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隊創造力研究綜述

2023-04-11 16:48張琳朱上上董燁楠
中國集體經濟 2023年10期
關鍵詞:影響因素

張琳 朱上上 董燁楠

摘要:近年來,團隊創造力研究成為熱點,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顯著提升。文章系統梳理了團隊創造力的定義與內涵,用VOS Viewer軟件分析了研究熱點及發展演變過程,列舉影響團隊創造力的主要因素,并以團隊結構、團隊領導和內部互動三方面展開多層次影響機制闡釋,總結了當前主流的評價測量指標和工具,并分析了團隊創造力相關研究存在的不足。文章闡述了未來研究方向應側重于團隊創造力的形成機制、多角度綜合探索、內外協同以及文化背景。

關鍵詞:團隊創造力;VOS Viewer;影響因素;測量指標

在追求創新時代,企業、組織的競爭日趨激烈,對團隊創造和創新的需求從未停止,團隊創造力是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所在。目前國內外對于團隊創造力的研究已有大量豐富成果,為組織切實解決了難題,但仍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還需進一步完善。本文介紹了團隊創造力的概念、研究熱點和發展演變過程、概括出主要影響因素和測量指標、指出未來研究方向,為企業組織提供創新管理活動的借鑒啟示。

一、團隊創造力的定義及內涵

團隊創造力是通過團隊成員共同交流、合作,對相關產品、流程或服務過程生成新穎且實用的想法。團隊成員利用自身知識儲備與背景,以多個視角展開思考,整合各種新元素,通過知識協同效應和群體智慧創意,實現思想碰撞,進而影響組織進行創新。

在企業團隊中,團隊成員完成目標的創造性表現對于提高團隊效率和保持競爭力至關重要。當前由于對創造力工作團隊的迫切需求,團隊成員在從事不確定性和缺乏標準解決方案的復雜任務(如科學研究項目、根據客戶需求定制的產品或服務設計)時,期望能夠用他們的知識和技能產生創新的想法,即為團隊創造力。

團隊創造力的內涵從個體特征逐漸向群體合成特征轉變。當前廣泛接受的定義立足于團隊層面的整體屬性,更強調過程?;谀骋惶囟繕?,通過一系列的交互行為形成解決方案,結合團隊多元化知識背景和技能等要素,將其轉化為創新的產品、服務和工藝等,切合現代企業組織的需求。

二、研究熱點及發展演變

將2000~2022年983篇國內外關于團隊創造力的文獻以RefWords格式導出,再導入VOS Viewer軟件中分析關鍵詞,得到高頻詞關鍵詞聚類圖譜,(見圖1)。不同顏色的點代表不同類別,主要類別分為團隊沖突conflict(如任務沖突、關系沖突)、知識交流(如內外資源協調、知識共享knowledge sharing)、領導leadership(共享型領導、變革型領導等)、氛圍、員工創造力、團隊等。

通過分析近二十年團隊創造力研究熱點的演變發展發現,早期研究關注個體特征,重點放在個體創造力影響團隊創造力方面,其次對于團隊層面的研究僅限于團隊內部機制;而當前整體研究趨勢從個體創造力轉變為團隊整體層面的創造力,從團隊內部機制向團隊內部外部資源協調交互機制(如知識資源、領導力、交互系統等)演變,同時對于影響因素的維度逐漸細化。

三、團隊創造力的影響因素

(一)管理學研究領域的團隊創造力

管理學領域側重團隊行為,從組織整體層面出發對創造力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其研究范圍大、內容繁雜。許多研究者提出團隊成員結構多樣性、內部溝通、團隊互動、任務形式、異質性、團隊導向、跨界領導等基于組織層面的影響因素。

(二)影響因素分類

Neil Anderson等(2014)提出將團隊創造力影響因素分為三類,即團隊結構、團隊領導和內部互動,該分類方法已被廣泛接受。

1. 團隊結構

團隊結構是指成員在性別、年齡、社會閱歷、學歷背景等人口統計學特征、成員人格特質以及變動等方面因素。研究角度主要包括團隊異質性、知識資本以及個體創造力。

(1)團隊異質性。陳炎光、何琳等人將學術創業團隊異質性劃分為社會相關異質性(如教育背景、社會經驗等)和身份相關異質性(如性別、年齡等),并指出這些差異會對團隊績效的提升產生正向積極的影響。王國鋒、韓欣蓉等人認為,團隊異質性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人口統計學特征的差異,價值觀和動機的異質性也深層次作用于團隊,促進成員間交互,不同的看法、思路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使團隊沖突發生的幾率提高,激發團隊創造力。侯飛、粟郁等(2022)的研究結論表明,異質性會導致認知過程進一步被加工,有助于處理和利用信息做出決策,在團隊成員對任務持有不同見解偏差時,這些擁有不同思維方式、視野和專業技能的成員可以促使團隊創造力的提升。

