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鋼琴作品的發展歷程、音樂特征及教學價值

2023-04-20 14:28文,高
關鍵詞:音樂作品鋼琴創作

孔 文,高 妍

(江蘇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6)

回顧中國鋼琴作品創作的一百余年歷程,可以觀察到其從最初對西方作品的簡單模仿逐步發展為現今呈現出的原創曲和改編曲百花齊放的豐富多彩格局。作為西方古典音樂的一種鍵盤樂器,鋼琴作品創作在中國這塊獨特的文化土壤上發生了持續而深刻的演變,呈現出了日益繁榮的發展態勢。這一過程不僅展現了中國鋼琴音樂的自主創新能力,也體現了對多元文化元素的包容吸納和巧妙融合。

一、中國鋼琴作品的發展歷程

(一)初創時期(1915—1949年)

1915年趙元任創作的《和平進行曲》刊登在《科學雜志》上,是中國最早的鋼琴作品[1]。 隨后,趙元任還創作了《偶成》、《小朋友進行曲》和《鋸大缸》等鋼琴作品,這些作品為當時中國的鋼琴啟蒙教育作出了很大貢獻。1934年,歐洲著名作曲家、鋼琴家亞歷山大·齊爾品來華征集“中國風味的鋼琴作品”。我國杰出音樂家賀綠汀以《牧童短笛》、《搖籃曲》和《往日思》三首作品參賽,其中《牧童短笛》獲得一等獎。這部作品被認為是我國音樂領域中第一首具有鮮明、成熟的中國風格的鋼琴曲,其獨特之處在于巧妙融合了西方的復調寫法和中國的民族風格,將歐洲音樂理論與中國傳統音樂相融合,呈現出別具一格的中國音樂格調?!赌镣痰选窞橹袊撉僖魳纷髌穭撟鏖_啟了一個新的篇章,成為我國現代鋼琴音樂作品中具有創新性的典范。同期的鋼琴音樂作品還有老志誠的《牧童之樂》、俞便民的《c小調變奏曲》、陳田鶴的《序曲》、江定仙的《搖籃曲》、江文也的《鋼琴敘事詩:潯陽夜月》、瞿維的《花鼓》、丁善德的《春之旅組曲》等等。這一時期的鋼琴音樂作品創作者應該是真正意義上具有中國審美特色鋼琴作品的開創者。

(二)繁榮時期(1949—196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鋼琴曲創作進入繁榮時期。代表性曲目有桑桐的《內蒙古民歌主題鋼琴小曲七首》、蔣祖馨的《廟會組曲》、汪立三的《小奏鳴曲》、吳祖強和杜鳴心改編的《魚美人》選曲等。這時的中國作曲家不再局限于民歌加入和聲的創作形式,開始對新的技法和風格進行大膽探索,為中國鋼琴音樂創作打開了新的天地。

(三)改編時期(1966—1976年)

這一時期,鋼琴改編曲成為國內鋼琴作品創作領域最重要的創作形式。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鋼琴家殷承宗不甘國內鋼琴創作領域的沉寂,另辟蹊徑將鋼琴音樂同國粹京劇相結合。1969年,由殷承宗、儲望華、劉莊、石叔誠等人改編的鋼琴協奏曲《黃河》在中國鋼琴音樂作品創作領域掀起巨大波瀾,對其后眾多鋼琴改編曲的涌現起到了開創和引領作用。例如,殷承宗創作的《十面埋伏》和《北風吹》、王建中創作的《百鳥朝鳳》和《陜北民歌鋼琴獨奏曲四首》、黎英海創作的《夕陽簫鼓》、儲望華創作的《南海小哨兵》以及杜鳴心根據舞劇《紅色娘子軍》音樂改編的鋼琴組曲等作品紛紛問世。這些作品將鋼琴多種表現技法與民族風格相結合,模仿了民族樂器的音響效果。這一時期的鋼琴作品創作通過對傳統音樂的改編,將革命主題融入鋼琴作品之中,表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進一步推動了中國鋼琴音樂作品創作的發展。

(四)多元化時期(1977年至今)

20世紀70年代后期以來,中國鋼琴音樂作品創作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新局面。中國鋼琴作曲家根植于民族音樂土壤,對鋼琴曲的創作展開了多視角、全方位的實踐、探索與創新,使創作題材廣泛化,創作風格多樣化,思想上更為“民族定位”化,推動中國鋼琴曲創作朝著“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新方向前進。

