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陽明無訟思想及其地方治理實踐啟示

2023-03-22 21:39王美華
哈爾濱學院學報 2023年1期
關鍵詞:無訟廬陵鄉約

王美華

(吉林師范大學 經法學院,吉林 四平 136000)

王陽明(1472—1529)明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心學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號稱三個“第一”:氣節第一、文章第一、事功第一。明史亦為其單獨列傳。正德元年(1506)十二月任職兵部的年輕主事王陽明直言進諫奏書武宗皇帝,惹怒了當朝權貴劉瑾,朝廷將其貶官外放到貴州龍場。官場上的懷才不遇堅定了他“學為圣賢”的信念,在龍場洞穴中,他參透了“吾性自足”的真諦。王陽明45歲時升至南贛巡撫,一年之內,平福建、江西、廣東“積年巨宼”。他討伐危害國家的軬賊,平定寧王,功勞值得記載于史書。

王陽明成為圣人,是一個輿論倒逼廟堂的過程。其學說的出現,是明代社會多元化的表現,同時推動明代社會的多元化進程。[1]明朝建國100—150年(成化至正德),國家長治久安,經濟繁榮,文化消費需求日益增加。王陽明及其思想是明朝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同時又推進著明代社會的發展。因為王陽明的思想是解放人性、解決社會問題的,所以他的出現使得社會思潮整個活躍起來,各種各樣的學派如雨后春筍一般。

一、王陽明無訟思想產生的哲學基礎

(一)道家佛家的影響

據《王陽明全集》記載,他12歲時便與道教結緣,17歲新婚之夜遇一道士與其暢談整晚,30歲時在九華山拜訪蔡蓬頭與之深切交流,后來又遇到一位奇人告知他:“周濂溪、程明道是在儒學研究中非常出色的人,這二人的思想為儒道結合?!逼嫒说倪@句話為王陽明的思想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無法深入研究出王陽明究竟拜讀過道教與佛教的哪些書籍,但可以肯定的是,道教與佛教對王陽明思想的形成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二)對朱熹理學的批判繼承

婁涼告訴王陽明通過“格物”便可以學習成為圣人,并最后成為圣人。自廣信拜見啟蒙老師婁涼后,王陽明便開始學習朱子格物理論。為了參透“理”,他約朋友一起“格”竹,然而卻因為此事大病了一場也沒有明白其機理。于是,王陽明對格物致知產生了懷疑,越發不贊同朱熹的格物致知說。王陽明批評朱熹所說的“一草一木皆有理”,而且需要窮究事物內在之理的觀點,覺得其“析心與之理而為二”,割裂了心與理的關系。王陽明認為,絕對遵守抽象的“理”是不合理的,不符合社會現實的。他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心即理,又或者說,理在心上,心是萬物的本原。心外無物理論標志著王陽明心學的誕生。

二、王陽明無訟思想的內涵和特點

(一)王陽明無訟思想的內涵

王陽明在繼承孔子思想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無訟思想,其內涵包括兩點:第一,通過教化的方式實現無訟。[2]王陽明在南贛期間,說到當地民風不善是因為教化未明,因此連發“社學教條”等十余道教學規條以推廣社學,教化百姓懂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他不提倡通過訴訟的方式解決糾紛,治理社會需要多元化,通過禮教和道德的方式將訴訟禁于未發,實現一種理想的社會狀態。第二,無訟中包含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h令的職責是親近愛撫百姓,深文峻法只會使百姓和官府之間對抗,惟以開導人心為本。王陽明執政理念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物質,先解決百姓的日常用度,再教化百姓。王陽明晚年的一個學生南大吉請教他知府該怎么做,他回答說為“政在于親民”,南大吉于是把自己處理民間案件的大堂稱之為“親民堂”,王陽明很高興給他寫了一篇《親民堂記》。

(二)王陽明無訟思想的特點

一是注重人際和諧?!赌馅M鄉約》中規定,鄉里有人遇到困難,約長必須和其他鄉民扶助,幫襯其排難解紛,不可以袖手旁觀。如果因為眾人的充耳不聞而使其陷入于惡,則罪坐約長、約正等人。由此可以看出,王陽明呼吁鄉民互幫互助,共建和諧社會。同時,王陽明認為鄉里鄉親對簿公堂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將問題放到民間寬松的環境處理,而不是由官府權威主體進行主導,更有利于鄉民糾紛解決后關系的緩和,避免百姓因無關緊要的瑣事產生過節。此做法非常符合當時百姓的心理訴求,鄉民最終握手言和,盡釋前嫌,實現法理情的融合,達到社會效果的最優化。

二是輕視法律訴訟。對于健訟現象,王陽明在《告諭廬陵父老子弟》談到:“廬陵文獻之地,而以健訟稱,甚為吾民羞之?!蓖蹶柮髦鲝埜婀偈且患蓯u的事情,使得百姓對法律避而遠之,導致百姓對法律愈發輕視。法律作為道德教化的輔助手段其地位逐漸下降,將問題私下解決,追求表面的和氣,打擊了百姓的自我保護意識,阻礙百姓運用法律手段來維護權利。

