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詞重疊的否定與情態組配

2023-03-12 12:16修俊俊
華文教學與研究 2023年4期
關鍵詞:情態句法形容詞

修俊俊

(浙江大學文學院/漢語史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310013;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北京 100871)

1. 引言

動詞重疊是一個老問題,也是一個頗具爭議的論題。朱德熙先生(1982:68)指出,動詞重疊式的否定形式只出現于以下兩種場合,一是“不……不……”的前一個“不”字后頭,一是反問句里。例如:

實際上,還包括其他一些“場合”。例如:

之后的研究中,石毓智(2001:301)、張雪平(2009)指出,重疊式動詞在現實句中都不能被“不”或“沒”否定。例如:

例(3)是現實句,動詞重疊“看看”“做做”不受“不”或“沒”否定。王曉凌(2009:173)的調查表明,VV 式充當謂語的句子中,表達非現實意義的句子占了壓倒性的多數。條件句、反問句、情態句都表現為非現實語境,這表明,動詞重疊的否定與非現實語境具備強關聯。朱先生所舉例子也正屬于非現實句,基于上述觀察,我們可以說,動詞重疊一般不受“不”的否定,但在一定的句法環境中卻可以被否定。

另外,我們還注意到,對于重疊本身而言,一些在通常情況下不能重疊或較難重疊的動詞,在助動詞的幫助下而重疊起來,并且自由地充當謂語(李珊,2003:134)。例如:

(4)a.我要欺負欺負你!

b.*我欺負欺負你;*欺負欺負

(5)a.這須要熱鬧熱鬧。

b.*這熱鬧熱鬧;*熱鬧熱鬧

例(4)~(5)表明“助+ 重”是動詞賴以擴大重疊范圍的重要手段之一。還需要思考的是,第一、為什么情態能夠允準動詞的重疊,同樣作為非現實語境的實現要素,如否定、反問,為何能夠允準重疊的否定;第二,與動詞重疊的匹配的情態的類別差異及其原因是什么。

非現實語境是句子層面的問題,因此,我們同意戴耀晶(1997:4)、陳立民(2005)的觀點,應該從句子層面考察重疊問題。學界關于動詞重疊的研究已然很多,主要集中在:(一)動詞重疊的范圍。(二)動詞重疊的語法意義。(三)動詞重疊的條件。(四)重疊是有界還是無界等等?;谇叭讼嚓P研究,我們擬進一步討論以下具體問題:

(一)“不+VV”的語義限制與允準條件;

(二)“別、不、沒”對不同動詞重疊類型否定的對立及其能說明的問題。

(三)非現實語境與動詞重疊的關系,為什么非現實能夠使其成立?

(四)動詞重疊與情態類的匹配傾向性以及可能原因。

需要說明的是,關于重疊的范圍前人已有諸多論述,本文選取較為典型的單音節AA式、雙音節ABAB 式、AABB 式作為主要觀察對象,對于上述重疊,統稱“VV”重疊,本文研究對象不包含用于已然的動作時常見的形式“V 了V”。

文中引用的例句均注明出處,未說明出處的均為自擬例句。

2.“不+VV”的語義限制與允準條件

本節從“界”的角度說明,“不”與“VV”式重疊所具備的特點以及“不VV”的允準條件。一般認為,“沒”專門否定有界成分,而“不”專門否定無界成分(沈家煊1995),因此有必要先討論清楚“VV”式重疊是有界成分還是無界成分。

2.1 “不+VV”的無界與有界限制

“不”對有界無界存在否定傾向,而學界對“VV”是有界成分還是無界成分存在爭議。張旺熹(2006:149)認為,動詞重疊具有慣常性的特征,因而是無界的。更多學者認為重疊是有界的,如:戴耀晶(1997:79)、沈家煊(1995)、陳立民(2005)、楊安珍(2016)等。戴耀晶(1997:79)認為,漢語的短時體是通過動詞重疊來表示的,其格式是“AA”,其語義內容是表達一個短時的完整的動態事件。動詞重疊的完整性也表現了對時間進程中的事件構成選擇的觀察角度是取之于外部而非內部,可見完整性隱含有界性。沈家煊(1995)認為,“沒”專門否定有界成分,而“不”專門否定無界成分。正是由于“不”的這一性質,可以解釋帶數量賓語(有界名詞)的句法結構是不自由的。

