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將勤廉文化融入高職育人的實踐路徑

2023-04-18 18:12胡琨
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育人大學生文化

胡琨

(九江職業技術學院,江西九江 332007)

對大學生進行勤廉教育是深入推進勤廉校園建設的重要舉措。加強大學生勤廉教育,可以進一步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因此,開展大學生勤廉教育的實踐與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一、加強大學生勤廉教育的重要意義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廉潔文化建設,強調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是黨自我革命必須長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2022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以文件形式對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提出指導性意見。江西省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建設“勤廉江西”的奮斗目標,要充分發揮江西紅色資源優勢,賡續紅色血脈,擦亮紅色品牌,建設全國紅色基因傳承示范區,引導全體黨員在傳承紅色基因的過程中加強黨性鍛煉、汲取信仰力量,努力把江西打造成為最講黨性、最講政治、最講忠誠、最講擔當的地方。高校作為人才的匯聚地、培養地,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承擔著培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重任,要全面推進從嚴治黨,深化黨風廉政建設,持續加強勤廉教育和勤廉文化建設,努力營造清明政風、清凈校風、清正教風、清新學風的校園生態,培植克己奉公的勤廉土壤。

用好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充分挖掘黨史中的勤廉文化資源,充分利用我省紅色文化、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勤廉元素,構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勤廉育人模式,對我省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高質量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助力勤廉江西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二、勤廉文化融入高職育人的研究現狀

查閱相關資料文獻發現,諸多專家學者對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開展了較多研究,但是將勤廉文化融入高職院校育人全過程的研究寥寥無幾。以專著為例,鄧頻生從理論研究的角度詳細闡述了腐敗的類型、發生的原因和防范腐敗發生的措施與建議,并面向大學生對廉政理論知識進行了詳細介紹〔1〕。吳肇慶、李向成詳細闡述了當代大學生要注重培養自己的廉潔品行,給出了意見和建議,并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維度出發,綜合論述了加強大學生廉潔教育的目的——助力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2〕;宋敦福指出開展大學生廉潔教育是增強大學生廉潔意識的重要手段,并提出腐敗是廉潔社會的公敵〔3〕。以論文為例,李灶容詳細概括了4個方面的大學生廉潔意識內容,并給出了增強大學生廉潔意識的實施路徑〔4〕;何前偉從6個不同方面詳細闡述廉潔意識教育的內容,并從不同維度說明加強大學生廉潔意識培養的重要意義〔5〕;侯帥指出注重大學生廉潔意識培養是幫助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始終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重要措施,要不斷在大學生廉潔教育上下功夫〔6〕。姬金鳳認為廉潔意識具體表現在公民道德、法律意識、理想信念等方面〔7〕。但是上述研究在如何將勤廉教育融入大學培養的全過程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方面探討不深入,并未系統闡述如何加強大學生勤廉教育。因此,加強大學生勤廉教育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在研究過程中,要善于打破固有思維和固定模式,形成一套可執行、可推廣、可復制的勤廉教育模式,能夠為不同的教育主體有效運用。

三、勤廉文化融入高職育人的實踐路徑——以九江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高校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同時也是推進勤廉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九江職業技術學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省委教育工委關于勤廉教育建設的部署要求,探索將勤廉文化融入高職育人全過程,構建了“一核三階五育”學生勤廉教育的實踐路徑,為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育人環境提供堅強保障。

(一)建立“雙翼驅動”協同并行渠道,提高勤廉教育專業化水平

1.以紀檢干部隊伍“強翼”,讓第一課堂“富”起來。學校加強勤廉教育隊伍建設,不斷優化師資結構,打造了一支以紀委負責人牽頭、校紀委委員和專職紀檢干部為主、各基層黨組織紀檢委員為輔、外聘專家為補充的勤廉教育團隊,充實了教育隊伍力量,滿足了勤廉育人專業化、多元化的實際需求。紀檢干部及時選取中紀委、省紀委通報案例,定期匯編勤廉典型案例和反面警示案例,組織各基層黨組織深入開展學習教育并撰寫心得體會;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運用嵌入式教學法,將勤廉教育融入專業課程、公共課程和思政課程。充分發揮“專職+兼職勤廉教育團隊”作用,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宣講,進一步教育引導學生廉潔自律,對違紀違規行為及時糾正。

