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論視域下的高職信息化教學

2023-04-20 00:35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信息化課程教學

金 春 奎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南通 226006)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信息化教學成為教育的重要特征。信息化教學能讓學習者在不同學習環境中收集信息、探索新知、完成學習任務,但信息技術在促進教育教學方法改革的同時,也在實際應用中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

1 信息化教學實施現狀

以“互聯網+”為特征的信息化教學平臺是信息化教學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信息化教學的典型模式,目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主要實施方法是結合信息化教學平臺,將傳統的課堂教學延伸至課前及課后。典型做法就是將傳統的理論講解翻轉到課前平臺視頻學習,教師不再占用課堂時間來講授知識,課堂時間被應用于實現師生或生生之間的充分互動,包括答疑解惑、合作探究,以完成知識的內化。然而,有效的混合式教學是建立在有效翻轉的基礎上的。實際應用中,大多數高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弱,沒有安排固定的學習時間,不能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學習效果得不到保障。[1]沒有翻轉前的知識傳遞,課堂教學的互動、課后的內化吸收都很難實現。有調查顯示,63.9%的學生使用教學平臺是由于“教師要求使用”而非自愿,只有20%的學生因“方便師生課下交流”而使用。[2]學生以觀看課程視頻、瀏覽信息為主,學習停留在認知表層,只是碎片化與片面性地了解所學內容,難以深入對某個具體問題進行探究。許多研究將這一現象歸結為“大部分學生缺少學習目標”[3]。

王全亮[4]的課堂觀察結果顯示,分組教學中“組內成員之間的交流深度和層次水平有所欠缺”,并未對學習問題進行有效討論,線上討論更是形同虛設,分組并未改善學習。結合信息化技術應用的課堂翻轉,僅僅是傳統教學過程時間和空間的延展。實際應用中,學生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某門課程實現翻轉必然會對其他課程的學習造成影響。這種僅僅是通過增加學習時間獲得學習效果改善的翻轉課堂,并未真正提高教學效率。某門課程翻轉課堂的成功,并不代表所有的課程都可以復制這一教學模式。任莉萍的調查還發現,部分課程多數學生沒有完成慕課課程的學習,卻能夠在期末考核中取得好成績,原因是評價題型過于單一和考試過程無監督。[5]

綜上,基于信息化教學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翻轉、參與、協作、測評、溝通等環節仍存在各種障礙,排除障礙、提高教學效率是當前高職信息化教學的重要任務。

2 信息化教學平臺推廣的困境

信息化教學平臺讓學習者能夠不受時空限制,不受教師演講、演示時段的限制,隨時反復地參與學習,獲取知識,而且信息化教學平臺的海量資源、多元表現形式也非傳統教學方式可比,因而,無論是社會還是學校都對信息化教學平臺建設十分重視。從平臺的研發方來看,國內外信息化教學平臺基本來自兩方面:一是高校研發,一是商業研發。高職院校普遍使用的是商業研發平臺,主要有“大學生慕課”“愛課程”“智慧職教”“職教云”“微助教”“藍墨云”等,功能一般包括課程制作、教學素材建設、網絡授課、網上交流、網上作業、網上學習、網上考試以及質量評估等,全面支持教學各環節。經過多年發展,這些平臺積淀的教學資源已經達到相當規模,對我國教育教學模式、方法產生了深遠影響,但實際推廣應用中,還存在諸多問題:

1) 總體上學生自主完成學習效率不高。如果將慕課作為一個社會人員的學習工具,這完全符合預期。但從目前的應用情況來看,各大平臺推廣的主要對象仍以在校大學生為主。學習活動大多是在平臺與課程老師的監督下完成。學習活動的非自覺性表現在“刷課”賺取學分現象普遍,在線討論敷衍了事,作業提交抄襲率持續偏高等方面。[6]這些行為在浪費教育資源的同時,也增加了教學管理的難度。

2) 從平臺的功能來看,部分平臺試圖將應用功能貫穿教學全過程。由于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網絡資源等多方面的差異,一些基本上不會被用到的功能(如在線筆記、討論等)在造成設計資源浪費的同時也對學生使用資源造成不必要的干擾。一些平臺對課程資源的管理功能不夠,如題庫、課程建設資料分類等。平臺的主要設計思路是以各級課程評審、資源展示為主,課程建設管理功能仍然不強。

