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美術生活化教學策略分析

2023-04-11 19:07徐文勝
當代家庭教育 2023年3期
關鍵詞:教學價值生活化教學

徐文勝

摘 要:新課程標準對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教師應積極開展生活化教學。初中美術教學必須貼合學生的生活,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和作用,使教學變得趣味化和生活化,通過回歸生活,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明確學生應具備的能力與素質。本文從分析初中美術生活化教學的價值入手,闡述了初中美術生活化教學的設計要點,并提出了幾點初中美術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教學價值;教學設計要點;教學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5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03-0126-03

從現代教學改革中可以看到,如何拉近學生與課堂的距離,是教師應該努力研究的方向。在傳統教學模式和思維的綜合影響下,部分初中教師將“教師講,學生聽”作為“標準”的課堂模式,教育忽視了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的關注,使教育過程變得枯燥乏味。生活化教學理念將煩瑣的知識直觀化、生動化,能夠促使學生理解美術知識,減輕學生學習壓力和理解的困難,更好地集中學生的課堂學習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興趣。因此,探究在生活化教學背景下開展初中美術課堂的策略十分重要。對此,本文研究了以往初中美術生活化教學的實際價值,并基于此著重探究了解決的對策。

1.初中美術生活化教學的教學價值

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更加注重教材內容的傳授,所以很多學生不能夠快速吸收知識,這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學生在初中時期,由于經驗不多,審美能力和思想都還不夠成熟。初中生對社會生活的整體感知剛剛開始,之所以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是希望學生通過初步的了解,可以在腦海里形成一個印象,讓學生感受到美術在生活中的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以往初中美術教育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能更多地按照課本教學任務簡單地傳授知識,但是教材畢竟是固定的,提高初中生審美能力的作用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初中美術教師探索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方式就顯得非常必要。美術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豐富生活化的教學元素,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讓學生提高對美術和生活的認知。比如,在皮影戲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講解皮影戲的操作技巧,更要講解皮影戲的背景,加深學生對生活中民間藝術的了解,拓展學生的認知層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2.初中美術生活化教學的教學設計要點

(1)圍繞學生身心特點設計教學內容

美術學習不是背誦默寫,還要促進學生美術思維發展,使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探究、欣賞能力,這也是近年來生活化教學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推崇的原因。生活化教學可以與實踐內容進行匹配,讓學生的接受能力變強。在傳統教學中,課堂的空間和時間限制讓美術的教學始終存在一定局限,但如今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這些傳統初中美術教學的限制被打破了,教師可以利用多樣化的實踐活動來幫助學生發現美術的趣味。在組織開展具體的教學實踐時,教師需要在其中多加引導,讓學生多觀察,在觀察中發現問題,在發現問題后提出問題,促使學生通過多樣化的感官體驗去開展更加深入的探究。如此一來,既實現了素質教育的目標,又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了樂趣,真正做到了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以實踐性的活動去指導學生的學習實踐行為,進而培養學生的美術探究學習能力。提升學生對美術的認知,并對其文化內涵、藝術價值進行深度剖析,給予學生暢所欲言的機會,讓學生可以將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表述出來,有利于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同時也是提高他們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的重要“武器”,可以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2)結合多元化課堂的構建

在傳統的初中美術課教學中,往往以教師、課本為課堂的中心,學生扮演被動式接受者的角色,嚴重制約著學生美術素養、綜合能力的發展。在多元化生活教學法的輔助下,學生的發散思維得到了鍛煉,學生可以不斷挖掘內心的感受,進而迸發出創造的靈感,獲得學習美術的更多路徑,并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想象,拓展學習的寬度和豐富知識儲備。教師必須進行教學整合,改變以往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因此多樣性的生活化教學應用成為當下美術課堂教學改革的重點,這為美術課堂添加了不同的生活元素。同時,教師應考慮到新時代的教學需求以及初中美術課堂設立的真實目的,轉變學生錯誤的觀點,讓學生意識到美術的價值,并感受到美術的魅力,使其能夠主動參與到美術學習活動中。所以教師必須對“如何應用生活化教學法”進行深度思考,發揮生活化教學的最大價值。

