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高”建設背景下高職思政教育“提質賦能”的路徑探析

2023-04-22 13:54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雙高提質育人

王 皎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 楊凌 712100)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為“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帶動職業教育持續深化改革”[1],就要促進高職思政教育“提質賦能”。因為在“雙高”建設背景下,評價高職教育是否實現高質量發展,根本標準是立德樹人任務取得的成效。這就要求打造“德技并修”的高質量應用型人才,必須將思政教育貫穿其中,發揮思政教育在“雙高”建設中的引領作用。但就目前來看,高職思政教育者的定位不夠準確、高職學生的主體性塑造不夠突出、高職院校的協同育人模式不夠完善、網絡思政教育的作用不夠鮮明等,這些問題成了影響高職思政教育“提質賦能”的桎梏。因此,要探索高職思政教育的新路徑,增強高職院校的發展動力。

1 “提質賦能”的原動力:“三個堅持”為高職思政教育指明方向

高職思政教育“提質賦能”不是脫離實際和現實要求的做大、做空,而是要堅持三個原動力,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過程中,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和營造樂學尚學氛圍,指引高職思政教育前行的方向。

1.1 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明確要求促發展

2019年,教育部、財政部發布《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中指出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大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格局,實現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培育高度融合。因此,高職思政教育要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明確要求促發展。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促使其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加深學生對這一思想的認識,明白作為時代新人肩負的使命與責任。同時,通過理論宣講、校園文化、學術交流等活動,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二以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格局為目標,思政教育是提升修養、塑造心靈的一項大工程,單靠一方力量推進,產生的效果微乎其微。因此,要凝聚社會、學校和家庭的橫向教育力量,實現高職思政教育從理論接受到實踐推進再到價值引領的縱向發展。三以實現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相融合為重點,高職教育肩負著培養社會發展需要的多類型、高技能、應用型人才,重視學生職業技能的提升。但是,不能忽視職業精神的引領作用。因此,要將工匠精神、勞模精神融入思政教育中,培養專業能力與思想道德并行發展的高素質職業人。

1.2 堅持良好師德師風建設,夯基固本育新人

“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應該是師德師風”[2],良好的師德師風本身就是鮮活案例。因此,要堅持良好師德師風建設,夯基固本育新人。一堅持“四個統一”,即教書和育人統一、言傳和身教統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統一[3]。這不僅是遵循教育規律的客觀要求,也是提升思政教師素養的內在要求。二深化教育引導與自我修養相結合,通過入職培訓、教學培訓、師德標兵座談會等,加強師德教育的外在引導,激勵教師做到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同時,要強化內在的師德自律性,自覺地將提升師德師風納入到職業規劃中并轉化為穩定的內在信念和行為品質。三完善師德師風建設機制,以嚴格的制度規定和日?;逃綄嘟Y合,使師德師風建設成為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在高職思政教育中尤其要突出制度的作用,清除貪贓枉法、道德敗壞的害群之馬,打造一支修為高尚、風清氣正的高職思政教師隊伍。

1.3 堅持營造樂學尚學氛圍,引導學生煉本領

教育最終要回歸于學生,通過學生的成長成才效果體現出來。由于高職生在學習能力、品德修養等方面較弱,造成了社會對其整體的負面印象。因此,要堅持營造樂學尚學氛圍,引導學生煉本領。一豐富思政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性。通過開展馬克思主義經典誦讀會、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微”思政作品制作等活動,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政熏陶。二強化思想道德修養和法治意識,由于缺乏基本的道德認知、法律意識而走上歧途的現象在高職學生中屢見不鮮,這不僅對學生個體的發展產生不良影響,更對高職教育的整體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因此,要突出思政教育在高職學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為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三加強各項技能提升,對接國家推出的“1+X證書制度”。思政教育要發揮好引領作用,激勵高職學生不能僅以獲得學歷證書為目標,還要通過參加各種職業技能大賽、互聯網+大賽、自主創業大賽提升專業技能,成長為高素質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2 “提質賦能”的著力點:“三個打造”為高職思政教育開創新貌

