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的應用策略探究

2023-04-19 03:57焦梅梅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23年33期
關鍵詞:復習課思維導圖應用策略

焦梅梅

【摘要】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復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的知識,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直觀、高效的學習工具,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整理和歸納知識點,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文章通過分析當前小學數學復習課中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將思維導圖應用到小學數學復習課中的價值,并提出了一些應用策略,以期為教師提供一種創新的復習課教學策略,從而幫助學生更有效地掌握數學知識.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數學;復習課;應用策略

引 言

隨著教學理念的不斷發展和更新,教師更加關注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思維導圖作為一種視覺化的工具,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針對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思維導圖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強化數學概念認知,構建數學知識體系,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也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信心.因此,探討如何將思維導圖有效應用到小學數學復習課中成為文章的重點內容.

一、小學數學復習課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習過程缺乏趣味性

以往復習課中,教師通常會要求學生對大量的公式、定理和運算法則進行死記硬背,這種機械式的學習方式不僅缺乏趣味性,還會導致學生只記住知識點而沒有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應用方法,從而產生厭學情緒,學習效果也因此下降.同時,在復習課上,部分教師會采用直接講解的方式,學生只需要聽講和記錄即可,缺乏實際操作和思考的機會,這樣的學習方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還會讓他們對數學產生負面情緒.此外,數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理論知識的學習需要與實際生活和問題解決相結合,但許多復習課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呈現,忽視了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這使得學生難以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解決中,也難以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

(二)數學知識點過于零散

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教師需要回顧和梳理多個知識點,但受限于時間和篇幅,教學往往只能停留在對各個知識點的簡單介紹和概括上,缺乏系統性串聯和深入拓展,這導致學生難以從整體上把握數學知識的脈絡和內在聯系,容易出現知識掌握碎片化和理解表面化的問題.同時,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強的學科,各個知識點之間存在內在的邏輯聯系和相互依存的關系.如果教學中僅簡單羅列各個知識點,而缺乏對它們之間內在聯系的深入挖掘和呈現,學生就很難建立起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無法形成完整的認知結構.教學內容的碎片化和孤立化導致學生在學習時缺乏對數學知識的整體把握,難以形成深入的理解和應用.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應注重梳理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應用能力.

(三)難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小學數學復習課旨在梳理知識結構、鞏固基礎、提升解題能力.然而,教學中常常面臨滿足個性化需求方面的挑戰,導致部分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首先,學生個體差異顯著,他們在數學學習中的興趣、思維方式和學習節奏等各不相同,因此教師需要針對每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進行差異化教學.在復習課中,每名學生的復習進度和理解程度可能存在差異,教師需要關注每名學生的需求,但在大班級教學中,滿足每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對教師來說是個巨大挑戰.其次,復習課中的教學內容通常較為單一,難以滿足學生不同層次和不同深度的學習需求.部分學生可能已經掌握了課堂講解的知識,需要更高層次的拓展和思考.教師如果未能為這些學生提供更高層次的學習內容和挑戰,就會導致他們失去學習動力和興趣.再次,教師如果僅采用傳統的講授方法而未結合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帶領學生復習,就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難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的應用價值

(一)能夠強化學生的概念認知

在數學學習中,學生需要對眾多相關概念進行整理和分類,如數字、幾何形狀、運算符號等.通過創建思維導圖,學生可以將這些概念進行歸納,并利用線條連接來表示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更深入地理解概念間的聯系和區別.這一分類和整理的過程有助于學生形成對數學知識結構的整體把握,提高對概念的理解和記憶效率.針對某個特定的數學概念,學生需要掌握其定義、性質、特點等方面的內容.通過制作思維導圖,學生可以將這些內容逐一列出,并利用線條將它們關聯起來.這樣,學生便可以直觀地了解概念的內在含義和外部延伸,并且借助思維導圖的視覺呈現,更易于記憶和理解這些內容.在復習課中,學生需要回顧并鞏固已學過的概念.這時,思維導圖可作為一種高效的復習工具.學生可以根據已學的知識制作相應的思維導圖,并不斷地回顧和重建來鞏固概念.這一反復梳理和復習的過程有助于學生深化對概念的理解和記憶,有助于以后更有效地運用這些概念解決問題.

(二)有助于構建數學知識體系

在數學學習中,思維導圖是一種強大的工具,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知識網絡和深度理解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通過思維導圖,學生可以將這些關系用圖形的方式展示出來,形成一個邏輯清晰的知識體系.思維導圖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點之間的包含關系和相似關系,還可以揭示出隱藏的因果關系.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抽象的數學知識,將它們與實際例子聯系起來,實現具體化和可視化.另外,通過制作思維導圖,學生還可以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模式,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風格,創建出適合自己的思維導圖,從而更自主地構建數學知識體系.可見,思維導圖是一種強大的學習工具,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建立清晰的知識網絡和理解復雜的概念關系,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和理解深度.

