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咨詢與治療理論在大學生社交焦慮中的應用研究

2023-03-22 21:39
哈爾濱學院學報 2023年1期
關鍵詞:心理咨詢不合理恐懼

王 薇

(福建江夏學院 黨委宣傳部,福建 福州 350001)

所謂社交焦慮,即是“對一種或多種社交情境或表演情境的顯著和持續的恐懼,在這些情境中,個體暴露在不熟悉的人面前或處于他人的審視之下,擔心自己的行為方式會讓自己出丑,因而表現出焦慮的癥狀”。[1]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面臨著學習、生活、就業等壓力,對自我過于關注,認知又不夠成熟,極易產生社交焦慮。為了解新時期大學生社交情況,以便在此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教育引導策略,作者采用網上問卷調查為主、簡單訪談為輔的方式,選取了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建江夏學院三所高校的1 000名大學生開展大學生人際關系狀況調查。調查問卷采用北京師范大學鄭日昌編制的《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此次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976份。調查顯示,有54.48%的學生表示在人際方面有所困擾;有59.53%的學生表示和生人見面十分不自在。對其分量表的分析中發現,有48.38%的大學生因人際關系問題而產生心理問題,其中有18.72%的學生產生了嚴重的心理問題。調查表明,社交焦慮已經成為困擾大學生群體的主要問題之一,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如果對這種情況不加以調適,可能導致大學生出現學業成績下降、退學、網絡成癮,甚至抑郁、強迫、回避型人格障礙等情況,產生嚴重的后果。

一、大學生社交焦慮問題析因

大學生社交焦慮是一種消極的情緒體驗,由多種因素導致產生,主要表現為以下方面:

1.家庭因素。當前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自小享受的是幾代人的呵護溺愛,缺乏集體榮譽感、合作精神和獨立生活及為人處世的能力。當面對大學集體生活時,當同學成為自己的“家人”而需要更多的平等、公平和忍讓時,就容易出現明顯的調適困難,進而引發社交焦慮。

2.網絡因素。網絡給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讓他們在虛擬世界里可以肆意發泄,可以輕松解決現實生活中必須要面對面才能解決的問題,但也會使他們在實際生活中的社會關系質量下降,孤獨感與沮喪情緒上升,心理幸福感降低,對現實中真實的人際關系產生恐懼、冷漠、孤獨等多種情緒,引發社交焦慮。羅伯特·克勞特(Robert Kraut)和他的同事對一些開始使用互聯網的實驗對象跟蹤兩年進行人格評估之后,用專門的軟件跟蹤其上網次數的多少以及使用的工具發現,人們花在網上的時間越多,與家人的溝通越少,實際生活中的朋友就越少,同時感到孤獨和沮喪。[2]因此,在某種程度上,網絡平臺強化了大學生社交焦慮的程度,弱化了大學生現實的人際交往能力。

3.學校因素。大學生初入大學,周圍的同學來自不同地區,語言、生活習慣各不相同,這要求大學生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有的大學生帶著良好的自我感覺進入大學之后,發現自己只不過是大學生中普通一員,無形中也會有失落感和自卑感。人際的不適應、優勢感的喪失都易引起大學生社交焦慮。

4.個人因素。有的大學生性格內向,不善于與人交往,把與人交往當成是一項任務來完成,引起人際交往壓力;有的大學生對自己缺乏正確的認知和信心,不注重挖掘自身潛力,從而喪失了與他人交往的勇氣;有的大學生總是擔心自己不夠完美,產生自卑心理,由此引發社交焦慮;有生理缺陷的大學生則更易產生自輕自賤的情緒,在人際交往中感到焦慮和擔憂,不愿意也不敢和人交往,由此陷入孤獨、沉默、自我封閉、神經過敏的程度。此外,實用主義、功利主義、個人主義淡化了社交中的情感因素,也間接引發了大學生社交焦慮問題。

二、心理咨詢與治療理論在大學生社交焦慮中的具體應用

從弗洛伊德首創心理咨詢和治療理論開始,心理咨詢和治療便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以心理學最發達的美國為例,1959年,哈珀發現有59種心理治療體系,到了1976年帕洛夫發現共有130余種心理治療方法,盡管心理咨詢和治療方法很多,但實際上在理論導向方面主要集中于幾個模式,精神分析、行為主義、認知行為主義、人本主義等依然是心理咨詢與治療發展史上最有影響力的理論體系。