3) 當平臺用戶量規模大時,易造成網絡擁堵,影響學習效果。大量用戶上線時,一些大規模的教學平臺常發生卡頓、崩潰,平臺界面也不能充分滿足課程設計者需求,對用戶的合理建議反應比較慢。

4) 各平臺移動端應用程序各不相同,學生為完成學習任務通常要在一部手機上安裝多個學習應用程序,增加了手機硬軟件資源的負擔。同時,一些應用程序技術上還不成熟,更加影響了學習者使用體驗。

5) 學生個人信息、學習信息過于集中,個人隱私存在很大的泄漏風險。為此,一些平臺通過技術作了匿名處理,但又給教學組織管理帶來不便。

盡管信息化平臺在教學中的作用大,但應用弊端也日益明顯,師生自主選擇信息化平臺教學的意愿不強,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的優勢提高教學效率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不能僅靠平臺改進技術,還需要從教學策略、教學組織等多方面重新認識、發揮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

3 職業教育課程模式與信息化教學

我國現代職業教育教學論是在吸收國際職業教育經驗基礎上,結合中國職業教育的實際情況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教學理論。在課程建設方面,通過引進與試點德國“雙元制”、加拿大的“能力本位教育課程”模式,逐漸形成以工作過程、學習情境為核心,強調實踐能力培養的“工作過程系統化”與以實踐為導向的“項目化”課程開發模式。該模式強調課程與教學必須與具體的職業活動過程相聯系,立足于職業崗位要求分析崗位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合理歸并工作過程中比較接近的工作領域并據此設置課程,具有綜合性、完整性和獨立性的特點。[7]職業教育課程論區別于普通教育課程論,更加注重“工作過程”“學習情境”“職業能力”的意義。

從教學論視角看,新手段應用應服務于課程開發、教學方法、教學目標?;凇奥殬I群集”的模塊課程和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項目課程是職業院校課程的主要特征,知識、能力、職業素養全面提高是職業院校課程的主要目標,“做中學,學中做”的體驗式實踐教學是職業院校教學的主要方法。 從信息化平臺到信息化手段的應用都要契合職業技術教育課程開發及教學的這些特點。目前,從平臺而言,模塊課程集群組織不夠便捷,不能滿足個性化教學與學習的需求,一些平臺還不具備學習分組功能,不利于項目實施的協作與溝通;另一方面,混合式教學手段的實施強調線上模式,弱化線下組織,翻轉形式單一,體驗式實踐教學、協作與溝通表現得還不夠充分,難以達成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的目標。

4 信息化教學平臺功能的需求分析及優化建議

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功能不全還體現為用戶使用平臺時在資源整合、功能兼容到模塊選擇等方面體驗不佳。筆者在2021—2022 學年對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信息技術學院的“網絡操作系統安裝與配置”“PHP程序設計”等多門課程的上課學生進行了關于分組教學的調查,其中一個關于輔助學習方式的問題如下:

你最期望使用以下輔助學習方式中的哪種?請在以下A~E 選項中選2~3 種。

A:三五人的共同學習小組;B:同班級學習討論活動與平臺;C:校內以系統化專業知識內容組織的慕課學習與交流平臺;D:相關專業學習網站與交流平臺,如菜鳥、w3school;E:大學生慕課、職教云、智慧職教等大型綜合課程平臺。

學生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有以下幾類:①選A、B、C(表示學生能在有限的范圍尋求學習幫助);②A、B、C 中的1~2 項再加上D 項(說明學生除了有限范圍內的幫助,還尋求更專業的幫助);③選擇D、E 或E 項(即學生對課程的學習是在較廣互聯網范圍尋求學習幫助,定義為偏愛慕課類型);④選擇上述3 種組合以外的其他組合(定義為兼顧類型)。調查結果發現,近70%的學生選項中包括A、B、C,即使在被定義為兼顧類型與偏愛慕課類型的學生中也普遍選有包含A、B、C 選項中的1 種。不難發現,大規模的課程集群如果沒有有效的分類、選課指導及學習指導,對以班級制組織教學的學生來說,還難以適應。這個調查結果反映了學生使用信息化教學平臺學習時的體驗?;谏鲜龇答佉约扒懊婷枋龅膯栴},對高職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功能完善提出以下建議:

1) 平臺著重完善資源管理,改善用戶體驗,提高資源建設便捷性和資源使用的流暢度。裁減系統中使用率極低的功能,減輕系統運行維護的負擔。行業管理部門協調統一各平臺課程資源建設標準、課程遷移標準,方便課程管理與教師課程建設升級。

