強化勞動素養培養的勞動課程特色,形成本校及本行業特色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3.構建勞動課程自身特色。勞動教育課程自身特色是勞動教育課程特色的亮點。勞動教育課程的實施效果、建設與發展取決于勞動教育課程的內涵提升和特色發展,勞動課程的自身特色成為關鍵路徑,必須構建勞動教育課程自身的特色優勢。要重視勞動教育課程的一體化縱向貫通建設,在課程設置上根據高職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整體優化,形成系統性、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針對性的特色課程體系。同時,還要注重勞動教育課程的橫向融合,將勞動教育有機納入專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學生技能競賽等方面,開發符合院校實際的特色實踐項目,構建符合高職特點的勞動教育課程特色,建設學生終身受益、真心喜愛的特色課程,服務于高職學生的成長成才。

(三)高質量發展維度的邏輯路徑

1.構建“勞動教育+學科”課程。以勞動素養提升為最終目標,構建“勞動教育+學科”的課程培養體系,促進勞動教育與其他學科的融合。高職院校的勞動教育具有職業性特征,各學科的課程、教材、教學都有與勞動教育中的勞動素養目標相一致的因素,每門學科都有勞動教育內容。要在不同學科、不同學段中挖掘單元教學內容中的“勞動育人點”,將勞動元素植入課程的知識點,充分發揮學科的勞動教育功能。例如,打造“勞動教育+思政課”。開設勞動教育專題并植入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相關內容,把勞動最光榮、最崇高、最偉大、最美麗的新時代勞動觀融入思政課教學之中,讓學生懂得勞動成就夢想、奮斗書寫精彩的道理,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高素質的新時代勞動者。再如,打造“勞動教育+專業課”。教師可以在傳授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將培養德技兼修的工匠精神融入教學中,將技能大師的勞動精神與勞模精神結合起來。這既是課程思政的要求,也是鍛造新時代高素質匠才的需要。在注重學習專業課的同時,強化“技能育人”的價值追求,堅持"德技并修"的育人導向、“勞模精神”的價值引領,共同實現勞動教育課程的育人目標。

2.構建“勞動教育+四育”課程。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目標,構建“勞動教育+四育”課程,實現學生的全面高素質發展。長期以來,勞動教育被邊緣化,受重視程度不足,育人功能尚未充分發揮。勞動教育作為“五育”中的一方面,不能孤立看待。離開了其他教育,勞動教育也會失去根基。因此,勞動教育必須和其他教育同向同行、攜手并進,形成你我共生的關系,育才聚力,才能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以勞動作為“五育”融合的載體,將勞動作為學生全面發展的基點,使勞動教育成為“五育”并舉的有力支撐點,使學生在勞動實踐中獲得解決問題的知識和經驗,通過“勞育”實現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長、體質的強健、美感的涵養,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3.構建“勞動教育+生活”課程。以與生產生活相結合的勞動實踐為載體,構建“勞動教育+生活”課程,構建全過程育人格局。生活源于勞動,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勞動是與生產生活結合聯系最為緊密的教育方式。為此,勞動成為連接學生知識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媒介。只有將勞動融入日常生活,將勞動教育生活化,讓學生在勞動中“勞力勞心”,才能發揮勞動教育應有的育人功能。勞動實踐是凸顯生活性和實踐性的有效途徑,學生在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大課堂中進行勞動實踐,使勞動教育的小課堂融入社會大課堂,形成全天候勞動育人實踐。

4.構建“勞動教育+平臺”課程。以第二課堂為載體,構建“勞動教育+平臺”課程,構建多樣化育人路徑。勞動教育課程除了依靠第一課堂的主渠道外,更多是在社會大課堂這個第二課堂豐富勞動知識和技能。為此,結合高職學生學習特點,深度挖掘學生在社會大課堂里的受教育途徑,依托學生在校期間的實習實訓平臺、社會實踐平臺、校園文化平臺、志愿服務平臺、創新創業平臺等諸多載體,開發有勞動教育特色的實踐項目,將勞動教育有機融入其中。由于每個平臺都有自己鮮明的實踐特質,可以讓勞動教育的內容從不同的點和面自然切入,將勞動教育延伸到第二課堂,融入第二課堂,充分發揮協同育人的勞動教育功效,形成多樣化勞動育人實踐。