(2)知識資本。知識資本即知識資產總和,從廣義上來說,是由組織團隊經實踐所生成的非物質價值來源,從狹義上來說則是具體可分辨的資產形式,比如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資本能提升企業在市場中的價值競爭優勢,將企業組織的創造力轉化為經濟效益。林筠、劉瑞等(2021)提出,團隊組織知識資本的積累需要共享內部知識和獲取外部知識,內部共享是成員之間溝通分享的過程,包括思想碰撞、業務交流,外部信息作為團隊內部知識資本的補充,吸納的相關信息越多,就能生成更多創新思想,通過團隊學習,獲取新知識、新文化、新信息,激發團隊新的創造行為,進而形成和提升團隊創造力。

(3)個體創造力。個體創造力是團隊創造力的基礎,個體創造力與團體創造力環環相扣,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個體的差異化性格作用于團隊創造相關過程,而其任務動機、專業能力及經驗又影響著個人創造行為,團隊創造過程和個人創造力共同作用影響團隊創造力。張發祥(2013)提出,不同個體產生的不同觀點在發生信息沖突時,通過制定有效決策并執行,則可激發團隊更具創造性的行為,利于提升團隊績效,實現將個體創造力有效轉化為團體創造力,達到團體創造力的效率最大化。團隊給個體提供了發揮創造力的環境條件,周海娟(2019)指出,在個體層面,影響團隊創新與創造力的因素包括人格特質、價值觀、個人身份、知識體系、職能、內在動機、思維風格等方面,且個體所處的情境因素(復雜的工作環境、網絡關系、社會背景等)也對團隊創造力產生影響。

2. 領導行為

領導者的行為方式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促進或抑制團隊創造力。團隊領導主要通過引導來影響團隊成員行為,使其設立共同目標,使得團隊創造力最大化,實現更高效能。交易型領導、共享型領導、變革型領導及領導跨界行為已有大量研究支持,并被視為團隊領導行為的聚焦關注類型。

(1)交易型領導。交易型領導是基于社會交易的概念,通過類似交易的手段刺激團隊成員追求團隊目標和績效,以此來激發創造性思維。Bass(1997)將交易型領導分為權變獎勵和例外管理,權變獎勵具有積極激發和導向作用,還能促進成員知識水平提升,發揮最大創造力水平,甚至能夠超出預期完成目標;例外管理是領導者將重心放在解決問題的對策上,不做過多干預,并適當進行積極引導,使相關創造性活動向正確方向發展。

(2)共享型領導。共享型領導是一種新興動態的現象,以共享團隊領導力來給予成員自主權,實現個體的自我監督領導,變被動為主動,是一種較為靈活的領導方式,為激發創造性思維提供了有利條件。當團隊的領導力共享水平較高時,成員的自我管理程度就越高,越偏向于使用具有創造性的解決方案,從而提升團隊創造力。韓宏穩、楊世信(2016)分析了共享型領導方式影響團隊創造力的幾個方面:一是強調權力共擔和團隊責任;二是關注任務目標;三是營造團隊相互信任的氛圍。

(3)變革型領導。變革型領導強調在團隊中領導者與成員間的互動關系,提倡創新與改革,激勵成追求高層次目標,塑造其興趣、理想、價值觀,進而強化團隊凝聚力,能夠超越個人利益而為團隊目標而奮斗。變革型領導者通過自身魅力和個人實力來促進成員完成目標的積極性,樹立團隊整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的價值觀,關注成員知識庫的更迭與適應能力,建立快速信任機制,促進和諧工作氛圍;通過引入外部信息,為成員提供明確的目標指向,為團隊提供創造性活動的機會,為成員創造行為和團隊創造力注入活力。

(4)領導跨界行為。領導者作為跨界主體,為實現任務目標,與外界系統建立聯系,通過持續互動來使內部外部形成一種標準化、規范化的業務互動關系。王艷子、白麗莎等(2017)指出團隊領導跨界行為與團隊創造力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團隊領導在跨界活動中,與成員配合協調內外部關系,并通過跨界行為強化與外部連接系統的情感聯系,為團隊創造提供有利條件,同時充當溝通媒介的角色,進行上下級與客戶的互動,使得團隊任務有效開展,能夠獲取到及時有效的反饋,不斷改進創新,進而提升團隊創造力。