8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西方各現代音樂流派進入中國樂壇,對當時中國作曲家的創作實踐產生巨大影響。如汪立三的《他山集》《夢天》、陳銘志的《鋼琴小品八首》、羅忠镕的《鋼琴曲三首》等具有鮮明現代風格的中國鋼琴曲,這些作品將十二音技法與中國音樂神韻相結合,走出了我國鋼琴音樂作品創作的新路徑。1987年,中國首屆“上海國際音樂比賽——中國風格鋼琴作品創作及演奏”在上海舉辦,趙曉生的鋼琴曲《太極》獲得小型作品一等獎?!短珮O》可以說是“中西結合”創作技法的典型范例。

90年代以來,海內外掀起了“中國鋼琴熱潮”,中國鋼琴作品數量多、題材廣,演奏比賽眾多。中國鋼琴作品創作進入有史以來發展最為迅猛的繁盛時期。

二、中國鋼琴作品的音樂特征

中國作曲家在創作中國鋼琴作品時,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創新,致力于用西方的樂器傳達中國音樂的特有韻味,使中國鋼琴作品呈現出獨特的音樂特征。

(一)中西方音樂元素融合

西方多聲部思維的作曲理論與技法發展已久,而中國傳統音樂大多是單聲部思維,旋律富有歌唱性和線條感。中國鋼琴作曲家大膽借鑒西方的作曲技法,采用中國傳統音樂素材、調式調性、和聲等進行鋼琴作品創作。例如賀綠汀的《牧童短笛》在曲式結構上采用了西方的三部曲式,運用了西方的復調技法,在創作中又融入了中國的民間音樂,如在樂曲的呈示段采用了“句句雙”結構、中段運用了“垛字句”手法、再現段運用了加花變奏的寫法等。這樣的改編融合了中國傳統的音樂文化,更加貼近中國聽眾的聽覺審美,有助于中國聽眾體會作品的韻味與內涵?!赌镣痰选返某晒Ρ砻?歐洲音樂技術理論在與中國音樂實踐相融合時,必須以中國獨特的審美取向為參照,并以中國的審美品位進行深刻的整合[2]。

(二)濃郁的民族特色

中國音樂作品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而改編的中國鋼琴作品則傳承了原曲的民族特質和風格。這些鋼琴作品主要通過運用中國傳統音樂的調式、節奏和韻律等元素,以凸顯中國傳統音樂的獨特魅力。這種體現在鋼琴作品中的民族音樂特質,既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也是在新的音樂形式中展現中國音樂獨有魅力的一種方式。中國鋼琴音樂作品中,改編自中國民族器樂曲的作品數量眾多,作曲家通過鋼琴音區、音型、演奏方法、裝飾音等的變化來模擬民族樂器獨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例如黎英海改編的《夕陽簫鼓》原型是古代琵琶曲,作曲家用鋼琴模仿了簫、古箏、琵琶等多種民族樂器——用連續的上行模進模仿琵琶的彈、挑音色,用鋼琴顫音模仿琵琶的滾、輪等技法,用五聲快速經過句和音階琶音的進行表現古箏具有流動感的刮奏。這些元素使作品更具有民族音樂風格。取材于民間鼓樂、舞曲等的作品則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在鋼琴曲《多耶》中,陳怡在侗族“多耶”舞蹈節奏的基礎上,吸收了傳統音樂“十番鑼鼓”的節奏;在鋼琴曲《春舞》中,孫以強運用了新疆維吾爾族的切分手鼓節奏型,既突出了維吾爾族音樂的舞蹈性特點,又展現了民族風貌;儲望華的《茉莉花幻想曲》的取材于江蘇民歌《茉莉花》,散發著濃郁的東方韻味。

(三)豐富的音樂形式

音樂的結構和形式是表達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重要部分。中國鋼琴作品注重音樂的形式美并貫穿于演奏技巧和表現手法之中。

中國音樂中獨有的五聲調式旋律表現出鮮明的主調音樂特性。與西方音樂有所不同,中國音樂以五聲性音階為基礎,通過展衍、變奏、派生等多種手法發展旋律線條,呈現出獨特的旋律結構,這種音樂表達方式通過巧妙地運用五聲調式,在旋律的構建過程中達到了和諧統一的效果[3]。這些優美、流暢、富有變化的線性旋律,成為中國鋼琴音樂作品中表達民族性特色的重要手段。鋼琴作曲家在創作中,不僅延續并發展了線性旋律的傳統,同時巧妙地融入了豐富的演奏技法和音樂表達手法,使得作品在情感表達上更為豐富深刻。以黃虎威的《巴蜀之畫》為例,該作品在創作過程中較為完整地運用了民間旋律素材,通過對音區、音型和和聲等方面的巧妙設計,引入多種變化,形成了復雜多彩的音響色彩,將原本單一聲部思維的民間旋律改編為多聲織體,進而呈現出全新的音樂表現效果。

