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校社協同視域下職業啟蒙教育的實踐意義與實施路徑

2023-04-18 18:12陶俊杰
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技能型協同職業

陶俊杰

(上海震旦職業學院,上海 201908)

2017年國務院頒布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指出要“在義務教育階段開展職業啟蒙教育”。2019年國務院頒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鼓勵中等職業學校聯合中小學開展勞動和職業啟蒙教育”。由此可見,職業啟蒙教育已成為新時代教育發展與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1〕。義務教育階段實施職業啟蒙教育更關涉到學生對職業的初步認知,是影響其未來職業生涯發展的重要布局。職業啟蒙教育,即為對少年兒童實施的關于某種職業的入門教育。個體通過職業啟蒙教育獲得關于職業世界的基本認知并形成初步的職業理想和向善的職業倫理,進而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和選擇打好基礎〔2〕。顯然,職業啟蒙教育有助于人們從小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對個體職業發展有重要的作用與意義。當前,我國職業啟蒙教育尚處于起步階段,存在社會整體認知缺乏、實施運行機制不暢、相關主體未發動參與等問題〔3〕??傮w而言,家庭尚未形成開展職業啟蒙教育的條件、中小學不重視職業啟蒙教育的開展〔4〕42、社會沒有形成重視職業啟蒙教育的氛圍,是目前開展職業啟蒙教育的困境。

一、職業啟蒙教育為何要嵌入家校社協同

所謂家校社協同,就是將家庭、學校、社會三個主體統一起來,共同參與到某項活動行動之中。職業啟蒙教育實施的對象主要為中小學階段學生,該階段學生身心發展易引導,生活場域主要為學校與家庭,聯系的密切人群為教師與父母,這就決定父母與教師是對其影響最大的人。無論是此前國家頒發的《家庭教育促進法》對家校社合作的倡導,還是新時代教育主體多元化的轉變,都為職業啟蒙教育嵌入家庭、社會、學校三位主體協同育人提供了現實空間。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任何一項政策均歷經多方考量,力求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政策制定引導著我國各項事業的發展方向,教育政策則是我國開展教育活動的綱領性文件。2017年,教育部印發的《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2017年工作要點》指出“要探索推進職業啟蒙教育”,至此職業啟蒙教育在政策層面引起了高度重視。接續,如何開展、實施主體是誰則是需要明確的問題。2018年教育部印發的《中等職業學校職業指導工作規定》提出“面向中小學開展職業啟蒙教育”,而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更明確要“鼓勵中等職業學校聯合中小學開展勞動和職業啟蒙教育”。這兩份文件為職業啟蒙教育的實施主體劃撥了對象,即中等職業學校與中小學。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和社會都有責任”,意味著我國教育體系的范疇延展至了社會、家庭,為教育朝向家校社協同育人提供了未來指引〔5〕。2021年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更是將教育需要家庭、社會、學校三者聯合的觀念提升至法律地位,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價值觀念愈發深入人心。由此可見,職業啟蒙教育嵌入家校社協同育人不僅是現實需要,更是建設技能型社會的需要。

長久以來,教育被認為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這是一種較為狹隘的教育理念。受現行高考招生制度的影響,似乎只有在學校教室接受知識教學才是“正統”的教育之道。職業啟蒙教育實施的階段是中小學,面向的是少年學生,而這一階段的學生與父母、教師相處時間最長,也易受其影響,這就決定開展職業啟蒙教育必然離不開家長的深度參與和社會的積極協助〔4〕41。2021年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與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均有內容提到學校家庭社會共同育人,為家校社協同開展職業啟蒙教育提供了政策倫理。反觀中小學階段職業啟蒙教育實施現狀,家校社三者并未能良好協作。許多學校仍將職業啟蒙教育視為課外體驗活動,家長也沒有引導子女樹立正確的職業觀,社會更是沒有形成配合的意識,無暇顧及職業啟蒙教育實施所需要的內外部資源〔4〕41。新時代的教育不應是狹隘的學校教育,而應是廣義的教育,除要教學生知識,更應教學生如何做人、樹立什么樣的價值觀。但實現這些單靠教師是“乏力”的,需要父母的引導和整個社會的協助,職業啟蒙教育亦如此。

