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博科夫的理解困境及其經典化

2023-03-12 07:05
關鍵詞:納博科洛麗塔俄語

宋 達

1955年以《洛麗塔》享譽西方的納博科夫,20世紀70年代末進入中國:1982年《世界文學》刊行“納博科夫專輯”、1988年《外國文學評論》發表《〈文學講稿〉序言:作為文學評論家的納博科夫》、1989年漓江出版社刊行《洛麗塔》漢譯本、1991年三聯書店出版納博科夫用新批評論歐洲文學經典的《文學講稿》、1992年花城出版社出版納博科夫自傳《說吧,記憶》、納博科夫誕辰來臨百年之際(1997—1998)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納博科夫小說全集》(12部長篇小說和1部短篇小說集)、2001年僅一年時間多達五個《洛麗塔》譯本出版、2005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洛麗塔》全譯本以及該社自此到2017年刊行納博科夫19部作品;同時,研究納博科夫的論著也越來越多,包括《納博科夫評傳》(2014)、《納博科夫的蝴蝶:文學天才的博物之旅》(2016)、《蒲寧與納博科夫:一生的較量》(2016)、《魔法師:納博科夫與幸?!?2016)等譯作,以及眾多碩博學位論文及論著。以上成果表明納博科夫在中國已成為經典作家。俄僑作家納博科夫在中國獲此殊榮,是中國改革開放取得巨大進步的結果,也是改革開放的標志之一。然而,納博科夫的中國經典化過程,始終伴隨著《洛麗塔》和其他作品的漢譯詬病,要精準翻譯納博科夫絕非易事。因為,作家本人是語言大師,其俄語和英語創作中對自己在俄國、英國、美國經歷的個性化敘述,既隱含著對俄國、英國和美國文學傳統的互文處理,也滿懷偉大目標進行自譯,以及英譯若干俄羅斯文學經典。換言之,中國雖然譯介納博科夫許多作品,但未能充分意識到他作為文學家、翻譯家和文學批評家的復雜性。按納博科夫康奈爾大學同事,俄羅斯文學副教授夏皮羅所言,納博科夫被公認為俄國出生文人之中,獲得不同國別文學界承認作家地位的第一人。①Gavriel Shapiro,The Sublime Artist’s Studio:Nabokov and Painting,Evanston,Ill.: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2009,p.101.納博科夫在生命最后幾十年里引發了廣泛爭議,被認為是頗具國際影響力的非傳統文學家,他重新構想了俄羅斯文學傳統的國際相關性,證明了原本在歐洲文化內外地位很有限的俄羅斯文學的優勢,既為20世紀中后期跨國小說的風格和主題的拓展提供了可能性,又為其他作家闖入國際文化資本網絡,在網絡系統中為自己認同的民族文學發展樹立了典范。②Andy Byford,Connor Doak,Stephen Hutchings(ed.),Transnational Russian Studies,Liverpool: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2020,chapter 15.這意味著,納博科夫的文學遺產涉及龐大知識體系,局限于他的俄國時期(1899—1919)、英國時期(1919—1922)、柏林時期(1922—1937)、法國時期(1937—1940)、美國時期(1940—1959)和瑞士蒙特勒時期(1959—1975)而分別探討其文學活動,某些層面上能闡釋出具體作品的一些微言大義,但整體上把握則困難重重。納博科夫不是在俄國時期從事其俄語寫作的(他在歐洲時期所創作的詩歌、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主體部分都是用俄文書寫的),同時也創作法文作品;英文寫作主要是在美國時期,不限于長篇小說、文學批評和文學批評課程,還有短篇小說和翻譯,而翻譯又涉及俄英互譯。也就是說,要理解作為小說家、詩人、文學批評家、翻譯家的納博科夫,須打破時間跨度,才能洞悉其深奧思想、復雜詩學。

值得思考的是,蘇聯末期開啟的新思維改革中,1986年著名《書評報》率先發表納博科夫七首詩歌、《莫斯科》雜志刊出《盧仁的防御》,1988年著名文學雜志《烏拉爾》刊行小說《天賦》(第3-6期)、《各民族友誼》刊行其自傳體小說《彼岸》(第5-6期)、著名文學月刊《伏爾加》刊行中篇小說《暗箱》(第6-8期),是年稱為“納博科夫年”。之后,刊行和討論納博科夫作品、將作品拍成影片,成為20世紀90年代蘇俄重要文化景觀:莫斯科“真理”出版社刊行四卷本《納博科夫文集》,莫斯科獨立報出版社刊行俄譯《俄羅斯文學講座》《外國文學講座》(原文為1980年英文版《文學講座》,作家安德烈·彼托夫給譯作撰寫序言)、《關于堂吉訶德的講座》,2002年該社刊行《納博科夫論納博科夫及其他》,即著名論文集《固執己見》。其間,蘇聯據其短篇小說《故事》改編電影《性故事》,1992年俄聯邦把《瑪申卡》拍成電影(2001年拍成電視劇)、把《洛麗塔》拍成電視劇,1994年把短篇小說《小姐》拍成電影,小說《事件》先后在列寧格勒“人民之家”戲劇工作坊、莫斯科當代戲劇學校、圣彼得堡帕夫洛夫宮劇院、莫斯科契訶夫藝術劇院等上演。納博科夫離開蘇俄后,有生之年再未踏上故國,但納博科夫回歸浪潮持續十年之久,切切實實地參與了“當代俄羅斯文學”進程。