(四)豐富的文化內涵

中國鋼琴作品凝聚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不僅體現了中國文化的深厚積淀與獨特魅力,也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在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和演奏中,并非一味地追求深度而脫離普世審美,除了對“形”上的畫面感追求之外,同樣需要追求“韻”上的意境[4]?!皻狻迸c“韻”在中國鋼琴音樂中相互交融、相得益彰。這兩者的融合不僅賦予了鋼琴音樂以獨特的民族特色,同時也深刻展示了中國鋼琴音樂的獨特魅力。

中國鋼琴作品中常常融入傳統文化元素,如古詩詞、民間故事、戲曲音樂等。例如,儲望華先生改編的《左手前奏曲——滿江紅》,取材于岳飛的《滿江紅·怒發沖冠》,這首詞情調激昂,展現了岳飛的忠肝義膽,是我國流傳千古的歌頌壯士的愛國名篇。再如,儲望華根據京韻大鼓《風雨歸舟》的旋律創作的左手快速跑動的練習曲《音樂會練習曲——風雨歸舟》,作曲家張朝的鋼琴曲《皮黃》融入了京劇戲曲元素,等等。

(五)深刻的精神內涵

中國鋼琴作品往往蘊含著深刻的愛國主義、家國情懷以及人文關懷等精神內涵,這些元素賦予作品更為深遠的思想內涵和感染力。這些音樂作品通過巧妙的表達方式,將作者對祖國、家庭以及人文關懷的情感巧妙地融入旋律之中,進而達到了在音樂層面傳遞深層次思想情感的藝術效果。這樣的創作既體現了音樂作品的審美價值,也體現了作曲家對社會、文化和人類關系的深刻思考。儲望華創作的《解放區的天》是歷史的真實寫照,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現狀和時代特性;《翻身的日子》講述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封建的土地關系瓦解,歷經磨難的中國人民翻身做主人的喜悅心情。在強調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今天,《黃河》《青年鋼琴協奏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等主旋律鋼琴作品對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仍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三、中國鋼琴作品的教學價值

在中國鋼琴教育中,中國鋼琴作品的教學一直是較為薄弱的環節,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許多鋼琴教師沒有認識到中國鋼琴作品教學的意義所在。實際上,中國鋼琴作品的教學在整體的鋼琴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具有重要的教學價值。

(一)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

長期以來,中國學生接受的鋼琴教育是借鑒西方鋼琴教育和演奏的理論體系,接觸的作品也是以西方作品為主,這導致學生的音樂思維模式、審美意識都囿于西方音樂文化語境下,學生在演奏中國鋼琴作品時,必然會出現在表達中國音樂的民族風格和神韻的乏力,這也反映出當前民族音樂意識的普遍匱乏和民族音樂文化教育的缺失。

事實上,中國鋼琴作品所蘊含的獨特的民族風格、音樂語境、審美神韻等都是西方作品難以替代的。學生通過學習中國鋼琴作品,可以從不同層面深入了解中國的傳統音樂文化,例如民族樂器、戲曲、民族風情、詩詞歌賦等,提升對中國音樂的審美能力。教師應注重鋼琴教學中的母語滲透,在進行中國鋼琴曲目教學時,要挖掘其背后的中國風格特性和內涵,培養學生對于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自信。在鋼琴教學中需要進行“雙語教學”,合理搭配中外樂曲,使學生既學到外國鋼琴藝術又能領悟中國鋼琴作品的藝術內涵,全面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

(二)提高學生的演奏技巧和表現能力

代百生曾提出,中國鋼琴作品“于傳統的技術訓練之外拓展鋼琴的演奏技術與音樂表現力”,具體體現在“特殊指法有助于發展手指的平均獨立以及手的擴張、音色技法有利于提高音樂想象力與表現力、特性節奏可以豐富演奏者的節奏感覺”等方面[5]?,F存的西方鋼琴作品遠不能代表鋼琴藝術表現的全部,中國鋼琴作品的出現彌補了鋼琴藝術表現在某些方面的空缺,為鋼琴創作打開了新的思路,豐富了現有的鋼琴演奏技巧,發掘出鋼琴更寬闊的表現力。中國鋼琴作品在調式、和聲、音色等方面的民族性,決定了它的演奏與西方作品有著較大的差異。在中國風格的鋼琴作品中,常使用五連音、六連音、七連音、十一連音等來表現散拍子,這給演奏者提供了更大的表現處理空間。

