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策略研究

2023-04-19 07:11蘇雋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23年33期
關鍵詞:創新意識培養策略小學數學

蘇雋

【摘要】小學數學作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思維能力的重要學科之一,在小學階段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發展,教育理念的不斷變革,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成為當前教學的重要目標.數學教師要有意識地轉變固有觀念,將課堂教學的關注對象從教材轉移到學生本身,因此如何對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模式等進行動態調整,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成為文章探究的重點.

【關鍵詞】創新意識;小學數學;培養策略

引 言

數學普遍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對小學生而言,學好數學不僅是提升生活技能的必然,還是提高自身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方式.為了滿足當前的課改要求,數學教師需要對目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從根本上“對癥下藥”,創設符合學生學習特點的學習情境,優化符合學生接受程度的教學內容,改進師生間的課堂互動模式,使學生真正在創新型的數學課堂中形成創新意識.

一、目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缺乏拓展性

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過程中,教學內容的拓展性是一個關鍵問題.當前,一些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普遍過于依賴教材,僅局限于對知識點的傳授和講解,而忽視了對知識的深入挖掘與拓展.這種教學方式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空間,阻礙了他們從更廣闊的視野中獲取知識和啟發,進而影響其形成創新思維和意識.此外,部分教師對于一些具有探究性和挑戰性的問題缺乏深入的探討和挖掘.這些問題對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意識具有巨大潛力.然而,由于教師對這些問題的忽視或缺乏深入研究,學生無法接觸到更深入的知識和思考機會,從而限制了他們的創新發展.

(二)教學觀念缺乏創新性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一些教師對課堂教學活動的重點把握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源于教學觀念缺乏創新.主要體現在:

第一,部分教師為了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往往會快速地向學生“灌輸”教材知識,而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掌握情況.這種方法導致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僅僅追求做題的正確率,而無暇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長此以往,學生極有可能會失去數學學習興趣,其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的發展也被滯后.而這與當前倡導的“培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育人目標相悖.

第二,部分教師過于強調“題海戰術”,將其作為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主要方法.這種方法雖然會在短期內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但教師并未在根本上認識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在過度的習題訓練中缺少足夠思考和探索的時間與機會,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僅停留在表面,限制了其創新意識的形成.

(三)教學方法缺少實踐性

當前,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實踐性的教學方法.他們傾向于“灌輸式”教學,只關注學生是否記住了知識點,而不關心學生是否能真正理解和應用這些知識.這種教學方式容易導致學生陷入紙上談兵的困境,無法將所學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長此以往,學生將缺乏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難以應對實際問題的挑戰.另外,盡管部分教師已經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但他們往往沒有掌握有效的教學方法.他們可能只是簡單地布置一些課外活動,而未能給予學生足夠的指導和支持.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極易感到迷茫和無助,難以有效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現實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數學教學的高效進行

受單一數學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在課堂上常常習慣于被動接受知識,等待教師詳細講解,缺乏主動思考的積極性.這種狀況導致教師在教學中不得不反復講解知識點,盡管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教學效果仍不盡如人意.

而小學教師在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則能很好地打破這一低效學習的局面.通過改變以往的“主動傳授”模式,教師對教材內容不再直接“灌輸”,而是采用啟發式教學法,逐步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數學規律.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助于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式,促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思考,從而學會多角度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創新意識.同時,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也得以減輕教學負擔,將更多關注點放在學生的個體發展上,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

(二)有利于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習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當然,部分教師落后的教學理念、單一的教學模式以及抽象的教學內容也會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逐漸產生畏難情緒.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缺乏興趣,自然會影響到他們的數學能力發展.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通過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以及拓展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課堂活動中對所學的數學重難點知識展開自主探索和學習,不僅能充分發揮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還能讓學生在逐步攻克數學難題的過程中,內心獲得充足的成就感,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數學奧秘的興趣.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探索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對于促進他們的終身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在數學課堂上,學生不僅需要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還要培養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培養創新意識,學生能夠逐漸養成自主思考的習慣,在面對問題時能夠積極主動地尋找解決方案,而不是被動地等待答案.這種主動學習的態度將伴隨學生的成長,并有助于他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持續進步.同時,數學是一門需要不斷思考和探索的學科,通過培養創新意識,學生將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敢于挑戰,這種創新思維不僅在數學學習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學生在未來職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素質.通過培養創新意識,學生能夠更好地發掘自己的潛能和興趣,從而在個性化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此外,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和實踐,教師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促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種能力將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社會發展需求,增強他們的綜合素質與競爭力.

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策略

(一)優化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創新欲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就要轉變教學觀念,深入理解和掌握數學教材內容,并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和需求,拓展教材中的隱藏知識點,幫助學生加深對教材內容的印象,同時引導學生對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進行探索,鼓勵他們從多角度對數學概念加以理解,提升他們的創新意識.

