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孟荀三重境地之禮初探

2023-04-19 09:21
濟寧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禮義人情德性

徐 玲

(山東大學 儒學高等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100)

禮作為孔子、孟子、荀子的核心思想之一,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但在傳統觀念里,多從禮儀制度的角度來理解禮,這種拘禮于文的觀念,未能透顯出儒家之禮的真正內涵,而儒家所言之禮,博大精深,上至宇宙萬物,下至修齊治平,禮可謂無所不至,無所不含。而關于禮的內涵,孔子、孟子、荀子,都有極其精深的論斷,筆者在此暫且將禮分作三層境地,分別從經驗境地的“禮之儀”,道德境地的“禮之義”,天地境地的“禮之理”,對孔子、荀子、孟子所言之禮的深刻內涵作出探析。

一、三重境地之禮

何謂三重境地之禮?首先我們要知道三重境地之禮的大概內涵。第一層境地即經驗境地之禮,也就是我們一般而言的“禮之儀”,亦即是經驗世界中的禮儀規范、國家制度、行為準則、人倫秩序等等。此經驗境地之禮,非一朝之發明,而是古已有之。如“三禮”中的種種論述和孔子、孟子、荀子常常稱引的《禮》經。此禮,古禮書皆有記載,存在于當時的社會形態之中,存在于庶民百姓,天子諸侯的人倫日用之中?!对娊洝吩?“人而無儀,不死何為?”[1]205孔子言:“不學禮,無以立?!盵2]229荀子曰:“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盵3]23此層境地之禮,乃圣王所作,然人皆可為之,雖有損益,但又一以貫之。

第二層境地是道德境地之禮。道德境地之禮超越了經驗世界的種種制度、規范、準則,而成為人的德性之一,不是一種外在的規定,而是自我生發的一種評判,內在于自我的德性之中。此時之禮,已經超越經驗境地中的“禮之儀”,而達至“禮之義”。不再是簡單的儀式,而是內在的德性。不是機械地規定人應該做什么,不應該作什么,而是重在禮背后的本質,即“禮之義”。故大舜有不告而取,孟子有嫂溺援之以手,孔子有要盟不聽。雖似不合于“禮之儀”,而實合于“禮之義”,故儒者取之。故宰我欲棄三年之喪,而孔子問其“汝安”與否?又如孔子闡釋“禮之本”曰:“禮與其奢也,寧簡;喪與其易也,寧戚”[2]28。與其取“禮之儀”,不若取“禮之義”。而道德境地之禮實發端于人本真之情感,所謂禮本乎人情,此人情何也?非人欲之謂。以儒者言之,乃所謂仁愛之情也。此道德境地之禮,內也,非外也,在己也,非在人也。非他人強使之,而實自有之。故滕文公糾結于三年之喪,孟子曰:“不可以他求者也”[4]131,所謂“是誠在我”也。[4]133總而言之,此兩種境地之禮,皆以人事明之。

第三層境地為天地境地之禮,也就是“天地之禮”,乃所謂“禮之理”。此種之禮,超越經驗境地與道德境地,而又內含在經驗境地與道德境地之中。它是萬物之根本,天地之大源。倘若無此種之禮,則天地不生,日月不行,寒暑不往。它是天地之所以為天地,萬物之所以為萬物,人之所以為人的本源性存在。它給出了天地萬物存在的根本,萬物得之則生,失之則死。此天地境地之禮內涵于天地萬物之中,內涵于人之天性之中。而圣人之所以能制禮作樂,所謂仰觀俯察,近取諸身,遠取諸物,而創造經驗境地之禮,生發道德境地之禮,皆因為對天地境地之禮的體悟。荀子有言:“凡禮義者,是生于圣人之偽,非故生于人之性也。然圣人之偽,人事之則亦必有所本”,此本即是“天地之禮”?!抖Y記·禮運》篇言:“是故夫禮,必本于大一,分而為天地”[5]706,這個“大一”便是天地境地的“禮之理”。

