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國基礎教育教師成長探秘
——基于教師問卷與案例的研究

2023-03-13 10:59董少校吳國平蘭保民
上海教師 2023年4期
關鍵詞:優秀教師培訓教育

董少校 吳國平 蘭保民 黃 音

(1. 上海音樂學院 上海 200031;2. 上海師范大學 上海 200234;3. 上海市教師教育學院 上海 200233)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是民族復興的基礎。教育發展的關鍵在教師,教師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是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條件。1949 年以來,中國教育事業長足發展,建立起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廣大教師用知識和愛心點亮學生的心靈,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做出了重要貢獻。截至2022 年,中國有專任教師1880.36 萬人,其中基礎教育教師占將近九成。他們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全民族素質和國家綜合實力,他們能否得到健康充分的成長關系到教育事業的興衰成敗?;A教育教師成長的總體狀況與基本規律是值得關注的教育命題。

2021 年,于漪教育教學思想研究中心開展新中國教師隊伍建設調研,共回收來自19 個?。ㄗ灾螀^、直轄市)的有效問卷41323 份,完成調查報告;同時,編撰新中國優秀教師成長之路案例集,匯集以“萬人計劃”教學名師、特級教師等為代表的第一人稱自述案例90 個,為大家認識基礎教育優秀教師提供了可靠依據(調查報告和案例集皆未正式發表,下文引用時不再單獨注明)。本研究從問卷調查報告和案例出發,結合公開報道的楷模教師事跡,描繪新中國基礎教育教師的職業畫像,探析基礎教育教師成長的內部因素和外部條件,為推動教師發展提供政策建議,并為個體成長提供參照。通過本土化的問卷調查與案例分析,有利于探究教師成長規律,推動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推進教育事業改革發展。

一、 新中國基礎教育教師的職業畫像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人們常把教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2014 年9 月9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就如何做一名好老師提出四項要求,即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1]可以說,“四有”好老師是黨和國家對當代教師的理想畫像和行動期待。

1949 年以來,中國經濟社會面貌發生巨大變化,社會發展中飽含著教師群體的辛勤付出,不斷前行的中國也為廣大教師提供了成長的舞臺。一個群體里優秀分子的典型特征體現了這個群體的職業面貌,這些特征同時包含著自我修煉的目標、行業的倡導和社會的期待。七十多年來,基礎教育領域涌現出一批以“人民教育家”于漪、“七一勛章”獲得者張桂梅、“全國教書育人楷?!秉S金蓮和普瓊等為代表的楷模教師。他們扎根教育事業,履行教書育人使命,為國家培育人才,彰顯了基礎教育教師的道德風尚和群體形象。在日漸發展和開放的社會中,人們的價值理念與生活方式呈現多元化態勢,教師的行為選擇也存在差別。盡管現實中不乏平庸、消極乃至違法亂紀的教師,但他們并不構成主流。描繪新中國基礎教育教師職業畫像應當以楷模教師群體為藍本,他們是信仰堅定的燃燈者、敬業樂教的奉獻者、自強不息的求索者、弘愛揚善的播種者,堪為廣大教師和社會公眾的榜樣。

(一) 熱愛祖國,忠誠教育,是信仰堅定的燃燈者

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直至進入新時代,一批批教師熱愛祖國,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投身教育報國的歷史進程。他們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引領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不僅向學生傳播知識,更塑造學生的人格,作為燃燈者,照亮國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來。

“人民教育家”、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于漪奉獻教育七十多載,面對各種誘惑依然堅守教育崗位,鮐背之年仍在研究教育課題,著書立說,推動教師發展。她懷著“今天的教育質量就是明天的國民素質”的責任感,讓生命與使命同行,教育人生寫就厚重人民情懷?!捌咭粍渍隆鲍@得者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把青春年華獻給山區教育事業,歷盡艱難籌建女子高中,十幾年住在學校。她幫助上千名女孩走出大山、走進大學,用無私的付出凝鑄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叭珖虝丝!秉S金蓮忍辱負重,四處“討”錢建設特殊教育學校,把真摯飽滿的愛帶給孩子?!叭珖虝丝!逼窄傇谏麉^的高原上堅守,讓牧民孩子一個也不少地接受教育。對楷模教師來說,教師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人生理想,日復一日的勞作中飽含著為國家培育人才、點亮學子生命之光的深沉擔當。