中俄分別積極譯介西方成名的美籍俄裔作家納博科夫,兩國卻只能從西方尋求認識納博科夫的資源。幸運的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納博科夫的文學得到西方斯拉夫學家、英美文學專家和文學批評專家的研究,到20世紀70年代末西方已把納博科夫列入思想家、追求形而上的作家和道德家,納博科夫作為語言大師與后期的莎士比亞一樣,對故事敘述的追求勝過對風格的熱愛,但不同于其他的現代主義作家,即重視情節建構,喜歡在故事中植入另一個故事的線索或前景,或在故事后隱藏著另一個故事,敘述過程獨具匠心,使情節發展涉及到繁殖與生存的生物規律,愛、死亡或兩者兼具,熱烈或反常的激情、謀殺、自殺、死刑、暗殺,以及主人公在火、水或毒氣之中暴亡等離奇故事。③Letter to Katharine White,March 17,1951:“Most of the stories Iam contemplating(and some Ihave written in the past...)will be composed on these lines,according to this system wherein a second(main)story is woven into,or placed behind,the superficial semitransparent one”(SL,117).70多年來西方的研究碩果,為讀者完整地把握納博科夫的詩歌、小說、翻譯、文學批評及其關系等提供了基礎。

一、作為俄語作家的納博科夫及其被理解的困境

1956年,納博科夫在《洛麗塔》中稱:“我所有的美國朋友都沒有讀過我的俄語作品,所以我的英文作品獲得的每次贊許都格外受人關注?!雹賂he Annotated Lolita(ed.with preface,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Alfred Appel,Jr.),1970.New York:Vintage International,1991,p.316.納博科夫隱晦的表達,實際上暗示著作家很在意自己的俄語作品。

而關于其俄語寫作,大家知道,1925年,納博科夫和來自彼得堡的猶太姑娘薇拉·斯洛尼姆成婚,不久完成第一部俄語小說《瑪申卡》。該作敘述寓居在柏林一處俄羅斯僑民公寓里的主人公加寧,與鄰居阿爾費洛夫談論時得知,后者的未婚妻瑪申卡周末要從蘇聯來到柏林,而瑪申卡是加寧的初戀。加寧決定那天搶新娘,之后幾天讓鄰居焦慮,瑪申卡到來前一天還給了他一個不準的鬧鐘。關鍵時刻,加寧突然離開柏林,成全了新婚夫婦。納博科夫俄語創作的小說,顯示出境外俄羅斯文學對俄羅斯帝國時代道德的堅守,而高超的敘述技術,在《盧仁的防守》中得到展示,《絕望》、《斬首之邀》和《天賦》最后三部堪稱他最好的俄語作品中更是得到了充分顯露。納博科夫以筆名“弗拉基米爾·西林”創作出許多優秀作品,他作為俄語作家的成就,俄蘇本土作家或移民歐美的20世紀俄語作家,無人能與其相比。相較于與納博科夫同年出生的同齡人,1922年流亡波蘭的尤里·奧列沙、始終在俄蘇境內的安德烈·普拉東諾夫,20世紀二三十年代盡管贏得了廣泛聲望,但僅局限于兩三部成名作,而納博科夫20世紀50年代開始蜚聲西方文壇,作品數量上要遠超過他們,且他的俄語作品多譯成英文、法文。另外,納博科夫接連出版俄語作品之際,出生于基輔的俄羅斯族裔作家布爾加科夫,20世紀20年代刊行長中篇小說,后來也只完成一部重要作品《大師和瑪格麗特》。同樣,蓋托·加茲達諾夫,1920年流亡到歐洲,成為用俄語和法語書寫的作家;1922年,妮娜·別爾別洛娃流亡歐洲,創作了《最后的和最初的》《女地主》《思想的蘆葦》等作品。不過,俄僑作家最初獲得文學成功之后,沒能實現成為歐洲或美國重要作家的愿望,雖然取得一定文學成就,繼續寫作,但聲望始終限于俄僑圈。與之不同且無可爭議的是,20世紀30年代末,納博科夫已成為同時代人中最出色的俄語作家。

