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域文化視角下的煙臺濱海公共設施設計研究*

2023-04-19 22:19
煙臺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公共設施濱海煙臺

劉 健

(煙臺職業學院,山東 煙臺 264670)

公共設施的首要作用是滿足城市的基本需求,在時代發展過程中,也扮演著承載城市文化的角色,成為宣傳城市文化的重要載體。隨著現代城市發展速度的加快,大多數城市失去了自身的特色,城市特有的歷史文化、風俗習俗、人文特色沒有得到充分展現。

1 城市公共設施概述

公共設施從廣義上講,是指供人們進行公共活動時使用的非排他性的公共用具,而我們通常所說的公共設施是指公共場所提供給人們使用的休閑設施,屬于狹義說法。國外公共空間和配套公共設施的發展起步較早,在設計方面積累了較多的經驗。

1.1 城市公共設施概念

“公共設施”一詞最早誕生于歐洲,英文名“Street Furniture”,直譯是“街道家具”,德文翻譯為“街道設施”,法國稱為“城市家具”“城市組件”,學術界還存在“城市配置”“園林設施”等稱謂。在歐洲城市設計師羅布·克里爾(Rob Krier)看來,市民能接觸并有感知的室外設施就是城市公共設施,這類設施具有特定的形狀并體現美學價值,完全公共設施和內部應用半公共設施都包含在內[1]。國內大多數學者認為,街道、廣場、公共草坪等公共空間,城市景觀以及為人們提供的功能性設施等都屬于城市公共設施。

城市公共空間是指城市中的開放空間,具有服務大眾的功能,其中不僅包括山體、樹林、草地、河流、湖泊等自然環境,還包括公園、廣場、道路、停車場等人工環境??梢哉f,城市公共空間是城市居民日常交往和進行各種公共活動的開放性場所,也是城市中最具活力、最易記憶、最易識別的公共設施,更是直接與人交互的媒介,是城市居民進行社會生活的場所,是城市生活的實質載體和魅力源泉。城市公共空間具有功能多樣化、形態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只有適應不同的需求設計建設,才能為使用者提供多種選擇的機會。

一般來說,城市景觀是城市各種物質形體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通過人感知后的視覺形象。景觀設計是指在規劃和建筑設計中,對周圍環境要素的整體設計,包括自然和人文要素,使得各種建筑與自然環境產生呼應關系,使人們生產生活更方便、更舒適,并能提高城市整體的藝術價值。同時,景觀也是一個具有時間屬性的歷史積淀,它是由人類和其他動植物共同作用形成的。當今的景觀設計概念,已經發展到生態環境、哲學美學、園林建筑、文化藝術等多個領域。

1.2 城市公共設施分類

一般意義上的城市公共設施有很多種,從使用功能角度出發,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休閑類。設置于廣場、街道、小區、公園等場所的涼亭、座椅等。(2)信息類。常見的有多媒體信息終端、道路指示牌、報刊亭、電話亭、建筑物銘牌等。(3)交通類。公路、鐵路、通行指示標識、公交站點、停車場、道路護欄等。(4)衛生類。公共洗手池、飲水機、廁所、垃圾桶等。(5)管理類。供熱、供水、供氣、供電、消防設施等。(6)商業類。應用于商業服務的輔助性公共設施。(7)游樂類。供孩子們嬉戲玩耍的滑梯、秋千,大人們健身的各種器材,觀賞游玩的城市雕塑等。(8)照明類。形式多樣的路燈、航道燈、廣場彩燈、公共場所的照明燈等。(9)無障礙類。專門為老弱病殘、婦女兒童而設計的,如城市道路兩旁的盲道、地鐵站的輪椅坡道、公共衛生間的殘疾人專用馬桶等[2]。

2 煙臺地域文化資源

煙臺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明朝時期,為加強海防警示,在芝罘筑狼煙墩臺,點燃狼煙作為倭寇入侵的信號,因此又稱“狼煙臺”,煙臺由此得名。煙臺地處膠東半島中部,扼守渤海、黃海之門戶,與遼東半島及日本、韓國、朝鮮隔海相望,具有非常優越的區位優勢,歷經幾千年齊魯文化、儒家思想的滋潤,煙臺人民創造積累了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近代以來,遭受西方殖民文化的侵蝕,兩種不同的文化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發展,逐漸形成了煙臺特有的地域文化。

2.1 開放包容的海洋文化

自古以來,煙臺就處于海上交通的樞紐位置,是“東方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發源地。隨著人類對海洋的探索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煙臺地區的海洋開放程度不斷擴大,外來文化不斷流入,與本地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與發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當地較為封閉的傳統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得到了創新和發展,逐漸形成了濱海地區開放包容的海洋文化。

2.2 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

(1)史前文化。在距今約7 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環渤海地帶發生了一次規模較大的地殼變化,引發了有史以來最后一次海浸海退,形成了與半島大陸直接相連的芝罘灣,這就是煙臺市的中心城區-芝罘區,膠東古代先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了燦爛輝煌的膠東史前文化。

