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學生創造性成長
——北京中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踐

2023-03-23 12:19夏青峰
中小學校長 2023年12期
關鍵詞:中學校園人才

□李 明 夏青峰

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 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 是衡量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 筆者認為, 所謂 “人才”, 是為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進行了創造性勞動, 在某一領域、 某一行業或某一工作上, 做出較大貢獻的人。而 “拔尖創新人才”, 則是新知識的創造者、 新領域的開拓者、 新技術的發明者, 是引領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方向的關鍵力量, 是人才資源中最寶貴、 最稀缺的資源, 對于提升全球競爭力、 把握未來發展機遇以及增強國家發展安全性等, 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诖?, 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發現和培養, 其重要性與必要性便不言而喻了。

一、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探索

2013 年9 月, 北京中學應運而生。 北京中學自成立以來, 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 致力于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發現與培養。 針對這一歷史使命, 北京中學遵循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 從多維度、 寬領域進行了多種嘗試。

(一) 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創造性成長

北京中學的核心理念是 “讓學生創造性成長”。 教育既要解決傳承的問題, 又要解決創造的問題,先傳承再創造, 結果往往并不理想。 北京中學將 “先傳承再創造”,改變為 “在創造中傳承”, 即用創造的方式去傳承。 換言之, 若要想讓學生將來能夠創新、 創造, 他們現在就要過上創新、 創造的生活, 讓學生的成長具有創新、 創造的特征。

(二) 形成五項發展策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北京中學經過多年的辦學實踐, 逐步形成了五項發展策略, 即黨建引領、 文化立校、 民主治校、學術興校、 開放辦學, 通過這五項策略來促進學校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學校堅持為黨育人、 為國育才,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推進各項工作。 學校注重以文化人, 積極發揮師生的主人翁意識,讓校園到處都是教師和學生的聲音, 而非校長一個人的聲音。 學校在教育研究上下功夫, 走內涵發展之路, 積極探索現代學校的開放辦學之路,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三) 尊重規律,德育為先

辦成什么樣的學校不是目的,培養出什么樣的人才是根本。 辦學是為了育人, 故而辦學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 北京中學不將手段與目的相顛倒, 而是集中精力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學校不能為了改革而改革, 而應立足于客觀的教育規律, 積極處理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中的 “變”與 “不變”。 在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過程中, 北京中學遵循德育為先、 “五育” 并舉的辦學規律, 以確定性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學校應讓學生體驗到真實的教育與真實的生活, 只有教育與生活相統一, 才能助力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 基于此, 學校設法讓學生過上創新性的生活, 讓創造蘊含在學生每天的日常學習與生活之中。

(四) 通過三項改革措施,營造師生精神家園

一是讓校園成為師生的精神家園。 家是中華文化的立足點, 也是北京中學校園文化建設的目的所在。 北京中學致力于讓校園成為師生的精神家園。 在校園里, 學生享有愛, 并得到尊重, 享有追求目標的機會, 能夠體驗成功的快樂。 學校積極在教育生態建設上下功夫, 讓所有的人與事都能各就其位、 各得其所, 讓所有的人都能夠擁有蓬勃的活力, 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二是讓校園成為師生的學習中心。 學校課程改革是系統性與貫通性的結合, 是豐富性與選擇性的相融, 是綜合性與實踐性的并存。 學校積極構建包含基礎課程、 拓展課程、 潛能課程在內的三級課程體系, 從教學的機制、 內容、 方式等維度, 努力探索個性化、 聯系性和體驗性等多種學習樣態。

三是讓校園成為師生的創新沃土。 學校天天是創造之時, 處處是創造之地, 人人是創造之人。 學校努力將日常教學內容改造成學生可以主動探究的項目, 讓學生在多樣性的舞臺上, 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的潛能, 主動成為問題的探索者、 解決者。[1]

二、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具體舉措

(一) 營造適合拔尖創新人才成長的校園生態

一粒種子只有在陽光水分充足、 土壤適宜的環境下, 才有可能茁壯成長。 同理, 若希望學生能夠創造性地成長, 學校亦需要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 這種環境應該能夠激發學生創新的欲望與實踐。

1.校園生態兼顧個體發展和整體環境

學校重視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 促進學生的個性化成長。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 他們的稟賦、 特長因人而異。 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和差異, 支持每個學生的發展。 與此同時, 學校又是一個復雜系統, 學生之間相互關聯、 彼此影響。 故而, 學校的改革要考慮周全, 不僅要考慮個體與個體、 個體與整體、 整體與部分之間的聯系,還要考慮學校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讓學校突破圍墻的邊界, 實現開放辦學。

2.校園生態兼顧容錯觀念和包容機制

學校是允許學生犯錯誤的地方。 問題本身并不可怕, 關鍵是要正確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反思和總結問題, 進而改進自己的行為方式和做事態度。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換位思考十分重要。 教師應多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 這種換位思考的方式, 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學生的感受和需要, 進而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理解和尊重。

校園包容機制的建立, 有助于學生更深層次地參與到教育活動當中, 有助于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 共話學校發展。 如學校的專題會、 建言會、 金點子活動等, 在增進師生相互了解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以學生為中心共建美麗校園活動中, 學生設計的方案與實際需要時有出入, 教師用智慧的方式加以引導, 讓學生發現方案中可能存在的問題與漏洞,探索改進的方法。