(二) 為人師表,奮發有為,是敬業樂教的奉獻者

教育是民生的重要領域,從業群體規模龐大,教師群體的工作與千家萬戶緊密關聯??傮w而言,新中國基礎教育教師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他們恪盡職守、淡泊名利,修身立德、為人師表,志存高遠、奮發有為,是敬業樂教的奉獻者,贏得學生愛戴、家長信任和社會認可。他們是一群值得托付的人,以實干精神開辟事業新局面,以律己態度塑造良好職業道德,堪為社會風尚的“定盤星”。

于漪曾因工作需要帶“差班”,但她從來不把工作當作負擔,而是充分發揮學生的長處,幫助他們走出困境,獲得成長。她的從教歷程充滿了一往情深的執著、鍥而不舍的韌勁、攻克難關的銳氣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成為師者模范?!叭珖虝丝!蓖跎呀逃曌饕簧氖姑?,在校舍經風雨坍塌后,借債在自家房子上加蓋一層作為教室,自覺擔負對山里孩子的責任,課堂上洋溢著家的溫暖?!叭珖虝丝!眳巧燮及延變旱囊稽c一滴當作研究對象,把每一名兒童都視為一顆優良的種子,幫助他們自我成長,為一個個家庭帶去欣慰與滿足?!皶r代楷?!睆堄駶L矢志不渝奮斗在鄉村教育一線,用扁擔把教材和學習用品挑進大山,為孩子點燃知識改變命運的希望??=處熡脠匀痰囊懔?、熾烈的忠誠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全體教師和社會各界樹立光輝的典范。

(三) 勤于學習,刻苦鉆研,是自強不息的求索者

教師是一種保持終身學習的職業,單靠入職前所學的知識難以滿足日新月異的教育教學工作需求??=處熐谟趯W習,不斷彌補個人在知識與能力上的缺陷,探究教育教學深層規律,提高育人本領和育人效能。他們自強不息,與時俱進,在求索中練就扎實學識,養成勤勉的工作態度和科學的教學方法,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他們踴躍投身改革創新,推動人才培養和教育事業發展進步。

于漪堅持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不斷學習成為其從教歷程中的基本姿態。她深研語文教學規律,倡導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被寫入國家課程標準。她出版數十本著作,發表超過800 篇文章,融入新中國基礎教育發展的崢嶸歷程?!叭珖虝丝!备]桂梅在成為特級教師之前聽過1000 多節特級教師的課,每次上課都要寫3 遍以上教案,完成幾十萬字課堂反思。她提出小學語文主題教學設想,進而構建“1+X”課程體系模型,引領學生語言發展與思維提升?!叭珖虝丝!蓖鹾昕朔竽_二級殘疾的困難,積極參加培訓,勤于總結反思,把先進的教學理念用到工作之中,發表了一批論文并屢次獲獎,以“學習型教師”的姿態成為教師團隊的領頭雁和帶路人。

(四) 心懷大愛,有教無類,是弘愛揚善的播種者

基礎教育教師懷著對祖國和人民熾烈的愛,用良知和善心對待學生,讓他們有學上、上好學,健康快樂成長。一代代教師滿腔熱忱滿腔愛,把瀕臨輟學的孩子拉回校園,對后進或遇到困難的學生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弘愛揚善,播種人間大愛。他們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深入發掘學生蘊含的潛能,讓每名教育對象都得到充分全面的發展。

于漪深信師愛高于親子之愛,一個心眼為學生。她顧不得身體的疼痛,背著發燒的孩子到遠處救治;她把調皮搗蛋的學生領回家指導,引其走上學習和生活的正路。從教幾十年,她沒因私事耽誤過學生的一次課。她的仁愛之心溫暖了學生,照亮了世界?!皶r代楷?!眳侨罔L期開展情感教育,讓每個孩子被看到、被關注。她開設上百節情感教育示范課,用滾燙的情感建設充滿愛的學校?!叭珖虝丝!比尉S鼎在地震發生時臨危不懼,從教學樓的廢墟里徒手救出3名學生,甚至顧不得另一所學校里被壓在亂磚斷板中的女兒。學生至上,大愛昭彰?!叭珖虝丝!惫鹳t娣總結出“因生給愛教育法”,如進步生愛在賞識、后進生愛在鞭策、自尊生愛在隱秘等,把愛的教育細化到每一名學生身上??=處熡脨鄣挠曷蹲虧檶W生的成長,用愛的磚瓦建起教育事業的大廈。