經驗境地與道德境地之禮,可由人的智識而體證,由人情而感悟。而天地境地之禮,非人德性之修養達到極高之境地,非覺解通達而與天地萬物為一,則極難體證。非《易》之所謂與天地合德,日月合明的“大人”,非荀卿之“仁知且不蔽”的圣人,則不能為之。然而萬事萬物,皆未嘗須臾離也。所謂“百姓日用而不知”[6]269-270,天地須臾不可離。

二、經驗境地之禮

經驗境地之禮,如珠玉散地,隨見經籍。如荀子曰:“禮者,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盵3]178表現為上下長幼,貧富貴賤各有其等的一種社會人倫秩序。故天子有天子之禮,諸侯有諸侯之禮,大夫有大夫之禮,士庶人有士庶人之禮。此經驗境地之禮所建構的社會人倫秩序不容僭越。故“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盵2]28而其目的莫非即是要形成“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4]146的和諧社會人倫秩序。

此經驗境地之禮從人倫秩序延伸,而擴之為天子諸侯,大夫士庶人相交往的操守、儀范、準則,乃至人與人相處的規范約守?;蛘哒f此經驗境地之禮,建構的是整個社會國家制度,整個社會秩序,人從生至死,自庶民至天子,皆在此禮的架構之下。故生則有生禮,《禮記·內則》曰:“子生。男子設弧于門左,女子設帨于門右?!盵5]786及長有“冠禮”,婚配有“昏禮”,死喪有“喪禮”“祭禮”。與人交有“士相見禮”,朋友宴樂有“投壺禮”,鄉黨有“鄉飲酒禮”……這些禮可以說是已廣及社會各個層面。乃至成為人言行舉止之規范,如孔子“立不中門,行不屢閾”“吉月必朝服而朝”“齊必變食,居必遷坐”“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2]140。如荀子言:“遇友則修禮節”[3]100“其行有禮”“大儒之稽?!盵3]138故小至百姓日用,大至國家存亡,皆莫不在此“禮”的架構之中。人君者“欲榮,則莫若隆禮敬士”[3]153?!岸Y者,人主之所以為群臣存尺尋丈檢式也”[3]146。乃至“雖王公士大夫之子孫也,不能屬于禮義,則歸之庶人。雖庶人之子孫也,積文學,正身行,能屬于禮義,而歸之卿相士大夫”[3]148-149。禮是為政天下,賢達取士的度量衡。乃至國之治亂皆在禮,故荀子曰:“國無禮則不正,禮之所以正國也,譬之猶衡之于輕重也;猶繩墨之于曲直也,猶規矩之于方圓也?!盵3]209故此經驗境地之禮,可謂無所不包,人倫社會無不在其架構之下,而得以生生不息。

此層境地之禮,荀子所論甚詳。荀子曰:“禮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于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盵3]209此經驗境地之禮,是圣王所作,且延續前圣先王的禮義之統而有所損益。故《禮記·樂記》曰:“故知禮樂之情者能作,識禮樂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謂圣,述者之謂明”[5]1089,故周公有制禮作樂之說,孔子有述而不作之言。荀子所謂“禮義者,圣人之所生也”[3]435。此禮生于圣人之偽,是“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3]436。此經驗境地之禮源自于人生而有欲,此欲倘若無禮義以制之,則爭亂起,以至于傷身害性,與禽獸無異。故圣人為之起,而制禮義。此禮雖由圣人所作,然人皆可為之。雖非人性所有,然人思之可得,學可知之,為可成之。荀子曰:“圣人積思慮,習偽故,以生禮義?!盵3]437而人人都有“知”“能”,所謂“凡以知,人之性”[3]406,人皆有可以知之質,有可以能之具,故人能知禮,能為禮。然而此禮重在人能學之,故荀子言“學惡乎始,惡乎終”,曰:“終乎讀禮”[3]11。在經驗世界中,禮建構了整個人倫社會的秩序、規則、制度。人之所行符合禮則為善,倘若違背禮則為不善。故荀子有言:“縱情性,安恣睢而違禮義者為小人?!盵3]435“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2]28