(2)齊文化。據《史記》記載,煙臺古時為東夷或萊夷族地,夏商以來,中國歷代王朝都十分重視對這里的統治。夏朝時,全國分為九州,煙臺屬青州之地,夏王寒浞封自己的兒子于過,稱過國,這是煙臺最早的封國建制。商朝時設萊侯國,西周初又建立了都城在歸城的萊子國,后被齊國所滅,被稱為東萊之地。從地理位置來看,煙臺所處的東部齊國有著廣闊的海岸線,海上交流頻繁,形成了具有海洋特色的齊文化。在齊魯大地上,東部的齊國和西部的魯國雖因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產生了不同的文化思想,但隨著歷史的發展、文化的交流,互相影響、共同發展,地域文化不斷趨同。

2.3 富有仙意的道教文化

膠東半島是道教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也是道教中全真派的重要發源地,道教主張羽化飛仙、清靜無為的精神追求。膠東人民長期以海為生,性格豪爽直率,向往自然之道,追求樸素人性,逐漸形成了質樸含蓄、崇尚自然的審美觀。在很長一段時期,道教思想在膠東地區的傳播發展,影響了煙臺地區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也必然影響著煙臺地域文化的發展。道教在煙臺有大量的道觀建筑,造型精美、古樸大方,體現了道家追求自然、樸實含蓄的思想理念。

2.4 源遠流長的民俗文化

在煙臺眾多的民俗瑰寶中,膠東大鼓、海陽大秧歌、藍關戲、長島漁號、漁燈節、八仙傳說、膠東全真道教音樂、八卦鼓舞、螳螂拳、萊州草編、掖縣滑石雕刻、黃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煉技藝、煙臺剪紙等13項煙臺民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5 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

近代是煙臺建筑文化發展的成熟期,形成了以中式為主、中西合璧的建筑風格,古樸典雅、簡潔流暢、富于變化,其共性與個性并存的房屋建筑風格主要體現在建筑屋式、建筑結構、建筑用材、建筑裝飾和建筑色彩等方面,充分體現了煙臺歷史文化、開埠文化、地域文化和現代文明的發展變化。煙臺主要有三大經典建筑:“四合院”,典型代表為牟氏莊園--北方最大的地主莊園;“小洋樓”,集中體現在朝陽街外國使領館建筑;“海草房”,以曬干后的海草為材料苫蓋屋頂,以較厚的石塊堆砌成墻壁,冬季保暖,夏季隔熱。

3 煙臺濱海公共設施的設計原則

公共設施是一個城市經濟、政治、社會、歷史、文化信息的特殊表現形式,也是城市公共景觀的基本元素。成功的設計案例是將公共設施的功能性、美觀性、環保性和獨特的文化性巧妙結合起來,在滿足市民及游客各種需求的同時,潛移默化傳遞自身的文化信號。比如,成都市區的寬窄巷子,無論是路標、路燈、指示牌、休息座椅,還是垃圾桶、衛生間都被巧妙地與巴蜀文化融合在一起,設計有共性也有個性,既現代又古典。煙臺濱海地區公共設施的設計與應用,不僅要滿足人們對現代城市功能的需要,也要成為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做到既符合當地的自然環境、客觀條件和功能效果,也將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融于設計之中。具體地說,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3.1 整體性原則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或多或少會與其他事物存在聯系。因此,任何一個公共設施都不是以個體形式存在,必定處于空間整體環境之中,與其他因素發生聯系。煙臺濱海公共設施設計建設,必須要把握好地域文化、整體環境的“融”與“合”,才能實現濱??臻g的和諧統一,達到公共設施與地域文化“天人合一”的境界。

3.2 舒適性原則

一個城市文明水平的高低,在公共設施建設上體現得十分突出。也就是說,公共設施的建設可以反映一個城市是否真正注重人文關懷,是否真正做到以人為本,這也是衡量城市文明水平的重要標準。正是基于這個觀點,煙臺濱海公共設施建設,應當以舒適性作為首要原則,把滿足人們游憩需求作為設計的核心理念,在游憩需求方面,滿足游客進行游憩活動的目的、時空需求、游憩偏好、需求特征等內容[3],游憩供給則要提供游憩空間要素、游憩產品、游憩線路、游憩配套設施和游憩體驗等,以平衡游憩活動的供需關系[4]。

3.3 文化性原則

當我們談到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等城市的時候,每個人都能說出這些城市的顯著特點,這就是城市地域文化產生的強大效果。在進行煙臺公共設施設計時,要對煙臺的地域文化進行深入了解分析,提煉出最具特色的文化元素應用到設計中,使現代設計與傳統文化相互融合,促進地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比如,北京作為首都和歷史古城,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公共設施的設計與地域文化結合得很好,北京前門大街道路兩旁的“撥浪鼓”路燈就是很好的例證。撥浪鼓是北京古時候商販在集市上叫賣的工具,也是傳統的玩具,現在將“撥浪鼓”的形式運用到路燈之上,矗立在前門大街的兩側,體現了典型的北京地域文化。