二、 新中國基礎教育教師成長的內部因素

在唯物辯證法看來,事物的運動變化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教師作為教育領域的從業人員,處于運動變化之中,他們的成長發展既符合事物運動的一般規律,也體現這個領域的特點。教師成長亦即教師發展,是一個衡量教師個體或群體在能力、素養、成就等方面發展狀態、程度或效果的概念。教師成長的內因包括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價值觀、意志、情感、態度、方法等主觀要素。當個人選擇契合教育教學活動的根本規律時,教師處于前進、上升的過程中,體現為專業能力越來越強、職業素養越來越高、育人成就越來越顯著,獲得充分的成長,反之則體現為不充分的成長。從優秀教師的成長個案與調查數據分析,新中國基礎教育教師成長的內部因素包括堅守理想、注重學習、勤于研究、仁愛學生等。

(一) 胸懷使命,熱愛教育,堅守教書育人崇高理想

理想承載著人對未來的美好預期,是指引人前行的燈塔。新中國基礎教育優秀教師胸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崇高使命,發自內心地熱愛教育事業。他們把教書育人視為崇高的理想,不管在順境還是逆境中,都堅定不移,執著前行,克服工作中的各種困難,大膽改革創新,不斷提升育人成效。他們在教書育人的事業中修煉個人品格,從平凡變得偉大,從優秀走向卓越,在奉獻中實現個人價值。堅守理想是基礎教育教師成長發展的動力之源。

教書育人的理想在校園內外散發著燦爛的光芒。楊良雄“教我所愛,愛我所教”,擔任校長之后依然堅持上課,用稿費買書獎勵學生,在山區教學中得到人生的快樂。嚴開明從失敗的公開課和比賽中奮起,苦練內功,厚積薄發,創建智慧課堂,開辟教學新天地,教學相長,成就事業和夢想。胡崢集訓期間每天與學生一起備賽超過10 小時,腳扭傷后打了止疼針也不離工作崗位,舍小家為大家,守護深耕職教初心,為中國制造建功。育人的使命激發基礎教育教師大膽開拓工作新局面,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為學生扣好價值觀的扣子。曹正禮創辦我國首個盲人普通高中班,為盲人架起通往高等教育的橋梁,五十載特教生涯帶來精神富足的體驗。敬鰻力在化學教學中浸潤中華傳統文化,培植家國情懷,增強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感。因為熱愛,所以堅守,理想為個人成長提供不竭的能量。

調查顯示,我國教師職業素養維度得分4.576,總體抱有積極的職業態度。95.4%的教師以積極飽滿的狀態投入工作,表明教師對自我職業具有較高認可度和較強組織歸屬感。中國基礎教育教師是一支可信賴的力量。

(二) 直面不足,注重反思,持續學習,練就扎實學識

生命有涯,知識無邊?;A教育優秀教師順應日益變化的社會發展狀況,直面個人在知識和能力上的不足,注重反思個人缺陷和工作中走過的彎路,讓教學認知從無意識性轉向意識性,持續學習,在長期積累中練就教書育人的扎實學識。他們自學新知識新技能,開辟新學科新領域,不斷從外部引入源頭活水,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保持思想的銳度與深度,哺育萬千學子。他們在學習中增進個人智慧,增強對教育教學規律的理解,不斷躍上事業新臺階。注重學習是基礎教育教師成長發展的基本路徑。

讀書是學習的常見形態,基礎教育優秀教師在閱讀中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尤立增認為教師不僅應有“一桶水”,而且應成為“一眼泉”,他花大量時間泡在圖書館,有計劃地讀書。樂燎原從教之初大量背誦古詩文,打下深厚的教學功底。林偉自費訂閱十幾種教育教學雜志,購買3000 多冊教育理論圖書,為高質量教學夯實基礎。余映潮32 歲才開始做教師,手抄筆錄,積累資料,做了數以萬計的目錄索引和資料卡片,為教學和研究提供了可靠支撐。優秀教師把反思作為成長的催化劑,建立自己的教學知識體系,實現螺旋式上升。黃榮華自稱“骨灰級青年”,大膽否定自己,不斷總結、實踐,探究以生命體驗為特色的語文教學方法。張安義從課堂動態生成研究課題,獲得對課堂教學規律的深層認知。優秀教師還善于抓住進修機遇,借助外部專業力量,實現自我提升。劉海林自費去高校做高級訪問學者,系統學習專業知識,在課題研究中訓練學術能力,進入職業生活的理想狀態。優秀教師的持續學習既成就了個人成長,也成就了教書育人的事業。