2.以紀檢學生隊伍“充翼”,讓第二課堂“實”起來。學校高度重視紀檢學生隊伍建設,在各二級學院設立學生會紀檢部,在各班級配備紀檢委員。一是發揮紀檢學生隊伍探頭作用。聚焦學生獎助勤免貸等敏感問題,協助開展線上線下問卷調查;參與組織以勤廉為主題的集中座談、班會、講座,在傳播、交流、分享的過程中,充分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增強學生對勤廉教育的思想認同;及時搜集學生勤廉動態,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主動報告,積極做好應急處置工作。二是發揮紀檢學生隊伍監督作用。協助開展信訪舉報宣傳周活動,普及信訪舉報知識,暢通和規范訴求表達,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增強學生群體間的信任感。通過信息化追蹤、談心談話、考勤考評的方式,監督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勤廉行為,對發現的弄虛作假、攀比浪費、懶散躺平、行為失范等不勤不廉現象,及時予以提醒糾正,提升學生隊伍監督效能。三是發揮紀檢學生隊伍示范作用。強化紀檢學生隊伍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做好發現、培養、樹立和宣傳紀檢學生勤廉先進典型工作。通過開展主題宣講、風采展示、“榜樣亮身份”等系列活動,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激勵、帶動作用,廣泛引導大學生在實踐中感悟身邊勤廉先進典型的優秀品質,推動人人爭做勤廉的宣傳者、踐行者、維護者,以點帶面,形成勤廉教育的學生合力。

(二)分步式構建“勤廉+”五育路徑,提高勤廉教育三階育人的針對性

1.一階凸顯“思想淬煉、強健體魄”,實施“三融一促”路徑,推進“勤廉+”立德、健體。一是站穩理想信念制高點,推進“勤廉+立德”。學校依托“四級宣講、三層推進、雙線融合”理論學習教育體系,以黨史學習教育等活動為契機,將勤廉教育與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教育結合起來,組織開展“黨史中的廉潔故事”“黨史中的勤廉人物”等學習活動,從黨的光輝歷程、重大成就、歷史經驗中挖掘勤廉文化資源,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情懷。依托“黨風廉政建設月”活動,制定勤廉專題學習計劃。通過支部學習、主題班會、入學教育、學生黨團政治理論學習,狠抓學生群體的勤廉教育;安排集中培訓、舉辦講座、組織考試和知識競賽等多種活動,提升學生的勤廉素養。以課程思政改革為切入點,將勤廉元素融入課堂教學、教材資料,推動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實現從“教材”到“教育”“育分”到“育人”的轉變。二是踐行體育精神新風尚,推進“勤廉+健體”。學校依托新生軍訓,結合紀律教育、勤廉教育開展軍事基礎理論教學。將勤廉教育融入體育教學計劃,在校運會、體育課、體育社團、體育測試、訓練比賽中融合穿插勤廉文化知識,充分發揮勤廉體育精神的潤澤功能。選拔軍訓優秀學員,組建“旗艦先鋒教導團”,堅持開展分列式、方陣隊列、單兵戰術等專項訓練,打造了一支“能吃苦、能攻關、能擔當、能奉獻”的學生骨干團隊。組織學生參加校外各類體育賽事,擔任志愿者、運動員等,在比賽中展現當代大學生有責任、守紀律、敢擔當、能奉獻的精神風貌。

2.二階凸顯“卓越智慧、高雅審美”,實施“課賽創一體”路徑,推進“勤廉+”強智、優美。一是以教研賦能硬實力,推進“勤廉+強智”。學校深入挖掘濂溪文化、臨川文化等江西本土歷史名人資源,以及近年來在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等戰線涌現的新時代先進典型,在專業課、形勢與政策課中講好用好勤廉故事,為學生增強“不想腐”的自覺提供文化滋養。由紀委負責人、紀委委員、專職紀檢干部、各基層黨組織紀檢委員等組成的勤廉教育團隊,深入各二級學院講授大學生勤廉專題黨課,劃出拒腐防變的“底線”。在國家級、省級重大賽項中,聚焦“公平競賽+賽風賽紀教育”內容,用好正反典型“兩面鏡”,實行線上線下泛在式勤廉教育,在系列賽事中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善于思變、敢于創新的思維,激發學生求知動機與欲望。依托科技活動周,廣泛開展科技誠信宣傳、科技制作、科技講座、科技論文等活動,使學生了解、掌握學術規范及標準,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持續營造守誠信、善創新的濃厚氛圍。二是豐富文化藝術新范式,推進“勤廉+優美”。學校組織開展優秀勤廉文化作品、勤廉校園景觀設計等展示與宣傳活動,以勤廉文化為主題布展廳、建長廊、集書冊,構建沉浸式勤廉文化硬件環境,使學生處處可見、可感充滿勤廉文化元素的校園環境。通過舉辦合作企業宣講會、大國工匠進校園、優秀校友進課堂、畢業生深情寄語等活動,宣傳優秀畢業生扎根基層、奉獻邊疆、服務鄉村等勤廉事跡,以身邊勤廉人物激發學生職業認同感,塑造正確審美觀念,實現以美育人。依托黨風廉政建設月活動,安排“十個一”活動:學習一系列文件精神、觀看一系列警示教育宣傳片、開設一個廣播專題、組織一次信訪舉報宣傳、開展一次勤廉征文評比、開展一次書畫作品評比、舉辦一場勤廉文化作品展、開展一次主題演講、安排一場勤廉知識測試和進行一次勤廉談話,促使學生用情用心用功抒寫勤廉之感,表達倡廉之意。用好校園文化藝術節平臺,廣泛開展高雅藝術賞析、歌手大賽、舞蹈大賽等近20項校園文化活動,有效提升學生藝術品位和藝術鑒賞能力。積極打造校內外美育實踐平臺,組織學生走進美術館、火車站等場所,在志愿服務、聯合展演、鄉村振興等實踐活動中踐行勤廉承諾,創造勤勞美、技術美、廉潔美。