(三)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維導圖是一種高效的學習工具,有助于學生在復習時更好地整理和理解知識.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將不同的知識點進行分類、歸納,并按照特定的方式連接起來.這一過程有助于學生逐漸增強分類思維,從而在其他學科和日常生活中也能更好地運用這種思維方式.同時,學生在為每個知識點添加關鍵詞和分支時,需要靈活運用想象力和創造力,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體的形象,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這要求學生能夠在大腦中形成新的結構和聯結點,積極嘗試出新的想法和解決方案.此外,學生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還需要對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分析、梳理,保證思維導圖的整體邏輯可行性;還需要對各個領域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從中發現新的規律和聯系.通過思維導圖的制作,學生可以逐漸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三、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的應用策略

(一)巧用思維導圖,搭建知識框架

在數學復習課上,教師可以通過巧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整理和歸納數學知識,構建起一個清晰的知識框架,以增強學生對各個知識點之間關系的理解和記憶.對此,教師需要明確要復習的數學知識范圍,并將其整理成清晰的模塊或主題.以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的復習課為例,教師可以將整數、幾何圖形、統計圖等作為不同的模塊,然后在每個模塊中進一步劃分出具體的知識點,例如整數的乘除法、幾何圖形的屬性、條形統計圖等.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將每個知識點以關鍵詞的形式寫在思維導圖的分支上.例如,在整數的乘除法模塊中,可以包括“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等關鍵詞.這樣,學生就能夠清晰地看到每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和層次.在建立知識框架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記憶,添加一些與知識點相關的例子或圖示.例如,在幾何圖形的屬性模塊中,學生可以畫出不同類型的圖形,并標注出各個圖形的特征.這樣做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每個知識點,并且能夠更好地記憶和運用.此外,為了進一步構建知識框架,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不同模塊之間的聯系進行歸納總結,如讓學生找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之間的聯系.這樣做有助于學生形成一個更加完整的知識框架,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當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范例和指導,引導他們思考和整理知識點,同時要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思維導圖,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個性化的設計和補充,以搭建起最適合自己的知識框架.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在數學復習中更加有效地掌握知識,提高復習效率.

(二)利用思維導圖,拓展數學思維

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教師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可視化.通過引導,學生能逐漸學會整理和歸納知識點,拓展數學思維,并加強對知識的記憶和運用,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對此,教師可以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鼓勵學生使用思維導圖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比如,在幾何知識的復習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將不同的幾何形狀及其屬性整理出來,并標注出各個形狀的特征,如邊長、角度、對稱性等.接著,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思維導圖中添加個人見解、想法或例子,以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滿足他們對數學知識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在討論幾何形狀的性質時,學生可以通過思維導圖記錄自己對每個形狀的理解,并提供與實際生活相關的例子.例如,學生可以描述正方形的特征并給出常見的實際例子,如窗戶、瓷磚等.這樣的創造性思考可以幫助學生將抽象的幾何概念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提高他們的應用能力和創造能力.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思維導圖中整理和歸納各種幾何定理和公式,以此建立起清晰的概念框架,并將它們與相關的例題相結合.例如,在討論平行線和角度的關系時,學生可以繪制思維導圖,將相關的定理整理出來,并通過圖示化的方式記憶和理解.這樣的做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幾何知識,同時提高他們解決幾何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思維導圖的制作和討論,引導他們從不同角度思考幾何問題,從而有效拓展他們的數學思維.

(三)借用思維導圖,進行問題解析

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問題解析是一種高效的教學策略.教師借助思維導圖設置問題節點,引導學生進行問題解析,通過互動問答的方式,幫助學生將問題拆分成更小的部分,并聯系相關知識點,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解決問題.以復習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內容為例,在設計思維導圖時,教師可以設置一系列與長方體和正方體相關的問題節點.針對長方體,問題節點可以包括:如何計算長方體的體積?如何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等等.對于正方體,問題節點可以包括:正方體的特點是什么?如何計算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等等.這些問題節點幾乎涵蓋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性質、計算方法以及相關推理問題,能夠引導學生全面地回顧和深入思考這兩種幾何圖形.當學生在思維導圖中遇到這些問題節點時,會被驅動去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法.以長方體為例,當學生遇到“如何計算長方體的體積?”這個問題節點時,他們會開始回顧相關的公式和知識,并且思考如何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這樣的問題解析,學生可以系統地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從而鞏固已學的知識,并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問題解析也能夠激發學生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興趣和探索欲望.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有趣而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例如:“如果一個長方體的體積是24立方厘米,底面積是4平方厘米,那么它的高是多少?”或者“一個正方體的表面積是54平方厘米,求它的邊長.”這樣的問題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還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挑戰性.一旦學生成功解決了這些問題,他們就會獲得成就感,對幾何學習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更加愿意主動去學習和探索.因此,教師借用思維導圖進行問題解析,能夠引導學生系統地思考解決長方體和正方體相關問題的方法和步驟,從而提高學生的復習效果和學習動力.

結 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價值.通過應用思維導圖搭建知識框架、拓展數學思維及解析問題,學生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數學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提高記憶和復習回顧的效率.同時,思維導圖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教師可以積極嘗試運用思維導圖,提升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與動力.

【參考文獻】

[1]李金弘.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復習課教學中的高效應用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2(27):173-175.

[2]王愛蘭.芻議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的作用及實施方法[J].試題與研究,2023(6):112-114.

[3]陳報.淺談小學數學復習課中思維導圖的游戲化應用[J].小學教學研究,2022(35):57-59.

[4]李正清.圖文并茂 高效復習———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的有效運用[J].求知導刊,2022(25):32-34.

[5]耿紅妹.圖文并茂畫數學 創新多樣做數學———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復習課中的運用[J].小學生(中旬刊),2023(5):139-141.

猜你喜歡
復習課思維導圖應用策略
試論高三語文復習教學的策略
談談如何上好小學英語復習課
在趣味情境中構建知識體系
追求高效的數學復習課
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概念課教學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軟件輔助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研究
巧用思維導圖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高中英語閱讀文本中融入思維導圖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