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ADDIE模型的混合式教學設計與實踐
——以《臨床護理總論》課程為例

2023-04-05 11:49張冠如史婧怡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3年2期
關鍵詞:護理學知識點教學內容

張 顏,張冠如,史婧怡

(遼寧何氏醫學院護理學院,遼寧 沈陽 110163)

《臨床護理總論》是以器官系統為中心開展的一門新型整合課程,是將無法整合到“器官系統”的基礎醫學內容和臨床護理課程內容通過新的組合方式進行整合與合并,形成內容冗余度少、結構性好和整體協調的一門創新型整合課程,涵蓋了病理學、病理生理學、外科學、護理學等課程內容,實現了基礎醫學與護理學學科初步整合。而如何優化課程結構,深入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開展基礎與護理雙學科的深度融合,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促進學生系統學習和獨立思考,是實現課程目標及提升課程教學質量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基于ADDIE模型開展《臨床護理總論》混合式教學設計與實踐,以期為其他整合課程的教學提供參考和借鑒。

1 相關理論依據

1.1 ADDIE教學模型

ADDIE模型是一種系統教學設計模型,是目前較為成熟且應用最廣泛的教學設計模型。它以學習者為中心,包括分析(Analysis)、設計(Design)、開發(Development)、實施(Implementation)、評價(Evaluation)5 個階段[1],其中分析和設計是教學過程的基礎,開發和實施是教學活動的核心,評價是教學結果的保障。ADDIE教學模型的優點在于從需求分析、教學設計到開發和實施整個過程中的每一步都可以反復進行評審和修改,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2]。

1.2 混合式教學

20世紀90年代以來,互聯網和信息化教學技術逐漸應用于高等教育領域。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在線教學增加了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逐漸形成了一種融合線下面授和線上教學的混合式教學模式[3-4]。該模式不僅具有在線學習的方便、自主和豐富性,而且增強了師生間交流和聯系,使學生能及時獲得反饋,在提高學生學習體驗感和滿意度方面具有顯著優勢[5]。本研究借助混合式教學理念,在《臨床護理總論》課程設計環節采用線上和線下同時進行的教學模式。

2 基于ADDIE模型的《臨床護理總論》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

2.1 分析階段

ADDIE模型中的第一階段即分析,包括教學內容分析、教學環境分析和學習者特征分析。具體分析內容如下:

2.1.1 教學內容分析

《臨床護理總論》內容豐富、零散,難以系統分類,涵蓋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失調、休克、營養代謝、創傷、感染等與病理生理學和病理學聯系比較緊密的內容,又有麻醉、圍手術期護理等相關??谱o理內容。這些內容看似毫無規律,但經過仔細研究分析后發現,上述這些內容也有一定的內在邏輯性。比如體液及酸堿代謝失調也是病理生理學課程的重點掌握內容[6],為此,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和大綱要求,該部分的內容由病理生理學教師做重點講解,護理教師只講解相關的護理內容,對于疾病的發生發展及病理生理改變不做過多介紹。這樣既減少內容的重復,又有利于知識的銜接完整系統。外科休克、創傷、燒傷、感染等內容既有獨立性,也有一定的聯系,在內容安排上,先學習創傷、燒傷,掌握其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后,再進行休克和感染的學習,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知識點自覺的關聯起來,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2.1.2 教學環境分析

本課程擬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的形式開展,因此教學環境包括線下物理環境,即授課教室和實訓室;線上學習環境即移動學習平臺。通過課程組進一步分析討論,線下理論課程學習以大班理論講解的形式開展,每次課約150人,分3批次進行,每節40分鐘,每次2節,一周1次。實訓課采用小班形式學習,每次課約30人,每節40分鐘,每次4節,平均2周1次。線上學習環境依靠雨課堂/學堂云平臺開展,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開放學習、移動學習等多種形式,通過個人學習和小組學習的方式,提升自主構建知識的速度和質量,促進同伴間知識、技能、態度等的有效交流和溝通。

2.1.3 學習者特征分析

本課程在大一下學期開設,授課對象為護理學專業學生,以往已學過人體結構與功能、醫用化學和護理學導論等醫學基礎和護理學基礎課,了解醫學及護理學基本的學習方法。學生為00后一代,熟悉網絡學習方法,能熟練運用各種線上學習手段,較為適應在線學習方式[7]。但通過課前對學生的訪談發現,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為文科生,擔心課程中涉及的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的相關內容無法掌握。且受生源因素影響,學生評判性思維較弱且不知如何培養和提高自己的評判性思維能力。此外,學生的綜合能力,包括溝通交流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等高階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均較欠缺,需要加大投入與培養力度。

2.2 設計階段

基于分析階段,設計階段包括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設計、教學過程設計和考核方案設計等。

2.2.1 教學目標設計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指南,也是教學評價的依據?!杜R床護理總論》是護理學專業課中的一門核心課,是學生學習的第一門臨床專業課,是護理臨床專業課的基礎和引言部分。通過課程學習,旨在讓學生熟悉和掌握臨床護理中涉及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臨床護理思維和整體護理能力,為學習臨床各??萍膊『蛷氖屡R床護理工作奠定基礎。因此,根據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理論,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應該包括知識技能目標、能力培養目標和情感態度目標3方面。根據《護理學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8]中的相關要求,結合課程內容,確定知識目標主要是使學生掌握各相關病癥的病理生理改變、臨床表現、處理原則及相關護理,掌握圍麻醉及手術期護理的相關內容,熟悉病因及相應的輔助檢查,了解最新前沿進展。能力目標包括掌握手術室的常用護理技術,能配合實施常用的輔助檢查,具備病情觀察和護理能力,具有初步運用評判性思維和臨床決策的能力,確?;颊甙踩?。同時,應有效訓練學生的溝通與合作能力。情感態度目標包括關愛生命,保護患者及家屬權益,具有慎獨精神和依法行護的觀念等。