3.三階凸顯“職業素養”,實施“多軌并行”路徑,推進“勤廉+”助勞。學校以講授大學生職業生涯與就業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等課程為主渠道,從勤廉視角出發,探索將艱苦奮斗、誠信、講底線等內容嵌入校內外實踐教學,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就業創業和勤廉間的內在邏輯,增強學生的勞動觀念、勞動意識。開展就業講座、誠信教育、“離校前的一封信”等活動,倡導學生在求職就業中誠信自薦、公平競爭。深化社會實踐,積極組織學生走進社區、鄉村、學校,開展內涵深刻、形式多樣的“假期返鄉社會實踐”“紅色走讀”等社會實踐活動,內容涉及公共服務的方方面面,傳遞愛心、傳播文明,形成調研報告、微視頻等一批優秀成果,突出正面引領效果。選拔優秀學生組建志愿服務隊深入學校、家庭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探索將勤廉作為學生頂崗實習考核的重要指標,科學設定權重,加強勤廉考核,幫助大學生及時轉換角色意識,推動學生在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讓勤廉成為干事創業的“底色”。

(三)搭建校企地“崇勤尚廉”平臺,提高勤廉教育多方育人合力

1.挖掘“?!钡馁Y源。在校級層面,學校圍繞船舶軍工文化核心價值觀,持續優化勤廉氛圍,建設優秀勤廉文化作品展廳、校史館、紅色文化長廊、校園文化石、文化雕塑等硬件設施,物示勤廉、景融勤廉的滲透力與日俱增。在院級層面,各學院依托“一院一品”建設平臺,探索將勤廉元素融入“卓越匠心”“榮耀菁英”“旗艦先鋒”“經緯天工”“魯班傳人”“現代儒商”“馭道精英”“青雅才俊”等文化品牌,實現勤廉教育多方育人合力。

2.匯聚“企”的合力。學校實施校企雙導師育人,建立校企合作企業兼職教師庫,邀請企業優秀技術人員承擔學生校外頂崗實習指導工作。通過調研走訪、問卷調查等方式,深入了解企業對加強學生勤廉教育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結合實際完善學生頂崗實習考核細則,提高誠實守信、愛崗敬業的考核權重,進一步優化勤廉教育工作內容。同時在畢業生實習企業建立學生臨時黨支部,輔導員、班主任、實習指導教師定期與頂崗實習學生聯系,跟進教育學生秉承愛國愛校理念,樹立愛崗敬業意識,堅持將勤廉教育融入學生企業實踐。

3.善用“地”的優勢。學校積極與地方各相關單位聯系接洽,發揮地域優勢挖掘優秀勤廉文化資源,建立校外勤廉文化、紅色文化、傳統文化教育基地,組織學生進行實地體驗鍛煉,將文化教育基地的資源引入學校,通過邀請基地負責人舉辦講座、教育活動聯辦等方式,進一步引導廣大學生弘揚敬廉崇潔之風,樹立勤廉報國之志。開展向勤廉人物學習的專題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地方紅色教育資源,不斷在廣大學生中樹正樹牢“以勤為美、以廉為榮”導向,提高勤廉育人質量。

猜你喜歡
育人大學生文化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誰遠誰近?
大學生之歌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珠”育人
他們用“五招”育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