3.培育學生的積極心態, 激發向上向善力量

學生的創新精神與能力是需要激發的, 激發的關鍵在于學生自身的力量。 這種力量可以是被動的、強制的, 可能是同伴競爭造成的,也可能是主動的、 源自內心深處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后者往往會更持久, 后勁會更足。 北京中學經過多年探索, 逐步形成了 “世界因我更美好” 的校訓, 倡導“和而不同,樂在其中” 的校風, 讓學生享受在學校的生活和學習, 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創新活力, 讓學生的創造行為自然而然地發生。

(二) 重視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傳統的中國教育模式之下,課堂的主導者是教師, 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 他們被期望成長為 “聽話的乖孩子”。 北京中學領導班子認識到, 在這樣的氛圍中, 大規模培養拔尖創新人才難以實現。 實際上, 學生是有差異的。

學校鼓勵教師在教學中給予學生充分表達自我的機會, 激發學生個性優勢, 啟發學生批判性思維。常言道: “學貴知疑, 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學校鼓勵學生凡事要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勁頭, 敢于質疑現有理論, 勇于開拓新的方向,攻堅克難, 追求卓越。 教師要鼓勵學生, 不迷信學術權威, 不盲從既有學說, 要敢于大膽質疑, 認真求證, 不斷試驗。[2]

(三) 構建學科融合課程,把握“教”與“學”的關系

課程是學生創新的載體。 如何落實新課標要求, 構建融合課程,整合學校資源, 重構符合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 對于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發現與培養, 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北京中學具體采取以下兩項措施。

1.改革課程的供給, 激活學生的需求

就供給側而言, 課程改革應堅持橫向拓展與縱向貫通相結合。 學校對課程實行進一步分解和重組,形成符合學生特點的課程體系。

就需求側而言, 被動等待和低階思維是當前的突出問題。 學校鼓勵教師將學生從被動學習狀態轉變為主動學習狀態, 從低價思維逐步轉變為高階思維。

2.把握好教師 “教” 與學生“學” 的關系

“教學相長”, 教師的 “教”與學生的 “學” 是相互促進的。教師的 “ 教” 是為了學生的“學”, 而學生的 “學” 需要教師的“教”。 學校鼓勵教師 “教” 在學生“學” 的需要之時。

(四) 德育課程開闊眼界,激發學生創新成長

為了讓學生了解社會實際, 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 積累豐富的直接經驗, 學校在德育教育中組織了豐富的綜合實踐活動。 一方面,學校鼓勵學生在問題研究和實驗中學習, 鍛煉學生的學術研究能力; 另一方面, 學校打破校園地理邊界, 建設 “藍天下的課程”,包括但不限于大自然課程、 大地課程、 博物館課程、 “中華文化尋根之旅”、 “世界大課堂” 等課程與活動。 每次活動后, 學校引導學生進行經驗體會的梳理和提升, 將經驗體會納入知識體系, 逐步形成知識結構, 進而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與能力的提升。

(五) 營造寬松的工作氛圍,激發教師的潛能

學校能否培育創新型人才, 關鍵在于教師是否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 教師對事物的判斷能力和學習精神直接影響著學生, 如果處理不當, 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很容易被磨滅。 那么, 如何在一個寬松的氛圍中, 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則變得非常重要。 學生想要什么樣的學習氛圍, 教師要了解, 校長要了解; 教師想要什么樣的工作氛圍, 校長也需要了解。北京中學著力構建理解與信任的文化氛圍, 讓每一位教師形成自己獨有的特點和專長。 在學校管理中, 校長盡量做到人盡其才, 才盡其用, 用盡其能。

學校注重培養教師的專業能力, 著重培養教師的領導力。 教師的領導力, 不僅對下級, 也對平級和上級產生一定影響。 比如通過有效溝通, 影響上級領導的思維或決定。 培養教師的領導力, 就是讓教師積極地、 負責任地、 創造性地把工作做出特色, 享受工作的樂趣,不斷充實自己。 一旦有了主人翁意識, 教師的無窮潛能就會迸發出來。

三、 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思考與展望

(一) 建立拔尖創新人才的發現機制

校長要充分理解拔尖創新人才的成長規律, 教育行政部門應逐步完善各學段的對接機制, 建立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培養的特殊路徑。 教育行政部門應致力于完善選人機制, 建立市級、 區級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基地, 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提供支撐。

(二) 完善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機制

拔尖創新人才成長需要自我探索, 在不斷的摸索與體驗中尋找自己的方向。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 學生的拔尖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與發展受到一定束縛。 有鑒于此, 學校應對有潛力的學生進行研究, 研發校本課程, 做到一生一課表, 一生一分析, 幫助每個學生發揮潛能, 同時建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容錯和調整機制, 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三) 健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評價機制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和現行考試升學體系應相對獨立。 拔尖創新人才的選拔, 不是綜合成績選拔, 而是選拔具有開拓性精神和創新性潛質的人才。 教育行政部門需要健全機制, 暢通人才培養的綠色通道, 建議建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評價機制。[3]

(四) 培養并穩定卓越教師隊伍

學校要在教師隊伍建設上下功夫, 健全優秀教師的獎勵機制, 改進評價標準與評價方式。 如增加創新評價項目等, 培養一支優秀的、可以陪伴拔尖創新人才共同成長的教師隊伍。

“授人以魚, 不如授人以漁”。為了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學校也應營造一片有風有浪、 寬廣遼闊的“漁場”, 讓學生親自下水去 “捕魚”。 學校需要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 掌握批判性思維方式, 幫助學生更好面對未來的挑戰, 實現人生價值。

猜你喜歡
中學校園人才
人才云
在多解中學創新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校園的早晨
春滿校園
寧波市四眼碶中學
開心校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