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人為本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學管理模式改革研究

2023-04-20 03:56王莉薇馬亞琴王曉丹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12期
關鍵詞:革新群體評價

王莉薇 馬亞琴 王曉丹

(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211)

引言

高校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在高校建設及發展進程中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直接映射高校整體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是高校實施教育活動的重要基礎。新時代,我國高等教育事業持續革新和發展對各所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全新要求,并對其教育教學管理模式革新及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積極創設和諧、輕松及愉悅的教育環境,提高教師個體創新能力及綜合素質,培養適應新時代社會各行業發展需求的高層級人才,是各所高校教育教學管理正面臨的全新挑戰。因此,高校要立足以人為本思想理念,深入探索教育教學管理模式革新途徑,為促進教育質量提升及教育事業發展提供強勁保障。

一、基于以人為本的高校教育教學管理模式革新的價值

(一)高校實現以人為本的現實要求

在新時代下,國內高等教育事業迅猛發展,立德樹人在高等教育領域獲得矚目成績。然而,高校作為人才培養重要場域的中心地位還不夠鞏固,教育理念較為陳舊,以人為本意識相對薄弱,部分教師對于授課教書缺乏積極性,也有部分教師存在不愛講臺而愛科研的情況。這些均成為阻礙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因素,側重于科研而忽視教育教學逐漸成為國內高校普遍存在的現象。產生該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雙一流建設環境下,伴隨雙一流院校評估壓力逐漸增加,高校承載的科研任務也隨之加劇,部分高校對于一流學科的理解相對片面,將學科與科研置于同等地位。為了完成部分顯性指標,過度追求各類大學排名,希望增加科研資金總量與學位授權點總量,使得教師普遍熱衷發表學術論文、獲取獎勵榮譽以及申請各類科研課題,導致高校領導層和教師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上,教育資源并未全面聚焦到學生培養層面,致使本科教育逐漸成為研究生教育及科研工作的陪襯。同時,部分高校在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在評聘專業技術職務、津貼分配以及績效考核等工作當中,因為教育教學成績量化難度較大,所以發揮決定性作用的普遍是教師論文發表數量、獲獎數量以及科研課題數量。這也在某種意義上助長多數教師不愿授課的不良風氣。對此,高校必須明確以人為本觀念,始終堅定以人為本原則,將本科人才培養視作高等教育的核心工作與根本任務,讓本科教育真正成為教育教學的重要基礎、人才培養體系的核心以及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前沿,推動教師隊伍潛心教書育人,有效提高教師隊伍教書育人的強烈責任感及綜合能力,切實培育一批有理想、有擔當且有本領的高層級人才。

(二)推動學生綜合發展的客觀需要

新時代大學生普遍自覺擁護黨中央領導及社會主義制度,其主體形象呈現出有追求與有理想、積極樂觀與健康上進的特征,具有較強成才意識。但是,大學生也具備顯著的個性化及多樣化特點,在知識框架、思想理念與心理素質,以及思維、學習形式、行為習慣、生活方式等層面與以往大學生有所差異,出現值得多方注意和關注的新問題。具體呈現為:集體觀念與意志力相對薄弱,實操能力、抗挫折能力、自理能力、甄別能力以及獨立能力等亟待提升,普遍存在經濟、學習和就業等多方壓力;部分大學生呈現出高考后的過度放縱情況,沉浸在網絡游戲世界、逃課等行為屢見不鮮;部分大學生產生道德認知脫離道德實踐的問題,意外事件偶有發生,更有甚者產生心理問題和品行問題而引發的違法亂紀行為。針對新時代大學生呈現出的新特征與新問題,各所高校要呈現以人為本深厚的時代內涵,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將關懷和關愛學生群體的教育教學管理觀念貫徹到人才培養全過程,始終堅定立德樹人,遵循德育為先原則,將立德樹人滲透到教育教學全過程,推動大學生綜合發展。

(三)建設高質量教育教學體系的支撐載體

“以人為本”作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在高校教育教學中貫徹此理念,能夠圍繞學生開展多形式化、生態化的教育教學工作,幫助學生實現快速成長[1]。高?;A教育工作中,教育質量直接反饋出高校教育能否正確、合理推動社會建設,以高質量、大基數的人才輸出,助推實現國家人才大縱深的布局。傳統教育教學工作囿于應試教育思想,致使基層教育教學組織工作、中層教育教學建設工作、頂層教育教學落實工作中存在缺位現象,無法及時將教育工作落實到學生個體中?;谌吮舅枷氲母咝=逃虒W管理模式的革新發展,在固定的教育架構下進行多角度延展,如學生生活管理、學習管理、教育活動管理等,都能成為高校教育教學高質量體系建設的支撐點。