高職思政教育的發展,需要明確“提質賦能”的著力點,主要體現為“三個打造”,為保障思政教師的隊伍建設,課程融合以及多元教育平臺的發展奠定基礎。這樣才能有所側重,集中力量解決重點問題,為高職思政教育開創新貌。

2.1 打造高素質思政教師隊伍,提升思政教育的戰斗力

思政教育是鑄魂育人的主戰場,思政教師是戰斗在一線的“排頭兵”。按照習近平總書記3·18重要講話精神,要打造“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高素質思政教師隊伍,提升思政教育戰斗力。一強化頂層設計,吸引高素質人才加入思政教育隊伍。傳統的思政類人才選拔在很大程度上“唯學歷”“唯科研”。因此,要從頂層改革與完善人才錄用方式,注重教師的政治素養和育人情懷的考察,吸納智育+德育型人才和各行業的領軍人物,這樣才能使思政教育隊伍更有活力。二完善思政教師的培育方式,通過校內導師制、以老帶新、結對子等方式,提升教師在教學與科研方面的綜合能力。同時,通過校外委托制、定期培訓、考察訪學等方式,加強教師的理論視野與實踐能力。三促進教師自我發展與提升,不僅要深化理論知識,更要拓寬思政教育產學研相結合的路徑。思政教師多為學術型、理論型,而培養對象為應用型、技能型,這就形成了自身知識背景與學生專業類型之間的矛盾,要解決好這一矛盾,教師要主動了解學生的專業背景,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2.2 打造課程思政融合型模式,發揮思政育人的協同力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4]。然而,在高職課程思政發展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因此,要打造課程思政融合型發展模式,擴大思政教育覆蓋面。一促使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在構建“大思政”格局的背景下,各專業課教師要意識到進行思政教育不再僅僅是思政教師的個體責任和工作范疇。因為無論是教授何種專業課程,其在傳遞理論知識的同時都具有育人功能,所以,教師要發揮價值引領作用。二優化課程設置,深入挖掘思政元素,這是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的主要內容和關鍵所在[5]。針對高職人才培養要求和學生的群體性特征,將思政要素貫穿于專業課程的教學方案、教學目標、課程大綱、教學設計、授課計劃等各方面,以課程整體建設促進思政元素融合。三發揮二級學院的重要作用,圍繞本學院專業課教師和學生特點,制定具有針對性、推廣性、實用性的舉措,將課程思政工作落實做細。

2.3 打造校企聯動型教育平臺,增強思政教育的驅動力

高職院校要培養德技并修的高素質人才,推進高質量發展,“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強化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健全德技并修育人機制,完善多元共治的質量保證機制,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但將思政教育引入其中的驅動力不足。因此,要打造校企聯動型教育平臺,增強思政教育驅動力。一深化思政教育產教融合模式,一種是由內向外型,即思政教育者將學生帶入生產和實訓一線,通過真實情景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職業道德感、榮譽感。另一種是由外向內型,即邀請企業的生產能手、勞動模范、領軍人物進入課堂,深化對學生的思政價值啟示。二完善校企合作,尤其是校企思政教育融合。因為校企都在人才培養中重視學生的文化傳承、品德示范、社會服務、技術創新等,促使學生自覺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為成長為高素質的技能人才積淀力量。三大力構建德育實踐基地,對所在地區的紅色文化、革命故事、榜樣事跡進行深入挖掘和宣傳,增強思政教育的具體性。同時,讓學生掌握豐富的企業發展軟文化,為其成為合格的職業人打下基礎。

3 “提質賦能”的保障力:“三個推動”為高職思政教育提供保障

2020年教育部提出了實施職業教育信息化2.0建設行動,推動信息化教育是一項緊迫且必須完成的任務。因此,高職思政教育也要順應信息化潮流,運用“三個推動”增強提質賦能的保障力。