此經驗境地之禮接續圣王之統類,然而不是一成不變而是有所損益,故孔子云:“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盵2]23故荀子雖尊先王然亦有法后王之說,商子有“文武各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7]19之言。然此經驗境地之“禮之儀”雖有所損益,縱先王所未作,而可以“義起”[5]709,其中必有一以貫之的要領。故林放問禮之本,孔子答之曰:“禮與其奢也,寧簡。喪,與其易也,寧戚?!盵2]30所以“禮儀”之本何在?經驗境地之“禮之儀”雖有繁簡奢易,然其哀戚恭敬之情,不為之變易。但“禮之儀”的根源何在?如此思考,循漸至道德境地之禮。

三、道德境地之禮

道德境地之禮超越經驗境地,是一種內在的德性之禮,不再是外在的禮儀、規范、制度,而是一種內在的德性。此即孟子所謂“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4]300。朱子注曰:“仁義禮智,性也?!盵8]239禮成為內在的德性之一,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因素之一。

孟子曰:“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盵4]300

又曰:“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盵4]94

孟子此處之禮,以恭敬辭讓之心言之,禮作為人之四端之一,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源所在,此時之禮是一種德性,是人本性所有,構成人之所以為人的因素之一。人無此德性之禮,則人不足以稱之為人。而荀子亦有人若無禮則非人之說。

荀子言:“人之所以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睏顐娮?“辨,別也?!盵3]78禮以別異也,“禮別異”[3]382“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禮”[3]79,人之所以為人,不同于禽獸,因為人有“辨”,辨者別也,而別莫大于“禮”,故禮者,是人之為人之根本,人無禮義,則與禽獸無異。荀子曰:“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盵3]164人之所以為天下貴者,在于人有“義”,《荀子·大略》中說:“行義以禮,然后義也?!盵3]492故義重在禮。而《禮記·曲禮上》說:“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5]14-15故錢遜先生說:“人有禮義,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也是人所以‘最為天下貴’的根本?!盵9]148而荀孟此處所言的禮,已然是人的內在德性,不是外在的禮儀規范,是構成人之為人的根本,也就是筆者所謂道德境地之禮。而在孔子那里亦是如此。

孔子有答顏淵問仁: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弊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鳖仠Y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盵2]157

此處顏淵問仁,夫子答之以禮,似乎答問不相及。然而細究之,此處也許正是子貢不可得而聞的性與天道,大概只有美質若顏回,方能體悟夫子于此所言之禮,實則為仁性耳。此復禮不是復殷商三代之禮,而是復禮之性,將禮回復到人的德性中去,而禮也正因為從人之德性中自然生發出來,是內在的自我規定,故方能做到非禮勿視聽言動。如是,此道德境地之禮已然超越外在的規則、秩序、制度,而成為人內在的德性,成為人之為人的根本要素之一,且能給出經驗世界中的種種禮儀、制度、規則、人倫秩序。孟荀心知之,故能發明之。故荀子曰:“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盵3]12孟子認為“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幾?!盵4]223以其有仁義禮智也。

此道德境地之禮重在“禮之義”,而非外在的“禮之儀”,即并非經驗世界之禮表現出的具體的規范、準則、秩序,而是禮之本,其構成人內在德性的禮的本質。禮之根本,或謂之“敬”。范氏曰:“經禮三百,曲禮三千,亦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盵8]54然而此敬實發端乎人之情,故此德性之禮,依乎人之情,與人之情有莫大之因緣。我們可以從孔孟荀論述三年之喪而知之。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鉆燧改火,期可已矣?!弊釉?“食夫稻,衣夫錦,于女安乎?”曰:“安?!薄芭?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2]202

這是說孔子弟子宰我因為三年之喪過長,三年不為禮樂,則禮壞樂崩,故欲不行,以問孔子??鬃又粏栔坝谂埠?”子生三年,方能免于父母之懷,父母生之養之,何其勞苦。三年之喪,乃人情之必然,是人子對于父母自然而然所流露的感情。此喪禮,實是人德性之禮,而非“三年不為禮,禮必壞”的經驗境地的“禮之儀”??鬃右痪洹坝谂埠?”表明了此德性之禮實是人本真情感之自然顯現,是每個人先天具有的自然而然的情感的流露,此禮應人情之自然而生,是人之德性的內在顯現,而此情非性情之情,非人欲之情,而是仁愛之情。故孔子謂宰我之不仁,因其不知三年喪禮,實仁愛之情的內在顯現。