二、基于以人為本的高校教育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模式相對滯后

新時代環境下,在高?,F行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下,部分教師存在因循守舊的現象,在教育教學活動當中仍然將個體視作課堂主體,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尚未全面擺脫以往教育管理觀念的桎梏。部分高校教師鮮少參加本校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建設及工作部署活動中,違背了以人為本理念。與此同時,在這一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下,管理部門占據主體地位,是開展教育教學管理的核心所在,教師難以全面融入該模式當中,導致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建設并未基于學生進行,忽略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關鍵主體,而是不斷重復運用原有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并未彰顯以人為本理念,也忽視了該理念對教育教學管理模式革新所起到的重大作用,欠缺基于以人為本理念革新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觀念,使得高校教育教學管理模式滯后于國家高等教育改革創新發展腳步。

(二)學生自主選擇意識淡薄

部分大學生在填報志愿時普遍盲目選擇所學專業,對自身所報專業并未進行深度了解,在進入校園開始學習時,逐漸發現自身所學專業較難且不適合自己時,將面臨轉專業難的情況。大學生在專業學習中亦難以按照個體興趣愛好進行課程選擇,只能根據高校安排學習既定課程知識,并且教師亦由高校教育管理者統一安排。從而造成學生逐漸降低對課堂教學的參與度和關注度,限制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所以,此類學生自主選擇意識淡薄且自主選擇權缺位的情況,既違背高校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觀念,同時也在某種意義上限制了學生綜合發展。另外,受到傳統應試教育體制的深遠影響,學生高考成績既是踏進高校校門的敲門磚,也是與其能順利畢業和就業密切相關的重要元素,亦成為影響部分高?;谝匀藶楸靖镄陆逃虒W管理模式的影響因素之一[2]。

(三)教學評價浮于形式

教學評價在高校教育教學管理體系當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借助教學評價工作反饋學生群體對教師教育教學的具體感受,以反饋結果為基準掌握當下教育教學存在的不足,并以此為基礎革新教育教學管理模式。深入剖析高?,F行教學評價體系可知,多數高?,F行的教學評價體系存在顯著的形式化問題,部分高校組織學生群體針對教師教育教學表現進行打分,而部分學生通常難以提出較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此種形式化的教學評價并無實際意義。

三、基于以人為本的高校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革新策略

(一)革新管理模式,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

高校原有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顯然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社會及高等教育發展需求。對此,高校應全面落實以人為本思想理念,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把學生置于首位,積極革新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同時,以新時代社會職業需求為導向,全面加強學生群體實踐應用能力和水平。誠然,基于以人為本的高校教育教學管理模式革新過程中,教師要及時轉變陳舊教育理念。一方面,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著重挖掘學生潛能,讓學生最大化發揮個體主觀能動性,不斷提升學生借助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助力學生持續提升個體知識素養。另一方面,在具體教育教學活動中與學生交換角色,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主講者,教師指向學生講析的知識點加以補充和說明?;谝匀藶楸镜母咝=逃虒W管理模式要始終把為學生群體供給高質量服務視作核心,以尊重學生為基礎,以社會人才需求為導向開展教育教學活動,重點培育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使其真正成長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高層級人才。另外,高校要構建民主教育管理機制,適當接受教師隊伍針對本校教育管理制度所提出的各項意見和建議,把教師真正納入教育管理體系當中,加強教師對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接受度和認同度,為其明確以人為本觀念營造和諧、健康環境[3]。

(二)健全管理制度,確保學生具備自主選擇權

一般來說,我國高校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所具備的彈性和約束性呈反比關系。具體而言,若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具備較強約束性則會背離以人為本思想理念,若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具備較大彈性則可能會產生違反有關制度規定的情況。因此,高校要建設科學、合理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高校要合理減少學生轉換專業的限制條件,允許學生基于個體興趣愛好和專長進行專業的自主選擇,適當調整主修專業和輔修專業地位,積極引導學生群體理性選擇自身專業,從而為其綜合發展奠定基礎。與此同時,高校應基于本校具體實際增設選修課程,為學生群體基于個體興趣愛好選擇所學課程提供有利條件。并且,高校還要全面推進任課教師掛牌教學機制,為學生提供自主選擇教師的權利,切實增強學生群體自學意識。另外,高校要在允許大學生群體自主選擇主修專業和輔修專業的同時,批準其跨校學習,構建與兄弟院校共享的專業學分機制,向學生提供豐富選擇機會和發展機會,促進以人為本的高校教育教學管理模式落到實處[4]。