3.1 推動教育信息化建設能力,適應“5G”發展潮流

信息化時代的學生可隨時獲取所需知識,這種即時化、便捷化的方式提升了教育覆蓋面,但充斥的危機對高職學生也會產生不利影響。因此,要推動教育信息化建設能力,適應“5G”發展潮流。一提升信息化基礎構建能力,通過高速穩定的校園網絡,聯通校內行政教學科研學生后勤等應用系統,統籌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6]。通過這些信息化平臺,定期更新思政類理論宣傳,打破傳統“面對面”教學的單一形式。二提升信息化資源共享能力,處于網絡時代的資源流動性非常強,要利用好這一優勢提升高職思政教育的資源共享能力。通過開通校校共享、校企共享、校政共享等渠道,使學生能多方位地了解思政動態。三提升信息化全面監控能力,因為網絡信息良莠不齊,而高職學生的辨別力較弱,所以,要通過構建數字信息一站式服務大廳,在后臺對學生的上網情況進行統計,對出現思想偏差的學生及時給與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3.2 推動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實現思政教學即時化

互聯網的發展對思政教師信息化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因此,要推動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實現思政教學即時化。一加強新知識學習,互聯網時代的知識更新速度非???而思政教育的時代性和先進性又非常突出。因此,高職思政教師不僅要通過互聯網獲取新思想、新理論,也要提升網絡技術知識,對教學平臺的搭建、教學資源的運用、師生“鍵對鍵”交流的途徑進行更新,促使思政教育保持與時俱進。二創建互聯網+課程,這是發展高職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徑。通過打造思政教育的第二戰場,組建思政論壇、紅色網站、微博及微信思政宣傳園地等,推動思政課程內外互補,發揮對學生的引領作用。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網絡發展使思政教育逐漸形成了共享化形態。因此,要積極參與網上教育培訓,及時了解思政發展動態;也要積極借鑒網絡上一些領軍人物、專家學者的教學分享,來提升自身的思政教育水平。

3.3 推動學生信息化實踐能力,提升思政學習興趣點

高職學生通過互聯網能獲取更多信息,但他們的信息判別能力較弱,價值觀和心理發展不成熟,極易受到不良網絡文化的侵蝕。因此,要推動學生信息化實踐能力,提升思政學習興趣點。一要充分發揮思政網絡平臺的作用,運用學習通、優慕課等APP來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通過參與與課程相關的線上主題討論、小組互評、調查問卷等,實現理論學習與技能掌握的同步發展。二要引導學生提升泛在學習能力,運用智能終端隨時隨地“碎片化”學習或與教師進行遠程互動學習等,推動學生“學習革命”,提高學習質量[7]。通過網絡可以讓學生將零碎的時間利用起來,發揮思政教育的即時化育人功能。三要將網絡思政教育融入學生生活的全過程,因為在校高職生主體的生存方式主要是智能信息化,無論是生活娛樂、學習交往,還是社會實踐,移動網絡滲入生活的每個場景[8]。在這樣的背景下,網絡思政教育要加快內容與形式的創新,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從而發揮“潤物細無聲”的積極作用。

總之,“雙高”建設背景下,高職思政教育要實現“提質賦能”不僅僅是靠某一方的力量,而是要發揮協同育人作用,堅持高職思政教育的原動力,將立德樹人、師德師風、樂學尚學統一起來;打造高職思政教育的著力點,提升思政教師隊伍素質、思政融和、校企聯動的建設與發展;推動高職思政教育的保障力構建,實現教育、教師和學生相統一的信息化發展形態。通過這些路徑建設,為高職思政教育的新發展奠定基礎,也為“雙高”建設的新飛躍提供條件。

猜你喜歡
雙高提質育人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年5期)2022-11-03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提質和增量之間的“辯證”
我校2020年“雙高計劃”建設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開“雙高計劃”建設啟動大會
牽手教育: 中等職業學?!八脑⑴e, 德技雙高” 的校本實踐
為城市提質而歌
人民調解提質升級見成效
新疆:醫保由“擴面”向“提質”轉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