納博科夫用俄語寫作,不僅僅基于其身份認同,更重要的是不相信再也回不去故國。換句話說,納博科夫在俄語長篇小說中,熱心于敘述對帝國時代的俄羅斯的認同,逝世18年后其作品完整結集出版。65篇短篇小說也同樣,前55篇原以俄文著成,納博科夫與兒子德米特里將其譯為英文,后十篇是納博科夫1940年移居美國后以英文著成,在世時52篇被收入英文定本選集,如《納博科夫的12篇小說》《一位俄羅斯美女與其他故事》《敗亡暴君與其他故事》《日落的細節與其他故事》等四部選集。1995年出版的小說集中,德米特里收錄了全部已出版的短篇小說,新添13篇短篇小說,其中有11篇由他首譯為英文;1997年刊行的標準版《納博科夫短篇小說集》收錄的作品數增至66篇。這些短篇小說,和俄語長篇小說,圍繞懷戀俄羅斯而展開,無論是在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時的處女作短篇小說《森林精靈》(The Wood-Sprite),還是在康奈爾大學講授文學時完成的最后的短篇小說《長矛》(Lance),對俄羅斯文化命運的關注都顯而易見?!渡志`》敘述源于俄羅斯神話的森林精靈的故事:精靈所在的森林被砍光了,被迫流亡。某天,精靈來到了主人公家里,讓主人公回想起他在“故國”時與精靈一起嬉戲玩鬧的快樂時光②The Stories of Vladimir Nabokov,New York:Vintage International,1997,p.4.,那是“無盡而又無可替代”的幸福。精靈高喊著:“是我們啊,羅斯!你的靈魂,無上的美,長久不滅的魅力,都在于我們啊!”不過,納博科夫很快意識到蘇俄物是人非,溫馨敘述對故國懷念,于事無補?!短甑丁?1926)中,敘述俄僑在柏林當理發師,偶遇內戰中下令處決自己的軍官,開始報復,把他困在椅子上恐嚇。有那么一瞬間他幾乎要殺了軍官,但軍官被他折磨得痛苦至極,簡直比得上他當年受的苦,他便覺得心滿意足?!秴⒂^博物館》(1939)敘述在法國南部小鎮上,俄僑參觀當地博物館,尋找展品中是否有朋友祖父的畫像,卻迷了路,“從迷宮般的博物館里逃了出來”,穿越時空,進入革命后的彼得格勒,隨后又到了列寧格勒,“天啊,不是我記憶中的俄國,而是當今真正的俄國,是我回不去的俄國”。僑民幻想著能重返故土,但同時又懷揣對真實狀況的恐懼,擔心回去就再也逃不出來。對僑民來說,重歸故里只能在夢境中或彼世里實現。故事的最后,他也只是想方設法逃離故國而已。當然,長篇小說《天賦》作為半自傳體小說,以車爾尼雪夫斯基為主人公,批判性敘述廣為流行的物質主義、帝俄時代糟糕的衛生狀況。

然而,深刻敘述“俄羅斯”話題的作品,或多或少被當時俄僑批評家所忽略。1923年移民歐洲的阿克梅派詩人格奧爾基·阿達莫維奇、1922年開始流亡歐洲的原阿克梅派詩人格奧爾基·伊萬諾夫,寓居巴黎的俄僑文學批評家,注意到納博科夫的俄語小說,但批評的是其對一些不知名的德國和法國小說模式的輕率模仿,指責納博科夫輕蔑俄羅斯民族文化遺產以及由此表現出“非俄羅斯性”①Quoted Julian W.Connolly (ed.),Cambridge Companion to Nabokov,Cambridge,etc.: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55.。面對攻擊,認識納博科夫的著名俄羅斯文學批評家、倫敦大學斯拉夫學院俄羅斯文學講師格列勃·司徒盧威,公開為納博科夫的俄語小說辯護:認為納博科夫對精巧形式的孜孜以求、放棄人文主義和對基督教的關注,與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關聯的俄國文學相脫離;而對文學形式和審美規則的追求,則與普希金小說很相近。②Gleb Struve,“Vladimir Nabokoff-Sirine,l’amoureux de la vie,”Le Mois,Vol.6,No.6-7,1931,pp.141-142.由于與最受人尊敬、最神圣的俄羅斯文化代表性人物關系親密,納博科夫被定位為俄羅斯作家,他俄語作品中的非俄羅斯思想也因此被貶低。阿達莫維奇格反駁司徒盧威的觀點:“西林唯一的俄語文學前輩是果戈里,繼承了他的‘瘋狂’、枯燥、冷血和殘忍?!雹跶uoted Julian W.Connolly (ed.),Cambridge Companion to Nabokov,Cambridge,etc.: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56.同樣是流離失所的僑民作家,沒有產生同病相憐、相互砥礪的氛圍,對朋輩的俄羅斯文化認知,反而變得苛責。事實上,納博科夫對俄羅斯文化反思極為嚴肅,創作中既有家庭變故的烙印,也有個人經歷的印跡,父親在柏林被俄僑皇權分子暗殺,顛沛經歷孕育他用英文創作小說《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實生活》《微暗的火》,用俄文創作小說《榮耀》等,其中對俄羅斯因素進行了后現代主義敘事的處理。

