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受助學生的感恩教育研究

2023-03-12 08:22
宿州教育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資助育人意識

姚 沁

(常州大學華羅庚學院 江蘇·常州 213164)

自國家新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實施以來,各級各類學生資助工作單位與資助工作者全面落實國家的學生資助政策,努力做到資助工作精準化。 大部分困難學生在日益完備的資助體系下獲得了不同程度的國家資助與社會資助,因經濟原因放棄讀書的學生越來越少,學生資助工作走上了良性發展的道路。 但是,在高校資助資金越來越充裕、資助面覆蓋越來越廣、 資助政策越來越完備的情況下,有少部分受助學生因接受資助而對生活不易感受不深刻,因而缺乏感恩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針對學生資助工作中部分受助學生感恩意識淡薄的問題,深入分析其產生的原因,探究將感恩教育融入高校資助體系的方法,以提高受助大學生的感恩意識。 這對于落實高?!傲⒌聵淙恕备救蝿?,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具有重要意義。

一、受助學生感恩意識的現狀分析

(一)部分受助學生對國家資助缺乏感恩之心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資助已經成為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的一項重要保障。 雖然國家資助政策體系是為了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學,并不強制受助學生有任何回報,然而少部分受助大學生卻對國家資助缺少應有的感恩之心[1,2]。 這類少部分受助學生沒有意識到資助的來之不易,更沒有意識到背后是國家的財力支持與政策支持,是國家為了更多的同學接受教育,不讓學生因為經濟困難放棄上學而付出的巨大努力。 少部分受助學生只是認為自己符合申請條件,資助給到自己就是理所當然的,進而缺少對國家和社會的感恩之心。 他們沒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成長和受到的教育是國家的資助,并對比該心存感恩,為國家做出更多的貢獻[3]。

(二)部分受助學生對履行受助義務缺乏責任感

權利與義務是對等的, 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 受資助學生應該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充分利用所獲得的機會和資源,不辜負所受的資助。 可實際存在少部分同學未能專注于學習,不珍惜寶貴的學習機會[4]。 對于資助者,受資助學生應該對資助者表示尊重和感激之情,定期向資助者提供學習和生活的進展情況,及時匯報使用資助款項和學習成績的情況,并接受資助機構的監督和評估,然而受助學生對資助者的反饋卻不盡如人意。 文獻[5]指出雖然大部分受助學生對資助者心懷感恩,但仍有少部分受助學生將資助者的幫助看作理所當然,從而不愿回報資助者。 對于學校,當助學金獎學金發出通知可以申請時,希望接受資助的學生應當主動提交申請和證明材料,以盡快推進學校資助工作的進程。 根據受助反饋表,出現少部分同學敷衍了事,需要資助工作負責老師三催四請。 對于社會,受資助學生應該積極主動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回饋社會,幫助他人,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和資助者的關愛和支持。 可是當學?;驅W院組織相關志愿服務時,少部分同學卻以各種理由和借口不愿參加。 這些行為都是少部分同學對履行受助義務缺乏責任感的體現。

二、感恩教育融入高校資助體系的必要性分析

(一)感恩教育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是我們民族的文化基因。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感恩是一種核心價值和道德要求。 孔子曾經說過:“君子有三樂,以事上天父,以事上尊親,以立身上仁。 ”這就強調了感恩的重要性,要求人們對國家、父母、師長等有恩于自己的人和事物心存感激之情,以恩報德,以德報恩。 孟子曾經說過:“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這句話強調了愛、敬的重要性,意味著如果我們主動去愛他人和尊敬他人,他人也會回報我們同樣的愛與尊敬。 這與感恩教育的核心理念相契合,即通過感恩和回報來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社會秩序。 同樣的,墨家文化中的感恩是一種基于兼愛、非攻、尊師重道等核心理念的感恩觀念。 墨家思想認為,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關愛、互相幫助,不應該互相攻擊、互相傷害。 在這種思想下,感恩成為一種重要的道德行為,是人們應該具備的一種品質。 作為高校育人的重要任務之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培養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文化自信心的重要途徑。 通過弘揚尊師重道文化、培養學生感恩意識,可以讓學生了解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價值觀,培養他們的道德素養和社會責任感。 通過感恩教育, 可以讓學生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培養出一種尊重他人、感激他人、回報社會的品質和行為,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綜上可以看出,感恩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品德之一,強調人們對恩情的回報和回報社會的責任。 在高校育人中,培養學生的感恩之情和回報之心,有助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 通過弘揚感恩文化,可以讓學生明白自己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他人的幫助和支持,從而更加珍惜和回報來自社會的幫助。 尊師重道、感恩等傳統文化觀念強調人際關系和社會責任,是推動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高校育人中,弘揚上述傳統文化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促使他們主動參與社會公益事業, 回報社會的恩情,推動社會的和諧發展。