二、家校社協同視域下職業啟蒙教育的實踐意義

家校社共同參與中小學職業啟蒙教育,可以使得職業啟蒙教育實施空間延伸化,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家校社合作氛圍〔6〕。家校社三者“合體”可以促進中小學職業啟蒙教育更高效地開展,從而帶來更大的社會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推進我國整體教育事業健康良好發展

社會發展需要普通教育,更離不開職業教育,普職協調發展才能促成我國教育體系朝穩定的方向前行。健康且完善的社會教育體系,理應是學生自愿接受普通教育,抑或是接受職業教育,不管二者選其一都能實現自我發展。當前,職業教育不如普通教育的觀念根深蒂固,深層次原因則是人們認為接受職業教育只能從事“操作”性、“賣力”性工作,無法獲得較為體面的社會地位從而低人一等,但殊不知職業教育照樣是成長成材的通道,能讓擁有“匠器”稟賦的人在技術性崗位上獲得成就感、實現自我。家校社協同開展中小學職業啟蒙教育,能夠在觀念層面扭轉家長、社會大眾對部分職業的狹隘認識,意識到職業不分貴賤,只有類別差異,并無高低之別,從而形成對職業教育的理性認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同樣是重要的教育類型,二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

(二)能為技能型社會建設營造良好的氛圍

2021年10月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我國技能型社會建設全面推進、到2035年我國技能型社會基本建成”。由此可知,2025年前是我國技能型社會建設的鋪墊時期。技能型社會是指人人崇尚技能、尊重技能型人才的社會,但現今重學歷輕技能的社會觀念是有悖于技能型社會建設的。家校社三者協同開展職業啟蒙教育,必然需先對家長展開一定的培訓,其既有方法層面亦有思想層面的培訓。當前社會之所以輕視技術技能,跟家長傳統的舊有觀念有一定關系。大部分家長會教導孩子努力學習才能考上一所名校,才能尋覓到體面的工作,而鮮有家長會讓孩子從小涉及一門技能,并以此為作為未來謀生的工具。通過對家長進行培訓,能夠讓家長成為學生職業啟蒙教育的另一個教育主體,讓家長轉換身份意識,成為一名“家庭教師”,從而在思想層面轉變對部分職業的“歧視”,認識到知識可成才、技能亦可成才的道理。社會是由若干個家庭組成的,只有家長的思想率先轉變,才會讓孩子的觀念轉變,也才能轉變整個社會的觀念。我們要讓全體社會成員意識到,促進經濟增長、社會進步、科技發展,既需要大量的理論型學術型人才,也需要大量的具有一技之長的現代產業工人、現代技術農民、一線服務人員,還需要大量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能工巧匠與大國工匠〔7〕。只有形成正確職業觀,社會才不會對諸如產業工人、技術人員“另眼相看”,才能真正形成尊重技能的技能型社會。

(三)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中小學生大多處于6~15歲之間,是個體成長的最佳啟蒙階段與關鍵時期,其認識、信念、習慣、行為等都在這一時期萌芽并發展,倘若不加以正確引導,則無法培養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個體〔8〕。從國家頒布的政策文件來看,當前實施職業啟蒙教育主要依靠中等職業院校與中小學聯合開展,通過讓中小學生去中等職業院校參觀、動手實踐等方式對具體崗位形成初步認識?,F實是,職業學校不受待見,盡管職業學校愿意開放場地,但中小學普遍重“智”輕“職”,并不愿意去實際體驗,對職業啟蒙教育的認可度低〔4〕41。中小學校一定要正確認識到:面向中小學生開展職業啟蒙教育,讓學生切實體會所學知識與真實工作世界和社會發展的相關性,能夠讓學生在職業體驗和啟蒙指導中滿足認知需求、完善自我認知并發展自我身份認同,從而優化學生身份資本,為其融入社會搭建聯結網絡,從而為成年后進入工作世界的個體流動與職業遷移做好準備。家校社協同開展中小學職業啟蒙教育,能夠讓學校、父母、社會群體形成“統一戰線”,傳授統一思想,形成統一理念,引導學生在學校中、家庭中、社會觀察中形成自己的職業認識、發現自己的職業興趣,通過社會觀察明白各行各業存在的合理性,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四)有效深化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理念內涵

