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中衛兔子溝巖畫調查

2023-04-27 21:27王曉陽王宇梁斌杰
大眾考古 2023年12期
關鍵詞:勾勒巖畫方格

王曉陽 王宇 梁斌杰

寧夏境內巖畫資源豐富,有4萬余幅,廣泛分布于賀蘭山東麓和衛寧北山、香山、青銅峽牛首山,以賀蘭山巖畫為代表,鑿刻年代從石器時代到歷史時期,記錄了古代先民狩獵、耕作、放牧、祭祀、圖騰等生產生活場景。

2023年7月,我們在中衛市進行配合基建的沿線文物調查時,當地群眾告知線路附近的兔子溝內有巖畫,以往的文物普查資料中并未有對該巖畫的記錄。因時間較為緊張,本次調查并未覆蓋整條山溝,只在群眾提供的地點附近進行了調查。

巖畫位于中衛市永康鎮青蛇崖東側的兔子溝內,整體位于香山北側邊緣,北距黃河約15公里。巖畫集中分布在溝內靠近溝口的“幾”字形彎處,東西長150米,南北寬50米,海拔1650—1690米。溝內山勢較為陡峭,植被較為稀疏,多為低矮的駱駝刺以及蒿屬植物,未見較大的樹木。巖畫均發現在偏黑色的巖石上,主要采用敲鑿的方式刻制圖案,部分巖畫在敲鑿后還經過細致磨制。巖畫種類較為多樣,主要是人物圖案、動物圖案以及幾何圖案。

巖畫分述

此次調查共發現5處巖畫分布點,46個單體。

第1地點

第1地點發現巖畫1幅,編號YH1。

YH1整體用磨制方法陰刻出線條,整體似一虎或者其他動物的腹部,長49.1厘米,寬22.3厘米。

第2地點

第2地點位于第1地點南側,發現巖畫2幅,編號YH2、YH3,共有8個單體。

YH2位于YH1南側溝邊下側的巖石上。整體用白色石塊在巖石表面磨畫出一只羊的形狀。長17.4厘米,寬12.5厘米。從磨畫痕跡看,應是現代周邊村民在牧羊閑暇之時模仿周邊巖畫所畫。

YH3位于YH2南側,在一個西向的坡面上留有7個巖畫單體,多用鑿點構成圖案,部分經過磨制刻畫。

YH3-1位于整片巖畫的左上方,用密集鑿點構成圖案,應是一動物的頭部及部分腹部。長18.4厘米,寬13.2厘米。頭部較為抽象,前側兩足較為明顯,背部有一方形裝飾。

YH3-2位于整片巖畫的上方,YH3-1的右側。整體用密集鑿點構成一動物圖案。長31.1厘米,寬13.7厘米。左側頭部、嘴部較尖,尾部較為肥碩,腹下有三足。

YH3-3位于整片巖畫的上方,YH3-2的下側,YH3-4的上側。整體用稀疏鑿點構成一動物圖案。長26厘米,寬19厘米。頭部有兩短豎耳,背部有方格形圖案,腹下四足,無尾。

YH3-4位于整片巖畫的上方,YH3-3的下側,YH3-5的上側。整體用密集鑿點構成一動物圖案。長29.6厘米,寬16.5厘米。頭部有兩短豎耳,背部有方格形圖案,腹部有一圓點,腹下有四足及生殖器,長尾。

YH3-5位于整片巖畫的中部,YH3-4的下側,YH3-6的上側。整體由兩部分組成,左側為一鹿圖案,作回望狀,頭部有兩耳、兩角,其中一角較短,另一只角較長,似樹杈狀,身體修長,腹部有圓點裝飾,長尾,尾部卷曲,腹下有四足及生殖器,身前有一風車狀圖案。整體長72.7厘米,寬55.4厘米。先用鑿點勾勒出圖案,然后進行磨制,線條較為流暢。右上角用密集的鑿點勾勒出一橫向的方格圖案。制作該巖畫的方式不同,表面顏色沉淀不同,表明二者可能不是同時期制作,鹿狀動物圖案年代較久遠。

YH3-6位于整片巖畫的中部,YH3-5的下側,YH3-7的上側。用密集鑿點勾畫出一動物圖案,整體長28.3厘米,寬22.4厘米。頭部不甚明顯,雙尾,四足。

YH3-7位于整片巖畫的右下角,YH3-6的下側。根據制作方式判斷,其應由兩部分組成,左側用密集鑿點勾畫出一動物圖案,似為一動物的頭部及雙前足。右側先用鑿點勾勒出動物圖案,然后進行磨制,頭部在左側,微低,頂部似有獨角,四足,尾部不明顯。兩部分似可構成一完整的動物圖案。整體長64.4厘米,寬22.7厘米。