比如,在講解“倒數的認識”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熟悉的漢字“呆—杏”和“吳—吞”,培養他們從不同角度學習數學知識的創新意識.這些漢字的構造特點會促使學生發現其中的規律,進一步激發他們對數學概念的好奇心.在引入倒數的概念后,教師可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求倒數的方法”進行探索,并鼓勵他們自主思考、互相交流.這樣的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為了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拓展教材內容,向學生展示不同的題型,讓他們通過當堂練習,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教師還可以通過分析學生的易錯點,找到學生知識掌握的薄弱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強調,確保學生真正內化課堂知識.通過優化教學內容,教師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提升他們對數學問題的創新解決能力,最終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

(二)增強師生互動,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

課堂教學中,有效的師生互動是保證教學效果的一大因素.尤其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通過精心設計課堂活動和問答環節,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對本課數學知識的系統理解和記憶.同時,這也能幫助教師更準確地識別學生的學習難點,進而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鞏固,最終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和學生之間的趣味互動,營造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同時通過設置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思考,從而激發學生創新解決數學難題的興趣.

比如,在講“比”這節課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理解難點,并對此提出針對性的問題,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教師可以從生活實際入手,提出問題:“同學們,教室里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比?在做家務時,有哪些地方會用到‘比?”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比”.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安排學生分組討論.待學生討論結束,教師要對討論結果進行匯總,給予學生肯定和鼓勵,保證師生互動的有效性.之后教師再提出開放性問題,將課堂內容延伸到課外,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幫助學生鞏固課堂知識.比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課下動手制作應用到‘比的知識的手工作品,下節課帶到教室和大家分享;或者回家后用‘比的知識為爸爸媽媽沖一杯奶茶,要注意水和奶茶粉的比例等,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提升對數學知識的創新學習興趣.

(三)豐富課堂實踐,夯實學生的創新基礎

由于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會受到教師教學活動趣味性的影響.倘若教師采取單一的“我講你聽”的教學模式,極易讓學生感受不到數學知識的內在趣味性,從而失去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適當增加實踐活動,不僅能豐富課堂活動的層次,還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熱情.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從而更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夯實數學基礎.這樣,學生在進行數學創新時才能基于完整的數學邏輯,才能保證創新依據具有科學性、合理性.

比如,在講“圓”這節課時,教師可以用課件向學生展示不同的動畫角色推著不同形狀的車輪的場景,并提出問題:“同學們,畫面中三個動畫角色推的車輪形狀一樣嗎?如果他們正在進行推車輪比賽,誰能推得更快更遠呢?為什么?”以此讓學生對圓有初步的認識.之后教師向學生展示自己課前做好的圓形卡片,讓學生觀察,并讓學生親自動手畫出自己理解中的圓形,讓學生在畫圓的過程中,對圓的曲線特征有明確的感知.之后教師繼續提問:“同學們,生活中我們還能見到哪些圓形呢?”開放式的提問能夠引發學生的自主思考熱情,并且學生會依據已學的圓的概念展開思考,在這一過程中加深對圓的理解,不斷夯實創新基礎.

(四)創設趣味課堂,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

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為了豐富學生的數學情感體驗,可以創設趣味性數學情境,借助學生好奇心強的天性,使學生在該數學情境中有極強的專注力,在此前提下,教師再通過設計生活化案例,引導學生對該問題展開思考,同時在教師的鼓勵下,創新性地提出更多的問題解決方案.教師通過創設趣味數學課堂,不僅能降低學生對抽象數學概念的理解難度,還能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增強自身的創新意識.

比如,在講“多位數乘一位數”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將學生熟知的動畫形象通過教學設備引入課堂教學活動中,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對此提出生活化的問題,如:“同學們,唐僧師徒四人今天去游樂場玩啦,豬八戒和沙僧喜歡坐旋轉木馬,但是每人坐一次需要花費10元,他們兩個都要坐,要花多少錢呢?”教師讓學生對此進行獨立計算,之后讓學生互相校對,最后得出“2×10=20元”這一結論.教師針對這個問題適當改變題目條件:“現在坐旋轉木馬漲價啦,一個人坐一次要花13元,豬八戒和沙僧都要坐的話,需要花費多少錢?”由此引出“多位數乘一位數”知識,讓學生繼續展開思考.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安排學生進行分組交流討論,鼓勵學生嘗試多種解決方法.這時課堂教學氛圍就會被充分調動起來,教師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結 語

總而言之,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是當前新時代教育政策的育人要求,也是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的必然條件.數學教師要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通過采取優化教學內容、增強師生互動、豐富課堂實踐以及創設趣味課堂等策略,實現“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這一教學目標,使學生在創新意識的引導下,不僅對數學知識有全新的認識和理解,還能不斷提升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習質效.

【參考文獻】

[1]李康新.探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19):80-81.

[2]馬艷.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原則與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29):165-166.

[3]賞正福.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原則與措施[J].試題與研究,2022(24):80-82.

[4]包玉春.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策略[J].新智慧,2022(8):103-105.

猜你喜歡
創新意識培養策略小學數學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淺析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巧設任務,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素質教育背景下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