(二)感恩教育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方式

高校需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 大學生要做到全面發展,不能僅僅關注于“德智體勞”,“美”也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高校在育人過程中要注重錘煉大學生品格,關愛學生身心健康,這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方面。 大學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的學習環境和發展空間, 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學術、文化和社會活動。 這種自主性的學習環境是鼓勵大學生不僅要在學業上有所鉆研,還應在待人接物上不斷學習與進步。 大學階段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大學生正處于年輕人的成長階段,他們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都在發展和形成。 因此,高校育人的目標是通過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他們的品德和道德素質,提高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 感恩教育一方面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提高他們的自我認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強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提升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培養他們的領導能力和社交能力;另一方面,感恩教育還可以讓大學生意識到自己所擁有的資源和機會, 并感激他人的幫助和支持。 大學生通過感恩教育,懂得所獲來之不易,從而學會關心他人、尊重他人、幫助他人,培養一種積極向上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主動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因此,大學應該重視感恩教育的實施, 將其融入教育教學和資助工作中,為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感恩教育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組成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高等教育的立身之本。 高校不僅僅是為了傳授知識和培養專業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價值觀,使他們成為有擔當、有責任感、有社會良知的公民。 立德樹人旨在培養大學生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讓他們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能夠在社會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只有通過立德樹人教育,高校才能真正履行其社會責任,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重視人文關懷,強調道德教育,提倡社會責任感,這是高校立德樹人的重要組成部分。 感恩教育,就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個性發展,通過關愛和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更好地理解和踐行道德原則。 通過感恩教育,大學生會認識到自己所獲得的資源很大程度上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支持和付出。 這種認識可以激發他們對他人的感激之情,關注他人的需求和困境。 在這種情感的驅動下,大學生會更愿意去幫助他人,關心他人,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 懂得感恩、關心幫助他人是一種高尚的道德品質,這也符合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要求。 一個關心幫助他人、懂得感恩的人,也會收獲他人的尊重和社會的認可。 感恩教育的出發點也是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判斷力,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回報社會,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如果一個學生缺乏感恩意識,那么對幫助過自己的社會、學校、老師、他人也不會有感恩之心。 換言之,這個學生則是德未立,人未樹。 因此,高校以“立德”為根本,以“樹人”為目標,而感恩教育是這項任務的重要組成,對于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具有重要意義。

(四)感恩教育是高校強化資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手段

感恩教育可以促進資助工作的順利進行,促使學生與資助方之間建立更加積極的互動和溝通。 高校資助工作不單單是將資助精準地發放到需要的同學手中,更要將資助與育人結合,在資助過程中教育大學生、 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感恩教育有利于豐富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的內容,可與誠信教育、能力提升教育、勵志教育有機結合,因此我們必須重視資助后的跟蹤教育。 感恩教育可以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他們認識到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和責任。 通過感恩教育,學生會意識到自己如今的生活條件和學習機會來自國家、社會的支持和幫助,認可國家與社會,將自身發展與推動國家進步緊密結合起來,為創造更好、更和諧的社會環境而不懈努力。 他們也會認識到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回報社會,將愛傳遞,為他人提供幫助和支持,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通過感恩教育,學生會更加理解資助方的付出和努力,愿意與資助方保持良好的溝通和合作關系。 這種互動和溝通可以幫助資助方更好地了解學生的需求和困境, 提供更加有效的幫助和支持,也給了資助方繼續資助的信心。 同時,感恩教育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助人意識,引導并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利于實現資助工作從“資助助人”到“資助育人”的轉變,提高資助成效,實現資助育人的目的。 資助育人強調的就是大學生從“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轉變,這與感恩教育的初衷是相一致的,系統開展感恩教育也是促進這個轉變的重要手段。