孟子亦論說三年之喪:

滕定公薨。世子謂然友曰:“昔者……今也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問于孟子,然后行事?!比挥阎u,問于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親喪,固所自盡也?!m然,吾嘗聞之矣:三年之喪,齊疏之服,粥之食,自天子達于庶人,三代共之?!比挥逊疵?定為三年之喪。父兄百官皆不欲……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鬃釉?‘君薨,聽于宰;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是在世子?!比挥逊疵?。世子曰:“然。是誠在我?!薄爸猎?四方來觀之,顏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悅。[4]130

滕文公問孟子而欲行三年之喪,百官不許,而孟子謂“不可以他求者也”[4]131,而世子知“是誠在我”,及葬,吊者大悅。三年之喪,天子庶人,三代共之,后世不行,而忽見行者,哭泣之哀,情之本然,觀禮者莫不因之感動。此戚,此哀,乃真情之自然,故依乎此情而有三年喪禮。此道德之禮,此本乎人情之喪禮,發自于人情之本然,而始能通達人心,故觀禮者,見滕文公能有此真情,故大悅。因發乎真情之使然,德性之禮發乎幽微而光明之,故能感人心若此。而此發乎情的道德之禮,實乃自為之,不可以他求,依人情而發,乃人情本有,孟子所謂“不可以他求者也”,而實人人皆有之,人人皆可為之,所謂“自天子達于庶人,三代共之”。

荀子亦論三年之喪:“三年之喪,何也?曰:稱情而立文……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盵3]372皆因情而生發之道德之禮,依乎情而內于己也。

《禮記·問喪》亦載人何以有種種喪禮之儀節,其皆源于人情之自然也。故曰:“此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實也,禮義之經也,非從天降也,非從地出也,人情而已矣”[5]1537。故可知道德境地之禮實本于人情而已矣,此情非后世情欲之情而實仁愛之情,且依乎此情而內涵于性的道德境地之禮,給出了經驗境地之“禮之儀”。

此道德境地之禮也正是因為內化成人的德性之一,而具有道德價值。其之所以能對人的行為進行道德評判,亦在于此德性之禮。也正是因為這個內在德性之禮的“禮之義”,而使人們對世間現存一切法則、秩序、準則而能夠進行衡量、判斷,給人對是非善惡評判的方圓與規矩,讓人乃至能對經驗世界的禮,做出超越意義上的反思與顛覆。故在孔子以仁說“禮之義”,且以為無此道德境地之禮,則經驗境地之禮樂不足以言道。故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2]30仁是道德境地之禮的核心,無此仁,經驗境地之禮樂不足以成其禮樂。故言道德境地之“禮之義”,給出了經驗境地之“禮之儀”,是經驗境地之禮存在的依據,如張子云“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無一事而非仁也”[9]308,經驗境地之禮實皆道德境地之禮的外化彰顯。而道德境地之禮與經驗境地之禮,常常二而為一,不容分離,但終究是道德境地之禮給出了經驗境地之禮,經驗境地之禮顯現道德境地之禮。然而道德境地之禮,人皆有之,源于人情之自然。而經驗境地之禮,由“禮之義”而出,乃圣王所作。

四、天地境地之禮

天地境地之禮,是一種天地萬物之禮,是超越于人類社會的一種本源之禮。不可名,不可聞,姑且謂之天地之大法則,亦即是“禮之理”。它是天地之所以為天地,宇宙之所以為宇宙,人之所以為人背后的本源性的存在,是日月運行,寒往暑來,四時相推,生滅盛謝背后之根源。它是經驗道德境地之禮,存在的依據,而又內涵于經驗與道德境地之中。