可見,漢語讀者要深入理解納博科夫俄語小說極不容易。所幸,西方學者專業探討了作為故事講述者、俄語作家、現代主義作家、詩人的納博科夫,多方面論述其詩歌創作上因延續古典和新古典主義的詩歌習慣、小說寫作上改進19世紀俄國寫實主義傳統,又嘲笑拙劣模仿有影響力的歐洲現代主義小說等互文策略,由此成為20世紀最具文學特色的俄語作家,而他與后現代主義大不一樣,不是把各種不同的文學摻和在一起,而是將文學傳統視為不同層面,主張堅持延續文化傳統的重要性。針對納博科夫俄語小說的復雜性,奧克蘭大學特聘教授布萊恩·博伊德為《劍橋納博科夫指南》(CambridgeCompanionto Nabokov)撰寫的“作為故事敘述者的納博科夫”中深刻闡述:“納博科夫從外部和內部引出場景和人物時,也可以隨時從場景中輕而易舉地轉移。他所構建的情境可能與托爾斯泰的一樣生動,不同于托爾斯泰的是,他能隨時離開這一場景,轉向隱喻或抽象;轉向真實或想象的、故事中或故事外的另一時刻、另一地點或另一思想;思想可能是用語言塑造情境的作者的思想,也可能是重塑情境的讀者的思想。他的情境總是被思想所淹沒,被主人公的思想所淹沒,或者短暫地被另一個人物的思想所淹沒,被敘述者、作者或讀者的思想所淹沒,能夠在情景內,或情景背后,抑或離開場景時快速自如地轉換。跳出情境,納博科夫在處理故事時,對敘事慣例和可能性有一種創造性和批判性的認識。他對敘述提出挑戰和質疑,并刷新了敘事的各個方面,從新材料的闡述、為以后的發展做準備、要素間的轉換、到故事的結束等都得到了更新”,“納博科夫重新思考故事、場景、結構和敘事情況,是出于對傳統的失望,對藝術原創性的渴望,對揭示一個新故事獨特環境的獨特方式的探索,以及對意識的范圍和極限的獨特感覺,激發了他最大限度地利用人物、讀者和作者之間的差距和聯系”。①Julian W.Connolly (ed.),Cambridge Companion to Nabokov,Cambridge,etc.: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33.當然,《洛麗塔》的極大成功,使得讀者對納博科夫俄語作品產生興趣,作者(和兒子一起)英譯了俄語作品,恢復“西林”身份,把俄語作家西林的作品推向美國和西歐圖書市場。英語自譯作品中,納博科夫稱:“不是所有作品都像我三十年前以為的那么優秀?!雹赩ladimir Nabokov,Strong Opinions,New York:Vintage International,1990,p.88.

二、作為英語作家的納博科夫及其被認識的可能性

出乎意料的是,納博科夫在歐洲雖以俄僑作家身份出版了九部俄語小說和諸多短篇小說,卻是在《洛麗塔》暢銷西方后,大西洋兩岸文壇才注意到其俄語小說。然而,一旦挖掘到這位擅長英語寫作的俄僑作家,就會進一步發現其成長于具有世界性的家庭:祖父任亞歷山大二世司法部長,祖母波羅的海德意志貴婦,父親是自由派著名律師、母親是金礦主孫女,家里講俄文、英文和法文,納博科夫幼年流利講英語,在劍橋大學期間更顯示出超凡英語能力,1940年他移民美國后用英文授課和寫作,而文學批評或文學翻譯課都需要用英語表達所及文本的微妙和深邃,由此吸引了包括日后成為美國大法官的法學院學生瓊安·金斯伯格等各專業的學生。

真正使納博科夫在美國文壇成名的是《洛麗塔》。1954年春天,他完成了這部在題材上引起法律、倫理和虐待少女等話題激烈爭論的作品,先后遭到美國五家出版社拒絕,理由是其敘述過于露骨。好在1955年得到巴黎奧林匹亞出版社認可,刊行五千冊。當然,其在文壇大獲成功,得益于英國著名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在倫敦《星期日泰晤士報》上高度贊譽其藝術價值,一躍而為暢銷書,出現自《飄》以來首部三周售出10萬冊的暢銷景觀?!堵妍愃吩臼顷P于美國移民社會帶來倫理危機、家庭犯罪、少女安全等問題的作品,敘述1947年來到美國的法國移民亨伯特·亨伯特的中年男子的自白。他迷戀上符合小妖精定義的女房東的12歲獨生女朵洛蕾絲·海茲,稱她為小妖精——西班牙語發音為洛麗塔,“洛麗塔”即亨伯特對朵洛蕾絲的個人稱呼。最終,亨伯特犯下殺人罪,獄中病死,而17歲的洛麗塔難產死于1952年圣誕節。亨伯特留下充滿個人主觀意識、以豐富詞藻美化自己的自白。和納博科夫筆下的許多人物一樣,極端個人主義且自我粉飾的藝術家亨伯特,想象力豐富,敏感得近乎偏執。小說由亨伯特自述,敘述中穿插了文字游戲和對美國文化的諷刺觀察,文辭華麗的風格伴隨著大量雙關語、多語言雙關語、字謎和新詞。