家校社協同開展職業啟蒙教育,除了需要完善職業啟蒙教育運行機制,轉變家長、社會對部分職業的“歧視”,更重要的是助力實現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在教育領域中的集中體現,是一個面向全體人民、人人有學上的教育現代化,是一個服務終身學習,使所有人的潛力、才能與個性都能得到全面且充分發展的教育現代化〔9〕。職業教育作為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教育類型,是面向擁有廣大“技術稟賦”的學生實現成長成才的教育通道,倘若讓這些學生去就讀普通教育,也許會浪費這些學生的“技術稟賦”。倘若魯班沒有從事木匠行業,則不會成為木匠鼻祖,更不會留下諸如“魯班精神”“魯班工坊”這些寶貴的財富。家校社協同可使得職業啟蒙教育運行更加通暢,使家長、社會、學校三者“同心”,在學校與家長的幫助下真正“開發”學生的職業初認識,在社會團體、社會組織的協助下完成職業初體驗,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對未來職業的規劃,形成對所有職業的“一視同仁”,而不是僅認為接受普通教育才是“正統之道”。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是所有教育類型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是職業教育、普通教育、繼續教育等同等重要的教育現代化。只有全民愿意接受和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類型,才能讓每個人的潛力、智力充分發揮,推進中國教育現代化建設進程。

三、家校社協同視域下職業啟蒙教育的實施路徑

實施職業啟蒙教育倘若依靠學校單一主體,不將家長這一重要角色囊括進來,將社會團體這一輔助角色排除在外,極易導致部分家長與學校的教育方法背道而馳。如果學校努力給學生普及各種職業知識、創建各種職業體驗活動,而家長卻認為是在浪費時間,那么必將削弱職業啟蒙教育實施的效果。因此,完善職業啟蒙教育實施機制與發揮職業啟蒙教育最大意義,必須建立由學校領導的家長參與和社會輔助機制。

(一)強調治理:發揮政府的統籌與協調作用

教育治理作為國家治理的一種類別,是指國家機關為了實現教育發展目標,通過設置專門的機構和制度安排,協同各類社會組織、利益群體和公民個體,共同參與管理教育公共事務、達到推動教育發展的過程〔10〕。家、校、社作為獨立的三種主體,平時并沒有合作的需求,更不會有合作的意愿。以往狹義的學校教育概念讓大眾認為教育僅僅是學校和教師的責任,家長的責任在于撫養,社會的責任在于監督。倘若不是有共同的利益目標,三者是沒有硬核的需求聯系在一起的。因此,需要一個“牽頭人”起到統籌與規劃作用,讓三者緊密聯系在一起,并且為多數人所信服。毫無疑問,政府是最合適的“牽頭人”。家校社協同合作需要政府統籌,但卻不是政府主導,否則只會打消學校層面開展職業啟蒙教育的“積極性”,形成一種按照政府要求實施的模板。誠如褚宏啟在《教育治理與教育善治》一文中提到的,光有共治是不夠的,必須要有一個主體承擔起主要責任,引領共治走向善治,這個主體就是政府。同時政府也應該尋求“元治理”,政府的責任是為多元治理提供穩定的制度環境,協調和整合多元主體的利益分歧〔11〕。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對于為職業啟蒙教育提供場地、資源的團體、企業等給予年度表彰、稅收減免;不限制職業啟蒙教育開展的形式,鼓勵教師探索關于職業啟蒙教育的教材、教法,強化家長的協作意識與認識高度,讓三者緊密配合,發揮最大效益。