三、部分受助學生感恩意識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學生自強精神欠缺

一些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沒有面臨過太多的挑戰和困難,因此缺乏獨立解決問題和克服困難的經驗。 他們可能習慣了依賴他人或外部條件來解決問題,缺乏自我挑戰和自我突破的能力。 對于大學生來說, 他們面臨著來自學業和就業的壓力,例如課業負擔重、崗位競爭激烈等。 這些壓力可能使他們更多地關注成績和外在的成功,而忽視了個人內在的成長和發展。 他們可能更傾向于追求安逸和舒適,而不愿意主動面對挑戰和困難。 同時,社交媒體的普及使大學生容易陷入虛擬世界的幻覺中,過度關注他人的生活和成功,渴望一夜成名,一夜成功,而忽視了自己的努力和身邊人的付出。 這種比較心理會拉高大學生對生活的期待,降低對社會競爭殘酷性的認知。 一方面,他們需要在學業和就業上取得好成績,達到社會認可的標準。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往往忽略了國家和父母對他們的支持和付出。 他們可能覺得,家庭送他們來上大學是當然的, 就像他們不會感謝父母為自己購置的手機、電腦等設備, 因為這些電子產品是應該擁有的東西,和他們的“個人價值”并不相關。 在這種思維下,少部分大學生缺乏對家庭和父母的感恩,只注重自己的利益和成就,忽視了家庭和親情的珍貴之處。 另一方面, 他們對自己的未來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規劃,缺乏對自己的發展和成就的追求,進而缺乏動力和堅持不懈的意志, 容易在困難面前退縮或放棄。 而在失敗時往往尋找外部因素,將失敗的原因歸咎于獲得的幫助不夠,而不是自身的一些不足。

(二)未能正確看待經濟困難

少部分受資助的同學可能由于面臨困境和壓力而產生負面情緒,導致他們不能正視自己暫時的經濟困難。 少部分受資助的大學生可能沒有深入了解貧困的本質和原因,以及目前所經歷的困境。 他們可能只看到自己的困難和不公平,而沒有意識到還有更困難的人存在。 一方面,他們因為經濟困難缺乏自信,害怕與資助者交流,缺乏表達感恩的勇氣;另一方面,他們不能正確看待社會發展過程中產生的貧富差距,有人可能認為自己的貧困是社會的不公,而資助的物資只是對自己不公的補償。 所以少部分同學理所當然地接受資助,從而缺乏感恩之心。 產生這類心理的原因在于他們可能過于關注自己的困境和不滿,沒有意識到受資助是一項對于他們的政策福利,是國家、社會、學校給予的一項幫助。 資助政策并不是一項補償,而是一種社會公平和教育公正的體現。 資助政策的目的是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接受教育, 因為未能正確看待經濟困難,部分學生表現出理所應當,更有甚者,對資助的數量和金額還略有不滿,也就更談不上心存感恩了。

(三)不懂得珍惜

許多省份和地區都建立了各種形式的資助機制,包括獎學金、助學金、貸款和減免學費等。 這些資助機制覆蓋范圍廣泛,許多學生符合條件即可獲得資助。 許多大學、教育機構、慈善機構也提供自己的資助計劃,以幫助學生支付學費和生活費用。 這些資助計劃雖然通常與學生的學業成績、家庭經濟狀況和競賽獲獎等因素相關,但對于符合條件的學生來說,獲得資助相對容易。 同時為了方便學生申請資助, 許多資助機構和學校都簡化了申請程序。學生只需填寫一份申請表格,提供相關材料,就可以申請獲得資助。 有些資助還提供在線申請系統,進一步簡化了申請流程。 在資助政策越來越完備的情況下,他們可能沒有親身經歷過為支付學費而努力工作或借貸的艱辛,因此對于資助的價值缺乏深刻的體驗和感受。 學生們的資助申請的操作簡單,以及身邊也存在不少同學獲得資助,使得少部分受助同學對資助不重視不珍惜,也就不會思考資助的來源以及感受到社會的關懷。

(四)感恩教育不足

大學生的感恩意識與家庭教育、 社會教育、學校教育息息相關。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尊重長輩并表達感激之情是基本的準則,然而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可能會導致人們忽視這些傳統價值觀。 在一些家庭中,父母可能沒有養成表達感情、明示情感、引導成長的好習慣,從而使大學生缺乏對父母的感恩。 還有一部分家庭雖然經濟相對貧困,但是父母仍然堅持“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孩子”的觀念,使得部分大學生嬌生慣養,感恩意識淡薄。 此外,少部分家庭可能并不注重傳統文化、尊老愛幼等方面的教育,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忽視了培養孩子的感恩和回報社會的意識。 社會的價值觀和文化也會對感恩教育產生影響。 受個人主義影響,部分大學生只要求社會、國家和他人對自己給予關心和幫助,卻不知道也不愿意去關心別人和回報社會。 社會中存在的競爭和功利主義觀念,也使人們忽視他人的付出和關心。