三是倡導道德教化。為破百姓“心中賊”,王陽明在書院里講課教化鄉民,提高鄉民的道德水平,借助道德的力量化解鄉民之間的矛盾糾紛,把教化作為重要環節,從根本上解決健訟的問題,以實現鄉村的無訟狀態。王陽明不僅自己帶領徒弟們對鄉民進行道德教育,還在南贛當地選舉年高德劭的人作為約長,承擔起教育訓誡、協調問題、講解鄉約制度等任務。

四是重視犯罪預防?!赌馅M鄉約》記:“父老子弟所以訓誨戒飭于家庭者不早,薰陶漸染于里闬者無素,誘掖獎勸之不行,連屬葉和之無具,又或憤怨相激,狡偽相殘,故遂使之靡然日流于惡,則我有司與爾父老子弟皆宜分受其責?!蓖蹶柮髡J為人的善惡并非天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善惡與否和環境的關系很大。破壞祖宗規矩、禍害鄉里的寇盜并非天性為惡,是因為其缺乏長輩管教不能知善知惡。家庭和官府應該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對孩子們進行正確的引導、教育。

三、王陽明無訟思想的運用

(一)廬陵治理實踐

據記載,廬陵縣訴訟成風由來已久,早在大明王朝建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統治時期,就曾出臺過一系列措施來整頓廬陵縣的風氣,但是不得要領。隨著時間推移,當地的訴訟之風又日益猖狂。

出任廬陵知縣對于王陽明來說是仕途的一次巨大轉機,這位曾經的兵部主事,兩年的龍場生活使其學會了用智慧解決社會問題。王陽明到了廬陵后,首先調查研究,體察民情,找父老探討治理方案,了解底層人民的疾苦,免除了不合理的葛布稅,廬陵百姓稱之為“親民官”。

對于廬陵縣民極好訴訟的情況,王陽明雖然敢于擔當,但受身體狀況所限,不可能每天解決那么多訴訟案件。所以發布《告諭廬陵父老子弟》道:“縣令不明,不能聽斷,且氣弱多疾。今與吾民約,自今非有迫于軀命,大不得已事,不得輒興詞。興詞但訴一事,不得牽連,不得過兩行,每行不得過三十字。過是者不聽。故違者有罰??h中父老謹厚知禮法者,其以吾言歸告子弟,務在息爭興讓?!边@段話的意思是,非類似性命攸關的大事不要訴訟,如果第二次違規,就要受到處罰。

他制定了三步走的策略:一限、二拖、三改變。首先限制,不能絕對不允許告狀,這于情于理不和。當地文化水平高,一寫上千言,所以規定“一事一告”,而且一份狀紙不許超過六十個字,要求簡明扼要,量變就會引發質變;二拖,案子有選擇的只看重要的;三改變,拖延不是終極辦法,是緩兵之計,最重要的是改變制度和人心?!盎鼑跖f制,慎選里正三老,坐申明亭,使之委曲勸諭”,即恢復洪武年間的舊制,有理可循,有據可查,名正言順的恢復申明亭①和勸善亭?!锻蹶柮魅酚涊d:“在縣七閱月,遺告示十有六,大抵諄諄慰父老,使教子弟,毋令蕩僻?!蓖蹶柮髟趶]陵任知縣不到七個月總共寫了十六份告示。為了徹底改變社會實現無訟,他還親自執行教化的任務。

王陽明為百姓解決實際問題?!耙蚴钩侵斜倩鹣?,定水次兌運,絕鎮守橫征,杜神會之借辦,立保甲以弭盜,清驛遞以延賓旅?!泵穹慷际悄绢^建的,干旱容易起火改變純木結構,在巷道之間要拉大距離減少損失,嚴禁把守水路和鎮守中關的官員對百姓加以不合理稅收搜刮民脂民膏,杜絕當地的迷信活動對老百姓民力的搜刮和壓榨。為了維護當地的治安,實行保甲制并改革驛傳,使得當地文化旅游交通面貌一新。教化的根本是便民惠民,他剛來的時候聚訟成風,經過治理,廬陵“民胥悔勝氣囂訟,至有涕泣而歸者,由是囹圄日清”。許多訟棍追悔莫及,犯罪的人極少,老百姓也不至官府鳴冤叫屈。

(二)南贛治理實踐

贛州南倚五嶺,四省沖要,既是江西南部的重鎮,也是當時江西、廣東、湖廣、福建四省邊境最大的城市。來自不同地區的流民,或是因為失去土地,或是為了躲避徭役,無奈之下選擇進入了贛州的崇山峻嶺之中。這些流民常常因為山場、土地的歸屬問題,與當地原居民發生糾紛。