此天地境地之禮,文獻可能無明文表述,但細推之,便可明之。上述經驗境地之禮,是圣人所作,但是圣人又是如何能作禮的呢?禮存在根據是什么呢?或者說圣人為什么知道禮是如此作的呢?或問之,是圣人人性本有,然而荀子明說非生于人之性?;騿栔?禮起于社會人情,時勢現實,然而此依社會人情之禮,又如何合理呢?荀子說:“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盵3]349《說文》曰:“木下曰本?!盵10]180本者,源也。故此處說明了禮之源有三,天地、先祖、君師。世俗經驗境地之禮,得力于先祖君師,而其根本源自于天地。所以可知形下的“禮之儀”,必有一個形上的淵源所在,而圣人制禮作樂,仰觀俯察,莫不是效法天地而依天地境地之禮而定世間禮樂。故《易》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盵6]257“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盵6]259人倫社會之秩序,豈不是效天地而作乎?故經驗境地之禮的由來,必有所根據,而此根據來自于天地,且此根據存在于人類社會之先,自然萬物早已依此根據運行數億千萬載,筆者將此依據姑且名之為“天地之禮”。

《禮記·樂記》曰:“禮者,天地之序也?!盵5]1090“天高地下,萬物散殊,而禮制行矣?!盵5]1039“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小大殊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則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則禮者天地之別也?!盵5]1094-1095如唐君毅先生所言:“此天地所表現之序別而分,即天地之大禮?!盵11]54而天地之所以表現這樣的序別,其背后必有其道理,如《禮記·禮運》篇言:“是故夫禮,必本于大一,分而為天地”[5]706,這個“大一”便是天地境地的“禮之理”。且此天地境地的“禮之理”固存于天地之中,且以天象地形,萬物散殊,而孕化出經驗境地之禮制,世間禮儀之三百,威儀之三千,莫不效法此天地之大禮而制作。此“禮之理”借天地而昭明,借日月而運行,借四時而不息,是“天地大禮”之所以然。它給出了天地之為天地,萬物之為萬物背后的那個道理,但又非獨立而超然,羽化而物外,實內涵于天地萬物之中,雖百姓日用而不知,然宇宙須臾不可離。此便是天地境地之“禮之理”,是經驗境地的“禮之儀”的終極根源所在?!抖Y記·禮運》篇載孔子言:“夫禮,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是故夫禮,必本于天?!盵5]662經驗境地之禮必本于天。

且上述道德境地之禮乃人性本有,而性本于天??鬃釉?“天生德于予?!盵2]93人之內在德性,乃源自于天。荀子曰:“凡性者,天之就也?!盵3]435“天地者,生之本”[3]349,《大戴禮記》作:“天地者,性之本?!盵12]17孟子引“《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盵4]301民之懿德,天之所生。故德性之禮實亦自天而生,雖人性自有,然述其源頭,實本自天地。故知道德境地之禮,依舊源自于天。但也許有人會問,荀子強調的是天人各有自己的職分,莫要錯人而思天,但并沒有割裂天人關系,且儒家學說,自始自終,未有割裂天人,且在天人架構之中,論說人間世事,其源皆始自于天,而終復本于天。禮,初用于事神敬天,后成為人間法則,終歸本于天,所謂通天人之際,與天地合一也。

總而言之,孔孟荀三重境地之禮,雖似重巒疊嶂,而又生生相續。經驗境地之禮涵蓋了經驗世界中種種儀則、制度、人倫次序,雖圣人所作,然人皆可為之,且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自生以至于死,無不在其架構之中,雖有所損益,然亦一以貫之。且實又是道德境地之禮所給出。道德境地的“禮之義”給出了經驗境地的“禮之儀”,然其本身超越于經驗世界之上,而實歸復人之德性,乃人之德性之一,依乎人情,本于仁愛,是人德性中的自我價值評判,是誠在己,非在人也。而道德境地與經驗境地之禮皆歸本于天地境地之禮,此禮是天地序別背后的那個“道理”。此天地境地之“禮之理”是終極的根源,雖百姓日用而不知,然天地須臾不可離。

猜你喜歡
禮義人情德性
英文目錄及摘要
論亞里士多德的道德德性與實踐智慧
柳亞子書法
永遠不要透支人情
從德性內在到審慎行動:一種立法者的方法論
《荀子》文化演化思想發微——兼論禮義起源問題
不近人情是近人情
《國語·周語》“奉禮義成”辨析
麟溪水長流
不要透支人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