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修身”思想的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道德素養提升路徑

2023-03-12 08:22
宿州教育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修身道德修養教師應

高 琦

(沈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遼寧·沈陽 110000)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1]為保障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迫切需要發揮思政課教師的關鍵作用,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師德師風建設,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中國古代“修身”思想蘊含古圣先賢進行道德修養的基本方法和實踐經驗,強調通過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進行自我教育,從而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其時代價值跨越時空、歷久彌新。 其中“立志”“為學”“省察”“力行”等內容,能夠為今天提升思政課教師的道德素質提供經驗借鑒。

一、參照“立志”觀點,引導教師確立崇高的道德理想

“立志”在道德領域內指的是“激發一個人追求道德境界的自信心并使其逐步確立遠大的道德志向的道德修養方式”[2]。 中國古代思想家認為遠大的道德理想能夠為道德修養的提升注入強大的精神力量,因此在中國古代“修身”思想中樹立崇高的道德理想是提升道德修養的第一步,能夠引導人們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與行為選擇。 孔子有言:“茍志于仁矣,無惡也。 ”(《論語·里仁》)這彰顯崇高的志向對于規范和約束人們行為的重要作用。 王守仁說:“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教條示龍場諸生》)這是運用類比的修辭手法論述若沒有遠大的道德志向便沒有提升道德境界的方向與動力。 在中國古代“修身”思想中道德志向主要圍繞塑造理想人格展開,比如儒家將讀書做圣賢視為最高追求,道家的最終目標是成為遨游天地間的“真人”,等等。 雖然各學派道德理想的內容有所不同,但均強調唯有確立堅定而崇高的道德理想, 才能激勵道德主體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摒棄私欲惡行,砥礪高尚道德品格。 在新時代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師德師風建設,應引導廣大教師樹立崇高的道德理想并為之努力奮斗。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 ”[1]這就意味著思政課教師除了需要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外,還必須具有較強的政治素質、較高的道德素養以及高尚的人格。 “修身”思想中的“立志”觀點引導廣大思政課教師確立內容更為豐富、目標更為高遠的道德理想。 第一,成為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者”。 廣大思政課教師要學深悟透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原理與方法解決現實問題,理直氣壯地講馬克思主義信仰,在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堅守和維護信仰。 第二,成為情懷深切的“傳道者”。 一方面,思政課教師應具有深切的家國情懷,保持對國家、民族與社會的高度責任感和奉獻精神,通過自身熱忱的家國情懷激發學生的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另一方面,思政課教師應具有真摯的仁愛情懷,由衷熱愛教育事業,切實做到關愛學生,用親切的關懷、溫暖的話語和善意的行動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第三,成為人格高尚的“領航人”。 廣大思政課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通過書法、繪畫、音樂、舞蹈、武術、閱讀等健康向上的興趣愛好,在潛移默化中陶冶情操,不斷豐富精神世界,自覺遠離低級趣味,堅決抵制歪風邪氣,逐步涵養高尚人格。 毋庸置疑,人格高尚的教師所言所行、為人處世能夠起到示范效應,有效引領學生崇德向善、健康成長。

二、吸收“為學”觀點,鼓勵教師學習并積累道德經驗

在中國古代修身思想中“為學”指的是通過個體勤奮學習獲得直接或間接的道德經驗生成高尚道德品行的方法,是道德修養的重要途徑。 孔子通過自己的求學經歷和學習體悟引導弟子勤奮學習,曾對弟子講:“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論語·述而》)荀子提出:“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荀子·勸學》),這都是闡述“勤學”能夠使人聰慧明理、少犯錯誤,進而為塑造良好品行奠定基礎。 揚雄十分推崇“為學”這種道德修養方法,強調:“學者,所以修性也。 ……學則正,否則邪。 ”(《法言·學行》)這意思是如果個體不能夠做到勤奮學習, 不僅有損于道德品質的養成,甚至可能誤入歧途。 “為學”觀點啟示思政課教師應堅持主動學習道德知識、積累道德經驗,從學習中不斷汲取道德營養,提升道德境界。

