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教育院校師德建設初探

2023-04-19 17:40陳雨思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師德師師德考核

陳雨思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不僅能為國家輸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也會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與轉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建立健全評價體系,打造高質量、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和實力的必然要求。

高校教師文化層次高,有思想、有見解、有獨特的自我意識、自律性強,其為人、為學、為事的方式會深刻影響學生以后的工作與生活?!敖?,上所施,下所效也?!睂W生具有很強的“向師性”,教師不應是通過職業威權讓學生臣服,而應是以深厚的專業素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引導學生找到自己的人生“鏡像”。2021年12月印發的《關于完善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體制機制的指導意見》強調,要加強和完善黨對高校教師工作的領導制度,建立健全三級聯動教師工作機制,強化黨組織對教師思政和師德師風工作的建設,不斷提升教師思政和師德建設的工作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盵1]

職業院校具有特殊性,基于培養目標的要求,更偏重技能的傳承,指導學生掌握巧、靈、活的技術,引導其生成解決問題的思路,掌握排除障礙的方法,培養能工巧匠。

一、師德建設的內涵及核心價值

(一)師德建設的內涵

師德是教師培養創新人才、傳播先進文化的前提。教師應忠于教育事業、具有正確的價值取向、高尚的人格和品德修養、豐富多元的知識、較強的教學能力等。其中師德是教師的核心素養,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工作或活動時應具備的基本道德品質,是其遵從的行為準則。其內涵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豐富,包括政治信仰、職業情懷、思想品德、學術視野、自律格調、人格魅力等諸多內容。在學界的界定是“政治品德、公民道德與職業道德的融合,是教師職業道德與精神風貌的結合,是社會人、職業人與專業人三種道德向度的結合”。[2]高校教師集教育者、教學者、研究者、服務者多重角色于一身,其職業要求具備高尚的品德、遵守行業行為規范及準則,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強化精神引領,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創新思維和獨立思考的學習品質、溝通交往能力等,成為學生信仰、學問、道德示范的“大先生”。這也是社會、學生、家長對教師的期望和要求。

師德建設是指教師在其職業生涯中應樹立高尚的職業品德,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技能、教育能力,以扎實的知識、勤勉的態度、科學的方法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利用現有教育資源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實現教育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 年5 月29 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廣大教師堅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養扎實學識、勤修仁愛之心,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堅守三尺講臺,潛心教書?!边@就為我們指明了新時代師德建設的新內涵、新要求。

(二)師德建設的核心價值

師德建設的要義是培養和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與職業道德,促使其不斷成長與自我實現,幫助學生掌握專業技能并明確未來的方向,進而推動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我國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在知識海量增長、科技和產業變革迭代加速的新時代,培養品正德高、智慧超群、身體強健、視野開闊、具有真善情懷的人才,增強教師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感,是師德建設的核心價值。

師德建設要求教師修德養性、威柔相濟,用職責和智慧的大教育情懷引導學生。所以,教師應樹立終身學習意識,不斷提升專業知識和技能,在教學實踐中深入探索和反思,以專業權威獲得學生的尊重;應關心學生的成長與未來發展,關注他們的情感、心理問題,參與學生的情緒管理;還應尊重每個學生的生活習慣、個性和特點,了解其成長背景,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職業教育院校師德建設的核心價值,是追求經師、人師的完美合一,教師要具有高尚的品德情操,更要特別強調他們的工匠精神及職業和專業技能,吃苦耐勞、兢兢業業、精益求精的品質。

二、職業教育院校師德建設的重要性

一是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道德是一種信仰追求,是一種價值的判定,它不是客觀的證立,也不需要邏輯推理,不是知識傳授,只要有認同就會外化為行動。所以,良好的品德是職業院校教師高素質的表征,對教師角色的高度認同會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師德師風并引領優良教風,在此基礎上組成的具有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就能實現教書育人、嚴謹治學、服務社會的目標。教師不但自身要追求真知,還要用心引導學生,呈現化育功能,這是教育職業的崇高價值和境界。良好的師德師風能夠形成潤物無聲的教育環境,為學生營造尊師重教、和諧友善的學習氛圍。

二是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就業能力。教學成果可以間接體現師德師風狀況,二者之間有必然聯系。職業教育院校教師對技術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懼勞作辛苦的優良品行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學生。師德建設的成果不只在教師自身,還體現在學生獲得的進步。良好師德的示范性、引領性、生發性,由教師的專業能力體現,師能、師業則由師德師風決定。教師應因材施教,重視能力的培養,盡其所能為學生提供職業規劃建議。職業教育更加重視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某一學科知識,還要通過校企合作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增強他們的核心競爭力。學生能否成人成才,要看他們畢業后對社會是否有貢獻,這是一個長期考察的過程。