陳立民(2005)認為,動詞重疊表示事件主體在事件持續一段時間后主動地讓它結束。此定義含四層意思:(一)動詞重疊屬事件范疇,而不屬動作范疇;(二)動詞重疊表示事件持續的具體時間量;(三)動詞重疊表示事件有終點;(四)動詞重疊表示事件是可控的。既然有終點,那么是有界的。楊安珍(2016)認為動詞重疊與否定詞“不”互補分布,是因為重疊式中的動詞被借用為量詞,與后面的名詞性成分構成數量短語,是有界成分,不能被專門否定無界成分的“不”否定。

我們同意戴耀晶(1997:79)的觀點,認為VV 式重疊是有界成分,不能被專門否定無界成分的“不”否定。例如:

(6)a.請你挪挪板凳。

b.*請你不挪挪板凳。

(7)a.我看看這本書。

b.*我不看看這本書。

(8)a.我們晚上聊聊天。

b.*我們晚上不聊聊天。

例(6)~(8)的對比說明,重疊與“不”的組配存在句法限制。本文認為,現實句①非現實句表現略有不同,如慣常句:她周末一般會逛逛街,看看電影。此句表現為無界。中動詞重疊之后具有界性,我們可以有如下證明:

(一)“VV”不能與表持續的“在、著”連用,例如:

(9)a.*在挪挪*挪挪著

b.*在看看*看看著

c.*在聊聊*聊聊著

活動動詞重疊之后有轉變為事件動詞的傾向。當變為事件動詞時,不能與“在、著”連用。事件動詞的有界性或完結性與“在”或“著”的進行性或持續性是矛盾的。

(二)不能與時間成分“一直”連用,例如:

(10)a.一直看書

b.*一直看看書

(11)a.一直聊

b.*一直聊聊

重疊的有界與時間的持續相矛盾,因此例(10)b、(11)b 不成立。當然,由于動詞重疊具備抽象意義上的“短時性”(戴耀晶,1997:76),因此,與指明具體時間的時量補語不相符合,如:

(12)a.*看看一天書

b.*說說一天話

(13)a.三點看看書

b.過年串串門

例(12)a 中的“一天書”指明具體時間段,與動詞重疊的意義不相符合,而例(13)中的時間是狀語成分,表示時間范圍與抽象短時不矛盾。這種抽象短時也能解釋為什么動詞重疊不能與表持續的“在、著”連用,不能與持續時間成分“一直”連用。

我們還注意到,“有界無界”“離散連續”的概念具備一定解釋度,但有范圍限制,比如在形容詞的否定中,則不一定適用,例如:

(14)a.紅;不紅

b.紅彤彤;*不紅彤彤;*沒紅彤彤

形容詞一般分為性質形容詞與狀態形容詞,例(14)a“紅”為性質形容詞是無界的,用“不”否定,而例(14)b“紅彤彤”為狀態形容詞,是有界的,根據規則用“沒”否定,但事實是“紅彤彤”既不用“沒”否定,也不用“不”否定,名詞也存在類似問題。

總之,“有界”“無界”具有一定解釋力,但尚且不足涵蓋所有事實。在動詞范圍,既然“不”否定的是無界成分,而重疊又具有有界性質,二者如何能順利組配?這需要考慮句類的不同,在一般的現實句中,二者不能組合,但在一定條件下,即下文要討論的非現實語境則允準了“不VV”的句法實現。

2.2 非現實語境對“不+VV”的句法允準

上文指出,在動詞范圍內,雖然“不”專門否定無界成分,而重疊表示的是有界,似乎阻斷了“不”對重疊的否定之路,但是擴大考察范圍,雖然在祈使句、陳述句中不能否定,但在除祈使句之外的非現實語境中卻能得到允準。