(四)可持續發展維度的邏輯路徑

1.傳承性視野。傳承性視野是勞動教育課程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需求。從勞動教育的發展歷史來看,勞動教育有著深厚的歷史和民族根基。中華民族愛國敬業、勤勞質樸、艱苦奮斗的勞動精神源遠流長,中華民族的勤勉勞作是一代又一代人富強、幸福的源泉。為此,我們要注重勞動教育課程的歷史和未來的傳承性,將“民生在勤,勤則不匱”的理念發揚光大,在繼承傳統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將傳統文化中的勞動思想轉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培育敬業奉獻精神,將民族勞動精神的精髓根植于勞動教育課程,在新時代勞動教育課程中呈現中華民族勞動傳統歷史和勞動形態,與中華民族優秀勞動傳統一脈相承,將中國勞動傳統美德和文化傳承下去,成為勞動教育課程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現實基礎。

2.時代性視野。時代性視野是勞動教育課程可持續發展的時代特征。勞動教育要挖掘不同時代的新內涵新要求。勞動教育課程構建要把握時代脈搏,對接科技發展、產業變革、學校特色,對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面向未來和時代需求構建課程體系,體現新時代經濟、科技、新業態和勞動新形態的新要求,探索建設人工智能基礎的課程網站、創設虛擬環境教育情景等勞動教育創新方式,引導高職學生運用多元學科知識,開展創造性勞動。要對高職學生加強勞動教育理論知識的傳授、勞動品質的培育、勞動情懷的厚植,尤其是創造性勞動能力的培養、勞動素養的提高,通過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成為新時代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勞動者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可靠接班人,為未來職業發展和幸福生活奠定堅實基礎。

3.國際性視野。國際性視野是勞動教育課程可持續發展的科學方法。勞動教育課程只有具有超前的未來意識和國際眼光,才能實現勞動教育的長期發展目標。歐美發達國家勞動教育歷史悠久,一些勞動教育的先進理念和內容值得我們借鑒。如英美國家的勞動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術素養,德國的勞動教育更注重幫助學生認識勞動世界從而為學生的職業選擇打下基礎,日本的勞動教育既注重學生技術素養的培養又強調職業教育作用的發揮,等等,這些經驗都值得廣泛吸收和借鑒。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勞動教育既要在課程定位上趨向職業技術教育,又要在教育內容上兼具豐富性和層次性;既要在課程體系上注重大、中、小學課程設置的系統性和連貫性,又要整合勞動教育資源、多渠道靈活進行。高職院校要立足我國勞動教育的傳統和現實需要,注重勞動教育課程本土性與國際性的相互統一,結合高職學生發展應具備的勞動核心素養以及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現實需求定位高職院校勞動教育課程,構建具有國際視野、中國特色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實現勞動教育課程的可持續發展。高職院校新時代勞動教育課程建設是學校教學工作的一項系統工程,要從國家、社會、學生成長等層面實現勞動教育課程的建設需求,以破解勞動教育課程建設面臨的現實問題為突破口,做好統籌規劃,推進勞動教育課程建設的落地落實落細。要堅持“五育”并舉,實現知行合一,助推學生成長為新時代高素質勞動者,建功新時代,成就出彩幸福人生。為此,學校眾多部門只有密切配合聯動、共同發力,才能完成培養新時代高素質技術技能勞動者的職業教育使命。

猜你喜歡
勞動育人特色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特色種植促增收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中醫的特色
熱愛勞動
完美的特色黨建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