三是提升教師的社會責任感。教師被稱作“先生”,是因其品行道德修養要“先”于學生,肩負引領社會風氣的責任。師德的社會影響力巨大,即便是教師微小的言論或行為也可能會產生“蝴蝶效應”。師德蘊含著傳統文化的優秀元素,也是一種社會公德,教師要明大德、守公德、謹私德、立生德,以優秀的人格氣質、謹言慎行的處世方式“擔負起‘靈魂塑造者、成長引路人、文明傳承者和民族筑夢人’的角色和使命”,[3]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有責任感、有擔當的實用型人才,這是教師最大的社會責任。

四是促進新時代職業教育院校發展。職業教育水平影響著社會和經濟發展,而師德師風建設是提升職業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關鍵。時代的變化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能只做知識的傳遞者,要向創新思維和能力培育者轉變。人工智能的出現倒逼人們要重新理解什么是“學習”,教師的“一桶水”不再是數量意義,而是創新能力、廣闊視野、多元技能、科學判斷等教學智慧的體現。新時代職業教育院校的發展必須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使其具備信息化教學能力,實施數字學習模式,對知識要精準推送,這也是師德建設的題中應有之意。

五是有利于培養“雙師型”教師?!半p師型”教師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與實踐技術技能、高尚的職業道德,以及對學生進行職業指導的素質和能力。如果沒有自覺的師德意識和強烈的職業追求,就很難達到“雙師型”教師的標準。所以,加強師德建設是培養“雙師型”教師的有效路徑。

三、職業教育院校師德建設的困境

(一)教師自身缺乏師德意識

社會賦予教師立德樹人、為國家培育合格建設者的責任和使命,但部分教師對師德的重要性沒有清晰的認知。他們的職業信仰不堅定,僅僅把教師作為一種謀生手段,不認真管理學生,對專業發展缺乏熱情和動力,只關注待遇、成果、晉級,一旦受到挫折就會“躺平”,出現職業倦怠。一些教師的價值取向出現偏差,理想信念缺失,感到事業無前途、無發展,放棄自身的品德修養,更不會對學生進行道德培養。有的教師在面對學生曠課或上課不聽講的情況時對自身的教學能力和角色認知產生懷疑,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消解其教學的積極性,甚至使其不再關注自身的品德修養和素質提高,而是傾向于通過學術成果、技能或教學比賽獲獎數量等條件去尋求發展。

(二)教師考核評價體系不健全

建立健全的考核評價體系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關鍵所在,師德師風應該作為評價教師的首要標準。目前,對師德的考核評價體系不完善,對教師的課程設計、思政元素的融入等諸多要求往往只呈現在相關政策和文件上,沒有提出具體的評價標準,缺乏可操作性。教師應當如何進行課程設計和改革,以怎樣的方式將思政元素融入課程教學中,如何對教師開展師德培訓等都缺乏具體的措施。學校針對外部教育環境變化帶來的新問題不能快速做出反應??己说谋举|更多體現的是治理,不是管理,相關措施和辦法滯后,沒有詳細的量化指標,很難對師德建設的效果作出客觀評價。

學校對教師的評價考核更側重于科研和教學成果的呈現、學生比賽的成績、教師獲獎的等級等方面,忽視了品德和職業素質等的評價。雖然也開展由校方和學生對任課教師的評教活動,但重點針對的是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效果,缺少對素質品德方面的評價。此外,還缺乏督導、反饋機制,忽視問題導向。教師的科研水平、教學能力、榮譽獎勵固然重要,但其品德修養是更重要的因素,師德評價體系的不完善會使人才培養出現偏差。

(三)缺乏有效的監督和約束機制

有的職業教育院校對如何監督、由哪個部門或層級實施監督師德情況模糊不清,缺乏詳細的監督流程和分工與協同機制。學生發現教師的失德行為后不知向學校哪個部門反映,監督責任不明確間接導致師德失范的可能性增加。部分學校即使有師德監督機制,但存在缺陷,如缺乏快速有效的舉報渠道,出現政出多門的情況,對師德失范問題的發現和處理不及時、流程不透明、結果不清楚,還有人員配備不足、信息獲取滯后等問題,導致監督機構的監督能力受限。

