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山西文旅康養小鎮建設研究

2023-04-20 03:16高環成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12期
關鍵詞:康養小鎮旅游

■高環成

(山西傳媒學院文化創意與管理學院,山西 太原 030619)

一、引言

(一)文旅康養小鎮研究的背景

為貫徹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進人民健康發展,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山西省民政廳、山西省財政廳于2022 年9 月22 日聯合印發了《關于開展文旅康養示范區創建工作的通知》,規劃建設50 個文旅康養示范區,到2025 年,全省將建成“康養鎮”20 個,“康養村”200 個。

(二)文旅康養小鎮建設的內涵

文旅康養小鎮建設,實際上是一種本地化生活方式的養成,在發展過程中,充分發揮當地特點,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進行開發與經營。從自身的角度看,文旅康養小鎮擁有豐富的民俗文化、民居住宿、特色美食、自然旅游資源等。如果將這些資源進行整合和有效地開發,可以產生游客的聚集,進而產生消費的聚集,最終產生旅游產業的聚集或文化產業的聚集。一個文旅康養小鎮,需要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在項目的定位和運營過程中,要融入文化與運營融合的理念。

文旅康養小鎮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商業模式。特別是在當前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的情況下,康養小鎮與城市建設、生態環境、民風民俗、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社會安全等諸多方面聯系在一起,它是一條將養老、養生、醫療、文化、體育、旅游等諸多業態融為一體的產業鏈,更是一個整體的生態系統。文旅康養小鎮的規劃與設計,重點不僅是生活的長短,更重要的是生活的充實和生活的自由與品質??叼B是一種具有持續性和系統性的行為,康養小鎮的規劃與設計應注重以“養生”“養老”和“養心”為核心的景點設計,以城鎮的特點為切入點,在規劃的過程中,將重點放在豐富的旅游產品系統上,將文旅康養小鎮建設得更好。

二、山西文旅康養小鎮建設的幾種模式

(一)小西溝鄉村文旅康養綜合體模式

小西溝鄉村文旅康養綜合體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長風東街東延段,平均海拔1050 米,周邊森林覆蓋面積約113.33 平方公里。該項目是2019 年山西省文旅康養重點項目,歷時四年打造,于2021 年7 月18 日正式開園,小鎮一期建筑面積達23000 平方米,現已吸引近200 家商戶入駐,囊括山西特色小吃、地方民俗、健康養生、藝術藏品、雙創基地、兒童游樂場、特色民宿及各項文創店等業態。該項目運營每年可接待游客500 萬人,帶動周邊剩余勞動力2.5 萬余人就業創業[1]。二期康養城已建設完成,500 多套生活區也在建設中,可解決2000 多人的康復療養。

選擇旅居養老的老年人,大多是“候鳥式”養老,即在喧囂的大城市退休后,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身體還很健碩,選擇一處風景頗佳的旅游城市,在康養小鎮中娛樂生活一段時間,既滿足了旅游愉悅身心的需求,又有醫療健康的保障[2]。小西溝鄉村文旅康養綜合體是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文化產業”的戰略,將“鄉村文化”與“鄉村休閑”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新型的“鄉村旅游”模式。

(二)皇城相府文旅康養區模式

地處太行山革命老區的山西省陽城縣皇城村,以前是一個貧窮落后的小山村,為了改變這種貧窮落后的面貌,歷屆“兩委”班子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堅持“生態立村、產業強村、文化興村”戰略,大力發展“農業+”“生態+”“文化+”“旅游+”,著力培育休閑觀光、農事體驗、康養度假、研學科普等特色業態[3],促進“農文旅三位一體”深度融合,打造獨特的鄉村產業發展模式,全面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同時皇城村推出大型實景劇《再回相府》,創作了“康養圣地,晉城等你”音樂短片,大力發展以夜游、夜演、夜秀、夜娛、夜購為內容的夜經濟,發動群眾廣泛參與,深度增加游客體驗,走出了一條產業興旺、強村富民的皇城之路。同時貫徹省委省政府指示,著力塑造“康養山西,夏養山西”的文旅品牌,使康養成為高品質生活的重要內容,2022 年實現經營收入42 億元,上繳國家稅金7.8 億元,村民人均收入達到6 萬多元。