第3地點

第3地點位于第2地點的西南側,較為散亂地分布在山坡南側底部的石面上。共發現巖畫6幅,分別為YH4—YH9,共有7個單體。

YH4位于該地點東側區域,用鑿點勾勒出一人物頭像。寬14.3厘米,高19.3厘米。頭部戴有圓帽,臉部朝向左側,鼻部較尖。

YH5位于該地點東側區域,YH4的西北側。用鑿點勾勒出一動物圖像。長32.1厘米,寬13.6厘米。頭部有雙耳,尾部肥碩,腹下有四足及生殖器。背部之上似有其他圖案,但未辨識。

YH6位于該地點東側區域,YH4和YH5的西側。用鑿點勾勒出動物和人的圖像。

YH6-1為一站立人的圖像。高14.2厘米,寬11.3厘米。

YH6-2為一動物圖像。長31.6厘米,寬 18.9厘米。頭部有耳,長尾,腹下有四足及生殖器,背部有方格狀物品。

YH7位于該地點中部,YH6的西側,YH8的上部。用鑿點勾勒出動物線條后進行磨制。長34.4厘米,寬20厘米。頭部頂上稍殘缺,雙耳,墜腹,腹下有四足及生殖器,頸下似有一垂狀飾品,背部有近“M”形物品。

YH8位于該地點中部,YH6的西側,YH7的下部。用鑿點勾勒出一五角星。寬22.6厘米,高22.4厘米。

YH9位于該地點西側區域,YH8的西側。巖石表面有多處鑿畫痕跡,僅左上角一圖案較為清晰。用鑿點勾勒出圖案后進行磨制。整體呈橢圓狀,下側也有磨制痕跡,似為一垂淚眼睛。長13厘米。

第4地點

第4地點位于第2地點的西南側,第3地點的西北側,較為集中分布在東西向山梁上。共發現巖畫10幅,分別為YH10—YH19,24個單體。其中YH15—YH17集中分布在一起。

YH10位于該地點東部。在一塊巖石上用鑿點勾勒出2個方格紋幾何圖案。YH10-1,頂部較尖,下部較寬,似為高臺建筑。寬21.1厘米,高41.1厘米。YH10-2呈上窄下寬的梯子狀。寬10.7厘米,高32.4厘米。

YH11位于該地點東部,YH10的西側。在一塊巖石上用鑿點勾勒出2個方格紋幾何圖案。YH11-1,寬11.5厘米,高12.4厘米。YH11-2,寬14.6厘米,高13.1厘米。

YH12位于該地點東部,YH10、YH11的西側。用鑿點勾勒出馬的形象,長29.3厘米,高18.2厘米。身體瘦長,頭部有雙耳,長尾,腹下有四足及生殖器,背部有長條狀物。

YH13位于該地點東南部。在一塊巖石上共有7個單體。用鑿點勾勒出圖案,部分區域進行了磨制。

YH13-1位于整幅巖畫的左上方。用鑿點勾勒出雜亂圖案。寬15.9厘米,高14.6厘米。

YH13-2位于YH13-1下側。用鑿點勾勒出方格紋幾何圖案,左側部分線條經過磨制。寬24.1厘米,高12.7厘米。

YH13-3位于YH13-1右側,為一抽象人物,頭部和軀干較大。高23.5厘米。

YH13-4位于整幅巖畫的右上角,為兩個相連的橢圓形。長15.9厘米,寬5.7厘米。左側橢圓鑿點較為密集,右側橢圓則較為稀疏。

YH13-5位于YH13-4的下側,呈半弧形,高9.5厘米。

YH13-6位于整幅巖畫的左下方,為方格紋幾何圖案,巖石裂隙將巖畫分成錯位的兩個部分。寬27.9厘米,高25.4厘米。

YH13-7位于整幅巖畫的右下方。先用鑿點勾勒出方格紋幾何圖案,然后進行磨制。寬54厘米,高44.4厘米。

YH14位于該地點東部,YH13的西部。用鑿點勾勒出方格紋幾何圖案。寬19.5厘米,高29.5厘米。

YH15位于該地點東部。用鑿點勾勒出方格紋幾何圖案。寬17.2厘米,高25.4厘米。

YH16位于該地點東部,YH15的南側。用鑿點勾勒出方格紋幾何圖案。寬18.9厘米,高18.9厘米。

YH17位于該地點東部,YH15的東側,YH18的東側。在一片巖石表面用線條和鑿點勾勒出3個單體。

Y17-1位于整幅巖畫的中部。先用白色石塊在巖石表面畫出方格形圖案,然后沿線進行敲鑿,僅對部分區域的線條進行了敲鑿,多數保存著原始線條狀態。寬22.1厘米,高33.9厘米。

