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學生“目標感”的策略

2023-04-04 00:59安燕
江西教育C 2023年3期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

安燕

摘? ?要:當前正處于信息快速更迭的時代,各種電子產品已經在小學生群體中“遍地開花”,成為“目標感”缺失越來越低齡化的“導火線”。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本文將“目標感”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有機結合,探究在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目標感”,以強化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目標感”?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新課程標準

當前正處于信息化時代,學生很小就接觸各類電子產品,導致很多學生認為學習、生活很無趣,這是學生“目標感”缺失的體現。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的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以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為指導,幫助學生找到學習與生活的明確目標,樹立良好的“目標感”,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內驅力。

一、引言

哈佛大學曾經開展了一項關于“目標感”的研究,經過25年的跟蹤調查,他們發現,27%的人在生活中沒有任何目標;60%的人目標相對模糊;目標比較清晰的僅占樣本的10%,而且也只是有短期目標;只有3%的人,他們的目標是清晰且長遠的。發展心理學著作《目標感》一書中也提到,有25%的年輕人是疏離狀態,也就是說這類人群永遠覺得沒意思、無助、無聊,沒有目標。

“有志”就是有目標,這是成功的前因,因為有了目標才會有奮勇前進的方向與動力。威廉·戴蒙在《目標感》一書中提出,好的目標應該能帶來三樣東西:力量感、持續性和“心流”。找到了“目標感”,才能感受到“心流”,才能有充滿前進的力量,從而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從“目標感”的培養角度來看,這正好符合了“目標感”的三個關鍵點?!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逼渲?,“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前提是實踐活動的積累。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并沿著正確的學習方向不斷前進,在這個過程中,樹立有效的“目標感”是學生學習與生活的行動指南。

二、培養學生“目標感”的策略

(一)轉變思想觀念,明確“為什么學習”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币晃缓玫恼Z文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如何識字、寫字、閱讀和寫作,還要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愛,讓學生體驗語文學習帶來的快樂,使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要轉變思想觀念,引導學生明確“為什么學習”,使學生初步樹立“目標感”。談到“為什么學習?”這個問題,少年周恩來曾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樣博大的胸懷與遠大的志向,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學子去思考讀書的意義與價值。那么現在,學生又為什么學習呢?有多少個生命個體,有多少種生活經歷,就會有多少種學習目的。著名思想家愛默生說,一個人只要知道自己去哪里,全世界都會給他讓路。把這句話引申到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也就是說,只要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學習目標是什么,學生就會有明確的學習方向,就會擁有不畏艱難的勇氣與魄力,朝著目標不斷努力。首先,教師要告訴學生,古往今來能夠創造巨大價值的人,如居里夫人、愛因斯坦、錢學森、袁隆平等,不管各自所在的是什么領域,他們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具備卓越的專注力與“目標感”。其次,要引導學生思考:“在祖國日益強大的今天,我們為什么而學習呢?”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找到學習的意義與價值,并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從而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學習,完成“目標感”的升華。

(二)發現亮點,幫助學生找到“目標感”

《目標感》一書中提出,多運用發現亮點的思路。書中強調,在解決孩子“目標感”問題的時候,我們的思路不能是“減少赤字的思路”,而應該是發現亮點的思路。那么如何理解“減少赤字的思路”呢?很多教師在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時,首先想到的是上課不要講話、不做與聽課無關的事、不要有暴力行為等,此時,教師想的都是負面的事情。但是心理學家指出,如果我們用這樣的思路做事,往往會導致學生產生抗拒與抵觸的情緒,從而不愿意合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發現學生的亮點,清楚地認識到每個學生都值得去“灌溉”,值得教師的精心培養,每個學生都有精彩的未來,教師要努力幫助每個學生找到“目標感”。

具體而言,在日常的教學中,首先,教師要經常鼓勵并肯定學生的思想與行為,在發現問題時及時糾正,讓學生實現積極的發展。其次,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教師的行為很敏感,教師的行為舉止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因此,教師要給學生樹立榜樣,并且經常采用“你能做到”“你能行”“你最棒”等激勵性的話語鼓舞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最后,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還要給學生設置一些“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的挑戰活動,讓學生完成一些有難度的小目標,使其不斷獲得成就感,從而不斷突破自身的“最近發展區”,提高學習能力。

(三)營造學習氛圍,喚醒學習內驅力

當學生找到了自己的熱愛,擁有了自己的奮斗目標之后,教師最應該做的就是盡量樹立更多正面的榜樣,讓學生看到那些有意義、有價值的人是怎樣學習與成長的。這就是為學生營造一個有“目標感”的學習氛圍,能夠喚醒學生自身的學習內驅力。

例如,小學三年級是學生學習古詩文的重要時期,但是古詩文是文言文的表達,無論是句式還是含義,都與現代漢語存在很大的差異。這導致很多學生不愿意學習古詩文,也學不懂古詩文。筆者意識到,這是因為學生沒有認識到古詩文的重要性,對古詩文學習存在畏難情緒。因此,筆者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與認知水平,制訂了長期的古詩文朗誦計劃,帶領學生每天誦讀古詩文,并了解相關的歷史背景,營造了濃郁的古詩文學習氛圍。在此基礎上,筆者還將古詩文內容細化,分解成多個簡單的親子互動小游戲,讓學生與家長共同參與古詩文學習,從而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拓展學生的古詩文學習空間,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古詩文學習習慣。

綜上所述,“目標感”對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具有重大的意義。長遠的目標和清晰的人生方向,就如同暗夜中的燈塔,指引著學生找到正確的航線,能夠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成長帶來動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探究“目標感”的培養路徑,讓學生明白為什么學習,多運用發現亮點的思路,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培養學生的“目標感”,從而為學生的長遠發展指引方向。

參考文獻:

[1]曹新燕.三步培養目標感[J].新班主任,2022(1):43-44.

[2]張曉菊.目標感:讀寫結合訓練設計的關鍵[J].小學教學參考,2021(10):15-16.

[3]弓立新.培養孩子的目標感[J].少年兒童研究,2017(12):1.

(作者單位:南昌大學附屬小學)

猜你喜歡
新課程標準
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聽說教學中的運用
給每個孩子一雙騰飛的翅膀
“趣”說英語
新課程理念下“數學問題解決”的生活教學
新課程標準下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分析
新課程標準下如何培養初中生的數學思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