2.2.2 教學內容設計

教學內容設計是課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在確定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將所選的教學內容及知識點進行梳理、編排、整合的過程,將課程中零散孤立的知識點進行項目化、任務化、碎片化和系統化。教師在進行內容安排時,遵循先理論后實踐、先機制后護理、由淺及深的設計原則,根據混合式教學理念,確定線上與線下的教學內容[9]。同時結合教學內容,以《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為總綱,將“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以及細致入微、恪盡職守的法制觀念融入其中,樹立學生大健康的理念[10]。由多學科組成的教學團隊通過集體備課的方式,反復分析討論教學內容以確保不同學科之間的有效銜接,同時確定每次課的教學側重點并由相應的學科教師進行主要授課。

2.2.3 考核方案設計

考核是促進教學的有效手段,為此本課程采取多維度的考核模式,全方位促進學生高效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借助線上學習平臺,將課后討論、小組匯報作業、課后知識點測試、線上資源學習情況等納入平時成績中;增加階段性測驗幫助學生檢驗階段性學習效果;加入操作考核作為實訓考核成績,以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水平;期末考核中加入圖片題和視頻題,考查學生發現問題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具體綜合成績占比=平時成績(30%,含線上資源學習、課后知識點測試、討論題、學習報告、課堂出勤及參與等)+階段性測試(10%)+操作考核(10%)+期末理論考核(50%)。

2.3 開發階段

開發階段主要是根據已經設定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選擇并確定課程資源和編制教學設計方案。線上教學部分通過拆分小的知識點,優選“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上相關課程的優質教學資源;另有部分知識點未找到適合我校學生的線上資源,則教師選擇自行錄制微課的方式供學生線上學習。同時從數據庫、期刊、報紙、公眾號等資源搜集課程相關資源,拓寬學生視野,了解發展前沿。課程組深度挖掘課程中涉及的思政案例,如在缺氧的章節中借由中國登山隊兩次登頂珠峰事跡引出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信;休克教學中通過社會熱點案例啟發學生細心觀察和職業素養培養,重視生命意義和價值。課程的溝通反饋則借助企業微信群和線上教學平臺等方式及時溝通交流。實踐教學中涉及的實驗課程部分則借助數字化切片網絡平臺開展;實訓部分則借助護理學專業綜合實訓室開展。

2.4 實施階段

開課前,通過教學平臺,向全體學生介紹本課程的整體設計與安排,包括師資情況、教學內容、選用教材、線上學習平臺、線下課程安排、實驗實訓設計、考核安排與學習目標等,做到師生教學目標清晰,對課程有一個總體的認識。隨后則按照課程整體設計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每次課前通過教學平臺,提前告知學生課程內容及安排,并布置預習材料,讓學生提前做好預習;線下課則通過講解“知識點—討論—測試—總結”的方式進行新知識講解;線上課則通過“學習目標—知識點1—知識點2……—知識點測試—課后作業”的方式安排學生自主學習;根據課程進度安排線上討論和線下匯報作業;課程進找到中期時,安排一次階段性測試,檢驗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并及時安排答疑。實訓課則要求學生提前復習好相關理論知識,課上以動手操作為主進行指導和訓練,按照學習任務逐步實現教學目標。結課后,組織一次理論考核,以綜合檢驗學生知識掌握情況。

2.5 評價階段

為檢驗課程的效果,課程組構建了包括課程學習效果評價、師生教學滿意度評價在內的多元化、多維度的評價體系。其中教學效果評價主要通過及時查看學生在線學習數據,通過企業微信群及時推送學習標兵和學習預警名單,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課堂學習中,通過測試、作業、實訓練習及考核等方式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效果欠佳的部分,及時進行補充和指導。通過期末考核了解學生課程知識點掌握的整體情況。此外,通過師生座談會、課程滿意度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師生對課程總體設計、安排和實施的評價,以發現課程設計與教學中發現的問題,為未來改進提供有力支撐。

通過綜合分析發現,學生課程綜合成績優秀率為60.44%;課程滿意度問卷調查顯示,學生對課程的總體滿意度為96.7%,對課程內容設計滿意度為93.7%;線上學習資源滿意度為94.3%;師資安排滿意度為97.1%。通過師生座談會了解到,學生建議可以再多安排一些團隊學習任務,加大生生間互動的比例,幫助學生營造團隊學習氛圍;此外,學生希望老師能在課后增加拓展學習資料,擴大視野范圍。

3 小結

ADDIE模型為《臨床護理總論》混合式課程的開展提供了理論基礎。通過“分析-設計-開發-實施-評價”開展護理學整合課程改革,優化了課程結構,重構了課程內容,圍繞“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以充分適應健康中國背景下對護理學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提高教學質量。今后,仍需根據課程評價結果,從教學資源建設、團隊學習任務設計等方面進一步改革設計,以期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合格護理人才。

猜你喜歡
護理學知識點教學內容
一張圖知識點
一張圖知識點
第四頁 知識點 殲轟-7A
《護理學雜志》稿約
《老年護理學基礎》
——老年護理學的日常生活護理要點研究
“啟蒙運動”一課教學內容分析
關于G20 的知識點
“清末新政”也可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婦產科護理學實踐教學探討
仲景護理學思想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