直觀上講,情節有違美國清教倫理和俄羅斯東正教倫理的《洛麗塔》,是納博科夫在康奈爾大學執教期間的幾個暑假到美國西部旅行、采集蝴蝶樣本的旅途中所創作,一經問世,影響力迅速擴大,如該作中常使用的“性感少女”(Nymphet)被收入英語詞典,而“洛麗塔”出現在字典中的頻率雖然少些,但詞義和“性感少女”相同,成為用來描述9-14歲少女的代名詞。然而,納博科夫坦言道,詞典的編者將“性感少女”定義為“‘非常年輕但性感迷人的女孩兒’,再沒有任何附加的解釋或參考,是應該受到批評的”③Vladimir Nabokov,Strong Opinions,New York:Vintage International,1990,p.131.。的確,性描寫背后有著復雜的文化考量,1962年熱心于電影的納博科夫,受邀參與以追求完美著稱的美國著名導演庫布里克執導的《洛麗塔》編劇與制作,他減少兩位主角的性接觸成分,影片更多的是生動展示美國移民文化與美國倫理或法律之間的復雜關系。相應地,《洛麗塔》影響了美國文學進程,引發美國作家大量模仿《洛麗塔》。美國演員、作家、制片人和音樂家史蒂夫·馬丁的短篇小說《50歲的洛麗塔》(LolitaatFifty),直接續寫該作;美國女性小說家霍姆斯的長篇小說《最后的愛麗絲》(The EndofAlice)講述了一個被定罪的兒童猥褻者和殺人犯;美國作家和視覺藝術家唐納德·哈靈頓的小說《葉卡捷琳娜》(Ekaterina)敘述27歲微生物學家葉卡捷琳娜和房東12歲兒子、閨蜜12歲兒子等先后發生性關系,在創意寫作老師英格拉姆幫助下成長為名作家,她模仿納博科夫《說吧,記憶》而創作《大聲點,英格拉姆》,自敘和青春期男孩的性關系;夏威夷大學宗教學教授和作家西格爾的小說《愛上滅絕的語言》(LoveinaDeadLanguage),則戲仿納博科夫作品?!堵妍愃愤€引領了西方后現代主義的走向,如美國電影制品人和作家托德·索倫茲執導的《歡迎來到玩偶屋》(WelcometotheDollhouse)、《幸?!?、《講故事》等以新澤西為背景的郊區中產階級倫理危機,兩次獲得勞倫斯奧利弗獎的英國著名演員和導演薩姆·門德斯執導的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美國麗人》(AmericanBeauty)?!堵妍愃愤€被改編成百老匯音樂劇,拍成戲劇:1997年英國著名導演和制片人阿德里安·萊恩拍攝時,相對美化亨伯特、凸顯洛麗塔的性符號,上映版刪減亨伯特的黑暗面與情欲的許多片段。2003年英國廣播公司全民閱讀(The Big Read)民意調查中,《洛麗塔》列為最受英國讀者喜愛的200本小說之一,其還常常占據《紐約時報》暢銷書單第一位。不僅如此,整理、研究納博科夫文學遺產,在西方成為學術熱點:1979年,布萊恩·博伊德受納博科夫遺孀薇拉·斯洛尼姆(納博科娃)之邀,整理納博科夫文學遺產,耗時兩年完成,開啟他研究納博科夫的歷程,著述《納博科夫的阿達:意識所在》(1985年初版,2001年修訂版)、《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俄國歲月》和《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美國歲月》等力作。扎實的傳記文獻,以及許多英文版納博科夫研究著作,在納博科夫參與當代俄羅斯文學進程中,不同程度地得到俄譯,契合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俄國渴望融入西方的文化潮流,成為俄羅斯文學經典,如2021年12月12-26日,納博科夫誕辰120周年之際,圣彼得堡“普希金之家”的文學博物館舉行“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回歸”展,超過萬件展品來自瑞士作家檔案館。

這部美國暢銷書,在蘇俄也極為流行,首先因其順應了20世紀90年代蘇俄渴望進入美國主導的西方世界、了解美國的潮流。作品與其在美國創作的一系列小說一樣,大量書寫了廣告、自動唱片機、路邊景點、電影、漫畫等等美國日常文化景觀。納博科夫成功地超越時空,將自己界定為“美國人”,巧妙地把人物的身份、動作、穿著、面部表情等“美國化”,制造了近距離觀察同時又諷刺性地保持距離的效果,如介紹亨伯特時就說多虧了“美國叔叔”的遺產才到了美國。而對“美國性”的書寫,正是納博科夫英語作品的普遍特點?!镀諏帯分袝魅斯谩懊绹说姆绞健苯徊骐p腿,穿著運動衫和風衣站在車輪上時,看起來就像是“名副其實的美國人”,普寧已是美國市民了,即使別人笑他是“外來的美國人”;《阿達》中盧塞特作為美國人,露出美國式悲傷的嘴角,盡管她也已是美國人了。納博科夫對自己美國身份的解釋也是美國式的:“我的體重從平時的140磅漲到了200磅,有史以來最高的,讓我很高興。因此,我是三分之一美國人了”,“我是像亞利桑那州四月那樣的美國人”,“我覺得自己是美國的,我喜歡這種感覺”,“我把自己當作成長在俄國、學習在英國并且深受西歐文化影響的美國作家”。①V.Nabokov,Strong Opinions,New York:Vintage International,1990,p.27、p.98、p.131、p.192.如此一來,雖然有讀者指責這部涉及美國性的小說,或是傲慢的、諷刺的,或是有啟發性的,或是擴展了美國的文學傳統②Humbert resists the country’s “standardizing pressures” with his “aesthetic re-invention of America,” according to Dana Brand in “The Interaction of Aestheticism and American Consumer Culture in Nabokov’s Lolita,”Modern Language Studies,Vol.17,No.2,1987,p.18、p.15.and portrays it as a “kitschy,culturally debased,infinitely comic source of entertainment,” David Castronovo explains in “Humbert’s America,” New England Review,Vol.23,no.2,2002,p.34.,但納博科夫本人則認為,作品旨在整體上是抨擊“庸人的粗俗”,而非“反美國”。③Lolita,1955.New York:Vintage International,1989,p.315.蘇俄回歸文學大潮中,這部通過色情細節呈現社會、家庭、人性、法律、倫理復雜性的作品在俄國被反復刊行,不僅為《俄羅斯美女》的問世和迅速暢銷做了鋪墊,還給正在變動的俄國社會進程提供了新的審美觀。