古人說:“師也者, 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 ”(《禮記·文王世子》)這意思是說,教師應德才兼備,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化育學生。 廣大思政課教師肩負信仰引領、價值塑造和人格培育的重要責任,因此自身必須具備較高的道德素質并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才能夠引領學生明辨是非曲直和善惡真偽。 具體而言,“修身”思想中的“為學”觀點鼓勵廣大思政課教師通過以下三種方法進行終身學習不斷提升道德境界。第一,博學多聞。廣大思政課教師應保持謙虛謹慎、刻苦鉆研的學習態度,努力從中華優秀傳統道德文化、革命道德文化中汲取營養,批判繼承古今中外關于道德修養的理論與方法,用實際行動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繼承革命道德以及弘揚社會主義道德。第二,學思結合。學習是思考的基礎和前提,而思考是學習的途徑和手段。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不應有所偏廢。 廣大思政課教師要善于總結歸納道德理論知識,綜合運用多種道德修養方法,再結合自身道德經驗,進行理性思考分析后不斷升華道德認識。 在實際生活中,思政課教師應結合具體情況運用靈活的方式處理和解決道德問題,而不是教條式地遵從道德規范。 第三,見賢思齊。 道德榜樣具有精神引領和行為示范的作用,能夠激發道德主體的積極性, 促進其提高思想認識、生成道德行為。 廣大思政課教師應向全國道德模范、感動中國人物、最美教師等先進典型學習,學習他們崇高的精神境界與持之以恒的奉獻行為,以他們為榜樣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爭做崇高道德的踐行者。

三、根據“省察”觀點,敦促教師保持高度的道德自覺

“省察”指的是在生活中時刻保持高度的道德自覺,通過及時察覺并根除不良思想傾向與行為習慣,使自身思想與行為符合道德規范的自我修養過程。 早在春秋時期,孔子便充分認識到“省察”對于加強道德修養的重要作用,曾言“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倡導世人將所見無德之人與自身加以對照,以便及時發現并改正錯誤。 孟子同樣重視“省察”,曾通過“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孟子·離婁章句上》)的論述,希望世人遇到挫折后及時反躬自省,多從自身找差距補不足。 朱熹期望人們時刻保持高度的道德自覺, 做到 “無事不省察”(《朱子語類》),以使人心不“淪于亡”,做事不“陷于惡”。 “省察”強調道德主體的道德責任,這啟示思政課教師應時刻保持高度的道德自覺,通過不斷進行自我檢查、自我反省、自我提醒、自我批評,約束規范自身的思想行為,逐步提高道德水平。

潤物無聲,風化于成。 “修身”思想中的“省察”觀點敦促廣大思政課教師積極通過以下三種途徑積極進行自我省察,使自己的言行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第一,嚴于律己。廣大思政課教師在課上要嚴格遵守教學紀律,切實做到講政治、講理論、講信仰,在課下要模范遵守法律法規和社會各項規章制度的要求,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同時還應做到正直無私、襟懷坦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積極傳播正能量。 此外,思政課教師要加強慎獨功夫,即在自己一個人獨處時, 也要保持高度的道德自覺, 避免產生不符合道德要求的思想與行為。 《詩經·大雅·抑》 中曾提到:“相在爾室, 尚不愧于屋漏。 ”作為思政課教師,即使在私底下、在獨處時,也要始終做到不放縱、不逾矩、不欺人、不自欺。 第二,勇于改過。 王守仁曾講:“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 ”(《教條示龍場諸生》)廣大思政課教師一方面要做到及時發現問題,通過不斷學習提升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避免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中的不良傾向視而不見、聽之任之,同時在生活中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認真聽取他人對自己的批評意見;另一方面,要做到及時改正錯誤,通過讀書學習、加強自律、他人監督、打卡記錄、結交諍友、互相批評等方式改正不良言行。 第三,勤于自省。 首先,思政課教師應根據自己所在學校教師隊伍不同特點,參照教育部印發的《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相關要求,調整自身關于善惡、是非、得失等問題的評價標準,培養優秀的道德品質。 其次,思政課教師應根據評價標準辨別思想觀念、 言行舉止的是非善惡,對于自身不良思想傾向和不良行為習慣要及時進行自我批評。曾子曾言“吾日三省吾身?!保ā墩撜Z·學而》) 思政課教師可以通過經常性地自我糾偏防微杜漸,查找思想行為偏差的原因并總結經驗、認真整改,最終實現自我成長、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 最后,思政課教師要敏銳察覺自身焦慮、疲憊、抑郁等不良情緒,嘗試通過體育鍛煉、心理輔導、聆聽音樂等方式緩解,力求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以端莊大方的良好形象、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激勵廣大青年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中銳意進取、大有作為。