(三)恒山湯頭溫泉旅游度假區模式

恒山湯頭溫泉旅游度假區位于山西省渾源縣城45公里處的湯頭村附近,居恒山南麓。溫泉歷史悠久。從魏史記載看出,早在1400 年前湯頭溫泉就被用以治病,是一個集戶外露營、騎行健身、越野探險、滑翔體驗等眾多旅游康養業態。湯頭溫泉,水量充沛,四季不斷,溫度恒定在63℃左右。據專家勘測化驗,溫泉地下有死火山地熱,泉水內含有鐳、氡等多種放射性元素和鉀、鈉、鈣、鎂、硫化氫等多種礦物質,對于皮膚病、糖尿病、關節炎、風濕病、神經衰弱等疑難雜癥均有很好的療效。依靠“北方第一泉——湯頭溫泉”、道地藥材“正北芪”的原產地、國家級濕地公園“神溪濕地”、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渾源古城”的資源加成,圍繞“一藥、一泉、一山、一堡、一產業”的恒山湯頭溫泉旅游度假區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文旅康養人員,同時也為當地經濟發展、鄉村振興開辟了新的途徑。

藍佛安在“2023 中國·山西(晉城)康養產業發展大會”開幕式上講:山西文旅康養資源豐富,正成為全國重要的旅游康養目的地、京津冀養生養老的“后花園”、周邊省市夏季避暑養生地。誠邀各界朋友到山西走一走、看一看,住幾天、養幾日,品鑒華夏古文明,領略山西好風光,赴一場康養之約、來一場康養之旅,體驗養身之樂、養心之妙、養性之道、養老之福,全方位體驗康養新生活。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盵4]新時代新征程,總書記謀劃了鄉村振興大棋局。山西省廣大的農村地區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優美的旅游資源,優雅的康養環境,建設一批具有文化特色的文旅康養休閑小鎮,充分展現三晉大地得天獨厚的生態康養、歷史人文、鄉村振興等發展優勢和市場潛力,其快速發展對保障人民健康、破解城市病、完善山西省宏觀產業布局,推動山西省文旅康養資源優勢不斷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發展勝勢,實現文旅康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達到人民富裕、鄉村振興的目的,為全國文旅康養小鎮建設提供山西樣板。

山西正將散落的景點串珠成鏈,不斷豐富產品供應鏈、延長康養產業鏈,大力發展溫泉康養、避暑康養、森林康養、中醫藥康養等特色產品業態,擁抱康養新“藍?!?,全力打造北方一流、國內著名的中國康養福地,從觀光游覽走向康養旅居,把“過客”變“留客”,讓“流量”變“留量”,讓人們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健康之美、生活之美[5]。

三、文旅康養項目規劃和建設原則

文旅康養小鎮規劃以文化和區域特征為核心,幫助鄉鎮形成產業項目集群、提供完善的服務鏈,有效地增加社會資本流入,并帶動當地產業的發展和升級。同時,小鎮要功能完備,能夠學有優教、病有良醫、勞有厚得、住有宜居、老有頤養。

文旅康養小鎮建設要堅持個性化、可持續發展、系統開發三個原則,滿足游客個性化需求,通過簡單休閑的生活方式達到放松保健的目的,合理開發自然資源,兼顧開發與保護并重促進可持續發展,在開發過程中同時注意滿足游客多樣化需求,提高接待能力與服務能力。

四、文旅康養小鎮建設的策略

第一,建設多元化小鎮,穩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休閑娛樂產業發展提供豐富的資源??叼B小鎮建設,要充分結合當地的文化和資源,發展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健康產業,延長康養產業的活力,完善康養產業鏈,以產業聯動效應帶動鄉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首先,積極完善文旅康養小鎮的基礎配套設施,發揮“互聯網+”的作用,構建康養智慧平臺,將移動客戶端與康養產業鏈相連接,形成全方位的康養信息數據與資料,為文旅康養小鎮各產業發展提供數據支持。其次,打造康養產品體系和產業鏈集團。針對老年群體的各種需求,完善小鎮醫療、住宿、餐飲、娛樂、健康養生等服務項目,優化產品與服務層次,打造不同的康養服務模式,提高小鎮服務為老年群體服務的水平,促進鄉村振興規劃的有序實施。太谷孟母康養城建成可安置常住養老人員6000 余人,提供再就業崗位7 500~9 000 個,為鄉村振興探索出模式。

第二,倡導慵懶慢生活,突出休閑旅游?,F代社會中人們工作節奏快,生活壓力大,心理長期處于焦慮狀態,身體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文旅康養小鎮遠離喧囂的城市,人們在旅居中感受大自然和田園生活,將健康、放松放在首位,滿足了人們對慢生活的需求,有效釋放身心壓力。例如,陵川丈河康養特色村實行兩餐制,設置游客晨采摘、日種田的農耕體驗,游客下午可以在草地或路邊曬太陽享受悠閑的時光,累了停下來靜看歲月,康養人生。

第三,整合當地文旅資源,提高文旅康養小鎮品牌知名度。文旅康養小鎮在發展過程中,要將旅游資源、特色文化、中醫康養資源、旅游交通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結合起來,滿足游客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使游客能夠吃得好,吃的健康,住的好,住得舒心。