(三)優化師資資源,構建潛心教書育人的隊伍

高校若想不斷提升自身辦學水平與教育教學管理質量,需要構建一支具備過硬政治素養、較強業務能力以及高超育人水平的師資隊伍,激勵其潛心教書育人。首先,潛心教書育人的高校教師呈現在師風師德層面。教師應具備過硬政治素養、深厚情懷、較強自律意識以及正直的人格,以先進思想理念武裝自我,在工作過程中遵循為人師表、愛崗敬業以及嚴于律己的原則;在專業知識教授中,要通過個體正確理想信仰、特殊人格魅力以及高尚道德情操,感染、感召與引領學生朝著正確方向前進,切實幫助學生夯實自身專業基礎和思想道德素養,以此獲得學生群體尊重與愛戴。其次,潛心教書育人的高校教師呈現在學識層面。教師應始終敬重學問,豐富自身知識框架,具備廣闊學術視野以及活躍創新意識,具有過硬專業素養及教育教學能力,保持與時俱進,掌握學術及專業理論發展前沿,以廣闊的歷史視野與國際視野、前沿的科學理論與教育方法教書育人,積極引領并幫助學生群體成長成才,憑借扎實理論基礎與深厚學識獲得學生尊重。最后,潛心教書育人的高校教師呈現在時刻關心和關愛學生群體層面。教師應具備仁愛之心,在面向學生群體時不僅要提出嚴格要求,同時也要充滿愛心,最大限度尊重、相信、關心、關愛與欣賞學生,以平等地位與學生群體展開交流,構建和諧、健康且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群體深刻感知高校與教師帶來的溫暖。同時,教師還要積極為學生群體綜合發展創造豐富機會、搭建實踐平臺,深挖學生群體潛能,凸顯其才能,著重培養與呈現學生群體自信,積極引導學生自覺追求真善美,使其在人文情懷濃厚的環境下實現成長成才與綜合發展[5]。

(四)完善教學評價,建設多維度教學評價指標

高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所采取的評價機制存在單一化問題,教學評價工作應用價值相對有限。我國部分高校所開展的教學評價側重形式,而以人為本理念明確要求高校要革新教學評價體系,建設多維度與多層次教學評價耦合模式。在全新教學評價體系中,要基于教學技能、人文理念實踐、教育教學創新貢獻與學生評價等諸多維度展開評價工作,既要考評學生群體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情況等各項硬性指標,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綜合素質培育以及師生交互等各項軟性指標,激發教師教育能動性,遵循獎勵先進典型與鼓勵后進的原則,推動高校教育教學管理隊伍全方位提升。而在具體教學評價中,要將學生群體實踐能力及創造能力發展視作關鍵評價指標,激勵教師著重培養學生群體創新能力。除此之外,還要構建清晰的獎懲機制,針對人文化教育具備卓越貢獻的教師要給予獎勵,而針對工作相對落后或教學革新缺乏積極性的教師要適當給予批評,最大化發揮獎懲機制的作用,落實以人為本的高校教育教學管理模式革新目標。

結語

綜上所述,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關乎社會文明建設、群眾生活質量及生存利益,同時也是革新高校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關鍵所在?,F如今,高校教育教學管理還存在著管理模式相對滯后、學生自主選擇意識淡薄以及教學評價浮于形式等問題。高校要針對這些問題深入探究并建設全新教育教學管理模式,深化以人為本在教育教學管理中的融合程度,把學生視作教育教學中心,積極革新管理模式,注重為學生群體服務。

猜你喜歡
革新群體評價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通過自然感染獲得群體免疫有多可怕
周克芹紀念:捍衛與革新
復舊運轉
“群體失語”需要警惕——“為官不言”也是腐敗
繼續努力,不斷革新
伝統の極みを吸収し大膽に革新 篆刻家 駱芃芃 氏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關愛特殊群體不畏難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