(二)注重合作:形成家校社命運共同體理念

原始社會,社會生產力不高,家校社三種教育是一體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學校教育逐漸從家庭教育中分離出來,形成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足鼎立的局面〔12〕?,F代社會,家庭教育的功能被挖掘,如家風潛移默化的熏陶、父母言行舉止的影響均是一種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也拓展延伸到了學校教育以外的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中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復興的希望,其價值觀、人生觀、職業觀決定未來社會發展的走向,但由于年紀尚小,其價值觀念處于不穩定的狀態,需要依靠全體社會成員的參與教育和引導。職業啟蒙教育除可萌發少兒的職業意識,更可在開展體驗活動中對其進行勞動教育,樹立勞動光榮、偉大的認知。開展職業啟蒙不僅需要家校社協作形成命運共同體相互協作,而且要厘清家校社協同中各方的角色定位,從制度嵌入的角度明確各方在職業啟蒙教育中的責權。中小學生在學校是學生、在家庭是孩子,未來進入社會則是建設者,但歸根結底指向的是同一個人,這也為家校社形成命運共同體奠定了“利益”基礎,即將其培養成學校、家庭、社會所“認可”的人。

(三)融合共生:多元開發職業啟蒙教育資源

教學需要一定的載體,知識也需借助書本才能進行傳播。開展職業啟蒙教育,需要有一定的教育資源,這樣才能形成理論與實踐的“雙向”發力。但現實情況中,職業啟蒙教育進展較為緩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職業啟蒙教育資源沒有得到全面的開發和利用,職業啟蒙教育資源相對匱乏。同時,不同地區之間的發展差異導致職業啟蒙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而各地又缺乏共享意識和共享機制〔13〕。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特別強調“創新教育服務業態,建立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針對職業啟蒙教育資源開發不充分和資源共享存在障礙的問題,建議教育管理部門統籌部署,在包含政府部門、企業、職業院校、中小學校等異質共生單元組成的職業啟蒙教育場所中,由職業教育專家和課程開發專家共同研發職業啟蒙教育課程和教學資源,將開發的資源與原有資源進行重組優化,并通過互聯網技術平臺公開化,免費向社會提供,發揮和提升資源的價值〔14〕。在職業啟蒙教育開發活動與課程支撐所需場館建設涉及的資金、技術、人力等方面提供支持,引導共生主體從功利性轉向公益性,從資源索取轉向非資源供給,使各類主體均成為職業啟蒙教育資源的供給者。

(四)技術輔助:利用虛擬現實增強職業體驗

近年來,數字技術特別是虛擬現實技術在職業教育領域中受到了廣泛關注,世界主要國家及國際組織紛紛制定了教育數字化戰略,通過將數字技術融入教育、打造教育信息系統、開展虛擬仿真實訓來完善教育體系和提升教育質量,進而提升教育實力和增強國際競爭力〔15〕。教育數字化是不可逆轉的潮流。運用虛擬仿真技術,既能夠拓展家校社合作的職業范圍,又能將操作系數難度較大難以現場體驗的職業融入數字化中,從而給學生帶來現實體驗般的感受。職業啟蒙教育是一個廣泛概念的隱性教育,不同于顯性教育,如數學中的某個知識點,可以通過一節課的講解與不斷的練習,最終能夠將知識點掌握。職業啟蒙教育引導是關鍵,學生自己的“悟性”也至關重要,特別是對于12歲以內的兒童來講,其理解力更是較為“慢滯”。盡管家校社協同育人能夠提升職業啟蒙教育實施效果,但有些職業從理論上可以講明白,但要實踐體驗卻難以做到。虛擬現實技術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針對職業啟蒙教育的對象思維能力的發展特點,以及部分無法親身體驗的職業崗位操作等情況,利用虛擬現實技術能夠搭建起沉浸式、交互性并貼合職業體驗需求的虛擬工作場景,如利用3D建模技術并借助相關專業建模軟件進行場景構建,再通過專業引擎開發平臺進行工作場景的交互設計,從而為體驗者建立起龐大的職業體驗體系。

猜你喜歡
技能型協同職業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高職院校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蜀道難:車與路的協同進化
“四化”協同才有出路
職業寫作
我愛的職業
三醫聯動 協同創新
農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養淺析
協同進化
“職業打假人”迎來春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