在學習從民歌和民族器樂改編而來的作品時,音色的模仿是展現民族風格的重要手段。在進行鋼琴演奏前,學生有必要深入了解和學習各類民族樂器的聲音特征,同時對民歌、民族器樂曲、戲曲以及古典詩詞等不同體裁中獨具中國特色的音樂語匯進行系統學習,采用多樣的演奏技法去還原作品具象和抽象的神韻,這無論是對音樂想象力、表現力,還是演奏技巧的全面發展都是非常有益的。通過學習中國鋼琴作品,學生可以提高演奏技巧和表現能力,鍛煉音樂感覺。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相比在國外語境下創作的外國鋼琴作品,中國的學生自然更容易參透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背景和內涵,把握作品的主旨和靈魂,在這個基礎上才有創新的空間。

中國音樂作品往往采用豐富的象征和寫意手法,曲譜背后往往蘊含更深層次的文化寓意。以《夕陽簫鼓》和《平湖秋月》為例,表面上作品描繪了自然風光,但實質上潛藏著深刻的人文情感。這凸顯了中國音樂在思維、審美和觀念上與西方音樂的顯著差異。在教學時教師啟發學生從理解本國音樂文化的角度去思考作品的深層含義,尋找適合的彈奏和表現方法,從而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四)促進中西方文化交流與融合

近年來,中國鋼琴作品逐漸在國際舞臺上肩負起傳播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使命,吸引了外國的鋼琴學習者主動學習、研究中國作品,從而推動了中西方文化的深入交流與融合。這也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豐富而有力的載體,促使不同文化背景的音樂理念相互交匯,創造出新穎而獨特的音樂語境。代百生也曾提到“外文化”的概念,即“在非中國文化環境中成長的人,在學習中國鋼琴作品的時候,可以通過從熟悉到不熟悉的進階過程深入了解中國文化”。在此語境下,“熟悉鋼琴”指的是對該樂器及音樂語言的普遍了解,而“不熟悉”則指涉中國作品在音樂風格上與西方作品獨特差異的特殊性。學習者思考中西方鋼琴語匯的差異其實就是走進中國音樂文化,也是中西方音樂文化交融的過程。中外音樂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碰撞,對于個人來說,在理解音樂風格和形成多元文化價值觀方面具有促進效果,從更廣闊的視角來看,能夠提升我國鋼琴音樂的水平,促進世界音樂文化的多樣性發展,推動社會文明進步和人類精神文明發展。

(五)增強音樂文化自覺意識

中國鋼琴音樂教育不單是理論和演奏技法的教學,更重要的是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增強學生對傳承和發揚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使命感,激發學生對母語音樂文化的熱愛,增強“文化身份”意識。很難想象一個連本民族音樂文化都不了解、不熱愛的人,如何以尊重的態度和開闊的胸懷去吸收其他民族音樂文化的精華?!拔幕矸荨钡拿鞔_有助于增強人們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在鋼琴教學中,教師選用蘊含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中國鋼琴作品,是有助于學生明確“文化身份”的有效途徑。通過深入教學,教師可引領學生從不同層面學習、感悟中國音樂文化,在演奏時更好地把握作品的神韻和意境,增強學生的文化自覺意識,促進學生個人的全面發展和自我實現。

中國鋼琴音樂作品可以向更多的人展示中國文化的內涵,促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中國鋼琴教育應主動擔起文化使命,通過弘揚與傳承中國音樂文化,凝聚中華民族精神,培養國人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文化自信。

結語

中國鋼琴作品雖然源自西方,但是靈魂與內涵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之中[6],在西方鋼琴傳入中國100余年歷史中,中國鋼琴作品借助于中國民族音樂元素逐漸形成了中國風格特征。中國鋼琴作品在發展過程中,深受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思想和審美意識的影響,因此,在鋼琴教學中應該重視中國鋼琴作品的學習,提高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文化自覺意識需要音樂工作者在音樂教育、音樂創作、音樂表演、音樂比賽等方面作出共同的努力。

猜你喜歡
音樂作品鋼琴創作
趙季平音樂作品選集
趙季平音樂作品選集
《一墻之隔》創作談
雷曉偉音樂作品選登
紙鋼琴
鋼琴
創作隨筆
半夜敲門
漂亮的鋼琴
辨其體、感其韻、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樂作品閱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