3. 內部互動

團隊內部互動行為是指成員之間協調的過程,在執行任務目標過程中發生的認知更新、語言對話、行為交互等活動,將投入因子轉化為成果產出,實現共同目標。楊志蓉和寶貢敏(2006)對團隊互動行為中的爭辯行為、幫助行為和自發行為進行了詳細分析得出,互動行為具有溝通交流信息、互相幫助解決問題和自發設定目標并實施創造性活動三個方面的特征。內部互動強調過程,包括團隊間沖突、情境氛圍、團隊動機等影響因素。

(1)任務沖突與關系沖突。任務沖突也稱認知沖突,指團隊成員對于任務目標持有不同理解或主張;關系沖突即人際沖突,成員因人際關系處理不融洽導致出現不愉快、憤怒、埋怨等負面情緒。相當一部分研究認為任務沖突和關系沖突對團隊創造力產生負向影響,但也有大量學者通過研究得出在一定條件下,出現任務沖突可以減少思維固化現象出現,能促使團隊朝著多維度多角度思考,更有利于創造力的發揮。

(2)情境氛圍。團隊情境氛圍是團隊內部進行一系列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環境影響因素,能夠體現團隊生活特征的情感趨勢,是成員對于內部環境的主觀感知,也是一種多重社會心理因素交互下的狀態,且會對成員的價值觀念、動機、行動等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團隊創造力。團隊氛圍涵蓋多個維度,如差序氛圍、創新氛圍、多元化氛圍等,這些都對團隊創造力產生顯著影響。多元化氛圍影響團隊成員的行為態度、團隊績效,促進團隊間交流互動,良好的氛圍營造使得團隊凝聚力和積極性增強、工作效率提升,有助于加強成員對自身的身份感知,在被認可和鼓勵的情況下將個體創造行為進一步聚焦為團隊創造力。

(3)團隊動機。團隊動機是團隊中的個體對其任務目標所形成的思維途徑和意志,這種共同意愿是在團隊內部交流互動中產生的。成員為滿足好奇心與需求而推動其進行活動的動機,影響個體創造行為,同時研究表明,個體的內在動機轉化為團隊整體動機,對創造力有著正向影響。當團隊目標和個人目標不一致時,團隊動機能夠以目標為指向發揮引導作用,使內部創造性活動確保在正確的路線上。有學者認為,影響團隊創造力的動機絕非只有單一的某種(如外部或內部、親社會性、趨近或回避等),而是多種動機共同作用下促進的。

四、團隊創造力的評價測量指標

目前對于團隊創造力的測量分為兩類,一是以個體創造力為標準,計算個體創造力的平均值或函數;二是從團隊整體層面出發,分別評估每個成員的個體創造力,再匯總取平均值,即為團隊創造力水平。常用的創造力評價指標是Amabile提出的新穎性、有用性和流暢性。新穎性(Novelty)是團隊提出的觀點、開發的新產品或服務流程等是前所未有的,或與先前存在較大差別的;有用性(Useful)是指這些觀點、產品服務、技術等是有價值的、實用的;流暢性(Fluency)強調數量,指生成大量的想法。還有靈活性或多樣性(多維度、不同類型的想法)、創造性(采用新思想解決問題的能力)、生產率(完成預期任務目標的效率)、創新性(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等評價指標也被廣泛使用。

關于團隊創造力中氛圍因素的測量,由心理學家Ekvall編制的創造性氛圍問卷(Creative Climate Questionnaire,簡稱CCQ),從成員感知方面進行測量。美國“國際創造力研究中心”(ICSC)開發的“情境態勢問卷”(Situation Outlook Questionnaire,簡稱SOQ),是對CCQ的完善補充,與其測量維度相似。Amabile編制的創造力氛圍評估表(KEYS),以創造氛圍是團隊創造力的重要作用機制為依據。歐洲“創造力研究歐洲聯合會”(CREA)和“歐洲創造與創新協會”(EACI)設計了團隊氣氛量表(TCI)。

關于團隊創造力的維度劃分,其他不少實證研究也證明其具有很好的效度和信度。如傅世俠、羅玲玲等(2005)針對科技團隊的創造力建立了評估模型,確立了團隊成員創造性、團隊氛圍和課題探索性三個方面指標用來預測團隊創造力;王黎螢和陳勁使用創新想法的新穎性、數量、想法質量、類型和執行后的創造性成果作為主要測量指標;學者還將成員知識背景、專業技能、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作為評價團隊創造力的維度。