3.初中美術生活化教學的教學實踐策略

(1)結合信息技術,創設生活教學情境

高效教學的實現,教師首先應以學生為核心進行課堂構建,尊重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熱情,并帶動個人審美能力、藝術感知力的發展。學生會對趣味的內容有天然的趨向,會更加投入活動中,思維更加活躍。此外,美術教學設計需要做到多元化,以往教學中,部分教師的教學過于單一,很多時候教學目標不明,這就導致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效率沒有得到最大化。不但加重了學生的課后負擔,也不能提質增效。在新課改背景下,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化繁為簡,提質增效是非常關鍵的。教師要培養學生熱愛美術、積極探索的學習習慣。舉例來說,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教學設備更新換代,為課堂帶來了更先進的教學輔助工具,美術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設備,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導入教學素材,為課堂教學帶來更多便利。多媒體技術就是目前課堂教學的主要輔助工具,對提升教學深度,促進教學效率提升都具有積極影響。教師可以在風景畫的美術欣賞中,結合信息化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符合畫面感官的學習氛圍,把學生的思維帶入畫面里,如通過聲音與影像的結合,將清晨清脆的小鳥叫聲、茂密的樹林、天空中的云卷云舒等美麗的自然景象生動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良好的情境中體會畫作蘊含的情感。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一些畫作深度思考,讓學生體會畫作描寫的事物,感受作者對四季風景的刻畫手法。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畫作,結合自身的思考以及個人的一些體會完成二次創作,以此讓學生融入濃厚的個人色彩,完成高效課堂的構建,并提升教學效果。

(2)結合生活化互動教學設計,引導學生發現“美”

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化的教學設計是提高初中美術藝術實踐的重要手段。在初中生初學美術時,教師就應引導其樹立美術思維,讓學生在趣味教學中感到滿足和愉悅。另外,對邏輯思維能力和想象力都處在高速發育的學生而言,生活化的應用,能將抽象化作具體,使學生仿佛親臨其境一般,提升學生的美術感知力。舉例來說,在美術鑒賞的教學中,作為美術教學的基礎,美術色彩的鑒賞是培養鑒賞能力的基礎。針對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教師在開展色彩教學時可以采用生活化互動的方式。生活化教學的引入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中提高對色彩的敏感度,同時,教師要提前給學生布置好“任務”,比如,增添互動環節,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看作品,完成鑒賞能力的成長。美術鑒賞要著重加強色彩鑒賞指導,比如,在課堂中展示一朵向日葵,讓學生說出它的顏色,然后讓學生尋找生活素材中的相似顏色,提升學生對色彩的認識。