石毓智(2001:32)論證了漢語里“沒”和“不”最基本的分工是:“沒”專門否定“離散性”(即有界性)成分,“不”專門否定“連續性”(即無界性)成分。動詞重疊之后是有量的邊界,為有界成分,不能與否定無界成分“不”相容,不過非現實語境具有泛時性,實現了句法相容。非現實語境下,還原動詞原型,即:“不V+非現實語境”?!安籚 就X”的實際用例較多,例如:

可以看到,在條件句中,“不V”的出現是比較自然的。而引言中我們也列舉了“不VV”出現在非現實語境的例子。這說明,在非現實語境中,動詞無論重不重疊都能受“不”的否定,但是重疊其中的動詞,對重疊進行否定能夠帶來一些重要的語用效果。

3.“否定+VV”的句法可能與句類語義

本節說明存在動詞重疊受“不”“沒”“別”否定的句法可能性,并討論“不+VV”所在句的句類意義差異與聯系,進而明確“不”“沒”“別”的否定分工,這種分工對于“不沒+VV”的使用具有重要意義。

3.1 “別+VV”

“別”一般不與動詞重疊連用,華玉明(2010)指出,語料調查顯示,動詞重疊用于祈使句,一般只有肯定式,沒有否定式。如:

(16)a.大家來幫幫忙!

b.*大家別/不要來幫幫忙!

(17)a.你趕快收拾收拾房子!

b.*你別/不要趕快收拾收拾房子!

(18)a.你去打聽打聽消息!

b.*你別/不要去打聽打聽消息!

例(16)~(18)表明,祈使句中動詞重疊一般不被否定。華玉明(2010)認為,祈使句的意義特點是表示說話人希望動作行為發生的主觀愿望,表示積極的、主動的處置,具有明顯的意愿性。這是動詞重疊青睞于祈使句并且是肯定性祈使句的重要理據。洪波(1996)指出,為什么有的動詞只能有肯定祈使形式,有的只能用于否定祈使形式,這與動詞所表示的心理狀況是不是說話人所希望的有關,如果動詞所表示的心理狀況總是說話人所希望的,則只有肯定祈式形式,反之則只有否定祈式形式。李宇鳳(2016)認為,非所有重疊動詞都要求“合意愿”?!昂弦庠浮毙允瞧硎沟囊?,并依托于祈使者的主觀愿望。合意愿是祈使的合適條件,不是重疊動詞的根本特征。陳述中的重疊動詞不必“合意愿”。如:

她認為“可延續、可反復”是重疊動詞的基本特征?!翱煞磸汀睕]有問題,但“可延續”并不一定,前邊我們也有證明,重疊與持續時間是矛盾,從這點來說,重疊是“非延續”的。但我們基本同意意愿性是語境義或者說句子傳達的意義,而不是重疊的意義。

我們注意到,AA 式不受“別”的否定,但是AABB 式卻可以,李珊(2003)注意到這一現象,但未予以解釋。例如:

(20)a.二爺,有什么話只管說,別拉拉扯扯。

b.算了吧,福嫂,別嘮嘮叨叨了。

“別”否定的是AABB 式“嘮嘮叨叨”。和“別”有關的“不用”“不必”,有時也能見到用來構成AABB 的否定式,如:

(21)a.只管瞧去,不用拉拉扯扯,

b. 自己的心思讓她明白了,爽性也不必再藏藏掖掖。

用“別”否定的重疊動詞,最常見的是“AABB+的”,如:

(22)a.我勸你走罷,別拉拉扯扯的了。

b.快一點,別磨磨蹭蹭的。

c. 要作什么和我說,別偷偷摸摸的不中用。

對于AABB 重疊的分類,華玉明、馬慶株(2007)指出,AABB 有兩種:一種是后面的A和B 重讀,整個AABB 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記作AABB1;一種是后面的AB 輕讀,表示兩個意思,記作AABB2。如“說說笑笑”有兩種意思;后面音節重讀的AABB1是狀態形容詞;后面音節輕讀的AABB2,應該分析為兩個動詞分別重疊,表示先說一說,再笑一笑。這里我們所討論的是AABB1,已經變為狀態形容詞①動詞“嘮叨”用AABB 重疊會變成狀態形容詞“嘮嘮叨叨”。形容詞“熱鬧”用ABAB 重疊會變成動詞“熱鬧熱鬧”。。