調查顯示,受訪教師總體具有反思的習慣,其業余愛好呈現多元化趨勢。97.8% 的教師每學期都有閱讀計劃和習慣,閱讀對教師專業發展具有顯著促進作用。持續閱讀和學習是基礎教育教師的基本姿態,也是個人成長的一種內部因素。

(三) 深入研究,勤于著述,潛心探索教育教學規律

教育教學的推進過程也是實踐與認識循環往復的過程,教學為研究提供出發點和素材,研究成果指導教師開展更高層次教學活動?;A教育優秀教師不僅腳踏實地、沉穩肯干,把日常教學工作完成好,而且深入開展研究,勤于著述,潛心探索總結教育教學規律,成為提高育人成效的科學參照。論文、著作等作為目標引領著教師不斷向前,他們自覺研究與寫作,構成教育教學創新,思維變得縝密,增進綜合素養,產出智慧成果。勤于研究是基礎教育教師成長發展的重要手段。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A教育優秀教師既低頭看路又抬頭看天,教學與研究相互促進。黃洪才從畢業從教到發表第一篇論文經歷了12 年,把科研型教師作為目標,孜孜向前,發表論文50 多篇,主持省級研究課題。汪瀛既研究歷史問題,又研究歷史教法、學法、命題,在落地的研究中探尋歷史育人真諦。張金良立足教學開展草根式教研,解決數學教學中的具體問題,以研促教,探索以自主學習、計算機輔助教學提升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負擔。馮璐發掘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點,探索拼圖說話、音頻識字等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優秀教師結合現實中遇到的困難開展研究,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寫在生產生活一線。張念軍帶學生解決大型冷庫難題,為企業解決燃眉之急,也讓學生學到真正的技術,體會到工匠精神。教學研究為基礎教育教師帶來顯性成果,贏得社會聲譽,推動他們到更高更大的平臺施展才華,獲得更充分的成長。

通過比較教師調研問卷與優秀教師群體案例可發現,優秀教師具有更強烈的開展教研活動的自覺,也產出更多的研究成果。無論在教學規律探究層面還是在榮譽平臺等現實利益層面,勤于研究都構成基礎教育教師成長的重要手段。

(四) 因材施教,平等待人,仁愛學生,托舉未來希望

教育的對象是有感情、有能動性的人,教師用廣博知識和個人魅力喚醒學生的靈魂,需要心中充滿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A教育優秀教師常懷仁愛之心,把學生當作自家的孩子、國家的寶貝,讓他們接受好的教育,一個都不掉隊。優秀教師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地位,發揚教學民主,營造和諧師生關系,因材施教,引導學生發揮潛能,健全人格,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優秀教師架起師愛的橋梁,用大愛之心托舉起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也成全個人的成長。仁愛學生是基礎教育教師成長發展的可靠依托。

優秀教師把仁愛學生當作對個人品質的修煉,也視為工作的要求和理當養成的行為習慣,將愛學生與愛事業融為一體。于偉利與學生進行心靈對話,對43 名學生給予43 種不同的回答,用愛心和耐心達成教育良效,成為學生和家長信任的老師。嚴開明仔細觀察了解學生,給予個別化的鼓勵和指導,在學生成長歷程中留下深刻印記。吳增生懷著滿腔的愛對待有缺陷的學生,把一名差一點被勸退的學生培養成為成績全校第一的優等生,引其走上正確的人生軌道,以愛的教育創造奇跡。優秀教師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創造力,與他們進行真誠深入的對話,引導他們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獲得知識和能力,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張金生擔任體育教師43 年,注重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傳授與引導融合、為父與為友融合,甚至為學生當助手,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愛戴。賁友林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信任學生,做他們的旅伴,師生共同享受成長的美好。愛是教育教學工作的態度,也是方法。愛讓教師達到更高的專業發展境界,也不斷創造教育奇跡。