(3)結合生活教學素材構建民間美術課堂

在帶領學生賞析民間美術后,教師需要讓學生對民間美術進行一個深度的探索,從表面的學習逐步深入內部的學習。學生正處于一個心智發展的關鍵階段,其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好奇心會驅使學生主動地探索問題和發現問題,教師可以以學生的好奇心為切入點,讓學生主動地探索美好的事物。之所以先帶領學生進行民間美術的欣賞,是希望學生通過初步的了解,可以在腦海里形成一個印象,讓學生感受到民間藝術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生活化教學資源的導入,拓展教學廣度,引導學生利用自身的發散思維去探索更多的學習思路,加深對美術概念以及相關文化背景的理解,同時讓學生養成一定的自主探析的習慣,能夠在課余時間主動完成一些民間美術思考活動,從而促進學生民間美術思維的發展。提高學生學習歷民間美術知識的積極性,能夠讓教師極大限度地提高美術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在構建生活化情境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具體的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比如,可以構建一次民間美術背景調查活動,讓學生參與活動,而形成更加真實的學習體驗。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明確合適的學習主題,從而靈活地將民間美術知識吸收消化,也有助于學生積累學習經驗,使其整體的學習過程更加高效。只有學生學會對知識進行運用,才能真正地掌握民間美術知識。比如,在“風箏的魅力”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對風箏的認知,教師就可以以這個為切入點展開江蘇南通——板鷂風箏的講解。在民間美術知識探索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深度挖掘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將抽象的美術知識轉化成為可以通過實踐探究掌握的具體事物;并且要創設相應的探索情境,引導學生快速地融入民間美術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創設一些個性化的學習模式,比如,讓學生自主介紹對民間美術作品的理解、思考,這樣學生為了展示自己,會更加積極努力地思考民間美術知識,這就實現了人本課堂的構建,可以讓學生在民間美術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優化。教師對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以及上臺演講的學生,要給予一定的鼓勵,提高學生的美術思維,讓學生的思維方式更加直觀,更加形象具體,加深學生的記憶,便于學生的理解和吸收。教室不僅是授課的場所,也是最好的生活情境創設的空間。生活化教學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可以在教學中有效提升學生的民間美術理解能力,還能夠提高他們利用已經學習過的知識分析民間美術作品的能力,完善學生的美術思維,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美術學科素質得到全方位提升。

(4)構建生活化實踐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初中美術教學內容非常豐富,其中寫生教學是培養學生繪畫技巧、鍛煉學生創造思維以及促進審美素養發展的重要模塊。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寫生的情境,讓學生在良好的情境中盡情地揮灑畫筆,釋放自己的潛能。另外,在美術寫生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融入多樣性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促使學生全身心融入寫生的過程中。初中美術教師一定要對美術自然寫生的價值有清晰的認知,思想發散對美術學習非常重要,繪畫與創作必須通過想象力的激發才能實現,而不是照著照片或者圖畫去臨摹。美術教師可以以戶外寫生活動為載體,為學生提供接觸自然的機會,讓學生展示自我。教師也要在寫生過程中融合一些趣味性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創新動力,這樣學生在寫作活動中可以收獲滿滿。舉例來說,在生活化寫生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依托城市所在地的戶外資源,創設一日游的美術實踐活動。比如,生態公園就是很好的繪畫場所,生態公園里包含了大量花草樹木、鳥兒昆蟲,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素材。與坐在教室里面對著圖片或者其他畫作進行臨摹相比,生動的花鳥魚蟲無疑能夠激發學生的繪畫欲望,同時能調動學生的靈感,所繪畫出的作品也充滿了生機與活力。教師要在學生繪畫的過程中進行互動,一同構思繪畫作品,討論繪畫技巧。比如,構建一幅大型的山水畫面,給學生進行分工,每個學生負責整幅作品中一段素材的繪畫。這樣學生就會感覺到實踐活動更加有趣,會積極完成教師布置的繪畫任務,展示自己的繪畫能力,將初中美術實踐課堂變成充滿趣味的教學活動,學生的繪畫能力、繪畫興趣都能得到有效的培養,而且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更加輕松,絲毫沒有心理負擔,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讓學生體會到實踐的快樂,幫助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實現學科素養的自我提升。因此,在初中美術課程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訓練與提升時,教師要將戶外寫生這一基本的具有較強實際應用的教學活動作為重點,進行更加有針對性地引導與培養,引導學生汲取一些更豐富具體的學習知識,以此不斷全面提高初中美術教學質量。

4.結語

初中美術生活化課堂的構建,能夠實現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美術思維、綜合應用能力的發展,促進教學實效性的提升,拓展學習的寬度。教師要提高對教學內容的挖掘能力,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設計,提升學生對美術的認知,顯著促進學生對美術價值的理解,發展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提升初中美術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新彥.初中美術人文素養教學策略探究[J].亞太教育,2022(14).

[2]曾愛紅.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華夏教師,2022(14).

猜你喜歡
教學價值生活化教學
農村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的價值
善用story time板塊,提高英語有效教學
氣排球與硬式排球工體課教學價值對比研究
科研反哺教學在EDA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