正德十五年王陽明頒布《南贛鄉約》,開門見山的提出了對當地民眾的期望:“故今特為鄉約……息訟罷爭,講信修睦,務為良善之民,共成仁厚之俗?!?/p>

第一,安頓流民,整治治安?!吧w盜賊之患,譬諸病人,興師征討者,針藥攻治之方;建縣撫輯者,飲食調攝之道;徒恃攻治,而不務調攝,則病不旋踵,后雖扁鵲,倉公,無所施其術也?!蓖蹶柮髡J為如果治標不治本,時間久了即使扁鵲、倉公這樣的名醫懸壺濟世,也難解救這樣的病人。所以作為一方父母官,關鍵在于治本。因此王陽明在平南贛匪患之后,向朝廷申請新設了好幾個縣。崇義縣意味推崇仁義,和平縣、平和縣意在通過重新規劃讓流民安居。從增設縣的名稱可以看出王陽明對無訟和諧社會的追求。

第二,緩解土客沖突?!赌馅M鄉約》第十二條規定,之前流民霸占土地,如今已經歸還的,“毋得再懷前仇,致擾地方”。讓約長進行游說鼓勵當地居民原諒流民的惡行,放棄仇恨,如果有不安本分的就將其帶至官府治罪。第十三條還規定,流民改過自新,并不意味著以前的罪過完全消除,應“當痛自克責,改過自新,勤耕勤織,平買平賣,思同良民,無以前日名目,甘心下流,自取滅絕”,如不吸取教訓,重蹈覆轍,則報官懲治。

第三,制定約長理訟前置程序?!赌馅M鄉約》第五條規定,遇到惡人,“約長副等,須先期陰與之言,使當自首”,如果不能改正錯誤就寫到壞事薄中,若“又不能改,然后白之官”。第七條規定,對于在交稅時逃稅的人,由約長先勸告其補稅,“如蹈前弊,告官懲治,削去寄莊”。第八條,“本地大戶,異境客商,放債收息,合依常例,毋得磊算”,如有收利息不合法律的也是先由約長對其說理教育,如果以大欺小、恃強凌弱就將其送至官府。第九條,對于“親族鄉鄰,往往有因小忿投賊復讎,殘害良善,釀成大患”做出了規定,當鄰里出現問題難以解決請約長來主持公道,如果沒有經過約長公斷就擅自妄為進行斗毆,那就由約長帶領大家一起告官。第十條規定,對于陰奉陽違、表里不一的官兵、鄉民,通過“販買牛馬”或者“走傳消息”從中謀取個人的私利而連累普通百姓的,也是由約長先行教誨,勸誡失敗則由官府處理。

王陽明行《南贛鄉約》,同時建陽明書院、濂溪書院等,聚徒講學,破百姓“心中賊”,為無訟的實現打下基礎。

四、王陽明無訟思想的實踐啟示

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加快,外來流動人口的增加,我們可以吸取《南贛鄉約》中緩解沖突的歷史經驗,增進互相認同感,緩解雙方矛盾沖突,互相理解,使本地居民和外來人口和諧相處。借鑒王陽明設立鄉約、規定約長等措施,對于輕微矛盾沖突可以由基層組織進行協調解決,不用訴諸于法院,減輕法院訴累,節約社會成本。[3]

王陽明不單要教化百姓,更要使百姓富起來,關注他們的生計,重視從物質上對百姓進行“養”。廬陵遭遇大旱時,他憂百姓之憂,上書朝廷言到“小民困苦已極,思邦本之當固”,請求免稅。因而,政府活動不應該給百姓增加負擔,為其設置嚴格的規定。政府機關要切實保障人民利益,以人民的利益為出發點,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方便民眾。

王陽明無訟思想的特殊性在于從思想的整體格局統攝儒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薈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們應該發掘并善待傳統法律文化,建立法律文化自信,從根本上建立本土認同。從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上來講,現在正是重塑中國文化、重建中國精神、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時候。如何在世界公共舞臺上與別國文明、文化去溝通,并且得到理解與支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對傳統文化的自信與繼承。

注釋:

①申明亭是古代鄉制儒家社會中一個很重要的功能,春秋戰國開始就有。選出德高望重的鄉老,讓他們對所在地區的糾紛尤其是民事糾紛進行勸諭,雖不是審案但是有評判的權力。這個制度可以減輕官府的訴訟壓力。

猜你喜歡
無訟廬陵鄉約
美麗廬陵
廬陵某者
鄉約“吃了嗎”
“吃了嗎”原來是鄉約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無訟”“息訟”的現代啟示
“堆花杯”廬陵詩詞學會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詩詞大賽征稿啟事
贊廬陵
鄉約:給湖北興山縣練瑜伽的姑娘說媒
鄉約:給“彭祖故里”的音樂達人說媒
無訟的新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