調查顯示,在選擇教師職業的多種原因中,排在前兩位的是“熱愛教育教學工作”和“喜歡與學生在一起”,表明教師群體總體上對工作對象充滿好感,對學生懷有愛心。大多數受訪教師傾向于以學生而非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教學認知,顯示出尊重和仁愛學生、發揚教學民主正在成為基礎教育教師的共識。

三、 新中國基礎教育教師成長的外部條件

人的發展需要主觀愿望,也無法脫離一定的社會環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教育事業的面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教育投入逐漸增多,經濟社會發展為教師成長提供了廣闊舞臺和強有力支撐,這些構成教師成長的基本外部條件。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知識分子受到尊重,教師在社會上獲得了應有的地位,破除了成長發展中的諸多束縛。一批教育和教師方面的法律法規相繼出臺,教育改革向縱深推進,尊師重教日漸深入人心?;A教育教師群體不僅是社會發展進步的直接參與者,也是發展紅利的享受者。

認識教師發展的外部要素可有多種路徑,如宏觀教育政策與改革舉措分析、師范院校的畢業生跟蹤調查、教師進修學院的學員參訓反饋等。對在職教師開展大規模問卷調查、分析優秀教師自述案例則以更具普遍性與代表性的視角,點與面相結合,得到來自“教師”對個人成長外部條件的認知。概言之,新中國基礎教育教師成長的主要外部條件包括團隊幫帶、職業培訓、比賽展示、前輩指引等。

(一) 教研團隊建設營造出傳幫帶的進取氛圍

基礎教育學校往往設立學科組、年級組、教研室等基層教師組織,作為開展日常教學管理活動的基本單元。學科年級相同或相近的教師構成共同體,執行學校教學計劃,開展集體備課、教學示范、聽課評課等常規教研活動,進行團隊建設,個體從群體中得到常態化的專業支撐。教研團隊往往通過師徒結對、以老帶新等方式,為年輕教師創造發展機會,營造出傳幫帶的進取氛圍。年輕教師在親密的交流中獲得教學技巧和經驗,從長輩身上習得師德師風,得以實現個人的快速成長。團隊幫帶是基礎教育教師成長發展的常規支撐。

諸多基礎教育優秀教師從教研團隊得到個人發展的能量,也常作為團隊負責人給年輕教師以扶助。呂娟娟為教研室9 名教師進行微課專題培訓,修改教學設計,開展試講指導,他們最終全部獲得一等獎。高建軍組織生物教研組青年教師上過關課、匯報課,開展各類賽課活動,并實行導師制,通過拜師、磨課、做微課題等措施提升青年教師業務水平。

教研組為教師觀摩和學習同事經驗、發現和解決個人教學問題提供了重要的途徑。國際研究者也認同教研組是中國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載體。調查顯示,團隊組室建設維度上的均值為4.431,整體處于較好的發展水平。在影響教師外部發展的各種外部條件中,教研團隊建設對教師專業發展影響最大,其他影響較大的因素依次為績效考核、教研員指導、學校文化、培訓平臺、工資報酬、勞動條件等。

(二) 職初與在職培訓搭建起有效的成長平臺

教育行政部門、教育學院和學校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教師設立培訓項目,開展職初培訓、學科教師專題培訓、骨干教師研修等活動,為教師搭建起有效成長的平臺。職初培訓面向即將入職或新入職的見習教師,開展師德師風、課堂教學、班級工作、教學研究等方面的培訓,并進行教學實踐,幫助新教師完成從學生到先生的身份角色轉變。教師在參加工作一定時間后,往往有機會參與教育行政部門、第三方教育機構等主辦的研修培訓活動,或成為名家工作室成員,或在學校支持下攻讀在職學位,得以聆聽高端講座、與同行深入交流、參與課題研究等,在研修中堅定從教信心、開拓教學思路、增進研究本領,實現工作能力與思想境界的躍升。職業培訓是基礎教育教師成長發展的加油驛站。