四、感恩教育融入資助體系的方法

(一)資助準備階段的感恩教育

資助工作前全方位了解學生的狀況,精準幫扶的同時激發受助學生的感恩之心。 每一學年的第一項資助工作,就是困難生認定。 這一環節,需要資助工作老師全方位了解申請認定學生的經濟狀況,做到精準識別資助對象。 一是利用學生系統填報信息,從家庭成員構成、年收入、意外狀況等多維度了解;二是發揮班級評議小組作用,從小組成員了解申請認定學生平時的衣食住行狀態;三是及時更新特殊困難庫,對于突發受災、家庭變故、重大疾病的學生及時入庫, 并開展特困補助和臨時困難補助。只有公平公正公開地扎實做好資助工作,才能獲得受助學生認可,激發受助學生的感恩之心。

(二)資助實施階段的感恩教育

資助工作中全過程溫暖學生,言傳身教培養受助學生感恩意識。 當受助名單認定后,資助工作老師要與受助學生多溝通,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受助學生的具體情況, 有利于后續資助工作的展開;另一方面可以打開受助學生的心扉,獲得受助學生的信任感,有利于更好地開展資助育人工作。 資助老師要與心理輔導老師多溝通,掌握受助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受助學生有時因為不能正視貧困而產生經濟和心理的雙貧困,缺乏自信,從而對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資助老師在積極幫助貧困生解決經濟困難時,更應關注其心理健康。 只有化解了受助學生自卑、狹隘、封閉等不良心理后,感恩教育才能取得真正實效。 資助老師要與專業任課老師多溝通,讓專業任課老師了解受助學生情況。 專業任課老師則一方面可以利用課堂教學,讓受助學生掌握科學學習方法,從而提升受助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信心,進一步引導受助學生學會感恩;另一方面,專業任課老師還可以在課堂之余讓受助學生參與到課堂服務工作中去。 例如,鼓勵受助學生課后擦黑板、清洗實驗器材等, 通過提升受助學生的服務意識來提升受助學生的感恩意識。 對于特別貧困的同學,在給予政策范圍內的獎助學金的同時,還可以以“勤工助學”代替直接給予物質幫助的方式,讓同學們在勤工助學崗位上鍛煉能力,用勞動換取補助,有利于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同時在勤工助學的崗位上服務老師和同學也是受助學生感恩之心的具體表現。 在資助工作與受助學生的接觸中,言傳身教,溫暖溫馨地做好資助工作, 讓受助學生切身感受到資助工作的溫度與溫情, 潛移默化地培養受助學生的感恩意識。

(三)資助反饋階段的感恩教育

資助工作后重視受助反饋和家校聯系,多方力量培育感恩之心。 建立受助反饋機制,鼓勵受助學生向資助方寫感謝信、 感謝郵件等方式表達感恩。積極聯絡資助方, 鼓勵資助方回應學生的感謝,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感謝被認可與回應,進一步增強他們的感恩意識。 鼓勵受助學生在學校舉辦與感恩相關的演講、話劇、征文等活動,并邀請資助方參加,通過這些活動不僅提高了受助學生組織活動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受助學生的自信心,還實現了受助學生和資助方的良性互動,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讓受助學生認識到感恩意識的重要性。 同時,重視家校聯系。 資助工作后多與受助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交流,一方面可以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學習狀態,另一方面可以讓家長意識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邀請家長一起做好孩子的感恩教育。 寒暑假時間,大多數同學會回到父母身邊。 父母可以利用寒暑假在家引導孩子參與到家庭的勞動中去,并鼓勵下村下街道參加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 共同教育孩子,理解父母的辛勞和資助政策的幫扶,而不是單一地給予物質,更多的是要增強孩子的自立自強意識,從而培育受助學生的感恩意識。

結 語

在國家學生資助政策體系日漸完善的今天,讓受助學生增強感恩意識, 消除其經濟困難的自卑心理, 塑造其健全的人格, 是高校育人的一個重要內容。 在高校教育體系中,從學生資助工作出發,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不斷引導學生提升感恩意識,進一步將感恩意識轉化為感恩行動,從而實現“受助-自助-助人”這一良性循環,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歡
資助育人意識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高校資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徑分析
“隱形資助”低調又暖心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意識不會死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美國防部資助研發能垂直起降的無人機
2600多名貧困學生得到資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