Y17-2位于整幅巖畫的右側。用密集鑿點勾勒出一人物形象,寬8.5厘米,高11.8厘米。

YH17-3位于整幅巖畫的左側,用鑿點勾勒出方格圖案。寬13.1厘米,高17.4厘米。

YH18位于該地點中部,YH15的西側。在一塊巖石上用鑿點勾勒出4個圖案。

YH18-1位于整幅巖畫的左上角。整體為一方格,其內有一圓點。寬9.6厘米,高12.7厘米。YH18-2位于整幅巖畫的左下角。為一動物圖案。寬19.7厘米,高16.2厘米。頭部有長雙角,短尾,軀干肥壯,腹下有足,背部有方格狀物品。

YH18-3位于整幅巖畫的中部。為一人物圖案。寬3.5厘米,高8.5厘米。

YH18-4位于整幅巖畫的右上角。為一人物圖案。寬3.5厘米,高7.7厘米。

YH19位于該地點西部,YH18的西側。用石塊勾畫出圖案的線條,再沿線條鑿點。圖案比較雜亂,整體是由各種線條構成的幾何圖案??梢苑譃?個單體。YH19-1,長22.7厘米,高18.6厘米。YH19-2,長7.9厘米,高9.5厘米。

第5地點

第5地點位于第4地點西側的山梁上,發現巖畫2幅,分別為YH20、YH21,6個單體。

YH20位于該地點的東部,在一塊巖石上有4個單體。應有早晚兩個時期的巖畫。

YH20-1位于整幅巖畫的左上角。原巖畫圖案磨制而成,近半弧狀,后再在其右側用鑿點添加了一個橢圓狀圖案。整體長13.5厘米,寬8.5厘米。

YH20-2位于整幅巖畫的右上角。整體磨制而成,為一大角羊。長19.3厘米,高19.5厘米。

YH20-3位于整幅巖畫的左下角,僅用石塊在巖石表面勾勒出雜亂圖案。長29.3厘米,寬22.5厘米。

YH20-4位于整幅巖畫的右下角。原有一磨制的動物圖案,頭部不甚清楚,三足,雙尾。后又在原有線條上用白色石塊鑿點構圖,形成新的圖案。長22.5厘米,高21.3厘米。

YH21位于該地點的西部,YH20的西部。在巖石表面用鑿點勾勒出2個單體。

YH21-1,整體呈一瓢蟲狀。整體寬17.5厘米,高16.7厘米。

YH21-2位于整幅巖畫的右下角,為一長條帶。長8.4厘米。

分類與分期

兔子溝巖畫共計46個單體畫面,其制作手法多樣,主要是以鑿點和磨制+鑿點為主,其次為磨制,陰刻磨制、鑿點+劃線以及劃線制作的巖畫較少。鑿點又可分為稀疏鑿點和密集鑿點兩種,密集鑿點一般會比較深,而稀疏鑿點則較淺。

巖畫內容主要分為三個類別,以方格紋為代表的幾何圖案最多,有22幅;其次為虎、鹿、羊等各種動物圖案,有18幅;人物圖案最少,僅有6幅。

通過對兔子溝巖畫的統計,我們發現,陰刻的只有動物圖案虎(YH1);磨制的有大角羊(YH20-2)、抽象的動物圖案(YH20-1左)、雙尾動物(YH20-4原磨制圖案);磨制+鑿點的比較多,主要有雙尾動物(YH20-4)、馱物動物(YH7)、鹿(YH3-5左)、抽象動物(YH3-7右)、方格紋(YH13-2、YH13-7);用鑿點勾畫的巖畫最多,密集鑿點和稀疏鑿點勾勒的巖畫基本相同,但是密集鑿點勾勒的巖畫稍微精致一點;鑿點+劃線的巖畫較少,僅有幾何紋圖案(YH17-1、YH19-1、YH19-2),整體較為潦草;用劃線制作的巖畫僅有羊一幅(YH2),白色痕跡清晰可見,應為現代人所作。