值得深思的是,回歸文學浪潮中,《洛麗塔》迅速成為俄國暢銷書,對20世紀90年代蘇俄文學產生影響,是因為它在詩學上有效消解了蘇俄的“現實主義”。作品中充滿著大量的敘述機智和文學典故,如設計難以置信的巧合暗示主宰人物命運是偶然事件,而巧合喚起人們注意到小說作為藝術作品的地位。作者這樣做,顯然有意識地挑戰現實主義文學觀念。在納博科夫看來,小說是虛構之作,所敘述的內容并不能代表現實情況,因為現實是可疑,又難以捉摸,最終不可知的,“你能夠越來越接近現實,但永遠無法足夠靠近現實,因為現實是一個無限延續的步驟、感知層次、并不真實的殘留物”;并且,他的小說探索了言語與世界之間的類比,小說不反對“現實”,作為媒介,小說讓讀者發現了現實,“無論腦子里產生了什么靈感,都得益于有創造性的想象力”;尤其是,對自己作為中年俄羅斯小說家,要轉型為一名美國作家所面臨的困難時,他坦言道:“我曾經費盡四十年的周折來虛構俄國和西歐,而現在和洛麗塔在一起面臨的任務是擬造美國?!雹賄ladimir Nabokov,Strong Opinions,New York:Vintage International,1990,p.11、p.154、p.312.《洛麗塔》所喚起的“現實”是流動而非固定不變的,作為讀者在閱讀時所收獲到的,與他們自身的努力、見解及認知水平有關,如有俄國血統的英國文學家、文學評論家喬西波維基在《〈洛麗塔〉:戲仿與對美的追求》所論,《洛麗塔》“沒有徹底地透露秘密,每一次重讀都須賦予新的想象力。最終,主題便是想象力的努力本身”②Gabriel Josipovici,“Lolita:Parody and the Pursuit of Beauty,” in Josipovici,The World and the Book:A Study of Modern Fiction,London:Macmillan,1971,p.220.??梢哉f,《洛麗塔》在回歸文學潮流中廣泛流行,填補了20世紀90年代俄國面臨蘇聯構筑的“現實”被消解后所留下的審美空間,讓俄國讀者看到后現代主義敘述的魅力。

實際上,納博科夫藉由《洛麗塔》的成功,把英語寫作當成偉大事業,放棄大學教職,接連創作了《普寧》《微暗的火》《說吧,記憶》《阿達或愛欲,家庭紀事》《透明》《看那些小丑》等,成為20世紀美國文學史上的杰出小說家。其間,也不斷喚起西方文學批評界對其英文作品的關注,包括對他早期英文小說的發掘,如他第一部英文小說《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實生活》是在巴黎匆忙寫成的(第一次不再使用筆名“西林”,而署名“納博科夫”),自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不斷得到英語讀者熱讀;探討他從“西林”轉向“納博科夫”、從俄文寫作向英文書寫轉化等重要論題,及其英文小說衍生出電影的文化景觀。當然,《洛麗塔》大獲成功,也提升了斯拉夫學界對其俄語作品的關注,納博科夫本人和兒子把俄語作品譯成英文,借此機會向西方文壇展現了俄僑作家“西林”的文學魅力。

三、納博科夫的自我翻譯推動其經典化

無可否認,移民作家中能用英文寫作并取得廣泛國際聲望的,波蘭裔英籍作家康納德可與納博科夫相媲美,前者英文口語不流利,但英語創作躋身于偉大英國文學家之列。納博科夫作為雙語文學家的崇高聲望至今沒有受到任何懷疑,《洛麗塔》只是呈現出現實生活的復雜狀態,1962年納博科夫坦言:“《洛麗塔》是我特別喜愛的作品,也是很復雜的作品。探討的主題距我的情感生活十分遙遠,也迥然不同,但我特別高興發揮自己各方面才華完成這一主題之作?!雹踁ladimir Nabokov,Strong Opinions,New York:Vintage International,1990,p.15.自信的納博科夫,1967年將《洛麗塔》譯成俄文版在美國刊行,翻譯過程使之俄羅斯化,以保護它免受未來俄羅斯譯者的悲情對待和誤解?;貧w文學浪潮中蘇俄刊行的《洛麗塔》是作者的自譯本。這一事實提醒讀者,作者對語言轉換極為敏感:不僅是作家本人具備極好的英俄雙語能力和文學翻譯技術功底,更重要的是對自己作品的理解謹慎,對俄語讀者、俄羅斯文學也有著深刻的理解。