對基礎教育教師來說,從高校畢業不是學習的結束,而是事業發展的起點。諸多教師從職業培訓中得到發展的助力。于利偉參加教育部首期“雙名工程”三年學習,在導師指導下總結出“幸福+”教育思想,躍上專業發展新臺階。蔣一禾到華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攻讀教育碩士,三年學習后對學科育人的方法和功能認識更深刻,在完成碩士論文過程中得到扎實的學術訓練。去國外進修,在文化碰撞中也能收獲對教育的深刻理解。廉雙紅受教育局選派前往英國進行為期12 周的教師培訓,深入學習語言與教學法,把新的教學理念帶回國,也給自己樹立了更高的工作目標。路培琦參加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蘭本達(Brenda Lansdown)的培訓講座,接觸到“探究-研討”教學法,將之應用于本土的自然教學,開拓出事業新空間。一些優秀教師充分認識到職業培訓的巨大作用,自覺參與到帶教年輕教師的過程中。長沙市高建軍生物工作室三年一屆,采取理論提升、課題研究、實踐探索、專題總結的形式培訓學員,顯著提升了他們的教學和科研能力,乃至產生質的飛躍。培訓項目的合理設置使教師得到學習進修的機會,實現專業成長。

調查顯示,教師最希望得到的培訓內容包括學生心理特點、教學設計、科研方法、課程標準、國際理念等,最喜歡接受的培訓方式有專家講座、現場學習、在線培訓、主題沙龍等,對校本培訓認同度偏低。概言之,優質的培訓資源、靈活的培訓方式更有助于滿足教師的專業發展需求。

(三) 教學比賽與公開課激發教師的奮進動力

教學技能比賽、公開課、展示課都是基礎教育領域常見的教學交流活動,其共同特征在于單個教師在教學中接受多名同行的觀看與評判。參與者磨課備賽,學習鉆研教學技巧與規律,補齊知識與能力短板。與一般的學習過程相比,比賽展示以其階段性和目標性而產生驅動力,教師通過自學或借助同行幫助在短時間內強化教學技能訓練。在參賽或展示過程中,教師釋放個人才華,收獲信心與榮譽,或者從挫折、失利中吸取教訓,發奮努力。教師置身于教育從業者的共同體之中,受到外部引導與激勵,產生強烈的成長愿望,增強專業實力與魅力,不斷完善自我。比賽展示是基礎教育教師成長發展的有效牽引。

許多優秀教師從比賽展示中得到鍛煉和啟發,由上好公開課轉化為上好常態課,快速成長。王崧舟經過長期的教學積累,在全國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公開教學展示會上執教一堂課,大獲同行好評。朱玉賓把磨課作為自我磨礪的切入點,在艱苦的磨課中接受淬煉,教學指向從怎么教、教什么轉向學生怎么學,接近教育真諦。林肅浩不是將展示課當作外部任務,而是愿意展示、主動展示,先苦后樂,在同行的贊許中厚植教育情懷。比賽伴隨輸贏,帶有一定的競爭與淘汰特征。教學比賽的失利可能帶來心理打擊,也會構成激勵奮起的緣由。李芳在青年教師評優課比賽中獲得市南區高中組第二名的成績,但在市里比賽中只獲得優秀獎,從此痛下決心,精心設計,備好每一節課,經歷預設備課、現設備課、反思備課,不斷提升教學質量。楊傳岡因在市里的賽課中只獲得二等獎而陷入困頓,在挫折中磨煉意志,修養品格,求索反思,追求開放生成的課堂,提高教學本領。從校級到省市級、全國級的教學比賽與展示課提供了交流的契機,引領教師苦練內功,有的放矢,實現成長。

調查顯示,在教師職業生涯經歷的關鍵事件中,影響最深的兩種分別為名師點撥指導和出彩的教學展示,另外兩種即事件失敗的教育經歷、委屈的職業生涯也或多或少與比賽展示相關。比賽展示的正面反饋與負面反饋都帶給教師深刻的體驗,指引他們在奮進中提升教學本領,贏得社會尊重,實現自我價值。

(四) 校長和前輩指引成為個人前行的關鍵事件

教師生活在各種相互交織的社會關系之中,既受到規則、制度的約束,又從學生、家長、同事、同行等那里得到成長的支持,校長和前輩的點撥支持會構成教師成長前行的關鍵事件。前輩包含教育家、思想家、文藝家等杰出人物,基礎教育教師接觸到他們崇高的德行風范、深厚的理論素養、精湛的教學技藝、高超的研究水平,受到感染啟發,見賢思齊,在高遠目標指引下涌起強烈而持久的前進動力。校長既是教育領域的行家,也是能夠調配一定資源的管理者,其專業素養、領導風格等對教師的專業發展、身份認同具有重要影響。教師得到校長的鼓勵和支持,便擁有更多的培訓、展示、評優、晉升等機會,發展的可能轉化為顯性的成果。校長和前輩指引是基礎教育教師成長發展的關鍵助力。