巖畫是與居住遺跡、墓葬等有共存關系的古代游牧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巖畫的周邊往往有同時期的文化遺存,巖畫是同時期的人類活動留下的遺存。兔子溝巖畫整體分布較為集中,但是巖畫之間基本不存在疊壓打破關系,僅在Y20-1和Y20-4上可以看到早期的磨制痕跡和后期添加的鑿點痕跡,給整個巖畫的分期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根據制作手段、巖畫內容以及巖畫表面的漆化程度,可以大致將兔子溝巖畫分為以下四個類別:

A類:巖畫較少,主要以陰刻、磨制為主要制作手段,巖畫內容主要為動物圖案。以YH1、YH20-1左、YH20-2、YH20-4等為代表。

B類:巖畫較多,主要以磨制+鑿點為制作手段,巖畫內容較多,以動物和幾何紋為主要內容。以YH3-5左、YH3-7右、YH7、YH9、YH13-7等為代表。

C類:巖畫最為豐富,多數以鑿點的方式制作,部分圖案還殘留有鑿點之前的線條底圖(YH17-1),巖畫內容有人物、動物、幾何圖案等。以YH3-4、YH3-5右、YH3-6、YH6-1、YH8、YH10-1、YH15、YH21-1等為代表。

D類:巖畫最少,用劃線的方式制作,巖畫內容僅有動物圖案(YH2)。

A類巖畫以虎、羊為主要內容?;r畫是我國北方系巖畫中比較常見且重要的題材,主要發現于河套以西的內蒙古陰山、桌子山巖畫點及寧夏賀蘭山、北山和騰格里沙漠巖畫點,其中賀蘭山和北山巖畫點有29幅?;r畫的年代,一般認為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加之兔子溝巖畫西北10公里即為狼窩子墓地,A類巖畫的年代應和狼窩子墓地年代相當,屬于東周時期。

B類和C類巖畫整體內容相近,表明其年代大致相近,但在制作方式上稍有不同,巖畫內容有一定的差異,表明二者可能存在早晚關系,不過缺乏典型巖畫,無法進一步劃分。其中的馱物動物圖案背部的“M”形或方形飾物整體高于動物背部,可能和“高橋馬鞍”有關。漢代以前,一般采用軟馬鞍,最遲在東漢末年出現了高橋鞍,兩晉時期高橋鞍已經非常普及了。兔子溝巖畫北側即為香山南山臺子(因其位于黃河以南,加之地勢較高且平坦,故稱之為南山臺子),地勢整體較為平坦,承接香山北麓的雨水,既是游牧民族優良的畜牧之地,又是農耕文明的理想之地,各個時期都有先民在此活動,他們留下了常樂漢墓、宣和漢墓、宣和漢代陶窯址、下河沿元明清瓷窯址、明慶王牧場等眾多遺存。B、C類巖畫的年代可能早至東漢末年,下限并不清楚。通過后期對巖畫周邊的細致調查,才能更好地對這兩類巖畫進行斷代分期。

D類巖畫僅有1幅,用白色石塊劃線涂抹構成一只羊的圖案。作畫時涂抹的痕跡清晰可見,應當是現代人所作?,F在南山臺子還有養羊的傳統,在兔子溝西側的青蛇崖還有一戶養羊的居民,不排除YH2(羊)即為其模擬其他巖畫所作。

兔子溝巖畫延續時間較長,最早可至東周時期,最晚則可近至現代。巖畫內容中的人物、動物圖案在香山其他巖畫中也可見到,但是幾何紋圖案不見于其他香山巖畫。兔子溝巖畫為研究中衛香山地區古代人群移動、文化發展、生產生活提供了珍貴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和科學藝術價值。

本文是2022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巖畫學研究”(項目編號:22JZD032)和寧夏回族自治區2023年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藝術類)研究項目“寧夏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與旅游開發研究”(項目編號:23NXYBDH08)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王曉陽為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員;王宇為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館員;梁斌杰為中衛市文物管理所助理館員)

猜你喜歡
勾勒巖畫方格
China builds digital image database for 72 petroglyphs
勾勒立體的古都“脊梁”
方格里填數
方格里填數
刺繡:一針一線勾勒中國魅力
分方格
分方格
用簡單線條勾勒一個“王朝”
孜孜榮巖畫
腰帶勾勒最美線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