納博科夫作為著名翻譯家,翻譯的普希金和萊蒙托夫的《同時代人》在美國超過其他譯本。他在《葉甫蓋尼·奧涅金》英譯本序言中稱,在康奈爾大學給學生講解俄羅斯文學,討論這部經典時發現沒有出色譯本,萌生翻譯的念頭,認識到能翻譯這部韻律很強作品的可能性,包括意譯(paraphrastic)、智能雙語專家指導下進行的機器翻譯所傳達的每個詞的意義或釋義(Lexical或constructional)、在另一種語言的綜合和句法能力許可范圍內盡力準確呈現原文準確語義的直譯(literal),“把《葉甫蓋尼·奧涅金》從普希金的俄語翻譯成我現在所講的英語時,我犧牲了所有的形式元素,只保留了抑揚格的韻律。韻律的保留,有助于而不是阻礙精確性的傳達;我仍然使用了更多的抑揚格,但少數情況下,抑揚格需要減少或增加時,我就毫不猶豫地使韻律犧牲給理性。事實上,要實現我完全對應的翻譯理念,我犧牲了一切(雅致、和諧、清晰、品味高尚、現代用法,甚至語法),精致的模仿比真相更有價值。普希金曾把翻譯比作文明驛站更換馬匹。我能想到的最大回報就是學生能把我的作品當作小馬駒。然而,不同語言的精巧對應尚未實現。某些情況下,為了使翻譯產生意義,必須考慮某些結構的要求,需要對英語句子進行刪減和改變句序。評注中的詩行數量指涉的是翻譯的詩行數,不一定是俄語文本的詩行數?!度~甫蓋尼·奧涅金》英譯過程中遇到的復雜問題之一是,必須處理不斷出現的高盧語和借用法國詩人的語言。忠實的譯者應該意識到,這類作者的回憶、模仿,或直接從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文本;這種意識不僅可以讓他避免滑稽錯誤或拙劣地翻譯文體細節,還可以指導他在可能的情況下選擇最好的措辭。那些在俄語中僵硬或過時的術語,在僵硬或過時的英語中被深情地翻譯出來,并且必須保留綽號(epithets)反復出現(俄國浪漫主義者詞匯貧乏又濫用的特點),除非上下文意義需要使用同義詞。我在評注本中試圖解釋許多具體問題。這些筆記,部分來自半個世紀前我在俄國讀高中時的回憶,部分來自康納爾大學、哈佛大學和紐約市的圖書館度過的許多愉快下午。當然,若沒有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手稿的影印本,就無法對該作的不同版本進行詳盡研究,但顯而易見的原因,這些手稿及其影印本是無法獲得的”①Eugene Onegin,ANovel in Verse,Trans by Vladimir Nabokov.New York:Bollingen Foundation,1964,pp.x-xi.?;谌绱松羁痰姆g認知,納博科夫在譯本中,對普希金所說每句話背后的俄羅斯知識,進行補充性說明或注解,使英文讀者不再局限于作品本身的詩句,而是歷史語境化地深切理解該作。耗時八年,納博科夫翻譯的副文本超過了正文(達1100頁)的《葉甫蓋尼·奧涅金》。需要說明的是,納博科夫翻譯普希金經典,非出于個人興趣,而是因其作為俄羅斯文學最重要經典一直得到文壇和學術界重視,即便西方斯拉夫學界亦然。蘇俄重視該作的注疏更是重要學術景觀,如著名文學理論家維諾庫爾、托馬舍夫斯基、莫斯科大學教授尼古拉·布羅茨基、莫斯科大學教授謝爾蓋·班蒂等都刊行過《葉甫蓋尼·奧涅金》注疏本。當然,1958年納博科夫刊行英譯萊蒙托夫《我們時代人》(漢譯《當代英雄》),注重故事講述者在敘述同伍畢巧林以俄羅斯文明眼光藐視高加索山民之復雜心態的現場感、時代感等,更注重時態運用。

實際上,納博科夫對翻譯的重視,除了俄語自譯《洛麗塔》、英譯《葉甫蓋尼·奧涅金》和《同時代人》,還親自把《老K、王后、杰克》、《黑暗中的笑聲》以及《絕望》三部在俄僑中廣為流傳的俄語小說翻譯成英文,英譯過程中納博科夫大幅刪減、增加以及替換,很多地方與原作不符合。②On Nabokov’s technique of self-translation,see:Jane Grayson,Nabokov Translated:A Comparison of Nabokov’s Russian and English Pros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and Elizabeth Klosty Beaujour,“Translation and Self-Translation,” in The Garland Companion to Vladimir Nabokov,ed.Vladimir E.Alexandrov(New York:Garland,1995),pp.714-724.例如,英譯《老K、王后、杰克》時,要么去掉最重要的潛臺詞,要么引用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或好萊塢電影中的某些情景來取代。這種英譯,深得英美讀者青睞,即俄僑熱讀的小說變成英文之后,也得到英語讀者喜愛。有趣的是,他在美國寫的英文小說也常使用這種敘述方式。