1.精神分析療法

精神分析理論是第一個全面系統的心理治療體系,也是現代心理治療的奠基石,它的理論和技術為各種心理療法的成長提供了豐富營養。精神分析理論關注的是個體從出生到六歲的生活事件對個體后來人格發展的影響。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問題產生的根源通常是由未獲得解決的沖突累積而成。德裔美國心理學家霍尼(Karen Horney)強調由于童年的不安全感、不被喜愛感或不受重視感,產生了基本的人際焦慮,個體會采取迎合、對抗與遠離人群的方式應對。如幼年時養育者比較嚴厲,隨著成長,個體就會把嚴厲的養育者形象內化為自己性格(超我)的一部分,當自我出現時,超我就會對其進行約束,不允許其釋放基本的自由。超我和本我之間會有劇烈沖突,自我往往以不成熟的防御機制來應對,妥協的結果表現為社交焦慮癥狀。[3]精神分析理論強調了探索潛意識的重要性,挖掘幼年時期的精神創傷和焦慮情緒體驗,使其從潛意識進入到意識中,轉變為個體可以認知的內容進行再認識,使個體重新認識自己,發展更具建設性的適應方式,并改變原有的行為模式,達到治療的目的。[4]自由聯想、催眠、夢的分析、移情分析、阻抗分析及解釋等都是精神分析學派常用的治療技術。因此,在處理大學生社交焦慮問題時,可以引導其對社交焦慮的感受進行自由聯想,使其將進入自己意識中的任何內容,無論其性質如何,都能無所顧忌的講出來,根據其訴說的內容引導聯想,發現問題。一般來說,越是痛苦的東西,越不愿回憶,越不愿回憶的東西越有可能隱藏問題的根源。在咨詢過程中,個體可能會回避引起痛苦的聯想,表現為阻抗。及時發覺個體表現出阻抗的內容,比如曾經在人際中受打罵、侮辱事情,引導其回憶當時的場景并體驗當時的情緒,并試著去對“當時的自己”進行安慰,“我與你在一起,理解你,陪伴你,我知道你的感受,你很痛苦,這都是可以的,不過這只是一種感受,只是一種能量。我們可以讓它釋放,讓我們一起呼吸,這樣我們可以通過它一起成長……”接納當時的情緒,給予“當時的自己”愛和能量,療愈“當時的自己”。當個體處在自我接納狀態中時,是與其內在的關愛、智慧等資源聯結,可以幫助其更加勇敢地直面問題,接納自己,在面對社交焦慮問題時更有勇氣、更有力量。

2.行為療法

行為主義理論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早期,該理論利用經典條件反射原理及操作條件反射原理治療行為問題。行為主義理論認為個體所有的行為都是學習的結果,如果個體有問題,問題就是不適行為本身,而不是什么假設性的內在的原因。如一個6歲的小孩對某種社交場景感到害怕,可能是因為這種人際交往場景與另外一個傷害性的刺激(比如被侮辱、被打罵)同時出現,從而產生具有傷害性的社交場景,對該小孩來說,帶有了某些恐懼元素。如果該兒童對這種恐懼進行了回避,就會使這種恐懼、焦慮得以減輕,回避行為則得到強化,而恐懼對象也有可能泛化,結果導致社交焦慮的產生。還有觀點認為,社交焦慮的產生是模仿習得的結果,與父母及其他重要的人的人際焦慮模式相似?;蚴怯捎谏缃患寄苋狈?,鍛煉機會少,導致社交能力不足所致。行為療法主要治療技術包括操作性條件反射技術、放松訓練、系統脫敏、暴露療法。系統脫敏法是由南非精神病學家沃爾普首創,也是目前最盛行的行為治療方法之一。就是讓個體處于全身放松的狀態下,讓個體想象自己處于所恐懼的刺激情境中,并讓其從最不恐懼的情境到最為恐懼的情境逐步脫敏,從而減輕原來所懼怕的情境的敏感性。具體到大學生社交焦慮問題,可以引導其想象社交的場景,如果能清晰的想象并感到緊張時,停止想象并全身放松,接納這種緊張感,之后反復重復以上過程,使其逐漸通過想象,經歷從最小焦慮到最大焦慮的各個等級,直到不再對想象感到焦慮或恐懼,想象脫敏即完成,最后遷移到現實生活中,不斷練習,鞏固療效。通過系統脫敏訓練,可以幫助大學生降低人際交往的恐懼和緊張,增加對于快樂的敏感度。

3.認知行為療法

20世紀70年代以后,行為治療中出現了一支新的力量——認知行為療法,認為個體自我陳述的重新構造過程可以促進個體行為的重構。[5]認知行為理論強調人的理性作用以及認知在社交焦慮形成中的作用,即人的大部分情緒困擾和心理問題,都來自于不合邏輯或不合理的認知。不合理的認知,如對自己在社交中表現的否定性自我評價、在社交之前或者之后的否定性自我聲明、不合理信念、對自己社交表現中積極與消極事件的選擇性記憶、注意力偏向社會威脅性線索、對于自己能力和表現的高期望等,常常伴隨絕對化的要求、過分概況和災難化的特征,導致了社交焦慮情緒的產生,最終導致社交回避行為。[3]認知行為療法重點在于讓個體了解到自己的信念和想法是如何影響情緒和癥狀,并通過相應的干預技術,幫助來訪者的情緒和行為得到相應的改變。常見的認知行為療法有合理情緒療法、貝克認知治療等。阿爾伯特·艾利斯創建的合理情緒療法是第一個認知行為療法。他認為,引起情緒障礙(c)的不是誘發事件本身(a),而是人們對該事件的評價和解釋(b),c是由a和b綜合作用的結果,改變b就可以改變c。[6]對事物合理的評價會引起適度的情緒和行為反應,反之則會產生不恰當的反應。因此,改變個體不合理的認知,在最大程度上減少不合理信念帶來的不良反應。