給基礎教育教師深刻影響的教師既有中外歷史人物,如陶行知、蘇霍姆林斯基等,也有現實中的人物,如于漪、葉瀾等,通過閱讀、講座、培訓等機緣結識。王偉娟曾經獲得多種評比的一等獎,兩次破格晉升,心境迷茫之時也未曾停下腳步。于漪“目中有人”的主張讓她銘記幾十年,始終保持前行的決心和勇氣。周益民從李吉林為開展適切培訓而幫自己改教案中得到啟發,研究學生、關注學生、尊重學生,從學生出發,將此作為自己的教學信條。校長對教師的影響會來得更直接、更明顯。鄭賢接過校長交付的發展計算機學科的任務,克服種種困難,帶領學生參賽,取得優異成績,找到了事業發展的方向。后來,他又在校長支持下建立計算機房,推動開展適切培訓,促使計算機學科快速發展。校長的賞識和支持與教師的成長愿望相結合,創造了教育奇跡。劉杰在業務校長的鼓勵下,用一年時間準備申報區教學能手,在論文寫作、賽課、展示課等方面都取得突破,迸發出巨大的成長能量,而且養成了樹立可行目標并不斷去實現的習慣。通常,前輩的影響是因著作或講座等而偶然發生的;校長的影響則針對所在學校的某位教師,具有定向性。

調查數據顯示,39.4%的受訪教師把名師點撥指導選為影響最深刻的事。這表明前輩、名家、校長等指引感染是影響基礎教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外部因素。

四、 推動教師成長的政策建議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的發展狀況不僅關乎教育的質量、培養出的人才的質量,也與教師群體的職業幸福感密切相關。推動教師成長是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教師成長根植于個體的內在愿望和態度,又受到外部環境的制約和影響。推動教師成長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需要喚醒教師的成長自覺,也需要教育行政部門、學校等各司其職,積極作為,形成關心教師、培養教師的合力。從問卷調查分析,提高育德能力、減輕教師負擔、開展適切培訓、發揮校長作用是推動教師成長的四個重要著力點。

(一) 提高教師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良好的師德、高尚的師風是教師從教育人的靈魂。在一段時間里,應試教育受到追捧,素質教育被邊緣化,一些教師把應試育分或講授教材作為教學指向,自身思想境界不高,育德意識薄弱,育德能力不足。調查顯示,占相當比例的受訪者對楷模教師的優秀事跡缺乏認同感,現存德育問題主要包括育德時缺乏情感和信念投入、不能找到知識傳承與思想情感熏陶的結合點、德育評價缺失等。為此,教育行政部門、學校需要完善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機制,通過學習培訓、榜樣激勵等方式增進個體師德,喚醒教師育德意識,幫助教師提高育德能力,推進育德能力跨學段、跨學科、一體化培訓,尋找和設計有針對性、可操作化的育德路徑。教師發展要著眼于從“教書匠”成長為“大先生”,促進教師成長應牢牢抓住“德”這個“牛鼻子”,強教師之德、育學生之德雙管齊下,以教師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去引領學生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二) 把教師從過重負擔中解放出來

每種職業都有相應的要求和規范,過重的工作強度和壓力會造成勞動者的職業倦怠,給個人發展和工作效率都帶來損害。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學校承載著公眾對教育越來越高的期望,教師負擔過重已成為無法忽視的教育問題。調查顯示,59%的受訪者感到附加任務越來越多,不勝疲憊;對于培訓存在的問題,排在前面的是工作負擔大、沒有充裕的培訓時間。除了常規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等工作,教師往往還面臨課后看護、評比檢查、信息采集、抽調借用、家庭教育指導、社會事務進校園等計劃外任務,在校時間長,加班成常態,疲于應付。過重的負擔消磨了教師的工作激情,擠壓了本可用于自我學習的時間,減損了職業幸福感。這些負擔有的是教育改革過程中對教師提出的合理要求,有的則是不符合教育規律的任務疊加。各級政府部門和學校應充分認識到當前教師工作負擔較重的狀況,對教師承擔的附加任務加以甄別和限制,讓教師回歸教學主業,實現教師的健康成長和教育事業的良性發展,提高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三) 開展切合教師發展實際的培訓