四、結合“力行”觀點,倡導教師圍繞學生開展道德實踐

“力行”指的是通過道德實踐活動提升道德修養的方法。 古圣先賢十分重視道德實踐的重要作用,倡導通過道德實踐錘煉高尚的道德品格。 比如,荀子認為道德實踐是進行道德修養的關鍵所在和最終環節, 曾言 “學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儒效》);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論斷,試圖通過實地用功的方式消除私欲擴充良知,糾正社會中忽視道德實踐的偏頗;顏元認為道德修養不能脫離實際行動,主張通過“教人習善”“戒人習惡”的方式培養優良品德。 總而言之,“道德不僅是言談議論的事情,必須體現于生活、行動之中,才可稱為道德”[3]。 崇高的品德需要通過日積月累、持續不斷的道德實踐逐步培養,也唯有道德實踐才能夠充分彰顯崇高的道德品質。 因此,思政課教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既是研究者又是傳播者更是實踐者,要善于通過道德踐履提升道德素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 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 全面發展的人才。 ”[4]“修身”思想中的“力行”觀點倡導廣大思政課教師,除了通過社會、家庭、單位組織的道德實踐活動提升自身,還可以通過主動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進行道德踐履。第一,及時掌握學生訴求。廣大思政課教師可以通過發放問卷、課堂討論、談心談話、微信聊天、撰寫書信、進行家訪等方式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及時關注并掌握學生的各類訴求。 第二,積極回應學生訴求。 事實上,各年齡段的學生都會面臨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 成長困惑和交往問題,因此思政課教師在掌握各類訴求的同時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通過及時交流溝通、正向引導施教、積極化解矛盾、 協助解決問題等方式積極回應學生訴求,在惠及學生的同時不斷完善自身。 第三,主動關切特殊訴求。 比如,少數民族學生、偏遠地區學生、特殊貧困學生、身體殘疾學生等,由于身體素質較差、物質條件不完備、地域文化差異大等原因,在學習和生活中可能會遇到比一般學生更多的困難。 廣大思政課教師可以將主動關心與積極回應特殊訴求作為道德實踐的重要方式,能夠為特殊困難學生群體順利完成學業、健康成長貢獻力量。 比如,全國道德模范、大連海事大學的曲建武教授,通過調研、家訪、 資助等方式幫助孤兒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推動實現遼寧省免除全省孤兒大學生的學費和住宿費,用師者的深情引領學生全面發展;全國最美教師、安徽師范大學的路丙輝教授義務為學生舉辦“丙輝漫談”講座,收集并回答學生問題一萬余個,用溫暖的陪伴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徐川教授籌備成立“川流不息”愛心公益基金,用以關愛身患重病、急病、大病的學生,用親切的關懷成為學生的青春同路人。 作為思政課教師,在工作崗位中接觸和互動最密切的是學生,授課和服務的對象也是學生。 因此,積極圍繞學生開展道德實踐活動,及時掌握并主動回應學生多樣化的訴求,重點幫扶特殊困難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是思政課教師提高道德修養的有效途徑。

結 語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 ”[5]其中就有關于“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要求。 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師德師風建設關系到思政課能否切實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而中國古代“修身”思想中“立志”“為學”“省察”“力行”等內容,能夠啟發新時代思政課教師通過樹立道德理想、積累道德經驗、保持道德自覺、加強道德實踐等方式,不斷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質,成為學生由衷喜愛、敬仰欽佩的合格教師。

猜你喜歡
修身道德修養教師應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價值與教學改革探索
關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改革的思考
傅雷家書的修身思想研究
大學生如何才能放飛夢想播種希望
在家風建設中如何增進親子教育
小學低年級教師應處理好的幾種關系
嶺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養”課中的應用
明清家訓“修身、齊家、處事”思想探析
加強醫院政工干部道德修養的思考
教師應上好語文綜合性學習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