3.4 生態性原則

城市的生態環境對公共設施建設有著重要影響,自然環境和氣候特征是公共設施的材料、色彩等選擇的主要影響因素。如我國南方是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空氣潮濕,塑料和不銹鋼等材質,通常會成為城市公共設施的首選材料。煙臺是典型溫帶季風性海洋氣候,夏季炎熱潮濕、冬季寒冷干燥,公共設施的選材受海洋氣候的影響較大,因此要選擇耐腐蝕、不退色的材料,如本地盛產的石材。顏色可選擇海天一色的藍色等,更能體現煙臺濱海城市的特色。

3.5 可持續原則

城市公共設施的可持續主要是指時間和空間上的可持續性。公共設施的建設使用是一個長期過程,要以發展和開放的眼光進行規劃設計,大型公共設施至少要保持50年甚至100年不落后,不可短視,否則既浪費資源和資金,又對城市發展產生很大的阻礙。比如養馬島環島路在設計上就存在很大弊端,整個環島路只有雙向兩車道,前幾年,養馬島因抖音視頻而成為網紅打卡景點,進島的車,從橋頭堵到橋尾,被網友笑稱“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你已經到了養馬島的大橋上,你卻進不了島?!?/p>

4 煙臺濱海公共設施的地域性表達方式

一座城市在設計公共設施前,首先要對所在區域的歷史文化、人文環境、風俗習慣等做深入細致調研,并進行專業化分析,將城市文化提煉出特有的元素和符號,應用于城市公共設施設計中,從而體現一座城市的文化品質、文化內涵。

4.1 堅持海天一色的設計理念

煙臺濱海地區公共設施的設計,應充分考慮沿海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優勢。比如路燈、交通站牌、交通亭等公共設施的設計,色彩上選擇大海和藍天的顏色,同時搭配白云的色彩;路燈的設計在造型上以海鷗為原型,燈盤尤如海鷗張開的翅膀,展翅飛翔;公交站亭整體設計風格應簡單明了,主色調為藍色,站亭頂棚可采用白色調,與藍天白云交相輝映,等等。濱海一線的城市公共設施,以天、海、白云、海洋動物等為基本設計元素,能夠充分展示海濱城市的獨特魅力,使整個濱海觀光帶形成了海天一色、天人合一的完美景觀。

4.2 堅持生態環保的設計風格

煙臺石材資源豐富,萊州是全國有名的石材產地之一。煙臺濱海地區休閑類公共設施的設計,按照生態保護的原則,應該就地取材,盡量采用石材作為生產原料,設計造型也應主要以海洋生物為體裁。例如在濱海廣場的設計中,以海豚、海獅、海豹等海洋動物為圖案雕塑的石椅,以扇貝為造型的座椅等,都給人一種能置身海洋空間的美好享受,在旅游休閑的同時,既享受到大海美麗的景色,又可近身接觸到“海洋生物”。這種設計風格,可以使成年人心態回歸年輕,又可以讓兒童們了解海洋文化,激發他們探索海洋的興趣。

4.3 堅持以人為本的人文情懷

公共設施的設計建設要充分滿足人們的需求。建設“休閑煙臺”的旅游配套設施。比如,在重點路段建設安裝具有地域文化色彩的休閑座椅、遮陽涼亭、報時鐘表、巨型溫度計、風向儀、便民服務亭、景區指示圖標、雕塑小品等;在海水浴場為游客免費提供腳沙沖水裝置,增設指紋式存包柜,方便游客親海近海;建設濱海路彩色休閑慢行步道、自行車專用道;主要景點設停車場、私家車露營地、驢友帳篷宿營地等;在海水浴場相鄰地段,規劃建設平民海鮮大排檔、購物、娛樂一條街,方便游客就近消費。

4.4 堅持民俗文化的傳承發展

海草房作為膠東地區特有的民風民俗,在公共設施的設計中應該考慮廣泛應用。比如在海濱景區景觀建筑建設中,以石為墻,海草為頂,夏季屋外高溫炎熱,屋內涼爽如春,冬季屋外寒風凜冽,屋內溫暖如初,既可以作為游客避暑乘涼、躲避嚴寒的好去處,又展現了煙臺濱海地區悠久的民俗文化特點,成為濱海景區一道亮麗的風景。濱海旅游景區涼亭、咖啡館、休息室的設計中,也可以選擇搭建海草亭子,立柱采用防潮木材,亭蓋選擇特有的海草資源,外觀古樸厚拙,既有海洋原生態風格,又充分融入地方民俗特色。炎熱的夏季,海草具有極好的遮陽功能,打開玻璃幕墻,海風徐徐吹來,涼爽之極,可以使游客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猜你喜歡
公共設施濱海煙臺
城市公共設施中的交互設計應用探究
公共設施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
《煙臺果樹》征稿簡章
濱海白首烏
煙臺 身在蓬萊就是仙
濱海頂層公寓
煙臺優利機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鮮美煙臺 四月芳菲
岳濱海 藏石欣賞
韓國城市公共設施中的現代“興文化”體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