問題是,狀態形容詞為何用“別”否定?既然它是形容詞,那就很好解釋,因為一般的形容詞就能用“別”來否定,這是一種常見用法。如:

(23)別馬虎;別大意;別客氣;別難過

由于此類AABB 式重疊已經轉變了性質,不同于AA 式重疊。其實,如果要對動詞進行祈使否定,只要否定動詞原型即可,無需否定重疊形式?!皠e”具有祈使語力(illocutionary force),表示禁止、勸阻,屬于非現實的語義范疇,表達否定意義(吳菡,2019:143)。例如:

(24)a.你別看

b.*你別看看

例(24)b 不成立的原因是,對動詞重疊否定是一種冗余否定(李宇鳳,2016)?!皠e”還可以否定“不V”,如:

總之,“別VV”可以自然用于對狀態形容詞AABB 的否定,對于動詞VV 的否定,只需要否定動詞原型,“別”不僅可以否定“V”,還能否定“不V”表示禁止語氣。

3.2 “不+VV”

如引言所說,動詞重疊一般不受“不”的否定,但在一定的句法環境中卻可以被否定。其實,動詞重疊在陳述句中也有限制,張雪平(2009)就指出,動詞重疊基式VV 式在非現實句和現實句中的使用存在鮮明的對立?!癡V”不能出現在自足的現實句中,卻可以出現在自足的非現實句中,先看在現實句中,例如:

再看V 式在非現實句中的使用,如:

他的解釋是“VV”“V 一V”表未然嘗試義,跟已然義的現實句語義沖突而不能使用。我們可以看到,在非現實語境中,作為肯定的重疊是可以出現的。例如:

例(28)都可視為一種條件句,可以看到重疊是可以與非現實語境相容的。與其說重疊不能被“不”否定,不如說,重疊構成陳述句有限制,重疊構成的祈使句不受“不”的否定,而非現實語境為“不VV”提供了句法可能,例如:

(29)a.你吃吃!

b.吃!

c.多吃!

(30)a.*你不吃吃

b.你不吃吃就不知道味道

(31)a.我不吃

b.他不吃

c.?你不吃;你別吃

自主可控動詞的重疊具有祈使意義,在這種祈使句中,不能受到“不”的否定,因為,祈使句如果是要禁止某人做某事,只需要否定動詞原型就行,如(31)c 的“你別吃”。從另一個角度講,作為正面建議的祈使句是建議某人去做某事,這樣從語義上與“不”的否定意義是相矛盾的,因此“不”也不能與表示肯定建議的動詞重疊組配,所以例(30)a 不成立。(30)b 成立的原因在于,它并不是祈使句,而是假設句,我們認為(30)b 的語用意義是對“吃吃才知道味道”的反向肯定。這種反向肯定貫徹在重疊在非現實語境受“不”的否定的句子之中。例如:

例(32)都表示對事件P 不成立的消極態度,以此達到對事件P 應該成立的反向肯定。

總之,VV 傾向在慣常句、祈使句中使用,而陳述的使用具有一些限制?!安籚V”不能出現在祈使句,但是可以出現在表達主觀態度的否定、假設、情態、疑問等各類非現實語境之中。這說明,“VV”不是不能被“不”否定,只是存在一些句法限制,并且當說話人使用“不VV”時,存在與使用“不V”的語用差別。

3.3 “沒+VV”

“沒VV”與“不VV”類似,句法上也成立,但也需要一些句法條件,例如:

例(33)有一些共同的句法特征,比如一般為問句,多用第二或者第三人稱,存在語氣副詞“也”“就”“可”,表達說話人對事件未發生的遺憾、抱怨等評價情感,進而表示對該事件的反向肯定的主觀態度。例如(33)a 表示“應該問問”,(33)c 表示“應該瞧瞧”。

另一方面,“沒”的主觀性要弱于“不”,因此陳述句中“沒VV”多用于客觀性報道,如:

總之,“別”是祈使否定,表達禁止語力,“不VV”傳達說話人的主觀態度,不出現于祈使句中,表示對事件P 未發生的不肯定,進而達到反向肯定的語用效果或話語功能。從功能分工的角度來說,“別”與“不、沒”各有分工,“別”用于祈使句否定,而“不、沒”用于非祈使句否定,而在非祈使句否定中,“不、沒”否定動詞重疊較之否定動詞原型有著更多的語用意義與句法限制,并且內部也有主客觀差異,下文將具體闡述。

4. 反向肯定:允準否定重疊的語用解釋

以往研究多注意到重疊否定所處的非現實語境,但并沒有很好地解釋為什么需要非現實語境。本節在前人研究基礎上,進一步闡釋并論證動詞重疊可受“不”否定的原因,我們的基本觀點是:用“不”否定重疊而不是動詞原型,有特殊的語用效果與話語功能,即出于強化肯定的語用需要,通過對否定的假設、推理直至雙重否定來達到反向肯定的效果。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所說的“肯定(assertion)”是一個語用概念(王冬梅,2014),而非語法概念,是動詞重疊在非現實語境中受到否定之后的語用作用。

4.1 否定重疊的句類特點與否定效果

前人研究,早就提到重疊否定的效果,如劉月華(1983,2013:166)指出,重疊動詞很少用否定形式,否定的用法多出現于下述兩種情況:

4.1.1 在疑問和反問句中

這種用法有埋怨的意味,句中的語氣詞“也”,反問“怎么”都表達了言者以不禮貌的方式說聽話人“應該想想”“他應該等等”。鄧川林(2017)就指出,“也”搭配動詞重疊的否定命題,表達帶有諷刺的反向建議行為。如(35)a 中說話人認為正確的做法是“應該好好想想”。(35)b 暗示“你該瞧瞧自己那德性”,帶有取笑和調侃效果,他認為該構式通過間接否定既成事實,達到建議相反做法的話語功能:如果說話人認為命題P 最不應該成立,那么暗示-P 應該成立。其他例子如:

除了語氣副詞“也”“就”+“不VV”也比較常見,如:

總之,這種句子其實不是在“敘事”,而主要還是在“表情”,即表達說話人對“想想”的主觀肯定態度,也有聽話人的責怪,甚至憤怒的主觀情感。

4.1.2 在表示假設、條件的緊縮句中

動詞重疊形式的否定用法一般都含有“應該”的意思。李宇鳳(2016)認為,動詞重疊否定的“量”意義與祈使和陳述的非現實語義的配合效果不同。某些“不/沒VV”形式通過否定VV 的“量”意義、幫助顯現“應該VV”的非現實主觀評價,不再多余。例如:

動詞重疊用于凸顯否定的非現實評價義。假然的動詞重疊否定通過推理關聯體現“應該VV”的評價義,如例(39)b 表示“應該走走過場”。這些動詞重疊否定帶來額外的非現實肯定評價義,因而比較常用。

李宇鳳(2016)看到了動詞否定的語用作用,她將它歸結為非現實評價。但沒有說明這種肯定評價如何形成的。劉月華(1983、2019:166)所謂的埋怨、李宇鳳(2016)的評價義,不僅是非現實評價,這種非現實評價具體表現為通過“反向肯定”來實現肯定的強化。

4.2 反向肯定的過程與方式

我們認為,動詞重疊否定確實會額外帶來一些語用效果,即用反向肯定來達到“強化肯定”,而這種語用需求正是重疊能用“不”否定的原因。具體來說,反向肯定達到強化肯定有以下手段,而這些手段也有強弱之分,下面由弱到強逐步說明。

(一)假設條件:假設+否定=肯定

上邊兩句可以轉換為肯定說法,例如:

(41)a.銅板應該算算

b.應該管教管教

(二)反問句:疑問+否定=肯定

上邊兩句同樣可以轉換為肯定說法,例如:

(43)a.七十四歲了,要活動活動

b.他應該等等我

(三)語氣副詞:語氣副詞+否定=肯定

上邊兩句表達說話人對聽話人強烈的諷刺、戲謔的主觀態度。

(四)雙重否定:否定+否定=肯定

雙重否定帶來的反向肯定最強,上邊兩句可以轉變為肯定說法。例如:

(46)a.偽軍偽官必須打打算盤。

b.她必須做做姿態。

而重疊所帶來的不是語義減弱,反而是語義的增強,此時增強的是肯定意味。語言反應思維,當說話人要肯定某一事件時,正面肯定是一種方式,而另一種方式即是從反面來講,這種思維方式反映到語言表達上,就體現為對否定的否定來達到對肯定的強化。這種以否定來達到肯定的效果較之直接肯定,語用效果更加強烈。這一點我們可以通過去除否定加以證明,對比:

(47)a.?他怎么等等我?(問方式)

b.他怎么不等等我?(問原因)

(48)a.?怎么試試(問方式)

b.怎么不試試(問原因)

可以看到,在反問句這一非現實語境中。沒有否定詞“不”的存在,句子反而變得很奇怪?!霸趺础币惨驗榻拥氖强隙ǖ摹霸囋嚒?,而變成問“方式”。如果接的是“不試試”,則問的是原因,進而形成反問,表達說話人的肯定態度,如:

(49)a.你應該試試

b.他應該等等我

這正說明了“不”存在的必要性。

總之,對一個否定命題進行操作,可能有兩種后果,一是將否定命題轉為肯定命題,二維持否定。顯然,無論是否定的假設,還是否定的質疑,還是雙重否定,都同樣地起到了否定逆轉即反向肯定的語用效果。

4.3 “不”的主觀否定與道義之力的正向肯定

上邊的論證再一次證明“不”表現為主觀否定,這種主觀性與說話人想表達的主觀肯定是一致的,因此“怎么沒VV”中的“沒”也可以替換為“不”,如:

(50)a.他怎么沒等等我?

b.他怎么不等等我?當替換為“不”的時候,肯定的語用效果躍然紙上。侯瑞芬(2016)指出“不”和“沒”之間是一種扭曲關系,“沒”偏向客觀性,而“不”既有客觀性又有主觀性,主觀性為主。然而,在否定動詞重疊時,通過疑問“怎么”的作用,使得“怎么沒VV”也具有反預期作用,說話人的正預期是肯定事件,這種主觀性與反預期信息轉變為強化肯定,即:

(51)他應該等等我。

總之,動詞重疊用“不”否定是出于強化肯定的語用需要,通過對否定的假設、推理直至雙重否定來達到強化肯定的效果。這是重疊否定用“不”的原因,而出現于非現實語境只是形式表現,因為“不”的否定本身就是非現實范疇,在非現實語境之下,允準“不”對重疊否定的動因還是在于強化肯定的語用需要。

我們還可以通過觀察在沒有否定的重疊中,動詞重疊與情態動詞的搭配情況,來證明動詞重疊所起到的肯定作用。

戴耀晶(1997:74)指出,動詞重疊經常用于表達未來完整事件的,句子中可以出現情態詞和表示未來意義的助動詞。例如:

以上句子中的“得”“要”和“熟悉”“暖”與動詞的重疊形式一起,表示了事件的未來性質,其中的情態動詞為道義情態,表達說話人對事件肯定的話語功能。強化能動性是動詞重疊式的最根本的意義(朱景松,1998)。強化能動性、主觀意愿性都是在對事件進行正面肯定。非現實的道義情態等與非現實假設、條件、評價等具有共通性,都能允準動詞重疊的存在,哪怕是否定存在,而這種否定或者情態評價實際上都是表達強化主觀肯定的動詞重疊。

5. 結語

本文梳理了前人關于動詞重疊的否定需要非現實語境支撐這一語言事實,提出重疊否定的語用效果不僅是一種主觀評價,更是一種說話人處于對所述命題的肯定的強化,或者說是一種反向肯定策略,正是處于這一語用動機與“不VV”產生的特殊的話語功能,使得一般不能被否定的重疊式被安置在否定語境中。這也進一步證明語用在塑造語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反映了語言表征人類思維的基本事實。

猜你喜歡
情態句法形容詞
句法與句意(外一篇)
認識形容詞
述謂結構與英語句法配置
情態副詞“說不定”的情態化研究
表示“推測”的情態動詞
表示“推測”的情態動詞
句法二題
詩詞聯句句法梳理
形容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