四、完善職業教育院校師德建設的路徑

(一)提高教師自我認知度

長期以來,職業教育處于教育體系的低階位,且生源基本是沒有考上其他高等院校的所謂“學困生”,他們大多心理脆弱,缺乏學習動力,不再追求升學深造,只想掌握一門手藝,以致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自我認同意識不斷弱化。再加上科技的發展,大量的網課和學習網站日益淡化了教師的作用,教師不再是知識與技能的唯一傳授者,導致他們對自身職業認知越來越不清晰?,F在的學生是網絡人、數字人,對知識的學習及理解交流與傳統大不相同,他們獲取知識的渠道更加多元化,方式更加便捷。職業院校學生對實踐操作的需求更為迫切,人工智能的迭代使職教教師的壓力急劇增大。鑒于這樣的社會現實,高校應當完善績效激勵制度,確保教師的待遇,緩解其生活及心理壓力,使其了解數字技術的發展趨勢,形成基于數字技術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的意識,拒絕“躺平”,重塑形象,強化終身學習意識,使其不滿足于已經成熟的課件操作使用,而是創新數字化教學模式,在教學中通過設計問題情境,提供案例、工具、方法,增強學生對教師的認可度。在新時代,職業教育院校要大力培養具有專業知識和相關技術技能的“雙師型”教師,他們要具備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職業素養,成為學生的榜樣。

師德建設是一個漫長且持續的過程,學校和教育機構應當為教師提供師德的相關培訓,引導其強化師德意識,提高其對師德的理解水平,因為沒有真正內化理解就沒有認知能力,也就不能形成行動智慧。教育部近幾年出臺了若干文件,提倡職業教育院校開設教師寒暑假研修課堂,在師德建設的相關模塊中提供了大量師德師風榜樣的視頻,可以此提高教師思想品德素質和職業意識。還可以設立師德案例庫,作為師德建設的載體。

社會各界應當對師德建設多加關注,通過社會評價、媒體宣傳報道、提供獎勵等方式,提高社會對師德的認可程度,提高教師對師德建設的積極性和責任感。教師要學習職業道德的相關法律法規,以此作為遵守職業道德、培養個人良好品質、履行應盡的職責與義務的依據,確保自身的行為符合師德要求。

(二)健全教師考核評價體系

職業教育院校應當建立明確的師德評價標準,進一步健全教師考核評價機制。各校根據自身辦學特色設定師德考核標準,如教學能力、思想政治素質、社會服務水平等。首先,以教師的思想品質、精神文明、崗位職責、工作任務等作為評價內容,確保師德考核的結果具有評估性、準確性和有效性。其次,量化師德評價指標,將愛國、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尊重學生等納入考核范圍,并定期打分。改變過去的以論文、專著、參與課題的數量和等級為主要內容的考核方向,對教師進行綜合評價。也可以根據學校和教師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型、技能型、研究型等不同類型的教師分別按照不同的考核標準進行評價,這樣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才能實現考核的初衷。設置師德一票否決制,在教師進行職稱評定時,將師德作為重點因素進行評價考核,對師德失范“零容忍”。再次,師德考核要有連續性,督促教師時刻關注自身師德師風,同時,學校需定期提供師德考核反饋與指導,從實際出發,探究師德失范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解決及預防措施,幫助教師借鑒評價結果,尋找改進方向??己朔椒ㄒ茖W合理、考核主體要多元、程序要優化。此外,隨著自媒體的發展,要特別關注舉報問題,失實或擴大化的舉報會使舉報失去公信力。要明確舉報主體的權責,完善舉報流程,為教師提供制度性保護。要建立健全師德違規行為的監測、核查、處理、通報體系,機制聯動,才能實現考核評價的真正作用。

(三)完善監督和約束機制

應當建立明確的監督責任機制,明確校內各部門的監督職責和任務分工,對教師師德失范問題能夠快速反應。加大對監督部門的投入,包括對監督人員的培訓、師德監督相關制度的確定、加強信息技術支持、保障投訴反饋通道的順暢等。讓學生成為師德監督的主體。在對教師的評價中增加師德內容,通過定期的評價反饋,了解教師的師德狀況,督促其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要建立嚴格的師德失范處理機制,包括明確的懲罰制度和執行方案,及時進行處罰和追責并嚴肅處理。建立師德失范舉報通道,由學生和教師對師德失范行為向相關部門進行直達性投訴,以便能夠快速對師德失范行為作出反應。

猜你喜歡
師德師師德考核
新時期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實踐路徑
在“四史”學習中涵養高尚師德
做好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答卷人
以“四個回歸”為本加強高校輔導員師德師風建設
內部考核
創新完善機制 做實做優考核
師德考核“ 量化”實踐與思考
公立醫院 如何考核?
愛是師德的源頭活水
如何強化小學師德師風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