第四,加強中藥保健旅游發展。堅持“五大健康建設”原則,積極參與并推動創新型、協同、健康、開放式、資源共享的建設,將中醫學健康養老、醫療保健恢復、食療服務、健康保障等新產業與地方自然資源優勢有機結合,加大對天然紅色旅游資源優勢、中醫學藥材動植物資源優勢的維護工作,同時大力保護富有時代特征和地方特點的中醫學歷史風貌和非物質遺產,重視總體設計,以期推動康養小鎮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大同黃經世家中醫康養愈園以中醫為核心,融合康養、培訓、種植、旅游于一體,打造中醫康養示范中心。

第五,加強森林康養旅游,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原始森林是一種特殊的生態資源,它能夠為人們提供特殊的康復體驗。目前,森林療法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以高效地緩解肥胖癥、高血壓、高脂血癥等嚴重問題和某些精神病狀態。在長時間處在亞健康狀態的都市人中,原始森林康復越來越得到廣泛的關注。人們要經常到大森林、大自然中走走,以陶冶情操、開闊胸襟,接受森林給人類從身體到心靈的修復康養[6]。森林下康養旅游活動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可持續發展的方式,未來將成為人們提高生活質量的首選,為他們提供更加全面、更加身心健康的生活體驗。

第六,開發民宿,留得住游客。民宿中對于田園文化的開發主要集中在“觀賞”“體驗”以及“教育”上。城市青年游客了解農業生產、耕耘、收獲各環節,培養青年群體的田園文化體驗,以“體驗”為主;老年游客通過民宿院落的農業景觀,還有宣傳農耕歷史和時令、人文歷史等活動的裝飾和藝術品等進行文化塑造[7],以“觀賞”為主;少年兒童通過實踐體驗活動以及民宿中開展的田園文化宣傳活動,鄉村民俗普及活動,進行文化熏陶“教育”為主。這些活動促進游客積極融入集體生活,體驗田園氣息。

真正的康養小鎮民宿不僅是一個住宿的地方,而且應該成為一種嶄新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它們不僅是農家樂的替代品,而且是開發商理想的象征,每一棟設計獨特的民宿都蘊含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待??叼B小鎮民宿產業應當以當地特色文化為基礎,結合鄉村的民俗資源和環境資源,打造出一種獨具特色的旅游體驗,不需要豪華的設施,而要讓游客感受到當地的風俗和主人的情懷,體驗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第七,加強政策引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認真貫徹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山西省財政廳發布的《關于開展文旅康養示范區創建工作的通知》,規劃建設好50 個文旅康養示范區。從經濟角度講,文旅康養小鎮建設對山西經濟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文旅康養旅游產業自身具有龐大的經濟規模,較快的增長速度,具有明顯的產業帶動作用,能夠有效地促進就業,推動經濟增長。另一方面,文旅康養旅游產業以人民健康為根本出發點,存在市場容量大、產業內部聯系廣泛、資源配置難度高等狀況,這也導致以企業或行業視角很難進行如此大規模資源的合理統籌配置,必須由政府出面進行組織與引導。而且,文旅康養旅游產業中的一部分內容具有公眾服務的性質,不能完全依靠市場來進行資源配置,必須借由政府的力量來完成。例如,基礎醫療設施建設及相關產品的生產可能由于市場份額小、回報率低等原因遭到市場的拋棄,那么政府為了保障公民健康,應當充分調配社會資源來彌補市場供應的不足。

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方面,應設立文旅康養小鎮發展專項資金,對金融機構向旅游、康養企業發放的貸款給予利率補貼和風險補償。此外,需要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文旅康養小鎮發展線上線下信息交流服務平臺,組織相關主體積極參與,共同探討中醫藥康養旅游、森林康養旅游、文化康養旅游等重點合作項目的開發、運營模式等問題,使文旅康養小鎮健康發展。

文旅康養小鎮作為新型產業模式,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政府應給予政策支持,企業應發揮主導作用,社會各界要積極參與,共同建設文旅康養小鎮。在旅游業的發展,增加農村經濟效益,真正讓農民受益。通過政策支持和社會力量的參與,山西文旅康養小鎮將進一步發揮其對鄉村振興的支撐作用。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文旅康養小鎮不僅要對當地經濟起到帶動作用,而且要擔負起傳播健康文化、提高民眾健康素質的重要任務,實現鄉村振興和文旅康養小鎮的良性發展。

猜你喜歡
康養小鎮旅游
安安靜靜小鎮
“CK小鎮”的美好
熊的小鎮
小鎮(外一篇)
康養太極:太極康養教學教研實踐創新初探
康養小鎮“康養+”發展模式探析
即墨溫泉:未來康養休閑之地
旅游
森林康養地試點,可以先粗后細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