有社交焦慮問題的大學生往往存在不合理信念,比如人際交往很可怕、對方會不喜歡我、我不如別人、我一無是處,等等。運用合理情緒療法,引導大學生認識到需要改變的并不是這些客觀存在的條件(a),而是自己不合理的認知(b),分析不合理信念是什么,是否存在絕對化的要求、過分概括的思維或災難化的想法,幫助大學生認識到人際交往中的擔憂不是客觀事實,大都是自己的假設,嘗試與不合理信念辯論,從科學、理性的角度對不合理信念和假設進行挑戰和質疑,從而改變不合理信念,找回合理信念,對社交關系持更樂觀積極的想法。

4.以人為中心療法

以人為中心療法表現出強烈的人本主義傾向,該理論是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一個心理學派,它把人看作是一個努力尋求健全發展的人,相信人生而有潛在的能力,都是理性的、能夠自立和自我負責,每個人都有積極的人生趨向,人可以不斷成長與發展,邁向自我實現。但是由于外界環境有形無形、有意無意地干擾與阻礙,個體為了保持自我對外界環境的適應,會為了符合別人的期望而否認和改變自己的價值,從而引發社交焦慮。如一個孩子受到家長的貶低而非常生氣,但他從小到大接受的觀念是,不能恨父母,父母是為自己好,所以他就會壓抑自己真實的感受,接納他人的價值觀。此時,他的自我內部就發生了分裂,個人的這些潛能遭到壓抑得不到合理的發揮,就會感到緊張、不舒適。為了阻止這些使自己感到威脅的經驗形成意識,他就要建立防御機制,來維持自身造成的假象。這時這個人就越來越不能與環境相適應,并出現煩惱、焦慮和各種異常行為。特別是當外界環境嚴重威脅到自我人格時,就會導致各種心理疾病,包括社交焦慮。究其本源,社交焦慮就是自我完善的潛力遭到壓抑、發生扭曲的外在表現而已。[4]對于有社交恐懼的大學生,可以充分挖掘人的內驅力和內在潛能,讓其找到自己可選擇的范圍。比如,我們無法選擇他人的評價,但是可以選擇我們對待這些評價的態度,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我們選擇的結果,以此激勵他們評估自己當前的選擇,認識到自己才是生活的主人,而不是毫無控制能力的環境的受害者,增強對生活的掌控力,建立積極的生活態度和交友觀,并持續鼓勵其接納自己的選擇或行為的結果。以人為中心療法認為,人都是值得信任的,可以合作的。所以,面對有社交焦慮的大學生,要如涓流一般真誠耐心地與他們進行情感交流,鼓勵其說出自己的內心感受,分享喜怒哀樂,并設身處地站到他們的角度看問題。當其在社交活動中表現向外探索的欲望甚至行動時,立即給予溫柔的贊美、肯定和鼓勵。當其表現出退縮行為或犯錯時,不要責罵,而應給予積極的引導,幫助其建立自信。

5.森田療法

森田療法是20世紀20年代日本精神病學家森田正馬博士創立的一種基于東方文化背景的、獨特的、自成體系的心理治療理論與方法。森田療法認為,當人出現一些不適的感覺,比如當眾講話恐懼、社交焦慮等時,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這種感受上,這種感受非但不會消減,反而更加敏銳,越發加重了社交焦慮癥狀。森田療法提出“順應自然,為所當為”的治療原則,鼓勵來訪者活在當下,忽略對癥狀的關注和克服癥狀的欲望,帶著癥狀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學會接受與癥狀共存,不對抗、不強化、不回避、不指責,不給自己貼標簽,接納、承認自己的感受,無論情緒好壞,像健康人一樣生活,以打破負性情緒的維持和循環,在積極主動中重新尋找自我,提升行動力和自我效能感。因此,大學生在面對社交焦慮問題時,可以帶著焦慮與人交往,害怕見人沒關系,但該見的人還要見,注意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是否又焦慮了,堅持做下去,恐懼就會逐漸減輕。盡管這樣做很痛苦但也要堅持下去,打破了過去那種精神對行為束縛的模式,反而對人際交往能起到正向的作用,當大學生接納焦慮是自己社交的一部分涵容這個狀態時,那么社交焦慮問題也就不攻自破了。

三、結語

社會的快速發展要求心理咨詢與治療必須提高療效,縮短時間,由此促成了各心理咨詢與治療流派間的相互學習,強化了技術和理論的融合。在運用心理咨詢與治療理論處理大學生社交焦慮問題時,可以嘗試運用整合療法,使用所有流派思想中最適合的元素去處理問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時因地制宜,保持尊重、真誠的態度,促進大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從容應對社交焦慮問題,發揮心理咨詢與治療理論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猜你喜歡
心理咨詢不合理恐懼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處方分析
住校記:她在夢里表達恐懼
恐懼更奇怪
恐懼
恐懼的對立面
法科大學生心理咨詢案例研究
心理咨詢:架一座心靈的彩虹
高校心理咨詢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向“不合理用藥”宣戰
心理咨詢廣播節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