尤其是,納博科夫特別在意對自己作品的俄譯或英譯、對俄羅斯文學經典的英譯,還因其對俄羅斯文學的獨特認知。1941年納博科夫在斯坦福大學暑期學校教授俄羅斯文學課程,是年秋季學期他開始在衛斯理學院俄語系任教(包括開設俄羅斯文學翻譯課),1948年轉任康奈爾大學斯拉夫語言文學系副教授,開設俄羅斯文學、歐洲小說及其英譯等課程。不同類型課程中,納博科夫作為極為擅長講故事的文學家,精彩地講授簡·奧斯汀、果戈理、福樓拜、狄更斯、屠格涅夫、托爾斯泰、斯蒂文森、卡夫卡、普魯斯特和喬伊斯等,即便翻譯文學課程涉及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訶夫和高爾基等作品的英語理解,也饒有興致?!堵妍愃返木薮蟪晒?使他實現財富自由,不再需要向康奈爾大學斯拉夫語言文學系、英文系學生們展示奧斯汀的“酒窩”、喬伊斯的“同步”和狄更斯的“煙塵”③Vladimir Nabokov,Lectures on Literature(ed.by Fredson Bowers),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Bruccoli Clark,1981,p.58、p.59、p.78、p.289.。1958年納博科夫離開教職,專心于文學寫作。納博科夫文學講稿的價值,是作為有創造力的作家,以作家的敏感觸摸經典,如在講解《安娜·卡列尼娜》時涉及餐飲(吃飯人、吃飯時間、餐具)、餐敘(話題和各人物表達、氛圍)、服飾、舞會等,有助于讀者真實把握托爾斯泰筆下彼得堡和莫斯科貴族生活,從而理解作品旨意。對細節的科學把握、藝術的欣賞,既是其文學批評特點,也是其文學教學方法,“在我的學術生涯中,我努力為文學專業的學生提供關于細節的確切信息,關于細節的組合能產生感官上的火花,沒有這種火花,一部作品就會沒有生命”①John Simon,“The Novelist at the Blackboard”,in 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April 24,1981.。由此,在納博科夫和聽眾-讀者之間產生了一種溫暖的共享經驗,如聽眾—讀者從中感受到屠格涅夫小說敘述社會因素的不足,以及屠格涅夫講述主人公平庸人生過程中打斷故事的敘述和故事結束后人物之間的關系,卻保持著對次要人物故事敘述的微妙性;感受到他嘲笑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對社會因素的敘述,認為在《卡拉馬佐夫兄弟》中本可以成為偉大劇作家的作家在小說形式中苦苦掙扎,卻沒有成功;關于托爾斯泰的講座中,納博科夫時常加入托爾斯泰的想象力,是文學講稿中最令人興奮的閱讀部分,如提到安娜·卡列尼娜時引導讀者的解釋性描述相當于藝術欣賞,多次引用托爾斯泰的俄語原聲,向聽眾說明聲音與感官結合所產生的非凡效果;感受到他對所欽佩的契訶夫拒絕讓社會評論干擾自己對所看到的人的準確觀察,讓平凡的事物在讀者看來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感受到他批評高爾基作品中的社會性因素,就像他向學生強調不能把《包法利夫人》當作19世紀法國地方資產階級生活史來讀,也不能把俄羅斯作家所描繪的社會問題就當作俄國現實。納博科夫思想中,要抵抗20世紀50年代美蘇讀者的成見,類似于19世紀末俄羅斯批評家反抗19世紀60年代以來流行的功利主義、實用主義、民粹主義等,而這些后來卻變成了蘇聯文論的教條。②Vladimir Nabokov,Lectures on Literature(ed.by Fredson Bowers),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Bruccoli Clark,1981,pp.5-9.據美國學者整理出的這兩部講稿,俄國把它們翻譯成《俄羅斯文學講座》和《外國文學講座》,把納博科夫俄羅斯化(納博科夫在美國大學的課堂上把奧斯丁、狄更斯、福樓拜、斯蒂文森、普魯斯特、卡夫卡和喬伊斯等視為歐洲文學經典,而非“外國作家”),作為“當代俄羅斯文學批評”在俄國流行,對20世紀90年代開啟人們重新認識經典、重建“俄羅斯文學史”等,提供了重要的批評方法和經驗,從而成為不斷被重版的俄羅斯文學批評經典。

總之,在西方斯拉夫學界、美國文學研究界和文學批評界享有盛譽的俄裔美籍作家納博科夫(1963—1966、1968—1971年八次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成為中國的外國文學經典,讓漢語讀者認識到俄僑作家在美國文學和俄羅斯文學中的獨特地位;生前在西方獲得廣泛聲譽的納博科夫,回歸俄國過程中也被經典化,成為重塑當代俄國人審美觀的重要力量。納博科夫俄語自譯作品,是成就他“當代俄羅斯作家”的重要條件;納博科夫在衛斯理學院、康奈爾大學教授俄羅斯文學和世界文學的課程蜚聲大西洋兩岸,其英譯的《葉甫蓋尼·奧涅金》和《同時代人》成為歐美各大學斯拉夫語言文學系必讀書目,也是西方文壇熱讀之作,不同程度影響了當代俄國人的審美觀,也一定程度上惠及中國。西方對納博科夫的俄語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從俄語寫作轉向英文寫作、《洛麗塔》的復雜性、他和電影的關系、世界觀等作為文學事實的話題,正好能給中國全面了解相對完整的納博科夫提供了可能性,為未來深入認識納博科夫提供了基礎。西方學界跨空間、跨文類、跨語言研究納博科夫,對漢語讀者認識西方閱讀納博科夫,以及開闊視野認識納博科夫文學遺產的豐富性,將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猜你喜歡
納博科洛麗塔俄語
洛麗塔裙
俄語歌曲在俄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
《洛麗塔》與納博科夫的“文學性”
納博科夫:歸去來兮松菊猶在
《納博科夫短篇小說全集》國內首次結集出版
迷失的美國麗人
——《洛麗塔》的成長小說解讀
基于3D虛擬情境的俄語視聽說教學
《洛麗塔》:薇拉必須在場
俄語稱呼語的變遷
今日俄語:語法領域中的積極過程*——“今日俄語”系列研究之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