五、研究不足與未來展望

隨著企業、機構組織對團隊的需求擴大,團隊創造力已成為當下研究熱點。對于團隊創造力的研究成果雖然已經很豐富,但仍然存在不足:一是形成團隊創造力的機制尚不明確。許多研究已經解釋了團隊創造力的表象特征及影響因素和提升機制,但團隊創造力的本質是什么?其內在協同和加工過程是怎樣的?輸入端與輸出端是如何發生有效連接和交互的?這些疑問仍未解開。二是研究視角較為單一。團隊創造力是基于團隊整體層面的概念,包含許多內在動態作用機制、外在協調機制,僅選取其中某一個或兩個影響因素進行比較驗證,不夠深入,因為團隊包含多個層面的子系統,并且彼此之間有所關聯,所以單層次的變量是不足以準確解釋理論的。三是缺乏文化情境下的針對性研究。國外對于創造力以及團隊創造力的研究已有深厚的基礎,且起步早,許多經典理論至今被廣泛沿用,而在國內隊員團隊創造力的研究起步較晚,從21世紀開始才慢慢走向熱點,因此大量的國內研究者參考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相關研究理論來進行研究和驗證,這會導致有部分研究成果并不適用于當下國內文化環境。

未來團隊創造力的研究應更加側重以下幾方面。第一,探究團隊創造力產生的深層機制,團隊構成不同、過程不同,產生的效果也不同,團隊的創造水平也存在差異,需要仔細梳理其中的作用機理。第二,整合多層次、多角度的綜合因素??煽紤]不同變量對團隊創造力的調節作用,并將個人層面、團隊層面影響創造力的因素進行整合研究,同時細化研究過程中對于各個影響因素的測量方法,使用的測量工具、量表和方法應根據不同團隊的特征進行設計,采用綜合測量手段,使得結果更加精確。第三,深化影響機制探索。不僅要關注內隱協調,還要注重內部外部資源協同效應帶來的變化。第四,基于本土文化背景展開研究。在不同文化情境下,團隊成員交流互動方式、內容有所差異,其他影響因素和作用機制可能存在不同,比如國內文化體系中的團隊領導行為,較為代表性的有“家長式領導”“謙遜型領導”等風格,這些都需要進一步探索;其次,對于測量方法和工具也應采取和制定一系列適合情境的范式。

參考文獻:

[1]王黎螢.研發團隊創造氣氛、共享心智模型與團隊創造力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0.

[2]Neil Anderson,Kristina Potocˇnik,Jing Zhou.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in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14,40(05):1297-1333.

[3]陳炎光,何琳,鮑玲.學術創業團隊構成異質性對創業績效的影響研究[J].現代商業,2020(29):24-26.

[4]韓欣蓉.創業團隊構成影響創業績效動態過程機制的案例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21:1-59.

[5]侯飛,粟郁,張紫萱,祁明德.創業團隊異質性真能促進團隊創造力提升嗎——一個有中介的調節模型[J].科技進步與對策,2022:1-10.

[6]林筠,劉瑞,吳瑩瑩,田曉敏.基于內部知識共享與外部知識獲取的組織資本形成機理研究[J].未來與發展,2021,45(09):26-34.

[7]張發祥.個體創造力轉化為團體創造力的關鍵因素研究文獻綜述[J].商場現代化,2013(22):95-97.

[8]周海娟.組織的創新與創造力:基于個體視角的綜述[J].生產力研究,2019(09):156-160.

[9]彭燦,楊紅,許春,修立軍.交易型領導與研發團隊創造力的影響機制與實證檢驗[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21(08):52-56.

[10]Bass B M.Does the transactional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paradigm transcend organizational and national boundaries?[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7,52(02):130-139.

[11]周曉寒,趙君哲,李巧靈.共享型領導對團隊創造力的影響:團隊創意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心理研究,2020,13(04):337-344.

[12]韓宏穩,楊世信.共享型領導對團隊創造力的影響及內在機制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6(01):118-120.

[13]申訓.變革型領導對團隊創造力的影響機制研究[D].徐州:中國礦業大學,2019.

[14]王艷子,白麗莎,李倩.團隊領導跨界行為對團隊創造力的影響機理:知識管理視角[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7,34(03):140-146.

[15]楊志蓉.團隊快速信任、互動行為與團隊創造力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6.

[16]馬占杰多元化氛圍對團隊創造力的影響機制研究[J].知識經濟,2020(15):53-55.

[17]翁宸嬌,姜敏釗.團隊動機對創造力的作用:研究進展與評述[J].中國集體經濟,2021(31):109-111.

[18]傅世俠,羅玲玲,孫雍君,鄧雪梅,邵全輝.科技團體創造力評估模型研究[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5(02):79-82+111.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新時代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實施路徑研究”(批準號:21AZD056,2021.4~2022.12)。

(作者單位:浙江工業大學)

猜你喜歡
影響因素
突發事件下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影響因素研究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組織的運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統論的煤層瓦斯壓力測定影響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