在職培訓是為教師賦能的重要手段。教師因培訓而暫時脫離原有的教學軌道,接觸到新的人、新的環境、新的思想,在聽講座、研討、參與課題研究等過程中打破個人習慣,在新的目標驅動下實現個人能力素養的提升。調查顯示,教師除了面臨工作任務重、時間不足的問題,還面臨培訓內容不切個人實際的問題,排在前面的要素環節包括優質培訓資源稀缺、形式缺乏吸引力、占用過多生活時間、針對性較差、主題難以引起興趣、在線平臺用戶體驗不佳等。教師的呼聲為相關方面改進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指引。教育行政部門、學校等既要為教師創造更多培訓機會,設置面向不同對象的長短期研修項目,又要改變大水漫灌式的培訓方法,針對不同發展階段、基礎各異的教師設計有特色的培訓項目,集聚高校專家、教研員、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等優質專家資源,合理設置培訓時間,恰當利用信息化手段,為教師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在職培訓不構成教師的額外負擔,而成為教師加油充電的機遇,如此才能達成培訓目標,促進教師持續而充分地發展。

(四) 校長是培養教師的第一責任人

基礎教育學校校長的職責不僅在于確保教學順利開展,推進改革,提高育人質量,還有一項重要工作是培養教師。校長是學校的行政工作主持者,與教師關系密切,有可能調動相應資源去扶助教師成長。與上一級的教育行政部門、下一級的年級組長或學科組長等相比,校長有更多義務也有更多條件培養教師,可以說是培養教師的第一責任人。在現實中,部分校長對教師重使用而少培養,或者多關注優秀教師與年輕教師“兩頭”而忽略其他處于中等狀況的教師。人才是第一資源,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建設高質量教育的依托力量。校長應把全體教師的成長發展納入工作規劃,針對不同教師的年齡、學科、職級等情況,分別制訂適合其特點的培養計劃,如短期培訓、在職研修、轉崗鍛煉、科研引領、榮譽激勵等,實現教師的充分發展。校長在管理領域固然有專長,但培養教師時宜放寬心胸,不能把榮譽、頭銜優先放在自己身上,本校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社會聲望可以超過校長。教育行政部門在選拔和考核校長時,應把培養教師情況作為重要考量指標。

五、 結語

新中國基礎教育教師成長是一個宏大而重要的學術命題。本文采用調查研究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從描繪職業畫像、探析內部因素和外部條件、提供政策建議等方面展開研究,力求把握基礎教育教師成長的總體狀況與基本規律。

新中國教育事業取得輝煌成就,基礎教育教師做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描繪他們的職業畫像需要采用合適的方法,把握群體的本質特征。從歷史的角度看,基礎教育教師的職業形象隨時間推移而變化,受政治、經濟、文化環境影響,存在社會地位高與低、被當作“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與“臭老九”之別;從即時的角度看,規模在幾十萬人乃至上千萬人的從業者之素質分層明顯,存在先進與落后、崇高與平庸之別。在描繪他們的職業畫像時,本文選擇近年受到黨中央、國務院、中宣部、教育部等表彰的楷模教師作為主要分析目標,聚焦新中國基礎教育教師崇高的、符合黨和國家期待的個人品質與職業特征,概括指出他們是信仰堅定的燃燈者、敬業樂教的奉獻者、自強不息的求索者、弘愛揚善的播種者。這四個基本特征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好老師標準大致吻合。原本變動不居、紛紜多樣的教師形象得到相對穩定的呈現,足以成為廣大教師和社會公眾的道德榜樣。

本文以41323 份調查問卷和90 名優秀教師自述案例作為研究對象,探析基礎教育教師成長的內部因素和外部條件,概括出內部因素包括堅守理想、注重學習、勤于研究、仁愛學生等,外部條件包括團隊幫帶、職業培訓、比賽展示、前輩指引等,為探秘教師成長提供一種既可靠又具代表性的視角。結合問卷調查數據,本文為推動教師成長給出提高育德能力、減輕教師負擔、開展適切培訓、發揮校長作用四方面政策建議,希望能為促進基礎教育教師成長提供參考。

猜你喜歡
優秀教師培訓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河北農業大學優秀教師
——張 燾
培訓通知
CIT培訓學院2020線上培訓正式啟航
尋找屬于自己的可能
——記全國優秀教師朱阿娜
從五方面做好引導培訓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優秀教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