2) 分解網站功能,各學校按照專業設置課程的專門入口。教師進入專門入口后,能夠根據專業整體的培養目標自由地選擇組織模塊課程集群,形成各具特色的專業體系。學生通過專門入口進入學習,也能從整體上把握學習方向,解決學習目的不明的問題。設置專門入口的另一大好處在于將高質量專業建設評價從成果數量評價引導到專業體系、課程建設與課程教學全過程的評價,從傳統的文檔資料評審轉為深入的教學實施全過程監督。

3) 通過專門入口進入教學組織功能,教學組織功能由各學校獨立平臺完成,形成分布式網絡教學平臺結構,減輕中心平臺的管理壓力和網絡擁堵。同時,配合統一的課程資源建設標準、課程遷移標準,專業教師可以自由選擇統一平臺展示或導入課程資源,學生可使用統一的地址入口或移動端應用程序進入學習,減輕學生通信工具的硬軟件負擔。學生信息管理也由各學校導入,以保護學生個人信息安全。

4) 教學組織功能能保證分組教學,靈活組織各學院獨立的專業學習討論圈子及討論活動,以便有共同學習經歷、相似知識基礎的學員進行交流。專門入口設立的基于本專業的討論學習平臺,能保證討論問題的專業集中性。討論平臺用戶包含老師和不同年級同專業學生,適當包括已經畢業但還在本專業頻繁活動的學生和精選的企業技術人員,這對保證答疑解惑的專業性、保證專業與行業的聯系有幫助。

5 高職信息化教學組織優化策略

要突破高職信息化教學在專業知識的內化與深入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必須從教學論出發,以知識傳遞、教學效率為目標,合理組織教學內容,規劃教學流程,組織教學活動。結合前文分析,高職信息化教學可以采取以下優化策略:

1) 創新混合式教學的課堂翻轉,提高教學效率。效率是達成教學目標的保證。在教學實踐中,混合式學習所追求的過程價值由于需要更多的時間投入與質量投入而面臨著現實困境。翻轉課堂的本質在于通過將面對面的課堂時間用于深層的有意義學習,培養學生高階的能力和素養。[8]要達到這個目的,需要組織課堂以外的活動,通過觀看線上視頻進行基本知識的課前準備之外,探索與發現才是課外學習組織的核心目的。在平臺支撐下實現形式翻轉的基礎上,重點是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課外主動探索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達到能在課上展開更深層次交流的目的。

2)分組學習,協作溝通,有助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成功實施。實踐表明,學生普遍認為分組教學有助于促進學習任務的完成。協作與溝通是混合式教學的重要途徑,小組學習活動應貫穿課中和課外,活動的組織與考評要規范化、常態化,真正做到協作、溝通、互相學習。為此,首先要調整課程的課時安排,壓縮理論知識講解的課時,將小組活動納入課程,安排課時,確保翻轉后的課外活動也能有序、有效進行,不能讓信息化教學平臺成為學生課程學習的額外負擔;其次,穩定小組組織形式,提高課堂組織的效率和效果;第三,設立專門的活動場所,提供活動的必備環境與條件,如實驗場所開放管理等;第四,規范小組活動流程,對不同的小組活動提供不同的記錄規范,以供評價;第五,由教師流動參與或高年級學生協助對小組進行管理。

3)結合專業網站,加強專業學習的論壇管理,形成學習討論與研究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平臺,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縱深的討論與學習。

4) 利用信息化平臺進行學習跟蹤,將學生利用平臺資源參與學習過程的相關數據作為學習評價的參考,利用各大平臺的統計數據實現對課程教學的監測。改革課程的考核方法,從單一考試模式向“過程考核+成果考核”模式轉變,從簡單的機器監督“學習參與”過程考核向“參與、溝通、協作”全過程素質考核轉變,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協作溝通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

6 結語

信息化教學改革的關鍵是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學組織策略的優化。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便利,合理組織學習資源,選擇組織形式,管理學習過程,利用學習評價,激發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改善學習效果,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話題。提高信息化技術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效率,多途徑完善混合式教學全過程管理,改善教學效果,有助于全面提高高職學生綜合素質,促進“互聯網+”背景下的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改革。

猜你喜歡
信息化課程教學
《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
月“睹”教育信息化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更高效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